范文
菜单

社区安置帮教工作计划

时间: 07-13 栏目:计划
篇一:潘集区司法局2013年安置帮教工作计划(888字)

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繁荣,巩固改革开放成果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和重要保证。我局对于2013年安置帮教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组织网络建设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社区安置帮教组织网络建设,各社区成立由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专职调解员、民警和志愿者组成的帮教小组,提高了安置帮教组织的综合战斗力,充分发挥社区安置帮教小组与刑释解教人员之间的距离优势,想方设法为刑释解教人员解决实际困难。

 二、做好接收登记和每年两次清理摸底工作

 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接收登记工作,对接到相关文书而没有见到人员的情况,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上门核查,确定人员位置,使刑释解教人员不失控。每年还要在上下半年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两次清理摸底,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为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打下基础。

 三、积极发挥安置基地的安置作用

 积极协调,力求尽快把安帮基地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宣传力度,争取领导支持,变业主自愿为政府主导的工作局面,形成“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基地建设”为一体的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基地建设好的做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总结经验,制定一整套具体的操作规程,积极为回归人员落实生计问题。

 四、想方设法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组织协调本街道的有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做好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工作,帮助引导和扶持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和解决生活出路问题,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请辖区内各用工单位,尽量吸收刑释解教人员就业,解决他们生计问题,给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与辖区内部分企业签订协议,成立安置基地,从根本上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

 五、着重做好重点人头的工作

 重点人头的帮教安置是刑释解教工作的关键,街道、社区、家庭和社会要共同努力,不岐视、不排挤、不抛弃,给予他们关心与帮助,使他们尽早回归社会,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人。

 六、加强对回归人员就业、创业培训

 将加大对回归人员的培训力度,司法部门将与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一道,想方设法安排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参加创业、就业培训,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篇二:社区关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计划(761字)

为了贯彻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 帮教工作要点, 社区制定了 2008 年度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 工作计划,指导全年工作,预防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重 新违法犯罪。

一、加强心理教育。

建立心理矫正基地,定期邀请心理 学专家和有关人士讲课,使矫正对象和释解人员免费得到心 理教育。

二、加强法制教育。

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和释解人员进行 法律、法规学习和公民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

三、加强警示教育。

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和释解人员到监 狱、劳教所参观,不定期召开座谈会、茶话会,使他们的心 灵受到洗礼与震撼,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

四、加强劳动教育和技能培训。

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和释 解人员参加公益劳动,端正劳动态度、树立劳动意识、增强 劳动观念,同时,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沟通协调,做好技能 培训工作。

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和释解人员 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

六、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成立社区志愿者协会, 结成帮教对子,充分发挥党员、劳模、教师、专家、学者、大学生的作用,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对矫正对象和释 解人员及时提供帮助。

七、加强业余文艺宣传队建设。

组织有特长的矫正对象 和释解人员排练节目,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扩大社区 矫正试点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的影响力。

八、加强对矫正对象和释解人员的监管。

及时与被接收 的矫正对象和释解人员签订帮教合同, 做到底数清、 情况明, 掌握其现实表现、家庭情况及思想动态,做到“三落实、四 必访、五清楚”。

九、加强协调。

积极协调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领导小组 各成员单位,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十、加强监护职责的发挥。

做好矫正对象和释解人员监 护人的思想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遇到复杂情况和重 大问题及时与司法所联系,共同做好帮教工作。

篇三:滴水珠社区安置帮教工作计划(924字)

为了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突出抓好预防和控制重新犯罪,实行安置帮教工作社会化,抓示范,树典型,加强帮教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法制化,现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体目标,在汤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安置帮教工作的职能作用,以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为重点,以为全街道的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抓好安置帮教责任制的落实,充分发挥帮教工作志愿队伍的职能作用,力争在管理和服务上有新的认识。

二、工作目标

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好基础台帐,每个对象都落实有帮教人员,注重教育,关心刑释解教人员的工作、生活,及时走访,做到情况及时掌握,措施及时采取,努力使刑释解教人员遵纪守法,不重新犯罪,工作安心,组织放心。

三、工作措施

1、实行分类管理,遏制重新犯罪,根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对刑释解教人员做到“六个清”即:刑释解教人员底数清,基本情况清,思想动态清,生活来源清,去向情况清,现实表现清。逐一排查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中的重点对象,并建立台帐,落实帮教人员,制定帮教措施,实行分类管理。将重点人员以及2012年回归的人员列为一类管理对象,2014年回归的人员列为二类管理对象,其余列为三类管理对象。并按时间分别建立刑释解教人员花名册,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每月与派出所等部门核对一次,确保底数一致。

2、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安置帮教工作志愿者作用。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要与工、青、妇、民政、工商、税务、个体劳协等部门加强联系,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安置帮教工作志愿者队伍的帮教作用。共青团要认真开展创建“青少年维权岗”和“下岗青少年再创业行动”活动,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组织团结青年为刑释解教人员办实事、献爱心;妇联要把提高女性刑释解教人员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爱教育和法制教育纳入教育管理目标和“五五”普法规划,将她们列入重点教育人群,配合相关部门切实解决女性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生活、住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3、及时总结安置帮教工作中出现的典型事例,不断探索安置帮教工作社会化、法治化的途径。

篇四:社区安置帮教工作计划(842字)

新建社区2012年的帮教安置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衔接好、引导好、扶持好、服务好”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依法履行职能,努力实现“工作制度化、措施具体化、帮教日常化、安置市场化”,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工作计划: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

1、帮教小组将帮教对象的基本情及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组织开展帮教。

2、帮教小组要在镇帮教安置工作站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确定责任人,落实责任制,实行一帮一、二帮 一、三帮一,切实做到“帮教人员、帮教对象、帮教措施”三落实。

3、帮教小组要帮助、引导、扶持刑释解教人员落实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

二、帮教小组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了解本辖区的回归人员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以及回归人员的摸底情况,调整工作布置。

三、落实见面和谈话制。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找到本人,根据具体情况、文化程度、思想状况等不同情况,分别以不同方式把当前社会情况、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等基本情况,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对其宣传和教育。坚持每月2至3次谈话,重点对象3至4次谈话。通过定期谈话和帮教,准确掌握帮教对象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回归社会后的困难等,针对性地落实帮教措施。

四、加强衔接工作,严防漏管失控。帮教小组应与镇安置帮教工作站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对于逾期未到司法所报到的释解人员或未回社区的,帮教小组应将有关情况纪录在案,并迅速与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联系。对于人户分离的释解人员,一经发现,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同时开展帮教工作。

五、建立委托帮教与跟踪帮教相结合的制度,努力消除帮教盲点。对于人户分离、外出务工的释解人员,应与其家人沟通,共同做好跟踪帮教工作,另一方面与其所在地的帮教工作机构联系,互通情况,委托帮教。此外,在其逢年过节时,及时接茬面对面帮教,避免漏管失控现象的发生。

六、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支持帮教小组开展帮教工作,落实安置帮教工作职责。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