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规章制度
1新生儿科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新生儿病房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55-65%;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循环消毒三次;每月做空气培养并做好记录。
3、新生儿病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进行换洗,发现污渍及时更换,新生儿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
4、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计、浴巾等。
5、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奶间用具专用,应用煮沸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
6、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等必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用后物品应放入专用容器,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的一次性纸尿布放入专用污物桶加盖密封保存处理。
7、对新生儿沐浴室内的沐浴用品,沐浴池及地面进行消毒。
8、新生儿病房暖箱,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蓝光箱应当每周更换并做好终末消毒处置。
9、对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做细菌监测;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新生儿室,阴转后方可回新生儿室工作。
10、新生儿病房的医务人员须更换好衣、帽、鞋、口罩,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新生儿室,家属应在规定时间进行探视。
11、医务人员应按要求做好手卫生,接触每一位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2、新生儿查对制度,做好新生儿腕带,床头标识,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3、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并准确、及时、全面书写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4、接应做到每一位患儿书面、床头、口头交接清楚。
15、病房重要仪器设备、药品、抢救设施应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位放置,及时补充。
16、出院时仔细做好核对工作,进行沐浴更衣后,请家属签字确认无误后方可离院。
2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和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
2、定期向病人家属宣传讲解新生儿护理知识。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4、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2次,每周大清扫1次。垃圾及时处理,厕所随时清扫。
5、医护人员要穿戴工作服、帽子,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办好交接手续。
6、定期召开病人家属座谈会,征得意见,改进工作。
7、工作人员须向新入院患儿家属介绍医院制度、情况,了解思想、要求,鼓励其树立信心。
8、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亲切,语言温和,对个别病人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耐心劝解,既要体贴关怀,又要掌握治疗原则。
9、入院时向家属解释病情,有关病情恶化、预后不良,需及时如实告知,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10、不要对病人家属谈论其他医院治疗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11、合理安排时间,严格探视制度,避免紊乱嘈杂,保持病房安静。
3新生儿监护室工作制度
1、新生儿监护室在本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给予必要的协助。
2、保持监护室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3、保持监护室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天通风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4、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房内打手机,不得在监护室内吃东西。
5、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如监护急、救仪器、急救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6、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应常备不懈,并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做到有备无患。
7、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医护人员听到报警必须立即检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8、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两次。
9、护士的工作站是在患者床旁,除工作需要需暂时离开患者外,护士不允许离开患者。
10、值班医生24小时不允许离开病房。
11、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
12、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有条件应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专人护理。
13、护士交接班必须在患者床旁,接班护士确定无问题后,交班护士方可离开病房。
14、与医疗护理无关人员限制出入,监护室外公示家属探视制度。
15、全科医护人员均有方便快捷的通讯联系方式以应付紧急情况,任何时候都要以监护室的工作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