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演练活动策划书
1数计系地震演练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安全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当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条不紊地紧急疏散全体师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活动主题:加强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
三、活动时间:20XX年5月5日下午2:30
四、活动对象:全系学生
五、活动地点:教学楼304—306、401—406、501、503、504
7号楼宿舍101—106、301—309
六、活动内容:地震紧急疏散
七、活动要求:各班班委要做好宣传工作,认真进行活动的前期准备,让各个同学熟悉活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八、组织机构及职责
疏散领导组:赖书记、各年级辅导员
疏散组:自律会成员
摄影组:自律会宣传部
九、活动前期准备:
(1)4月27日9点召开自律会会议,让会内成员了解具体的内容和过程
(2)宣传部制作海报两份于周一前贴在教学楼宣传栏
(3)4月25日晚9点召开各班班长和团支书会议,向各班宣传此次活动,让各班熟悉活动内容和注意事项。班长可以在演练前以班会的形式教给学生逃生、自护、自救知识,确保整队、行走快而不乱,不拥挤,自护动作到位,不喧闹,明确逃生路线。
(4)借喇叭6个
(5)场地申请:七号楼宿舍(请宿舍成员将贵重物品收好)
十、活动流程:
(1)各班于5月5日下午2:30到达指定教室或宿舍,班长和团支书再次强调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2)演练于2:45正式开始
(3)各班、各宿舍负责人立即打开班级或宿舍的门,负责疏散的自律会成员立即到达预定的楼道路口就位。各班班长和团支书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紧急避震,选择空间小,楼房支柱、墙角、课桌下等有支撑的地方,双手抱住头部,下蹲,等待救援,注意保护头部。
(4)2:47由校广播台播放第二次警铃(紧急疏散警报)
(5)广播发出紧急疏散命令后,各楼房的学生快速度离开、逃到指定的逃生路线疏散,到指定的地点集中。
(6)在疏散时要求学生双手护头,尽量避开障碍物,依次靠墙体下楼。
(7)负责各路口疏散的同学应维持学生下楼的秩序,保持楼梯、楼道畅通,无拥挤,严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尤其是踩踏事故的发生。在各班级或各宿舍同学都撤离时方可撤离。
(8)到达指定地点后,各班级清点人数,确认全部安全撤离,并向领导小组报告。(电话:陈同学15806072331)
十一、活动后期:
(1)、进行相关材料的整理,并写出活动总结。
(2)、将整理出的照片张贴于宣传栏供同学阅览。
(3)、总结本次活动,汲取本次活动的优点和改正本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十二、注意事项:
1、为了能够井然有序的逃生,达到演练的预期效果,全体同学应服从系疏散组的安排,严格按照系安排的路线进行逃生,不得私自更改路线。
2、全体学生应注意安全,一定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3、各班的学生干部应起到先进的作用,尽量组织学生有序的疏散。
4、在活动前对楼道进行清理,确保楼道和出口畅通。
5、各班负责人活动结束后,上交一份与活动相关的总结稿。
2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策划书
一、演练目的
为使广大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并通过此项演练来缓解大家对地震带来的恐慌心理。
二、演练原则
坚决做到: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三、演练组织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李金平组
员:王兢、秦泗德、寇建连、李传顺、郑苏北、马丽、孙成同
四、演练步骤;
1、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
2、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
3、进行模拟发生清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演练。
五、演练安排
1、演练时间:9月1日上午第一节课。
2、演练内容:演练的主要内容是当清晨地震来临时学生的紧急隐避方法。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集中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3、听到警报声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3分钟内完成。
六、管理人员职责
应急演练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老师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和老师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得到锻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
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个宿舍都有专门老师进行指导、疏散路线、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2、要严肃,要当作是真的地震发生,而不是一种游戏,各地点教师提前10分钟到位。
3、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
4、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作出处理。
5、集合后各班及时清点人数,向现场总指挥报告。
七、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们立即开始演练,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3、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4、向外跑的时候要注意秩序,以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5、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宿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八、疏散注意事项
1、要有顺序地疏散,在转弯时,不准学生在转弯处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老师要在每道转弯处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
5、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合,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九、演练结束
当各班到齐集中地点,经查实人数无误后,可以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主任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生应急疏散的能力。
3地震应急演练实施活动策划书
一、地震应急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3)自救互救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XX年5月12日,以后每学年至少演练1次。
二、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各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学校要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3、根据教学楼的楼层进行详细的疏散通道规划,设计各班级的撤离线路图纸。
三、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四、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指挥部总
指挥:校长
副总指挥:副校长
成员:班主任
信号员(地震警报员):1-2名教师。
指挥部下设5个组:避震指导组、疏散指导组、医疗救护组、摄像组、音响组。
2、避震指导组即教室室内指导组(各班班主任或任课老师1-2名)
职责:
(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操场)。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发生意外。
3、疏散指导组即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教学楼楼梯、每层楼的主要通道,至少有1名教师疏通紧急撤离学生。
职责:
(1)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2)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3)纠正学生在疏散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4、医疗救护组:
学校医务人员(救护地点设在学校操场)。
职责:
传授自救互救知识,准备医疗器械和药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5、摄像组:负责演练的录像摄影,用影象、图片资料记录演练全过程。
6、音响组:负责演练警笛的拉响和解除。
五、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总指挥通过学校广播):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职业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针对6级左右地震)。
请各班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演练时间为1分钟)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拉响警报:第一次演练警报声持续时间1分钟,老师可以用更多时间纠正、规范避震动作,以后,警报声逐步缩短至十多秒,接近6级左右地震发生时的实际震动持续时间)。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关掉警报声或变更警报声)。
4、老师迅速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疏散演练时间3─5分钟)
1、当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关掉警报声或变更警报声)后,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教室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避震地点集中,最好以班级为单位列队集合。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疏散组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指定地点,组织疏散学生,以防出现混乱。各班级有秩序撤离后经楼梯下楼到操场集中,并蹲下。各班主任清点人数后向年级组长报告人数,再由各年级组长向总指挥(校长)报告人数。
(四)自救互救演练(时间5分钟)
当信号员发出结束“疏散演练”信号后,进入自救互救演练。
1、内容:(1)止血;(2)固定;(3)搬运;(4)心肺复苏等。
2、由医务人员负责指导和讲解上述四类问题的救护方法。
心肺复苏意义及方法介绍:一个人脑组织缺氧4-6分钟就要损伤,超过1O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4-6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心肺复苏是口对口人工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术的结合,抢救所需的只是一张口和一双手。在120救护车未到来之前,当发现患者已无自主呼吸,抢救者立即将左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双手叠加,肩部、肘部、腕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下压4-5厘米。连续按压15次后,再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
3、演练心肺复苏的救护方法:请两位男生为全体同学做示范。
4、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
六、演练总结
1、请地震应急演练总指挥(校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