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触电急救演练方案

时间: 07-16 栏目:方案
篇一:触电临时现场急救演习方案(3487字)

一、时间:20XX年11月12日

二、地点:德阳城南220kV变电站场地

三、目的:为了提高员工反应速度和应急时应变能力。使员工熟练掌握接报警和触电自救技能以及和其它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确保城南站用电安全。

四、原则:在配电设施完好的情况下意外触电,及时解脱电源,使各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加强自救意识。

五、实际分工:

工程项目部是事故报告、现场指挥的指定机构,现场指挥接到报告后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报告,并立即组织施工现场救援工作。需要社会救援的应同时向社会救援机构联系、报告。

现场报告联系人:

第一联系人项目经理:谢文春、饶凌

第二联系人项目部安全员:张黎黎、李凌

六、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程序

1、事故发生初期

发生触电事故后,发生事故的施工现场应停止一切作业,由作业点施工负责人及时向事故现场指挥如实汇报情况,现场指挥根据事故状况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项目部二级应急预案,同时将情况向公司应急反应组织报告,公司应急反应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状态和严重程度,确定是否启动公司一级应急预案。预案启动后,现场指挥立即组织现场伤员营救组马上进入急救程序。保卫协调组和后勤供应组在现场指挥的统一指挥下进行作业。

2、触电受伤人员情况判断

电流通过人体称为触电,触电情况有三种: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使人出现痉挛、窒息、心颤、心跳骤停,甚至造成死亡;电伤则是指电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烧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

3、现场急救具体方法

3.1迅速解脱电源

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使病人脱离电流损害的状态,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因为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损害越严重。为了保护病人必须马上切断电源。其次,当病人触电时,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带电体,对救护者是一个严重威胁,如不注意安全,同样会使抢救者触电。所以,必须先使病人脱离电源后,方可实施抢救。使病人脱离电源的方法有很多种,事故时根据现场情况不同分别采用如下:

①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时,可立即将闸刀打开,将插头拨掉,以切断电源。但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关断了电源。

②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时且不能采用其他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木棒、干竹杆、手套等)将电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

③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源。

④向属地供电部门请求关闭电源。

⑤总之,在现场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切断电源,解脱电源时,有两个问题需注意:决不可再误伤他人,将事故扩大。人体的肌肉不再受到电流的刺激,会立即放松,病人可自行摔倒,造成二次伤害(如颅底骨折),特别在高空时更是危险。所以脱离电源需有相应的措施配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3.2简单诊断伤情

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情况不明,只有明确的诊断,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看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处于“假死”状态的病人,因全身各组织处于严重缺氧的状态,情况十分危险,故不能用一套完整的常规方法进行系统检查。只能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判断一下,看看是否“假死”及“假死”的类型,这就达到了简单诊断的目的。其具体方法如下:将脱离电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较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①观察一下有否呼吸存在,当有呼吸时,我们可看到胸廊和腹部的肌肉随呼吸上下运动。用手放在鼻孔处,呼吸时可感到气体的流动。相反,无上述现象,则是呼吸已停止。

②摸一摸颈部的动脉和腹股沟处的股动脉,有没有搏动,因为当有心跳时,一定有脉搏。颈动脉和股动脉都是大动脉,位置表浅,所以很容易感觉到它们的搏动,因此常常作为是否有心跳的依据。另外,在心前区也可听一听是否有心声,有心声则有心跳。

③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如果瞳孔扩大说明了大脑组织细胞严重缺氧,人体也就处于“假死”状态。通过以上简单的检查,我们即可判断病人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并依据“假死”的分类标准,可知其属于“假死”的类型。这样,我们在抢救时便可有的放矢,对症治疗。

3.3现场抢救处理方法经过简单诊断后的病人,一般可按下述情况分别处理:

①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就地安静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小心送往医疗部门,请医护人员检查治疗。

②病人呼吸、心跳尚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的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地观察外,还要作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并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或用担架将病人送往医院。在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观察病人是否突然出现“假死”现象,如有假死,应立即抢救。

③如经检查后,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心跳停止的,则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如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呼吸、心跳全部停止时,则需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挤压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同时向医院告急求救。

3.4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将病人仰卧,解开衣领,松开紧身衣着,放松裤带,以免影响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然后将病人的头偏向一边,张开其嘴,用手指清除口内中的假牙、血块和呕吐物,使呼吸道畅通。

②抢救者在病人的一边,以近其头部的一手紧捏病人的鼻子(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其额部,另一只手托在病人的颈后,将颈部上抬,使其头部充分后仰,以解除舌下坠所至的呼吸道梗阻。

③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贴病人的嘴或鼻孔大口吹气,同时观察胸部是否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适度。

④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紧鼻孔的手,让气体从病人的肺部排出,此时应注意胸部复原的情况,倾听呼气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⑤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一次。

⑥注意事项:

⑴口对口吹气的压力需掌握好,刚开始时可略大一点,频率稍快一些,经10-20次后可逐步减小压力,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对幼儿吹气时,不能捏紧鼻孔,应让其自然漏气,为了防止压力过高,急救者仅用颊部力量即可。

⑵吹气时间宜短,约占一次呼吸周期的三分之一,但也不能过短,否则影响通气效果。

⑶如遇到牙关紧闭者,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方法与口对口基本相同。此时可将病人嘴唇紧闭,急救者对准鼻孔吹气,吹气时压力应稍大,时间也应稍长,以利气体进入肺内。

3.5体外心脏挤压法

体外心脏挤压是指有节律地以手对心脏挤压,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从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此法简单易学,效果好,不需设备,易于普及推广。操作方法如下:

①使病人仰卧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证挤压效果。

②抢救者跪跨在病人的腰部。

③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病人胸下二分之一处,即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当胸一手掌,另一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压迫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3-4公分,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内血液搏出。

④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壁),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复位,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⑤按照上述步骤,连续操作每分钟需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

⑥注意事项:

⑴挤压时位置要正确,一定要在胸骨下二分之一处的压区内,接触胸骨应只限于手掌根部,帮手掌不能平放,手指向上与肋保持一定的距离。用力一定要垂直,并要有节奏,有冲击性。对小儿只能用一个手掌根部即可。挤压的时间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同。为提高效果,应增加挤压频率,最好能达每分钟100次。

⑵有时病人心跳、呼吸全停止,而急救者只有一人时,也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挤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此时可先吹两次气,立即进行挤压五次,然后再吹两口气,再挤压,反复交替进行,不能停止。

3.6电灼伤与其他伤的处理

高压触电时接触处可造成十分广泛严重的烧伤,往往深达骨骼,处理较复杂,现场抢救时,要用洁净的纱布或纸类进行包扎,减少污染,有利于今后的治疗。其他的伤如脑震荡、骨折等,应参照外伤急救的情况,作相应处理。

3.7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出现“假死”时在抢救过程中,任何时刻抢救工作不能中止,即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必须继续进行抢救,必须要边救边送,直到心跳、呼吸恢复。

七、演练组成

触电急救演练人员名单

总指挥:邓鹏

现场指挥:谢文春

急救人员:李凌、张黎黎

警卫班:李玉华

疏散班:黄威

救护班:肖尧

篇二:四厂电仪科触电急救演练方案 (1277字)

一、演练目的

为了提高员工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使员工熟悉掌握接报警和触电自救技能以及和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确保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

二、演练原则

在配电设施完好的情况下意外触电,及时解脱电源,使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加强自救意识。

三、演练时间

暂定

四、参演人员:

应急指挥部:安全环保部(科)

总指挥:安全环保部(科)负责人

组员:安保科安全员、电仪科科长、电仪科安全员、车间电工、后勤电工、医务人员

五、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程序

1、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

2、工作现场有人触电倒地;

3、发生触电事故后,工作现场应停止一切工作,工作现场负责人向总指挥如实汇报情况。

4、演练启动后,总指挥立即组织其他人员进入应急程序,安全环保部(科)、电仪科、医务组在总指挥统一指挥下进行作业。六、任务分解

(1)迅速给触电人员进行施救

迅速脱离电源(车间电工组)

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时,可立即将闸刀拉开,将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如果够不着插座开关或不清楚现场电源情况,就关上总开关。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且不能采取其他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件(如干木棒、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掉,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等)切断电源;

并及时关闭现场电源。

2)简单诊断伤情(后勤电工组)

脱离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情况不明,只有明确的诊断,才能及时正确的进行急救。故应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看看是否于“假死”状态,“假死”状态的病人全身各组织处于严重缺氧的状态,情况十分危急。

具体方法如下:将脱离电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较痛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将上衣和裤带放松。

观察一下呼吸是否存在,心跳是否停止,瞳孔是否扩大,瞳孔扩大表明各组织已严重缺氧。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

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同时拨打120求救。

3)现场抢救处理方法(医务组)

经过简单诊断过的触电者,一般按下述情况分别处理。

①病人神志清醒,但感觉无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点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就地安静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

②病人呼吸、心跳尚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将病人仰卧,周围的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地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准备工作(如有“假死”立即进行抢救)。

③如经检查后,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心跳停止的,则用体外人工心脏按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如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

如呼吸、心跳全部停止时,则需同时进行体外人工心脏按压法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

4)电灼伤和其它伤的处理

高压触电时接触处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烧伤,现场抢救时,要用洁净的纱布或纸类进行包扎,减少污染,有利于今后的治疗。

5)快速平稳地送医院就治

出现“假死”时在抢救过程中,任何时刻抢救工作不能停止,即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必须继续进行抢救。

七、演练结束

×时×分演习完毕,参战人员全部集合,由安全环保部(科)负责人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性讲话。

篇三:触电急救演练方案 (2652字)

触电事故是常见的事故。也是企业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从触电者的最终伤害程度来看,当触电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编制触电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把触电受伤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演练方案适用本公司所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发生触电事故时,承担对他人触电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生触电事故时,承担对外人触电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二、模拟演练情况

假设触电事故发生在升压站设备区,由于生产运行人员不小心踩着裸露电线,导致触电倒地,情况十分危急。

三、演习要求

施救者要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进行意识判断,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施救过程及时、正确。

四、演习时间

演习时间定于20XX年6月8日15点到16点30分。

五、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1、触电急救演练组织机构(总指挥)

总指挥:庞国栋

主要责任:

a、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急救工作;

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急救工作。

副总指挥:李雪峰

主要责任:

a、组织应急急救工作;

b、协调各部门统一调度工作;

c、负责调查、监测及急救方案的确定。

现场指挥:贾政、孙浩

主要责任:

a、传达、联络各部门演练人员,负责交通救援线路的畅通及现场警戒;

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事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

c、协调与当地医院、公安的沟通,负责演练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

2、各组职责:

(1)事故处理组:主要任务是确定救援方案并组织人员车辆施救,抢救触电人员;

(2)医疗救护组: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救触电人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警戒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疏导交通线路,对外联络告知现场发生的触电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并记录演练全过程。

(4)后勤保障组:主要任务是听从指挥部领导的指令,安排救援演练车辆的调派以及应急资金的及时供应。

六、演练程序

(一)15时整,事故演练现场总指挥庞国栋接到电话“生产现场有人触电,已无心跳”。接到汇报总指挥立刻对现场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评估,随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各组人员组成

事故处理组:贾志国、白洋

医疗救护组:孙浩、张永军

警戒联络组:赵杰、倪艳东

后勤保障组:郭海军、李强

(三)具体实施步骤

1、16:05分触电事故处理组在组长庞国栋的带领下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并电话通知现场电工迅速切断电源,使触电人员彻底与电流断开,同时以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2、16:10分医疗救护组组长孙浩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同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进行急救。

(1)对神志不清醒的触电伤员,应将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呼吸,脉搏等生命指示,暂时不要让其站立或走动。

a、对神志不清的触电伤员,应将其就地躺平,且确保气到畅通,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丧失意识,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b、对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伤员,在将其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地迅速进行有效心肺复苏抢救。

c、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A)看,看伤员的胸部,上腹部有无呼吸欺负动作。

B)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吸声音。

C)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在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采用看、听、试方法发现伤员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伤员呼吸心跳停止。

(2)心肺复苏法

a、触电伤员呼吸,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技术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包括:A)通畅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

b、通畅气道。其一,可采用仰头抬嗑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镫骨向上抬起,气道即可通畅;其二,清除口鼻中的异物。

c、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A)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秒.在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即可判断心跳已停止,此时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如有脉搏而无呼吸,则一每分钟12次的速度进行人工呼吸。

B)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C)触电伤员如牙关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时,要将伤员嘴唇关闭防止漏气.

d、胸外心脏按压。

A)未进行按压前,先叩击伤员心前区,垂击1-2次后,如体表较大动脉的搏动仍未恢复,则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B)找准位置

C)正确的按压方法

D)按压操作频率如下:

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10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2)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每按压30次吹气两次(30:2),反复进行。

(3)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急救车赶到后孙浩和张永军将触电人员送往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和调养。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棸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4)16:30分若触电人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急救无明显效果,与此同时,医院急救车未到时,救护组长孙浩立即派项目救护用车与医院救护车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交接,救护组全体人员随车出发。此时,警戒联络组长赵杰尽快与医院救护车取得联系并立即告知李雪峰,其余警戒联络组成员协同公安交警确保交通顺畅。最近交接地点由李雪峰按实际情况确定。

(5)16:50副总指挥李雪峰向总指挥庞国栋报告演练完毕,由总指挥庞国栋作简单的演练总结

六、注意事项

1、警戒联络组要认真详细记录演习的时间、汇报时间、人员伤情、现场人员情况等。

2、后勤保障组在演练的当天必须保证在14点之前把所有演习人员及物质运送到演练场地,应急资金和后勤相关物质安排到位。

3、施救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施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部的命令,开展急救工作。施救结束后将所有人员带出事故现场撤到安全区域。

4、总指挥庞国栋作完演练总结宣布演练结束后,所有演习人员撤出演习地点,恢复生产秩序。

通过此次演练使我们全体运行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应急救援预案的救援程序。在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有序进行,为救援争取了时间,达到了演练目的。

触电应急小组主要成员的联系电话(见附表1)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目录(见附表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