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前言
20XX年11月19日傍晚,贵州毕节天降冷雨,街上行人口呼白气,急于寻找各自遮寒的归宿。四天前,一个同样寒冷的雨夜,五名流浪儿童也找到了他们的归宿。他们钻进一个垃圾箱,试图熬过那个漫长的夜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孩子们生起了一个火盆,然而却没能等来温暖的世界。五条幼小的生命就此终结。生前,他们如同城市里漂浮的灰尘,无人在意;死后,沉痛的事实却刺伤了千万国人的心灵。都市的霓虹灯照不进垃圾箱内,到底还有多少被我们忽略的角落?我们追踪五少年的生前轨迹,寻觅他们的童年。这些拼凑起来的时光碎片,是孩子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纪念,也是留给我们的一道严肃考题:到底要怎样做,悲剧才不会重演?
保护儿童,告别流浪
一、活动主题
保护儿童,告别流浪
二、活动目的
近期贵州五个流浪儿童在垃圾箱里被冻死的事情,让我们意识到对关注流浪儿童的重要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是否能健康地成长不仅关系到家庭,更关心社会的稳定。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广大人民对流浪儿童的关注,用自己的爱心减少流浪儿童,关注流浪儿童,让流浪儿童能像正常的儿童一样成长。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也是为了清除影响社会动荡潜在因素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活动背景
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保障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流浪儿童,也称为流浪未成年人,他们是儿童中特殊的一群,数量却不容小视,据民政部统计,20XX年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4.6万人次。几年前,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一课题组的报告表明,全国流浪未成年人约100万。
流浪儿童问题由来已久,这个弱势群体颇受人们的关注。大量有关流浪儿童问题的研究表明,许多流浪儿童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多,造成未成年人流浪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贫穷、生存条件恶劣、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少年自身心理特点,以及胁迫未成年人犯罪等。
四、活动安排
1、社会
(1)制作“告别流浪,保护儿童”的人人网主页(见附表1)
(2)对“告别流浪,保护儿童”的宣传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口密集且流动量大的地方
活动人数:具体安排(见附表2)
(3)跟踪报道
通过微博,人人网等媒介来实时报道对流浪儿童的救助过程,让人们能看到救助的真实性、可行性和高成功率,引起人们更多的兴趣,激发他们更多参与活动的激情。
(4)寻求企业帮助
寻求企业(特别是饮食类企业)的帮助,在他们的产品中加入印有“告别流浪,保护儿童”的人人网主页和二维码,帮助我们宣传。作为回报,我们可以在我们的主页中帮助企业进行宣传。
2、学校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人数:
分工:总负责人,宣传组,募捐组,义卖组,购物组。(其中每一个小组设组长一人,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的小组。如果其中有小组人数太少时,需要总负责人进行协调。其中某一小组工作时,空闲的小组可以帮忙。)
(1)义卖募集善款
首先在学校中鼓励同学捐出他们旧的文具、书籍以及一些可供义卖的物品。
然后在学校里通过标语以及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流浪儿童在我国的状况以及他们的艰辛生活,进行义卖,为流浪儿童募集善款。告诉参与者,买东西不是目的,目的是献出自己的爱心。如果义卖收益不佳,还可以呼吁同学们捐款,可以准备一些小礼品,赠送给那些捐款者。可以准备便利贴,请参与者与捐款者写上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或对流浪儿童的一些鼓励和安慰,贴在宣传板上。
(2)购买物品
用募集的善款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在购买时,与商家商谈,告知他们我们买这些东西的用处,希望他们也可以关心流浪儿童,降低商品的价格。总之,用最少的钱尽可能买最多的东西。
(3)前往流浪儿童救助站
在去之前准备一些节目,和他们在救助站里做游戏,帮助他们学习,鼓励他们要好好生活,好好学习,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让他们知道还有人关心他们,他们并没有被抛弃。可以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协商,定期前往救助站看望在这里的流浪儿童。志愿者们可以与他们组成“一对一”帮扶,帮助他们感受温暖,特别是对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要让他们知道家的温暖,家人对他们回家的渴望。在帮助他们的同时,志愿者们也可以发现自己忽视的一些美好的事,自己是多么的幸福,让自己更好的生活。
策划公司:广西北流市冰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策划时间:20XX年4月
主题:
撑起爱的天空,搭建爱心桥梁,树立民心工程
引言: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谋生发展,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第一部分 策划背景
根据北流市义工协会的统计,我市目前也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因此,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需要我们呼吁全社会一起来加入这个行列。
北流作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不断扩大,也不例外的存在着留守儿童这种现象,甚至在城郊和部分乡镇更为严重。北流市义工协会启动情系留守儿童、留爱送温暖项目,目的是呼吁社会关注弱势儿童,给留守儿童一份亲情,一份关爱,一点温暖。从实际出发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和心理等问题,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轻松、愉快、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这个活动,不但需要广大市民的热切关注,也需要热心企业的加入,企业可以通过这种长效
机制的公益宣传活动,树立自己的企业品牌力量,也是一项可以获得广大市民的民心工程,让更多的普通市民从另一面去了解和认识企业,比起其他方式的宣传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部分 策划思路
北流市义工协会简介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它有多少义工!北流市义工协会成立于20XX年8月23日,是广西第一家依法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组织,义工服务范围包括助老扶弱、扶贫济困、支教助学、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性活动。协会前身是20XX年11月15日组建的北流市圭江在线网站义工队。发展至今,协会的注册会员已超过400人,主要来自北流市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户等社会各行各业,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时间累积近五万个小时,募集捐款及物资累计二十多万元。
义工协会服务的宗旨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口号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本次活动,由北流市义工协会牵头,以商家捐赠为启动仪式,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关注,商家的加入也为该活动注入一分热量。
让我们“以人为本”思想达到一个共识多去关爱留守儿童,通过活动能让更多的儿童们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形成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通过项目的实施并在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的宣传及影响力,和一部分爱心企业的加入,达到向全社会热心群众的公益宣传目标。
第三部分 活动简介
活动名称 :关爱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捐赠仪式
活动时间:20XX年4月——20XX年2月
活动主题口号:撑起爱的天空,搭建爱心桥梁,树立民心工程 活动主办单位:北流市义工协会、圭江在线、爱心商家
承办单位:广西北流市冰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北流电视台
网络支持:圭江在线、玉林天天网、红豆论坛
参加组织统计:
北流市义工协会义工、玉林红豆社区义工、圭江在线网友等。
参加人员统计:300人左右
热心市民:约500人
第四部分 活动内容
一、爱心商家捐赠仪式活动(流程)
1、参加活动人员集中
2、领导致辞
3、全体义工宣誓
4、捐赠仪式(1)
5、义工协会歌舞汇演
6、捐赠仪式(2)
7、商家歌舞汇演
8、捐赠仪式完满结束
二、后续活动
1、先从义工协会目前已调查核实的留守儿童名单开始然后以点带
面,从局部到全面,从个体到大范围开展。
2、通过多渠道继续宣传发动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以赠送学习用具,生活用品及小礼品为主的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圆一个愿望活动。
3、利用节假日和假期间组织义工和爱心企业代表走访留守儿童家庭,采用面对面交流,沟通,在关心他们的生活同时重点开展心理辅导。
4、发动爱心企业、城区学校、老师和家长,采用城乡儿童手拉手等方式,以童心带童心,走近有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山区儿童心里。
5、有条件的爱心企业和市民家庭可作为周末爱心家庭,接山区留守儿童到城市家庭或者爱心企业度周末。
第五部分 宣传策划
加强宣传力度,强调整体运作,加大与各个传媒运作力度和互动性。利用多种媒体形式,与媒体合作,进行集中宣传和追踪报道。同时沟通其它媒体,做好随机性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分为前期准备酝酿阶段、活动期间宣传及活动闭幕的后续宣传。要将突击宣传一系列宣传、造势宣传、借势宣传等多种宣传手段有机结合,使此项公益爱心事业深入人心,并成为爱心企业对外的一张标志性名片。
搞好宣传工作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工作。要把宣传这次“献爱心送温暖”当成一次全民动员的工程来做,发动各媒体自始自终全程介入宣传,争取做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新闻热点;利用这次机会,来赢得对广大市民的民心宣传。
一、主要宣传工作安排:
1、第一阶段
● 以北流市义工协会和圭江在线的名义,在玉林和北流的各大网站开展前期宣传活动,呼吁爱心企业参与;
● 通过本地DM报纸和印制宣传材料对各机关单位、企业、普通市民发动;
● 向区内有关报刊投发新闻稿,号召所有人一起来关注。
2、第三阶段(活动期间)
● 邀请主流网络媒体与新闻单位对本次活动过程和爱心企业进行不间断的专题采访和报道。
3、第三阶段(后续活动报道)
●在有关的主流网络、报刊、电台、电视台上发布消息,刊登广告,张贴宣传画;
●制作发布户外公益广告宣传牌。
二、本次活动拟合作的媒体和宣传渠道:
1、电视台:玉林电视台、北流电视台;
2、报纸:玉林日报、玉林晚报;
3、网络:玉林天天网、玉林红豆网、北流圭江在线;
4、广播:玉林广播电台、北流广播电台;
5、平面宣传:爱心企业宣传专栏布置、户外广告牌。
第六部分 运作方式
本次“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送温暖”运作方式,采用“政府主导、北流义工协会运作、企业参与、全民互动”模式进行。本次活动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所有的活动将有效的把义工团体与企业、企业与公益相联系,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促进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正面宣传爱心企业、增加企业的品牌力量,达成我们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
一、活动背景:
20XX年5月20号是第二十二个“全国助残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许多爱心人士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当今社会,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生活可以自理,可以与人交流,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拥有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青春。他们内心坚强,不轻易向困难低头,他们对生活有着不一样的热情,他们就是聋哑人---一个特殊让人心疼却又展现不一样的生命的群体。伴随着这个节日的到来,焦作师专教科院青协也展开了一系列爱心公益活动,为了更好的了解聋哑人,为了让更多的人关心他们,至此教科院领导带领学生开展以“深入童心,感受生命热度”为主题,以手拉手、齐努力、关心爱护他人为原则的“爱心公益”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宣传助残思想:聋哑人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但,关注之余帮助他们的却不是多数,在现实社会中,他们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2.为聋哑孩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忙碌的当代社会,我们总是很容易忘记一些想做的事,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到来之际,我们愿意伸出自己双手,为孩子带来一些欢乐,为孩子们带来一些所需要的东西;
3.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帮助他人的平台:作为大学生,我们洋溢着热情与爱心,我们的慰问要们更多的欢乐与力量,要让他们看到他们不是孤独的、无助的,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自信和梦想;
4.让孩子们明白,他们不孤单:童年应该是天真快乐的,但是,他们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喝正常的儿童正常的沟通,在孩子的心理,他们是孤单的,我们愿与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愉悦,或者是伤心,让他们明白,他们和我们一样。三、活动主题:“深入童心,感受生命热度”
四、活动地点:
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
五、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7日下午三点到六点
六、参加人员:
教科院师生
七、活动准备:
1.联系活动地点负责人,提交活动策划书,取得老师支持,审查策划书,由活动双方负责人商讨活动内容,确定可执行的方案,安排好活动流程;
2.查阅聋哑人及聋哑设施的资料,进行资料的整理、打印、及熟悉;
3.进行募捐活动,在学校,龙源湖等地方设立“爱心公益箱”,将筹集来的钱给孩子买生活必需品或学习用具,或者将善款交由特殊教育学校领导,用来给孩子买锻炼器材或娱乐设施;
4.确定参与人数,对参加人员进行培训;
5.准备相关道具,给孩子准备的礼物,例如:手工制作所需品、相机等。安排好负责摄影拍照的工作人员。
八、活动宣传:
1.进行“爱心宣传语”收集活动,如:伸出你的手,让别人幸福;你我同享一片蓝天;关爱聋哑人,献出一份爱……等爱心标语;
2.将收集好的爱心宣传语整理好并制作成一个宣传板,在校内宣传爱心知识、爱心捐款活动及5月17日的爱心活动。
九、活动内容:
1.利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捐款仪式,由聋哑学生代表领取;
2.将参与成员分成四个小组,确定活动范围及相处对象,进行彼此之间的熟悉;
3.第一小组为孩子表演节目,调动孩子逐渐活跃,拉近孩子与志愿者之间的距离;
4.第二小组与孩子一起学习手语歌曲教学,活跃气氛;
5.第三组成员与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例如:折纸、编制中国结、做简单布偶„„锻炼孩子自我动手意识,团结合作意识;
6.第四小组与孩子做团体游戏,在游戏中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使孩子更加积极主动的面对生活。
7.最后,志愿者与孩子集体合照留念,道别。
十、活动经费:
准备道具:100元
车费:60元
共计: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