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评比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我园根据渝北区教委“关于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评比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依据《新纲要》和区教委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及教育发展规律,通过提供科学、合理、适宜的教育环境,引发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及各班级的环境创设,充分发挥环境创设的育人作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通过参加培训、参观研讨、评比反思等,切实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丰富有序、适宜的学习环境。
二、活动主题
创设适宜的幼儿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幼儿园环境
三、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幼儿及家长
四、优化内容
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内涵、彰显特色”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廊道、门窗装饰,室内环境(主要指主题墙、区域创设两大块)两个方面的内容。
五、环境创设要求
1.体现空间性和同步性。环境创设要有主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把平面布置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
2.体现教育性。环境创设要与教育目标相结合,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有针对性,充分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3.体现适宜性。环境创设必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突出本园本班的特色,充满童心童趣,使环境中的点点滴滴都蕴藏着幼儿教育独特的文化内涵。
4.体现主体性。环境的设计、布置,都应从幼儿实际出发,生动、直观、真实,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成为环境中的主人,体现师幼之间对话,让环境成为幼儿寄托心愿,宣泄情感,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平台。
5.体现丰富性和启发性。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活动区域提供能引起幼儿探究欲望的丰富的物质材料,并能启发幼儿利用环境中的信息和材料进行积极探索何思考。
6.体现动态性。环境创设要随幼儿的兴趣、需要,课程内容、季节、节日的变化而变化,让环境始终对幼儿保持新鲜感何吸引力,使孩子经常能从环境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发展。
7.体现美观性。环境创设应力求结构合理、色彩协调、风格独特、情趣高雅,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8.体现经济性。环境创设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一物多用,经济环保。
六、具体措施:
1.以幼儿园的整体思想为抓手,以年级组整体规划为思路,以各班级成员积极行动为途径,以凸显班级个性与特色为亮点。
2.环境创设围绕:班级文化的提炼;活动区角的创设;活动室空间、门窗的创设;主题墙的布置;自然角的创设等几个维度来进行。
3.以园本教研为载体,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环境创设的理论认识。
4.依托教研活动,深入研究并不断优化环境创设。
5.以各类展示评比活动为平台,推进环境创设的开展。
6.以各班级自主创设与行政领导督导相结合,确保环境创设的质量。
七、实施步骤:
(一)9月份:全园动员,明确要求
1.理论学习,明确要求
2.确定幼儿园及各班级环境创设的主题,主线
3.组织全园教师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调研,针对创设要求,查找问题
(二)10月份:积极创设,优化环境
1.各班级提炼班级文化
2. 各班级进行区角布置、门窗装饰
3.10月底,全园教师基本功大赛,制作区角活动器械(每个班制作3种以上的成品或半成品区角活动器械)
(三)11月份:教研活动月,查漏补缺
1.各班级进行活动室空间、主题墙布置
2.11月中、下旬全园以“环境创设为主题”,通过看、说、议、评开展教研月活动
(四)12月份上旬:成果展示
1.各班级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各班级环境创设
2.幼儿园环境创设评比(“实地检查”占70﹪和“PPT说环境”占30﹪),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4个
2.迎接“渝北区环境创设评比”。
为深入贯彻《纲要》和《指南》精神,深入实施课程游戏化探索和研究,以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体现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游戏精神,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以期充分发挥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结合我园的特色节庆活动“快乐阅读节”,以点带面开展环境创设检查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环境创设要求:
1.班级整体环境
(1)体现教育目标
环境创设与各个年龄阶段的目标相吻合,以便更好地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烘托、渲染作用。
(2)重视幼儿的参与性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布置环境。鼓励支持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布置,培养幼儿的信任感、鼓励性、责任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3)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1注重活动材料的丰富多样和层次性,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注重美化环境过程中材料的多样性和制作手段的多样性。
(4)体现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
班级的整体规划布置力求结构的合理、色彩的协调、风格的和谐,做到繁简适度、浓淡相宜,使幼儿感到清新美好。
2. 活动区:活动区域规划有整体性,体现班级特色。投放丰富、有层次,可操作,富有探究性的游戏材料。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围绕主题创设不同的游戏区,要求每班开设的活动区至少5个以上(其中与主题有关的区域1-2个),大班要注意不同主题和区域之间的流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快乐阅读节”重点打造阅读区的创设。
3. 阅读区:
(1)环境放松安静温馨,有明亮但不刺眼的采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美观明显的区角标志;
(2)图书的选择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主题和幼儿兴趣爱好,书籍的摆放符合本班幼儿的阅读习惯,呈现形式新颖多样;
(3)结合阅读节活动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投放丰富的材料和工具,小班开设“制作书签”,中班开设“制作书签”和“图书修补”,大班开设“自制图书”和“图书修补”;
(4)阅读区设置有关幼儿携带图书和更换图书的情况登记;
4.自然角:
自然角中种植富有季节特色,生长变化显著,便于幼儿观察记录的植物。幼儿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全程参与种植或饲养活动。中、大班有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和管理要求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5. 主题墙:
主题明确,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主题墙应以幼儿为主体,师幼共同参与创设,动态地展示体现出幼儿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具有教育价值。将幼儿作品、图片、调查表等以美观独特的形式呈现,做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独特。
6、家园联系栏:
开辟阅读节专栏——好书推荐、班级阅读节期间图文报道、有关阅读习惯的培养相关内容的介绍等。
二.参加对象: 小中大各班级
三.检查小组成员:
组长:蒋园长
副组长:各年级挂钩领导
成员:各年级组长及各班班长
四、时间安排:
(一)、3月20日中六班、大六班班级游戏环境创设开放观摩
(二)各班环境检查:3月24日-3月25日
1.20XX年3月24日上午:(9:30——11:00)
活动中心楼
2.20XX年3月24日下午:(3:00——4:20)
早教中心楼
3.20XX年3月25日上午:(9:30——11:00)
一号楼 二号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为了加深教师对《纲要》的理解,提升教师对环境创设理念的认识以及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大家通过互相参观学习,加强交流,寻找差距,从而提高自己对环境创设的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评比活动。
一、评比时间:20XX年4月18日--20XX年4月22日(第十周)
注:每日下午15:00,各班开放区域活动,教师互相观摩评价。
二、参评对象:全园各年龄段班级
三、评比内容及要求
1、区角设置符合各班幼儿年龄特点,场地分布合理美观,大小适中,动静分开,室内外兼容。
2、区角活动设置凸显主题,内容丰富,体现平衡。
3、区角操作材料丰富、实用并易于经常翻新更换,数量足够本班幼儿使用,突出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区角架、玩具架上的操作材料,要方便幼儿取放、使用。
4、操作材料:科学卫生、安全耐用、美观,有学习价值,具多样性、可操作性、一物多用,能引起幼儿操作探究兴趣,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并具创新精神或本地特色。
5、幼儿有一定的区角活动常规,幼儿认识区角名称,掌握活动常规,幼儿参与活动时精神投入、兴趣高。
四、评比方式
评比设A、B、C三个等次,A等2名,B等4名,C等6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提升教师对环境创设理念的认识,使之更深地意识到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使幼儿园的环境更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让幼儿真正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让环境与幼儿对话、与家长对话,发挥环境“第三位教师”的作用。同时,提供机会和平台,让教师通过互相参观学习,加强交流,寻找差距,从而提高自己对环境创设的能力。我园决定于11月底开展班级环境创设评比活动。具体评选要求如下:
一、内容要求:
1、室外走廊:合理利用走廊环境,家园窗以宣传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和家园互动为主要内容,注重时效性、实效性、艺术性,符合班级特点,能根据教学计划随时进行调整,同时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家园共育提供平台。
2、室内主题墙: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动态地展示体现出幼儿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让幼儿与环境“对话”。幼儿可以多种方式来参与环境创设,体验成功的感觉,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3、室内环境:教室环境要以培养幼儿热爱环境,美化环境,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环境的情感为目的,放置适合室内生长的动物或植物,便于幼儿轮流照顾、观察,掌握有关动植物的知识。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设置相应活动区域,在空间的分隔上、区域的选择上便于幼儿活动,便于幼儿取放,让幼儿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有机会和条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通过具体的操作、体验去获得经验,发展认知能力,获得驾御材料的能力和探索创造的无限空间;有利于幼儿个体充分发展。同时在材料的提供上因考虑多元化的呈现,鼓励合理利用废旧材料。教学活动在区域中有材料体现。
4、创新推荐:积极鼓励教师富有新意心意的去合理利用每一个角落,在环境创设中彰显班级特色教师特长,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二、评选时间:20XX年11月30日
三、评委会成员:园办、各班班主任
四:评选方法:
1以班级为单位,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他评占80%,自评占20%,满分100分。
2力求在公平、公正评选的原则下,结合自评分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最后成绩。
3将评选出金点子推广奖3个,可在学期考核表中加分体现。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 促进幼儿园因地制宜、正常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使幼儿园的环境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决定在全县(公办)幼儿园所开展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评比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评范围
全县(公办)县直及乡镇中心幼儿园。
二、评比内容
本次环境创设评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内涵、彰显特色”的原则,不包括户外环境,主要对廊道门窗装饰、室内环境(班级的主题墙)、幼儿参与创作作品、本园特色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评比。
三、评比时间
20XX年3月30日----4月30日
四、评比要求
1.体现空间性和同步性。环境创设要有主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把平面布置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
2.体现教育性。环境创设要与教育目标相结合,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有针对性,充分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3.体现适宜性。环境创设必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突出本园本班的特色,充满童心童趣,使环境中的点点滴滴都蕴藏着幼儿教育独特的文化内涵。
4.体现主体性。环境的设计、布置,应从幼儿实际出发,生动、直观、真实,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成为环境中的主人,体现师幼之间对话,让环境成为幼儿寄托心愿、宣泄情感、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平台。
5.体现动态性。环境创设要随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教学内容、季节、节日的变化而变化,让环境始终对幼儿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使孩子经常能从环境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发展。
6.体现美观性。环境创设力求结构合理、色彩协调、风格独特、情趣高雅,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7.体现经济性。环境创设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一物多用,经济环保。
五、评选方式
1.以幼儿园为单位进行参赛。
2.现场查看幼儿园设施设备的配置及环境创设情况。
3.各单位要做好环境创设情况介绍解说的准备工作。
六、奖项设置
本次幼儿园环境创设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于4月下旬组织评委进行评选。对本次成绩优秀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
七、相关要求
1.各幼儿园要提高认识,切实把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作为幼教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2.各幼儿园要抓住本次比赛的契机,切实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丰富有序、充满探究的学习环境,为实现规范、科学的幼儿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八、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