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处理人际关系案例
1、给领导预备下台阶的梯子
小婕是北京天诚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秘书,这天上午总她与同事小妤从外面办完事回来,刚进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就朝小妤大骂:“你这个管档案的是怎么管理?赶紧把某某文件给我找出来!”见小妤想分辩,主任的火气更大了,根本不给她说话的余地:“废物!饭桶!养你这种秘书有什么用?!”
从小到大,小妤什么时候挨过这样的辱骂?她眼泪滂沱地冲进了洗手间。小婕在小妤之前负责过档案管理,所以,她一边找文件,一边问主任:“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就在十来分钟之前,公司老总来电话,让人马上把上周与西安方面签的几份投资意向书送过去。当时办公室只有主任一个人在,他平时不管文件档案这类具体工作,所以找了一阵也没找到,因此老总在电话里大发雷霆:“你这个主任究竟是怎么当的?!连个文件放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你一天到晚到底在干什么?”
小婕赶紧把那几份文件找了出来递给主任。主任将文件送完回来后,脸色更加难看了,原来他到老总办公室后,老总的气虽然消了不少,但仍然把主任数落了一通。当小婕把给他沏的茶递给他时,
他没好气地说:“这个水怎么那么烫?你这个秘书是怎么当的?”见主任又把气往自己身上撒,小婕感到莫名其妙。她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惹主任,便躲得远远的了。
【案例思考】
1、办公室主任为什么生小婕的气?
2、如果你遭遇这种情景应该怎样处理?
3、聪明莫被聪明误。
小唐是某市电器制造公司总裁办的秘书。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最近,公司为了实现产业升级,正在收购一家上市的生物制药公司的股份。为了避免两家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大幅波动,两家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议,规定这件事双方只能让少数人知道。这天,负责与对方秘密谈判的公司副总从对方的所在地给总裁秘书小唐打来电话,说谈判己经完成,让小唐赶紧用快件寄3张公司法人代表(总裁)的照片过去,以办理有关手续。这天总裁正好在市政府开会,小唐一时找不到总裁的照片。就在小唐不知怎么办好时,她看到挂在自己胸前的胸卡,想起半年前公司为了实施CI战略,公司公关部统一为公司每个员工拍照制作胸卡,便估计公关部留有总裁照片。
小唐给公关部打电话,对方接电话的正是小唐中学的同学小马。小马是公关部的办事员,公司所有人的照片都是她拍的。她说他们那有总裁的照片,并答应马上给送过来。当小唐刚刚松口气,公关部的胡经理来电话,问小唐要照片做什么用。小唐当然不能告诉他真相,也听不惯他那咄咄逼人的口气,于是顺口说:“是某某报社的记者要的。”因为总裁前几天接受了该报记者的专访。
胡经理马上说:“不对呀,我刚才还与某记者通电话,她没有提这事呀!你没说实话!为什么与报社打交道绕过我公关部?你们这是什么意思……”事情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唐已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于是两人在电话里吵了起来……
【案例思考】
1、导致胡经理在电话里责问秘书小唐,甚而二人吵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秘书小唐应该怎样做?
3、宽厚:尽可能地积累人脉资源。
小周是北京海峡经贸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秘书,这天下午一上班,她就帮总经理收拾行李,因为总经理要赶三点半的飞机到上海出差,这时,财务部有人打电话来向总经理告状,说河南一家公司
故意拖欠近百万元的货款,是市场部和销售部相互闹别扭人为造成的。放下电话,总经理对小周说:“你找个时间把这个问题了解一下。如果不是什么大问题,你就协调一下,把问题解决算了。”总经理走后,小周先给市场部的人打电话,又给销售部的人打了电话,问河南那家公司的拖欠货款是怎么回事;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小周把基本情况摸清楚了。
在小周的眼里,销售部的人平时一个个牛气冲天,很少买总裁办秘书们的账,说自己是某某的“小蜜”也是从销售部传出来的,所以,她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教训一下销售部的人,让他们知道“村官”也是干部!于是,她接受了市场部的说法,让销售部的人在一个星期内把这一百万要回来。销售部经理说有困难,小周说:“那好,你自己去跟老板解释吧!希望你们不要拿自己的饭碗当玩具!”销售部经理当然知道小周这是在狐假虎威,但这事毕竟自己也有责任,所以,他只好忍气吞声地说争取在一周之后把货款要回来;但与此同时,他又在心里琢磨如何让这个小丫头片子知道自己的厉害!于是,像武侠小说里的故事一样,一场新的情仇恩怨又开始了……恩仇相报何时了?!小周最终能斗过销售部经理吗?可以肯定,对小周来说,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两败俱伤!
【案例思考】
1。造成两败俱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作为秘书,小周应该怎样作?
4。忍耐:学郑板桥“难得糊涂”
欧阳蓉是某世界500强亚太地区总裁助理。这天下午她陪总裁到北京郊区拜访某大型国企老总刘根生。这事在一个月之前就定好了,一点半出发之前欧阳又与对方秘书进行了确认。可两点半到达之后,对方前台说“刘总外出办事了。”并用一句“对不起”就把他们打发了。欧阳拚命拔打刘总秘书的手机,可对方已经关机。总裁觉得自己登门拜访就已经是屈尊了,现在再吃闭门羹,他气得脸色发紫,一出对方大门,他就朝欧阳破口大骂,什么猪脑子、笨蛋等词都从他这个平时显得很绅士的人的嘴里吐出来了。从小到大,欧阳什么时候受过这种辱骂,她顶了一句:“人家突然变卦,怎么能怪我?”没想到总裁的怒火烧得更旺。回到公司欧阳提出了辞职……
【案例思考】
1、欧阳受了委屈就马上辞职,这种做法是否妥当?
2、面对委屈,秘书应该怎么做?
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不仅是从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秘书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秘书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办事。但是,老老实实做人和规规矩矩做事,仅仅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它并不等于你就一定能搞好人际关系。要搞好人际关系,就必须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本公司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
有些年轻的秘书以为实事求是就是实话实说,这就是正直的表现。其实这是误解。什么是“正直”?所谓正,就是正大光明,不搞歪门邪道。所谓直,就是坚持原则,该说的才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正直就是公正无私,刚正不阿,所以,那种张口就来,有话就说的人算不上真正的正直。有话直说,只能是经验和能力的体现;如果你还没有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那就少说为佳。作为秘书,一定要牢记“祸从口出”这句古训,慎行加慎言,才能维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为年轻的秘书,你应先多看和多听,熟悉情况,适应环境,之后再去动脑筋剖析自己发现的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就是“实事求是”。只有这样,你才能让上司和同事们信赖你。
小钢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民营企业给总经理当秘书。这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虽然规章制度不少,但执行的并不严格。比如负责采购的是老板的女婿,他在采购过程中吃供货商的“回扣”,这在公司上下已是公开的秘密;由于进货把关不严,经常造成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但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钢进公司已经有半年多了,觉得自己作为总经理的助手对这件事不能熟视无睹,便就给总经理递交了一份《如何根治家族企业中的人治现象》的报告。报告洋洋数万言,把老板的女婿当做了反面典型。老板接过之后报告翻了几页,就把它塞进了抽屉。没过几天,公司产品又因原料出现客户退货。在处理完这事之后,小钢再次提起了他那份报告,但他没料到老板反而怒气冲冲地问自己:“这个公司是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由于老板的不支持,再加上同事们嫌他“多事”,小钢只好自动辞职,另谋工作。
其实,无论哪个公司,它都有阳光的一面和灰暗的一面,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地方,这是辩证法决定的。所以,如果你只要一看到公司里的阴暗面,就马上高谈阔论,用书本上的理论指点江山,那多是自讨苦吃。的确,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但是,书本上的理论往往只是一般性的原理,而公司里的问题多是个别现象,你不可能照搬书本上的那些一般性原理来解决公司的实际问题。如何用书本上的理论来解决本公司的实际问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因此,尽管你精神可嘉,但你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所以,你那些空洞不着边际的“理论”久而久之就会让你的同事反感,因而破坏你与周围同事的关系。
二、诚实守信
秘书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让上司和同事信赖你。那么,凭什么让上司和同事信赖你呢?只有诚实守信,他们才会信赖你。如果你诚实守信,与周围的人都保持着和谐的关系,那它会让你在工作中事半功倍。相反,如果秘书人际关系不怎么样,人家不信赖他,那你沟通起来就会很艰难,甚至要付额外的代价。如果人家信得过你,你是他的铁哥儿们,那你就字字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相反,如果人家信不过你的为人,即使你说得再对,他也不一定听得进去;可以说,秘书工作容易不容易与她在公司里有没有人缘有很大的关系。
公司有一笔很大的货款老回不来,财务部说是销售部的责任,而销售部说是财务部不负责任造成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事一拖就是大半年。这天老板让秘书于雪去协调一下,争取尽快把问题解决。于雪平时人缘不错,与各部门经理的关系很好,所以,当她把两个部门经理找到会议室时,她还没开口,那两个经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销售部经理对于雪说:“于雪,你不用多说了,冲你的面子,我马上派人去用户那里结帐。”财务部经理也马上说在开票等方面给予配合。虽然这两位经理并不一定相信于雪的调解会很公平,但他们都信得过于雪,不管她说的有没有道理,都相信于雪为人公正;所以,不用于雪多说,他们就自己找台阶下。
假如于雪平时狐假虎威,没有什么人缘,那场面可能就会是这样的:两个经理一见面,仍然是吵个脸红脖子粗。于雪秉公而断,两个经理虽然心里承认她说的有道理,但就是不接受,“道理虽然是这样,但你话不能这么说!”争来争去,两个经理最后变得有些不讲道理了,老是把于雪讲的道理与于雪的人品联系起来。
当然,要让上司和同事觉得你为人诚实因而信赖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为人要诚实,但并不等于不?掩饰自己。公司里的同事大多是诚实和善良的,可公司里总有几个别有用心的人;如果你不戴个面具,那就等于你是赤裸裸地站在他们的面前,这样,你就很容易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同事所利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却不可无。尽管大家戴着面具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这是一种无奈;戴上面具并不是为了骗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由于大家都戴着面具做人,所以,让上司和同事信赖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有些年轻的秘书不愿意也不会掩饰自己,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也敢说,这勇气固然可嘉,但他们往往又不知道自己所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和敏感,所以,他们的敢想敢说常常被人利用,让人当枪使,最后搞得自己像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因此,作为秘书为人既要诚实,又要学会明哲保身。
三、从我做起
人际关系从字面上理解,是你与周围的人的关系,所以,有些秘书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搞不好就是因为周围的同事很坏。其实,每个人的人际关系的好坏首先取决于他跟他自己关系的好坏。
影响双方人际关系的主要是双方的言行,而你的一切言行,事实上都要先通过你“自已”这一关。如果没有你自已的“同意”,那“你”就不会说“话”,就不会做“事”,所以,你要与同事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也是由你自已决定的。也就是说,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把自已“雕塑”成什么样子,你就会按这个样子去与周围的同事建立关系。所以,你应该为自已人际关系的好坏负全部的责任。你抱怨公司的同事这人心胸太窄,那人性格太古怪,它不但没有作用,反而会使关系可能变得更坏。
因此,要搞好人际关系,首先是要从我做起,调整好自己。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自己身上还有哪缺点?如果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认识,那就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如果你先把与自己的关系调整好了,在对自己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充满自信,那你就有可能与周围的同事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从我做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秘书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总认为自己非常了解自己,不愿意花时间进行自我反省,不仅从来不怀疑自已身上有缺点,而且也不能欣赏同事身上的优点,因此,他们处理不好自己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了。
案例:郭秘书的为难事
最近,局里要进行一次分房,解决一些符合条件的人的住房困难问题。据说这是最后一批福利分房,以后国家要调整国有单位的住房政策。听到这个消息,局里议论纷纷,那些住房困难的人,都想找找关系,托托门子,以便赶上这最后一趟分房的末班车。所以,这些天找局长的人和电话特别多,局长烦不胜烦,特别头疼,就叮嘱秘书郭静遇到此类的人和电话一律挡驾。这下可难为坏了郭秘书,来找局长说情的人大都死缠烂打,摆出见不着局长誓不罢休的样子,闹的郭秘书一个头两个大,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还不能对他们发火耍态度,否则更是火上浇油。又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局长不想见他们,只能态度坚决地推托局长不在到市里开会去了或说局长到下属单位视察去了等。
由此,得罪了很多人,他们都在背后骂郭秘书:“狐假虎威,瞎神气。”有人偷偷告诉郭秘书背后的闲言闲语,郭秘书也只能苦笑作罢。有一天,财政局经常和他们局打交道的刘科长来了,要见局长。这时候来,明摆着也是来说情的,为在他们局里上班的妹妹家分房子的事来找局长走走后门。郭秘书来到局长办公室跟局长一说,局长也不想见他,因为见了答应也不是,不能一碗水端平,后患无穷;不答应也不是,得罪了财神爷,将来不好办事。所以也让郭秘书挡驾。郭秘书还没来得及出去,刘科长已经敲门自己走了进来,问道:“怎么,李局长,连我也不想见啊。”李局长很尴尬,马上说:“哪里,哪里,欢迎,欢迎,很忙啊。‘这时,郭秘书见状,急中生智对李局长说:“对不起,局长,我是来提醒您,您该出发了,自来水厂的问题还急等着您去现场处理呢。”李局长一听,马上接过来说:“对,对,你看我都忙糊涂了。对不起啊,老刘,那边的事情很棘手,你的事要是不急,咱们改天再谈,或者你跟郭秘书先谈一下,我有急事先走一步。”局长说完,如释重负地走了。郭秘书请刘科长坐,捧上热茶,对刘科长说:“刘科长请喝茶,您有事请说吧,等局长回来,我替您转达。”刘科长淡淡地说:“也没什么大事,改天再说吧。”喝了口茶,悻悻地走了。
【案例思考】
1.秘书在执行领导意图的时候,稍有不慎会被骂成“狐假虎威”,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呢?郭秘书的所做所为是否真的是“狐假虎威”?
2.秘书在日常工作中要与领导形成一种默契,你认为在本案例中郭秘书是否已与自己的领导形成默契,表现在什么地方?
3.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哪些秘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案例评析】
秘书的职责之一就是为领导排忧解难;领导不方便出现的场合或不方便说的话,秘书应该挺身而出,代领导出席,代领导沟通。但也要在领会领导意图的基础上既坚决执行领导交给的任务,又要注意沟通和处理的方式方法。要与领导在工作中形成一种默契,能够在遇到尴尬的或不利的处境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巧妙地予以化解。郭秘书在执行局长交给的任务时,就注意了这一点,虽然造成了别人的误解,得罪了人,但为领导客观、公平地处理事情和做决策扫清了障碍,保证了领导工作的主动性。
案例:如此露脸
年轻的小王大学毕业以后,应聘到一家规模很大的贸易公司的杭州分公司工作。凭着他的聪明和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被分公司的李经理看中,调到经理办公室当秘书,王秘书干得倒也有声有色。这些天王秘书很兴奋,因为几天后总公司的张副总经理要来他们分公司视察工作。
由于他工作出色,人又机灵,李经理点名让他陪同一起向张副总经理汇报工作。王秘书心想机会来了,他要精心准备一番,一定要在副总经理面前好好表现一把,不光让李经理脸上有光,说不定借此以后还可以调到总公司工作。所以,在张副总经理视察其间,王秘书总是抢着介绍公司某些具体情况,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从现状到未来发展趋势、从具体工作到宏观评价无一遗漏。对自己了解得不太准确的情况,也能灵机一动,迅速做出汇报。对张副总经理给公司布置的任务,王秘书也毫不犹豫地承诺下来。
视察结束后,王秘书还给张副总经理留了名片,表示今后张副总要办什么事,无论公私,都可以直接找自己。送走张副总经理以后,王秘书对自己的表现有些沾沾自喜,可是,他发现李经理的脸色有些不对头,并没有表扬他,只说了一句:“辛苦了。”过了几天,王秘书被调到销售科当业务员去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郁闷极了。
【案例思考】
1.王秘书在接待工作中的表现合适吗?’
2。王秘书在整个接待工作中应该怎么做?
3.经理事后调王秘书去销售科当业务员,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案例评析】
王秘书该郁闷,他的接待工作越位了,抢了领导的风头,喧宾夺主。作为领导的秘书在工作中应该有积极主动的精神,辅佐自己的领导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并在接待的过程中做好服务和补充工作。但是,秘书永远不是主角,是领导背后的影子,对自己的工作和职权都必须有清醒和明确的界定。王秘书由于忽视对自己工作和职权的界定,“积极主动”过头,出现“越位”现象。
在接待上级领导过程中,一是汇报工作越位,本来应由领导来汇报的情况,他抢先汇报;二是表态越位,超越自己的身份,胡乱表态。在工作中,秘书热情过高造成工作越位,只要不是“武大郎”式的领导,一般还不会过于计较,但秘书必须严格把握好自己,因为热情过高,表现欲过强而造成工作越位,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干预领导的职权范围,这对于领导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如果秘书经常犯这样的毛病,领导就会设法来“制裁”你,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请你另谋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