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初中生心理辅导案例

时间: 07-26 栏目:案例
篇一: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1341字)

陈X,男,13岁,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眼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我通过与该生交流,了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家庭和个别老师教育不当。制定了辅导计划,并实施。主要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坚持正面疏导教育,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使该生的逆反心理有所改观,作业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关健词:初二逆反心理辅导教育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陈X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

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辅导方法: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陈X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陈X在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本人的自我调节:指导陈X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陈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辅导效果:通过辅导,陈X的逆反心理已有所改观,和同学、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学习比以往认真,上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篇二:学生心理辅导案例(2049字)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企盼社会对自己尊重,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引导,对学生的帮助和转化是巨大的。

自尊是学生极其珍贵的心理品质,是他们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珍贵的东西—自尊心。作为班主任,我在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声音一:“老师,我真的很失败!”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匆匆走进教室,学生们静静地等待我对考试成绩的公布。我扫视了全班,孩子们的眼中有太多的担忧和焦急。我告诉学生周末要召开家长会,班级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我注意到学生甲(女生)趴在桌子上哭了。放学了,其他学生都离开了学校,但学生甲却没有离开。她红着眼睛找到我,对我说:“老师,我真的很失败!”说实话,这个女学生各门功课都不够理想。不仅如此,每次询问她是否有不懂的知识点,她总是不懂装懂。我真的想借家长会的机会和她的父母交流这些情况。今天她流着眼泪和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心隐隐做痛。这个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作为班主任的我难道就只能扮演向家长求救的角色吗?这时我才感到我对学生的心理了解太少了。

第二天,我打电话让她的妈妈和我见面,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她的妈妈见到我就流下了眼泪。告诉我,她的孩子是多么渴望一次成功!学生不敢告诉老师不懂的知识点,就是因为在小学里曾是佼佼者的她没有勇气面对现在的失败。是强烈的自尊心让这个孩子在家学习到深夜,尽管她的成绩一直不理想。她的母亲边流泪边诉说孩子沉重的心理压力。我才赫然发现学生的成绩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有巨大的联系,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努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一天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甲正是演讲者,她流畅的表达赢得了全班的掌声。我用微笑和掌声表达了对她的鼓励,她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我也发现了她的长处和闪光点。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我特意在班级内先举行了预赛,由学生组成评委会。我用眼光鼓励她参加,并且偷偷地给了她一点指导。她在班级预赛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学校的比赛,并且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比赛结束后,我及时召开班会,让全班同学分享她的成功。事后,我对学生甲说:“告诉老师,今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流着泪说:“老师,我太高兴了,我成功了!”我告诉她要记住自己也是块金子,对自己要有信心。孩子认真地点点头。此刻我才真正地感到和学生的心是相通的!家长会上我表扬了学生甲,她的妈妈也快乐的笑了!

声音二:“老师,我真的知道错了!”

早读课上,一个学生悄悄地告诉我,昨天宿舍值日学生乙扣分了,而且还趁值周老师不在时偷偷地用笔划掉了!我知道宿舍扣分影响到班级分数,还要影响到优秀文明班级的获得。但学生乙的做法是为了逃避责任,我宁可不要这个分数,也要他明白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学生乙是班长,成绩优异,但很多同学都发现他很自私,很少管理班级,不肯承认错误。这对我们这个新组建的班级是很不利的。他是个自尊心特强的男孩子,怎样做思想工作才能让他接受呢?我并没有着急找到他,而是经过调查,掌握了他改动值周记录的整个过程,并且和目击学生也谈了心。我想如果直接在班级中揭穿这件事,学生乙的自尊心一定受伤害,他在班级中的威信也就没有了,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放晚学时,我单独找到了学生乙,我询问他宿舍最近扣分情况。他的脸色马上变了,不敢看我的眼睛,只含糊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近一步追问,值周表上谁改动过,他马上说:“我没有犯错”。我知道他在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就没有问下去。我说:“明天你想好了来找我。”他点点头,就离开了。第二天,他没有来找我。我想这个孩子肯定有顾虑,怕大家知道他的行为。于是,我又找到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老师不喜欢说谎的孩子,只要能承认错误,老师会原谅他的。而且会把这件事情放在心里,不告诉任何人!”他低着头,不说话。我说:“老师给你最后机会,否则以后就永远不相信你了!”他哭着说:“老师,我真的知道错了!”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我真怕他失去诚实这个宝贵的东西,他没让我失望。我帮他擦去泪水,把他搂在怀里,告诉他老师还是很相信他,还是很喜欢他,只是要他吸取教训。

周一的班会课,我和同学们说,有一个同学主动承认错误,并且保证永远做个诚实的孩子。举报的同学看看我,会心地笑了!学生乙很意外,他没有想到在他犯错之后,我会侧面表扬他。他感动地眼睛红红的,我知道从此他一定会做个诚实的孩子。我的教育目的也就顺利实现了!

后记:新年来临时,学生甲送了我一张卡片,说:“老师,很感谢你保护了我的自尊心,我终于找到了原来自信的我。谢谢您的教导!”。学生乙在班委改选中再次以较高的票数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他主动要求当纪律委员!我想这两个孩子都长大了,我也得到了这一生中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著名的教育学家韩风曾说过:难以教育好的学生,是没有了自尊心的学生;能教育好的学生,是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学生。这句话将永远影响我的德育工作,我想只有爱,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而我们必须保护孩子们最珍贵东西----自尊。

篇三: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例(1751字)

我班有位叫刘**的学生,初二,课堂在上经常讲话、哗众取宠、厌学、自卑、好打小报告,该生学习成绩中下,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做事随意性,非常缺乏自制力。听不进老师、家长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会直视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上课讲话,发出噪音,以至班里同学都不喜欢他。虽然偶尔也有改善,但没过半天又恢复原样,及时母亲跟他谈了很久,才转生回教室老毛病就范了,以至班主任对他失去了信心。我有意了解刘**坏习惯形成的原因。通过与该生交流,了解,发现主要是家庭和个别老师教育不当的原因。于是制定了辅导计划,并实施。主要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坚持正面疏导教育,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使该生的逆反心理有所改观。

案例分析 :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知识主要为转化后进生方面的知识:

后进生的特点:(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自尊,爱表现却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

(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懒惰。

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3)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4)创造各种客观条件,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上的转化;

(5)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二,个案分析

该生的行为一方面是做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原因。经了解发现,该生为走读生,母亲在校外租房陪读,家里有两个姐姐,由于农村封建观念的影响,父母在教育他时有些宠溺。而母亲与孩子的沟通较少,遇事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二是小学时直至初一曾担任班干部,得了不少奖,以此很自傲,很自以为是,而且没能正确的对待这些荣誉,助长了他的骄傲气焰。三是青少年时期特有的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待问题容易产生偏见,觉得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课堂上喧哗是个性的表现,因而随心所欲,即使谈话后偶有触动上课还是管不住自己。

辅导方法

1.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经常鼓励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他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疏导教育。对待这类学生,要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名批评,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亲切和蔼,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让他接受你。刘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3.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挖掘出他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该生有当班干部的经历,为人热心,参加班级活动热情。让他把这种热心热情逐步带到学习上。学习一有进步就及时地表扬他,让他有一种成就感,逐步建立起自信。同时此时也趁势指出他的不足,让他再接再厉。

4.指导刘某阅读一些名人传记、世界名著、有益的杂志,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自己能意识到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该学生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保证上课努力克制自己不违反纪律。学习比以往认真,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语文成绩进步很大。用一个星期看完了我送给他的《简爱》,并按约定写了一篇真挚的读后感,反省自己浪费学习的机会和光阴,辜负了父母老师的期望。相信文学作品对心灵的震撼能帮他走出这段阴霾,成为一个积极、乐观、优秀的中学生!

篇四: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案例(1335字)

李某,女,15岁,市某中学初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李某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李某有好感。

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李某与另2名同学,让她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她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

⑤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她们的圈内。李某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形象,使同学们接受她。渐渐她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终于有人喜欢她了。

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同学们都说:“李某变文静多了,挺招人喜欢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