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了小课题研究培训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是我知道了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研究报告、论文不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唯一表达方式。还包括:
1、“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为,记载真实的生活场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写作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①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④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
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 教育反思的类型很多,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等。
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主客体的地位,平衡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回想去年区教育局组织开展小课题研究,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做起事情来总是感觉没有方向。所以一个学期下来,对于小课题仍然是熟悉的"陌生人"。
恰巧,学校组织小课题培训。参与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于主任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小课题研究的,从其讲解中,我了解了小课题具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1)小课题研究是一项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完成的事情。它取材于教学实际,加入教师自我的思索后又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从这一层面讲,小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2)小课题研究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困难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激发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良好的方式。所以从这一层面上理解,小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3)小课题研究是教育教学成果的体现的重要形式,它的适用性、普及性较高在一定层面上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所以说小课题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除了以上对小课题研究的理解,我认为在以后的小课题研究中,需要做到:
(一)小课题研究的选题体现教学中的弊端,或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生;
(二)小课题的问题提出后需要经过查找资料、访谈或者是阅读文献等获取资料的形式来得到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三)详细制定策略或方法得以实施的步骤,最重要的是结合教学实际,实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四)坚持运用策略与方法,并及时收集自己的实践资料以验证策略与方法的合理性,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五)整理资料并提升到理论高度,对课题研究的结论用理论加以证明。
最后,我想说的是通过这次课题培训,使我明白了小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使我明白了功夫在平时,注意平时资料的收集。总之,课题,让我们有了进步、让我们有了自信、让我们有了成就感。
10月10日,市教科张书记关于教育课题研究的报告使我对教科研有了深一步的了解,学习了教育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受益匪浅。现将学习内容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开展课题研究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1. 打造名校必不可少的方式
2. 教育科研是慢功夫的可持续性发展
3. 教师是科研主体,校长是关键。
(二)开展课题研究对教师的影响
1. 是教师成才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成长。
2. 能够增长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
二、关于教育课题
(一)什么是教育课题
1. 问题不等于课题。但问题时发现课题的前题。
2. 课题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教育问题。
3. 课题研究要遵守的程序与方法
4.课题的含义。按照教育科研规范程序和方法所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
(二)教育课题的价值特征
1. 实践性价值
2. 理论价值
三、课题的选题与规划设计
(一)怎样选题
1. 立足学校现实选择问题
2. 学校“龙头”课题的选择
“侃课题”的程序:组织座谈会;筛选信息;多边整合。
3.教师选择课题的方式
(1)教师要将国家倡导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教育实际相对照,在解释矛盾、发现问题中寻找选择问题。
(2)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形成课题。
(3)通过经验比较与综合,发现问题
(4)变换角度,延伸思维,发现问题
4. 从学校引进的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
5. 与专家讨论,在专家指导下选题
6. 要有教育职业敏感
(二)怎样规划课题
1. 组成有实力有能力的课题组
2. 课题的规划设计
(1)问题的提出。
(2)本课题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述评
(3)本课题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联系与区别,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突破
(4)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5)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价值。
(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7)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3.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条件
4.预期研究成果:主要阶段研究成果,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1. 课题申报立项。
2. 参加培训
3. 召开开题论证会
4. 课题研究展开。初期,中期,后期
5. 总结阶段
6. 课题鉴定
7. 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深化研究。
本人在2014年3月19日参加了教育局王勇主任讲解的关于《教育论文的写作》的培训,从中感触颇深。现在总结如下:
一、 用“行”教学。
譬如处理学生打架的事例上。魏老师采用了“同感三部曲”情感交流,去发现背后的积极心理,积极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学生。情感交流就是用真心,用行动与之对接,把自己当作一个学生,真真切切的与他们交流、交心,只有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里,你才能了解发现病症所在。学生打架的表象是一种不良好的事件,但作为老师更需要从更深层次地发现事件的积极方面。通过这种积极心理的引导,把拧成的疙瘩解开。引导最关键也是最终的目的所在。引导就是“行”的教学,也是教学的根本所在。
二、 用“心”教学。
现举个例子,比如《魏书生班级自动化管理思想的精髓》中就提出了“人格魅力”。怎样才能拥有人格魅力呢,怎样才能体现人格魅力呢?只有用心教学,要想用心教学,不仅要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更主要的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善于去了解自己的学生,善于去理解自己的学生,更要善于与自己的学生交朋友。这样就能真正的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总之一句话,用心去与学生交流才能真正用心于教学工作。
1.对待每个学生要有爱心
我们要爱每一个孩子,即使孩子长的不漂亮,穿着不时尚,学习不好,我们也爱他们,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拥有独一无二、不为人知的神秘。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拥有不可估量的将来。每个孩子都有被爱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学生更需要爱,因此作为老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生感受到你的关爱他们就会更加爱你,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喜欢学习你所带的科目。喜欢就会有兴趣,有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待每个学生要有耐心
我的性格内向,喜欢安静。这种性格就是我和学生相处的优势,内心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丝淡定。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数学智力强,但语言智力弱,又有的数学智力不行,却语言逻辑很是擅长。这可能就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科学解释了。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先天差异,而且还要直面这个现实。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会在遇到一遍教不会、两遍教不会,甚至很多遍还是教不会的学生时,多些淡定,多些耐心。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因为学生学不会而冲着学生发火,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3.对待每个学生要有慧心
与学生打交道有爱心是前提,有耐心是保障,有慧心是催化剂。有慧心能使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与期望更好、更快的转化成为学生自身的行动与实践。因为教育无小事,处处皆学问。每一次与学生的相处其实都蕴涵着宝贵的教育现象及教育资源,能不能及时发现,充分利用,就看我们是不是用心,有没有慧心。只有教师有了慧心才能更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问题,更有智慧地解决问题。
三、 用“形”教学。
老师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经验通过论文或其它的形式,不定时或不间断地总结下来。长此以往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不仅对自己在教学过程是个良好的鞭策,更是给年轻一代的教师一个引导的版本。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自己受益匪浅,努力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