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活动心得
第一次组织团体活动,虽然是副组长,但因为不仅仅是一名参与者,而是兼有组织协调的责任,所以感受很深。之前和组长讨论,讨论每个环节会出现的状况及应对的措施,还有就是座位的考虑,活动气氛的调节。。当活动开始后,从团体规则的制定,到相识活动,分享,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完全的投入!为了带动气氛和配合组长工作,还要注意每个环节,讲话时注意用词,顾及其他成员的感受。其实真正做到积极参与和倾听他人讲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0个人的小组,有的人说话声音小或者讲的我们或许不感兴趣,难免会走神或做别的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自己也是集中注意力,用心去听每个人的讲话并给予回馈,虽然只是很小的一个细节,但确实让我收获很多:每个人都是比较“自我”的,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我们的关注点大多放自己身上。而团体活动中,组长的职能不是领导,而是促进的作用,鼓励和带动组员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因此必需注意到“指导语”和沟通模式。过程中也出现冷场的时候,但总体还是很顺利圆满的完成活动的,也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家更熟悉,促进积极的人际交往经验。
也感受阿伦森的理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
2009年6月15日下午2点40分,我和张老师、朱老师一起在技术学院08级机电1班507教室为学生做了一次团体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珍惜友情,追逐梦想”。两节课的活动,我的感觉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今生第一次带领23个学生做这样的活动,去之前心里有太多的顾虑,怕自己完不成整个过程,在中途丢脸;还担心有学生不配合出难题让自己出洋相。虽然过程中也有学生出去,但多数学生还是配合的,也很投入,也有分享。这就够了,毕竟自己没有经验。让我更喜的是助手的配合太好了,张老师和朱老师都做的非常棒,如果没有她们我想活动真的不能进行下去。当时朱老师关注到3组有一个同学在梦想接力画时画了一个小乌龟,当时朱老师在小组内分享时就把这位同学的也许恶作剧引向了积极方面,联想到龟兔赛跑,尽管慢,最终还是获得胜利。并且让同学在大组进行了分享。获得了掌声。张老师对1组同学的鼓励还有对2组同学的关照,都对整个活动的氛围起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活动结束时我们让同学无记名写了纸条,可以写一下感受或自己想问的问题。收上来21张纸条,没有一张是负面的。(不否认有不真实的)
忧的是什么呢?忧的是自己的功力太浅了。一个人要想在团体活动中挥洒自如,真的需要“台下十年功”啊,深厚的文化功底,敏捷的思维,自然的应变技巧,简洁明确的表达能力还有自己的外在形象,语音语速,沉稳的表情,等等等等,差太远了!是应该好好修练的。
可以慰籍的是我加入了协会这个团队,在团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相提供资源与能量,通过相互的反馈与个人体验,我想成长的脚步会加快的。
在表达我的心得体会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我和某某同学领导的这次团体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圈到底,7up,举手仪式,价值拍卖以及盲人游戏等5个项目,承接了上次沟通与团体协作的主题的同时,引出自我认识与成长的主题,通过课前的多次模拟,最终使得这次活动获得了较为圆满的结果。总结下来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锻炼。
首先,在这次的团体活动中,我扮演的是领导者助手的角色,担任的任务相对轻松。一方面,某某作为领导者发挥了她高超的才能与良好的素质,成功的担负起了领导这一角色;另一方面,作为助手的我在一旁认真倾听,认为有表达不清或有成员有疑惑的时候便予以及时的沟通解释,以及适时的分发道具等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作为领导者,我意识到了责任感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担负起领导者的责任,树立为全组成员服务的意识,真心热爱自己的小团体,拿出自己劝不动热忱为这个团体付出,这样才能不怕累不嫌麻烦,做到反复多次模拟实践,以至于取得最后的成功。
最后,担任领导者的角色与普通成员的视角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超越与群体之上的角度,我感觉小组成员更加亲切可爱了,这也使自己更加热爱这个团体了。我想,在以后活动中我一定会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我们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和每一个成员分享自己更多的爱,让自己伴随小组一起成长。
总之,感谢老师和同学们,让我俩有了这次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也祝愿下一次的小组活动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