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力量心得体会
22日,在公司办公楼二楼会议室同公司全体副科级以上管理干部一起观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片《力量》。影片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圣地和红色沂蒙的父老乡亲倾其所有的无私奉献精神;用一串串详实地数字歌颂了沂蒙人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军民鱼水情;用一幕幕珍贵的历史图片展现了老区百姓不屈不饶与日寇、反动派斗智斗勇的英勇事迹,前赴后继为前线部队运送物资,积极踊跃的送儿子送丈夫参军的不朽功勋。
巍巍沂蒙山、清清沂河水,沂蒙山养育了淳朴坚韧、热情乐观、重情重义的沂蒙人。抗日战争期间沂蒙山涌现出了许多拥军模范,其中“沂蒙母亲”——红嫂王换于的事迹,至今仍令许多革命老前辈每每回忆都唏嘘不已热泪盈眶,心存感激。解放战争中,为支援孟良崮战役艾山乡妇救会长李桂芳带领东波池村32名妇女按照上级指示,5个小时内架起一座浮桥,没有桥墩用人抗,没有桥板用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里自己弱小身躯撑起了一座“火线桥”,为解放大军顺利过河夺取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她们没有豪言壮语,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她们只知道时间就是胜利,解放军才是自己最亲的人。还有给伤病战士喂乳汁的明德英,谁第一个参军就嫁给谁的梁怀玉,被誉为中国抗战第一村的渊子崖抗日自卫战等等许许多多拥军支前的先进事迹,让沂蒙山人民的革命精神永远传颂在神州大地。
“红嫂”是沂蒙精神的充分体现,她们送夫参军、救护伤员、传递情报、缝军衣、做军鞋、摊煎饼、抚养革命后代,在艰苦卓绝的年代里她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我们八路军将士,勇往直前打败丧心病狂的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她们视革命战士为自家亲人、革命后代为自家儿女,用自己的乳汁谱写了感天动地的篇章,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崇高无私的军民鱼水情。
迟浩田上将曾不止一次动情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胜利是根据地人民特别是沂蒙山区人民用小米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我们永远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们的恩情。陈毅元帅也曾深情概叹,老区人民把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崇高奉献精神,就是人民战争的光辉写照。同样,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带给沂蒙群众的是崭新的面貌和作风,他们天亮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老百姓院子打扫干净,要把老百姓家里的水缸挑满水,为老百姓减租等等。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如今,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学习的精髓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解决好自身的“四风”问题。教育片《力量》充分展现了“群众力量是无穷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只有拥有了群众基础,只有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与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心连心、肩并肩,就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中国革命的胜利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同样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这是恒古不变的革命真理和中国共产党员孜孜不倦的实践基础与追求。
通过观看《力量》后自我感悟,我看到了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劲。
一是继续勤奋学习。加强学习是坚定信仰的最佳途径。通过学习,做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回报社会,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更要珍惜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机会,增强自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领悟。
二是爱岗敬业。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坚定信仰和信念,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特别现在我们企业正处于二次创业的艰难时刻,要不断锤炼忠诚坚定、攻坚克难、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一马当先的魄力,发扬争当尖兵的锐气。在企业二次创业的征程中勇担当、甘奉献、坚信仰,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助推起企业的二次腾飞。
依照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我院组织观看了反映沂蒙山区人民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教育片《力量》,观后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沂蒙红嫂”可歌可泣的事迹,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由得堕入深深的思考。那就是:是甚么气力使沂蒙姐妹柔弱的身躯迸发出无穷的气力,架起通向新中国成功的桥梁?答案就在本片中。
片中我们看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沂蒙山区出现出了很多拥军模范,“沂蒙母亲”称号的红嫂王换于的事迹,令很多革命老先辈每每回忆都欷歔不已百感交集,抗战最艰苦的年代里“沂蒙红嫂”王换于一家掩护首长和战士、保护党的尽密文件、收养八路军后代几十人,为抗日战争成功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中,为支援孟良崮战争艾山乡妇救会长李桂芳带领东波池村32名妇女依照上级唆使,5个小时内架设起一座浮桥,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人板,在冰冷的汶河内用自己的身躯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为解放雄师顺利过河夺取最后成功赢得了时间,她们没有豪言壮语,乃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只知道时间就是成功,刺骨的河水没有挡住她们的革命意志,对革命成功的向往和对新生活的渴看鼓励着这些柔弱的妇女坚强的担起了重任。还有给战士喂乳汁的明德英,谁第一个从军就嫁给谁的梁怀玉,被誉为中国抗战第一村的渊子崖抗日自卫战和许很多多拥军支前的先进事迹,让沂蒙隐士民的革命精神永久传颂在九州大地上。红嫂是沂蒙精神的充分体现,她们送郎从军、救护伤员、传递情报、缝军衣、做军鞋、摊煎饼、抚养革命后代,在艰苦卓尽的年代里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吃着我们摊的煎饼、怀揣着土制步枪的八路军将士,勇往直前打败设备精良的日本法西斯侵犯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出现出的“沂蒙红嫂”她们视革命战士、革命后代为儿女,用自己的乳汁谱写了感天动地的篇章,孟良崮战争沂蒙支前民工达92万人,解放战争时期的“沂蒙六姐妹”背后是百万独轮车支前雄师,有着沂蒙人民拥军支前的庞大队伍和巨大贡献,在120万支前参战队伍中,31000名沂蒙儿女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鲜血和生命。
今天,我们生活在革命义士和沂蒙儿女用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国家。我们虽无需抛头颅、洒热血,但作为梦想中国的建设者,我们在革命先辈眼前,是不是应当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虔诚于我们的党?是不是虔诚于我们的事业?是不是虔诚于我们的工作?让我们一起静静地思考、思考……
按照航材院党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求,退休办党总支组织观看了反映沂蒙山区人民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教育片专题《力量》,影片运用历史文献影像,全篇展现沂蒙山区革命亲历者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拥军模范事迹,抗日根据地 浓厚的群众基础,军民雨水情,深刻铭刻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影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体现到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带给沂蒙人民的崭新的面貌和作风,这种密切军民关系是共产党领导队伍的传统。
如今,我们退休职工党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学习,本着学习提高、强化认识为目的,收获是很大的。我们党的发展始终根植之于人民群众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历来是我们党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取得最终胜利的无价之宝,只有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真正成为最广大群众利益的代表着和领导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密切联系群众,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知群众所想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