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5.12抗震救灾的演讲稿

时间: 08-11 栏目:演讲稿

15.12抗震救灾演讲稿

大家都知道,就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以我国的四川省汶川县为震中,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到目前为止,已有12000多人遇难,还有成千上万的同胞被埋在废墟下,生死未卜!

时间就是生命!

我们忘不了这样的一张图片:一位中学生被压在水泥堆下,手腕上牵着根输液管,脸庞尚留血渍;我们忘不了,66岁的温家宝总理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险群众,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

“9个小时救出两母女。”震撼来自于一位记者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来自于他亲眼目睹的惨状,和在灾难面前永不泯灭的爱心和民族脊梁。9个小时,两条鲜活的生命,所有的人伸出手臂,迎接复活的母女!上天啊,当你降灾难于人间,可曾被这一幕打动!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几个小孩子还是被救出来了,但只有一个活着。当那些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队所在的帐篷时,上天也泣不成声了。

“救救我。”一位被埋在废墟中的女学生伸出一只求援的手不停地呼唤着。孩子,别放弃希望;孩子,别哭!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障碍移开,让你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即使是用最原始的挖掘不止的双手,我们也要刨出每一个生的希望。

央视的主持人在直播中哭了,在一句“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爱心救助),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的解说后,他眼含泪水,忍不住哭泣。然而,这一次没有人责怪他。灾难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每个人都忍不住动容。

看着那些幼小的生命,他们蜷缩着,鲜血已经凝固,像熟睡的样子……总理哭了,更多的人也和总理一样哭了。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恨,但我们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努力从废墟中挽救幸存者的生命,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今天是三天生命临界线的最后一天,让我们擦干泪水,从四面八方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从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人会无助地哭泣。

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不分能力大小、物力多少!

事实告诉我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废墟里的世界一样精彩!

25.12抗震救灾演讲稿

太阳升起时,这一天将载入史册。

5月13日这天有雷雨,或许灾区的人们会看不见太阳,但无论看见看不见,都请相信,这一天的太阳在升起。

我得告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灾的人们,你们正在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你们正从事着世界公认的最困难的事,你们的努力与坚持将决定一些人的生与死,你们将是所有人的希望所在。

这一刻,将会被后人所铭记,你们的儿孙会反复在不同的场合追忆说:我的父辈参加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他们在说这样的话时是充满骄傲的,这将是你们一生中的荣光。

当太阳升起时,这一天将被载入史册,而书写历史的就是我们这些人。我们今天的表现,决定今后人们谈论起这场灾难时,是以我们为荣还是替我们蒙羞。甚至,这决定了整个国家与民族是变得更高贵还是更让人不满。

这不是一场战争,但更胜似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的对手是钢筋水泥,是时间,是死神,是无力与畏惧。而我们的唯一制胜之道是人人奉献、不抛弃不放弃、效率与有力、秩序与自觉,只有我们努力让自己更富有爱心、更具有行动力、更有荣誉感、更团结,才有可能赢得抗击灾难的胜利

战争是与敌人较劲,抗灾是与自己较劲。我们都很清楚,在这历史性的一刻,荣耀来自于每一个人的人格、良知、公民品性的提升,请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吧,正在铸造历史的人们,不管你是官员还是平民,请你对得起头上的天空,对得起咱们的后辈,请给他们一份骄傲的记忆。

35.12抗震救灾演讲稿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树立坚强决心,坚定必胜信心,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人类社会是在同自然既和谐相处又不断抗争中发展进步的。像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幅员辽阔,地理复杂,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发生这样那样的自然灾害是很难避免的。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与在自然灾害面前百折不挠、敢于拼搏、善于斗争、经受洗礼分不开的。自然灾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选择是否遇到,但完全可以选择如何对待。我们当然不愿意看到灾害,但我们绝不惧怕灾害。一旦灾害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只有直面它、战胜它。从这个意义上说,灾害也是一种特殊的财富,挑战也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这场地震灾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动体现。

这场地震,震级之高,破坏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我国30多年来罕见。可以想见,这次救灾工作极其艰巨、极其紧迫、极其繁重。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坚信,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各级政府的组织指挥,有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有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有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有多年来抗灾救灾的成功经验,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回眸过去,唐山大地震也好,98特大洪灾也罢,还是年初那场雨雪冰冻灾害,不是都被我们一一征服了吗?面对今天这场地震灾害,我们更有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历来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民军队,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必须把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当作当前一项最紧迫、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肩负起人民军队的政治责任,紧急动员起来,发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不怕困难,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勇往直前,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最艰苦就战斗在哪里。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奋战在抗震救灾前沿;救灾部队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一往无前奋力开进,迅速到达救灾第一线,要千方百计抢救伤员,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不辱人民军队的神圣使命,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再立新功!

45.12抗震救灾演讲稿

5.12,汶川8.0级大地震,震毁了无数平和而宁静的城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的土地,震撼了13亿中国人的心,也震惊了整个世界……

在那一瞬间,巴山蜀水在呻吟,祖国母亲在哭泣,大地母亲在恸哭……

从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地震灾区就成了中国军人的特殊战场。在地球的断裂带上,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躯轻抚着大地的裂痕,用生命上演了一幕幕“生死突击”。他们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亲情和爱情,毅然与死神进行着不屈的较量。在一所学校的救援现场,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从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官兵的生命是宝贵的,但对于他们而言人民的生命更宝贵!因为灾区震中的地形十分恶劣,空降行动面临极大危险,首批出动的4500名直属空降兵第一梯队,是全部写好遗书才赶赴灾区。其中一名队员出发前给女友发了一条短信,短信写着:“我去灾区了,别为我担心,看到那么多人被灾情折磨着,作为军人我义不容辞,虽然我可以不去。我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只告诉你。那里情况不容乐观,抢险救灾有一定危险。记住,如果我留在那里了,别哭,你失去的是一个亲人,那里很多人失去的不止一个亲人,那里建好了去那里看看,别问我留在什么地方。”而青川的武装部长袁仕聪三次经过母亲和侄女遇难处,三次有机会抢救但却放弃,转而去执行抢救更多群众的任务。请原谅他们,军人的亲属们,不要怪他们大公无私,更不要埋怨他们厚此薄彼,因为他们从穿上这身绿开始,就是广大群众的孩子了。灾难,往往是一瞬,而抗灾精神,却是一种永恒。或许会有余震,但不要心有余悸。也许我们能把这场地震理解为国家的一场伤痛,地心中释放出让那令人恐惧的力量,但它唤起的是团结奋进,是众志成城,是爱心无限,是饱含深情,是互相温暖,是无所畏惧。也许我们的目光不能为每一个在这场抗灾战役中做出贡献的人停留,但是历史已经在悄然书写,2008年5月的中国,不仅仅有地震的痛,更有温暖的重。地震会摧毁一些东西,但是它必将过去,也必将重塑。而抗灾中,这些最可爱的人,将会“是划过我们皮肤的一阵战栗、是闪过我们内心的一丝忧伤、是落在我们精神上的一个刻痕”,让人难以忘记。你看那飘动在一处处废墟上的迷彩,描绘着生命的色彩;那跃动在一条条山路上的军徽、警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55.12抗震救灾学生演讲稿

同学们好:

今天我抗震救灾演讲的题目是:雄起的民族脊梁,灿烂的祖国未来。

一场罕见的高达8级的大地震,震颤了大半个中国。

灾难无情,灾难所带来的后果更让人触目惊心,但最让我震撼的还是在生死一刻,那些高尚的大写的人!

一个普通的教师谭千秋,当意识到地震时,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护着身下的4个学生。学生都获救了,而谭老师却不幸遇难。当我看到那张照片,看到他的爱人泪流满面,在5月14日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时,看到《爱的奉献》义演现场,他还在上大学的女儿流着泪评价自己的爸爸时,哭泣自不必说。让我最最动容的是我们灵魂的工程师高尚的人格。

朋友们,请看: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是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时看到的一幕。“雄鹰”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翱翔。”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莲蓉,一名28岁的女教师,在救了13个孩子之后被倒塌的房梁压住失去了生命,她在最后一刻还在用身体紧紧护住身下的孩子,这名孩子得以生还……

我动情地想,假如我们的教师,我们的人民,都有这样一种情操,那么,我们的民族是最伟大的,而中国必将是无法战胜的!毫无疑问,在这次大灾来临后,从上到下,许多的人都感受到了力量和希望。

“在中国这次地震救灾中,广受欢迎的英雄不是身材伟岸的消防员,也不是成熟老练的警察,而是这个国家爬上重灾区成堆的废墟、召集灾民的戴着眼镜的总理。”——美国一家媒体近日发表文章称。年已66岁的老人在8.0级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就到达了震中慌乱的四川省。“总他这3天都在灾区,3个晚上没有睡觉。他的心里有人民。”在视察灾区时他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是,温家宝总理拒绝医疗救助,并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他那坚定的“救人”之声和亲民怜悯之情让我为党和国领导人喝彩。我们的中心,我们的总书记和领导人,在第一时间里都把目光倾注到汶川并亲临现场。

救援生命――这是祖国的呼喊这是中华民族的责任与使命,响彻千山万壑的回声已化成行动中的无畏与果敢……

十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奔赴灾区一线,随时有余震带来的危险,他们却无畏无惧,甚至在交通阻塞,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双手去挖埋在瓦砾堆中的遇难着,滴滴鲜血染红了废墟。你看:某校,在抢救到最要害的时候,忽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从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那个坚强的女性——公安战士,在孩子和父母都被灾难夺去生命后,一刻也没离开过救助现场,我看到了她无语坚韧的面容,因过度的悲伤和劳累昏厥的情景,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坚强的女儿和母亲。还有那个退役后的军人,在地震后开着自己的车一直跟着我们的战士,参与救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无法去灾区,就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吧,就连乞丐都献出自己乞讨来的105元人民币……13亿中国人迅速行动起来,筑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成为灾区身后强大的支撑。

爱心筑起众志成城。太多太多的救人英雄,我无法一一写出;太多太多爱与奉献的感人事迹,我无法一一记述;太多太多的志愿者和先遣部队组成的爱心梯队,我无法都来写下他们的名字;太多太多的感动,我也无法一一表达。

本是花红柳绿的漂亮五月,深深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却是灾难和血流。但,大灾面前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这些,我们更欣慰地看到了,汩汩流淌在华夏子孙血脉中的却是同一个生存家园的血誓与呼吸,还有变迁的时代、变化的中国。

此刻,全世界都感到了东方雄狮的和衷共济与力量!

历史啊,一个民族的脊梁上,再次镌刻下生命的尊严!坚贞、爱与奉献的伟大!昭示了中华民族未来的灿烂……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