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基本功演讲稿
1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演讲稿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老师正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
记得开学初期,为了更好的规范学生行为,我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这种强行责令下,开始情况较好,但后来问题就慢慢出现了。例如教室常常乱成一团……我三番五次强调,效果甚微,于是,我决定做给他们看。那天我走进教室,放下课本就开始弯腰捡垃圾,过了一会儿,发现学生们个个面面相觑,我依旧继续,于是学生们坐不住了,全班行动和我一块儿把垃圾捡得一干二净。之后我招呼大家坐好,若无其事地照常上课。但从那以后,教室里随时进去都是干干净净的。于是,我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到讲台乱了随手整理,下课后捡起落下的粉笔头……此时的我就如一面镜子,一举一动,成为孩子们的参照物,深深录进他们的眼睛里,心坎里,时间久了,他们也就自觉地养成了好习惯。
“亲身躬行”、“榜样示范”,远比大声呵斥、强行责令教育的效果好。自从到了5、6年级,作业多了,孩子们脾性大了。作业书写是一天比一天糟糕。经过沟通交流,仍旧乱画一通。后来,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利用课间在黑板上练字,作文本上的评语,黑板上的板书,也要求自己规范整洁,还时常在展示栏处粘贴优秀作业的范本。虽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立刻改正不足之处,但我相信,环境的熏陶会产生持久的魅力。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
我们要求孩子诚实守信,那我们就要做到言出必行。记得这学期有一节品德课因为某些原因耽误了,当时我承诺会还大家一节课,到了第二天的语文课,我忘了这件事,刚开口听写时,一个学生大声叫到:“老师你说了要还我们课的呀,你自己都说话不算数,还要求我们呢。”话音一落,班上其他学生齐刷刷地看着我。看见这个孩子打乱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再加上说话的口气,我有些生气了,但转念一想,的确是我忘了,于是我向大家道了歉,并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将这节品德课还给了大家。下课后我又特地找了这位学生谈话。还没等我开口,他就主动跟我道歉“对不起老师,刚才上课时我不应该以那样的语气跟你说话。”事后我想了想,当我做到以身作则时,学生就会更信任你,更尊重你,自己也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每个孩子都是具有超强模仿力的“观察家”。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无不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努力做好表率,当好这面镜子,让学生能够“正衣冠、知对错、明礼纪”,也为自己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2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演讲稿
尊敬的有着共同教育理想的同仁们:大家好!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是台湾一位校长对他学生的训言,也成了指导我做好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自主、负责的工作航标。
在座的也许有校长、科长、主任,我们通常把你们称为“官”。其实官就是一个岗位,官就意味着责任。我也是一个“官”,世界上最小的“官”——班主任。我班上的所有孩子也都是“官”:锁长、帘长、师长……五花八门,种类怪异。你也许会问,有那么多职位吗?这是一些什么官?我告诉大家,“帘长”——是负责管理窗帘的岗位;“锁长”——负责开门、关门的小官……在我班上,人人有官做,事事有人管。
这些岗位,这些官,是孩子们自己申请担任的。孩子发现班上的图书需要有人管理,就可以申请当“管长”,发现地上有纸屑就可以申请当“捡搽长”。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发现,就可以自告奋勇地申请“一官半职”,主动为班级服务。
干部是什么?干部就岗位,干部就是责任,干部就是锻炼学生的一个平台。既然如此,何不把这个平台给每个学生,让其明白是我的责任。
班上有个孩子叫刘念,性格内向,同桌戏称他“绵花虫”,做事有点慢的,爱干净怕脏。一天,他发现垃圾桶周围总是不干净,就认领了一个“官位”——卫生员,也有孩子笑称他“桶长”。专门管理那块地的清洁。每当一下课,我们总能看到他在那里或监督或打扫。这个8岁的孩子在日记本上写着:“我是班上的卫生员,我要把那块地打扫得很干净。可妈妈说我这样累,容易弄脏自己,干脆不做卫生员了。这怎么可以,妈妈哪懂我的心,这卫生员是老师对我的信任,是班级给我的荣誉,是我的责任!”
好一个“我的责任”,他用行动诠释了这个官的内涵,“棉花虫”改变了摸样!
一段时间后,班里孩子明白了:上课认真听讲,是我的责任;勤俭节约,是我的责任;不乱丢乱扔,是我的责任;升旗时唱好国歌,是我的责任R22;R22;一切事情都是我的责任。
是的,如果天下事,事事是我责,那我们的国家怎不兴旺,我们的民族怎不复兴!把孩子培养成有责任的人,也是我的责任。朋友们,让我们大声告诉孩子: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3班主任基本功即兴演讲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一位美国教育家在他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等待,但孩子却不能等待,他们的骨骼正在成形,他们的血液正在生长,他们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于他们的明天,而要把握住他们的今天。”其实,作为今天的孩子的老师,不仅仅是孩子在今天的学习中成长了,作为他们的老师也在成长,正所谓“教学相长”。下面就具体谈谈我是怎么来理解“教学相长”的,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个方面,我将从以往的教学和现在的教学对比中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举个例子,数学中的计算教学。很多年前我进行计算教学,那时的认识很肤浅,以为只要让学生会计算、能计算正确就好,如果学生在计算达标中得到了100分就会觉得自己很成功,连家长们也一直觉得自己孩子的计算能力很强很棒。
而现在,我再一次地进行计算教学时,知道了那些计算的内容只不过都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我们老师要做的是以计算教学内容为载体,努力挖掘计算教学背后的育人价值,在这样计算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本身,而且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了数学学习的新习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同一内容的前后教学的对比中,我能感受到的是,教师的“长”确实能带来学生的“长”。因为教师的视野开阔了、认识深刻了,就会带来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就会让我们一届届的学生在不断变化的节点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我将从目前的教学中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开放,给予学生的空间也更大了。当我们把一个大问题放下去之后,学生就会出现很多的资源,作为老师,挑战也就变得更大,必须要去适时捕捉各种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及时地反馈和交流各种资源。
事实上,由于我们课堂的开放,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开放,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一定会有学生思维的火花闪现,这样的思维火花不在你的预设之中,它出乎你的意料却又十分智慧,如果老师及时捕捉了它,那它将成为推动课堂教学不断往更宽更深处发展的优质资源,此时这位学生的“长”不仅带给了其他学生的“长”,也同时带给了老师的“长”,那将是真正的充满智慧、充满灵动、充满生命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出:我们的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的过程。我认为,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是一个“坚持”和“创造”的过程。能长期坚持这样的理念是不容易的,但我相信,坚持是一种修行!我也坚信,教师视野有多宽阔,教师创造的空间就有多大!
以上是我对“教学相长”的理解,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4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你们好!
今天我带来的演讲题目叫做《师爱,静水深流》。
我没有想到,从开学到现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班的孩子已经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
有桀骜不逊,不喜欢穿校服的孩子关心我会不会被学校领导批评;有被处分过的学生来向我主动申请做班长为我分忧解难;有忸怩的女孩儿来向我袒露自己的爱情观并询问我的意见;还有个子高高大大的男孩儿羞赧地叫我“妈妈”……
能拥有这么多发自学生内心最真诚的亲近和爱戴,我并不觉得自己付出过多少。但我不只一次地庆幸自己是一位教师,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我更庆幸我是语文教师,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课堂上,我和他们一起激烈地探讨“小悦悦”事件给我们的反思;课余时,我与他们一起谈天说地,从漫画聊到生活;军训后,我用文字抒写对他们集体荣誉感的成熟所生发的骄傲;运动会时,我和他们一起在赛场上蹦跳,共同拼搏出好成绩。
在这些生活的分分秒秒中,我觉得自己已经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老师那么简单了:我为他们的每一次成功而欣喜,为他们的每一次挫折而心疼;我愿意将自己的浅薄知识倾囊相授,我愿意和他们一同分担喜怒哀乐。他们无助时,我伸出援手;他们憧憬时,我默默支持。
有个孩子在一次班会课后给我发来消息说“我觉得你就是我们的一个‘妈妈’,用你自己的知识来教育我们,用你自己的感情来感染我们,用你自己的爱来关心我们。我会努力地去管好自己,管好班上的其他同学。让你这个我们心中的‘妈妈’也能在我们的快乐中体会到快乐。”是啊,曾几何时,我和这些孩子,已经有着亲人般的情谊了。
(所以,如果真要我表达,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能让学生一生都能依靠的老师!)最后,请允许我以荷尔德林的一首诗,来结束我的演讲,并表达我的心声:
这是飞蛾对星星的追求,
是暗夜对晨光的渴望,
这是从我们冷色的星球
向远方倾注的一片向往……
这爱,静水深流,
这情,润物无声。
因为我们曾经的誓言,
因为我们曾经的热血,
因为那几十双含着热泪的眼睛,
我不复有更高的要求!
5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同仁,大家好!
很高兴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的教育小故事。
今天我带来的演讲题目是《积累生活点滴,学生伴我成长》。
今年是我大学毕业满一年,也是参加工作满一年的时间,对于我来说,这一年更是值得纪念的。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成为这一届新初一七年级四班的班主任,七年级四班,我给它起名“小四班”,孩子们都是从乡下,村里来的住宿生。九月三号,正式开学,接着是三天的入学教育和四天的军训,最开始军训的两天,孩子们始终进入不了状态,个个儿都懒懒散散的,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很着急,跟在队伍后面一直为他们加油打气,孩子们好像真的受到了鼓舞,立马打起精神认真的投入到训练中。四天的军训,眼看着他们一张张白静静的小脸儿最后被太阳晒得像小糗儿似的,黑了,也瘦了。
九月过后,迎来一个大节日——十一,学校要求我们每个班出歌咏节目,孩子们信誓旦旦跟我说:“老师,咱们班在军训队列比赛里没有拿到名次,这次歌咏比赛我们一定要争口气,给咱们班拿个第一回来!”我说:“好,老师相信你们!”利用自己的特长,我教他们唱歌,给他们排队形,比赛前还在他们脸上画上了小红旗,起初,知道小红旗是画在脸上的时候孩子们都不愿意,因为小孩子是爱美的,更何况是画在脸上?但是为了让自己的班级看起来是与众不同,最有特点的,最后人人从开始的不乐意到争先恐后的要求我去画上那一枚代表我们班级与众不同的小标记。终于到了上台的一刻,能看出来,孩子们很紧张。
当天,天气很冷,还刮着凉风,但是为了比赛的效果更好,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竟然在临上场前把外套都脱了下来,只穿一件校服T恤,迎着冷风,孩子们在台上卖力的演唱,虽然冻得瑟瑟发抖,但是一个个脸上依旧洋溢着自信坚定的微笑,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们班在三个年级里独占鳌头,夺得第一名,任由他们为自己欢呼,喝彩,我心中感慨万千:回想九月刚开学的时候,小四班37人的班集体就像一盘散沙,然而,在一个月后的今天这个比赛中,孩子们超强的凝聚力不由的让我心生敬畏。此时此刻,我想对孩子们说:“感动已经不足以形容老师现在的心情,从你们脸上,我真正读懂了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凝聚力,什么是毫不畏惧。”
时间过的真快,在这之后,一个小插曲的发生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原来“班主任”这个称呼是如此有魅力。十月二十号,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学校拆分了七年级一个班,一部分学生被分到我们班,难题又一次摆到我面前。在分班以后我写过这样一篇日志:到今天为止是我在三中上班的第五十天,时间过的好快,自己也在一点点适应,但是感觉有时候还是力不从心,我发过一条说说是这样的:我现在是在数着天数过日子,一到周一就盼周五,其实我不喜欢甚至是恐惧这种整天忙碌的生活。今天学校拆分了一个班,起初让我去班里挑学生的时候,我其实很担心,怕学生们不愿意,但是当我看到学生们的小手一个个都举得高高的,我开心的笑了……正是你们那高高举起的小手像一个个坚定的信念充满了对我的认可。就这样,我的小四班从最原始37人的班集体一下子发展到52人的大家庭。
现在的我欣然接受了这种整天忙碌的生活,通过我的不断努力,小四班的孩子现在做什么都认真,帮助同学,做好人好事,争做正义少年,你们的点滴老师都看在眼里。“在一个人的教师生涯中,没有当过班主任,那你的生涯一定是不完美的”。
最后老师想说,谢谢你们,亲爱的孩子!是你们的进步伴随着我这个年轻教师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