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演讲稿
1弘扬延安精神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延安精神》。一提起延安,杨家岭的晚风,王家坪的笑语,南泥湾的歌声,就会历历在目……
感受延安精神,重温红色记忆。巍巍宝塔山,铭记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滚滚延河水,传承着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枣园窑洞里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革命激情;小米加步枪,向世界昭示着中国人宝塔山上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我们的先辈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实践证明,延安精神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奔腾的江河,其生命力在于不断汇入时代的内容。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立党建国、艰苦创业的力量源泉,是革命历史与现实精神的共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宝典,是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火。
我们不能忘记,艰苦孕育着希望,奋斗孕育着成功。今天的我们是志向远大,展翅欲飞的雏鹰!我们不会忘记当年从草地雪山走过来的草鞋,我们更应该记住红米饭南瓜汤和土豆野菜所孕育的蓬勃力量。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更是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的一代!勿忘“延安精神”,积极进取,创新拼搏,这不是几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份缠绵绵的情感,是一声急切切的呼唤,是一个响铮铮的答案。
让我们用执着的信念去追求真理,用知识的养分来丰富心灵,用宽容的心态善待生活,用青春的激情放飞希望!
2弘扬延安精神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延安精神,创建特区干部好作风”。
60多年前,就在抗日战争进入到最为艰苦卓绝的阶段,延安,作为党中央所在地,作为民族解放的希望之源,成千上万的爱国人士,舍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封锁,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投奔延安。在“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的鼓舞下,在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革命前辈们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将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写出了震动整个西方世界的《Red Star Over China》(《西行漫记》),他把延安精神称为伟大的“Eastern Magic”(“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兆”、“胜利之本”。正是这种“东方魔力”改变了西方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也感动了国统区甚至敌战区的青年,激励着他们到延安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伟大的延安精神,赶跑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诞生了新中国,然而,延安精神不能就此画上句号。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学习考察指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时候,我们决不能自我满足,贪图享乐;一定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和发扬延安精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当中。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我们XX单位自1990年成立以来,全体员工坚持“团结、高效、创新、求实”的工作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教学培训、行业服务、理论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延安精神的引领下,我们认真按照党组织部署的工作任务和XX制定的工作计划,继续发扬开拓创新、求实进取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树立学习型社会为理念,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使中心的培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培训市场,是延安精神,坚定着我们的信念,指引着我们的方向,尤其是我们的领导班子,从他们的爱岗敬业中,我们看到延安的“影子”。我们的XXX,十年如一日忘我的工作,处理着诸多繁杂的事务,八小时的工作时间远远不够。因此她放弃了午休的时间,每天在办公室匆匆的用过午餐后,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在那堆积如山的文件丛中,那一个忙碌的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她为XXX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我们的XXX,从培训中心建成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全国上下不停地拓展业务,不论在三九严寒的东北三省,还是在终年冰雪的青海西藏,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把XXX送到了祖国各个地区,为单位的发展可谓是鞠躬尽瘁。正是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了培训中心的辉煌,每一颗螺丝钉都在全力地运转,因此,XXX才能飞速的向前发展。正是这延安精神,成为了我们的精神支柱,化成艰苦奋斗的培训中心精神,鼓舞着我们不断地向前、向前!
杨家岭的晚风,枣园的灯火;王家坪的笑语,南泥湾的歌声……往日种种如今仍历历在目。延安精神是革命历史与现实精神的共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不竭动力。任何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传统,不能忘记革命时期我党的优良作风。再延安精神的指引下,让我们用胸中的热血和一身的浩然正气,谱写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凯歌!
最后,我用一首自己创作的打油诗作为结束语:
枣园灯火放光芒,
延河水畔歌飞扬。
杨家岭中人依在,
南泥湾上米饭香。
艰苦朴素永不忘,
吃苦耐劳志更刚。
特区干部作风好,
延安精神源远长。
谢谢大家!
3弘扬延安精神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延安精神,做建设荆门砥柱。
十月的仲秋,天高云淡,硕果累累,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我很荣幸地踏上了黄土高坡,走进了我令我魂牵梦绕的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虽然和我们荆楚大地相隔千里,但在延安的数天里,我却丝毫没有感到陌生的感觉,我像是回到了故乡,像是吮吸到七十多年前革命前辈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呼吸。站在宝塔山上,极目远眺,似乎看到了杨家岭前主席伏案挑灯的身影;看到了中央礼堂里那让亿万劳苦大众为之振奋的神圣蓝图;看到了南泥湾上那此伏彼起的劳动号子描画的陕北江南……当你站在枣园,站在老一辈们革命家的英雄群雕前,你立刻会感到一种震撼,一种精神的支撑,这种精神就是延安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这就是延安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魂,是我们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我们现在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它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府。美国记者斯蒂尔访问延安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在延安访问中,有三件事使我感动而且深刻起来。第一件是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是货真价实的”。“不到延安实在不能深触到中国问题的内脏,到了延安使我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深化了。”“真的,我要在延安住上十天,那我一定也将变成一个共产主义者!”
这字字珠玑,告诉我们延安精神的伟大,延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流的中国精神在当代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在今天,在如今这样一个世界形势瞬息万变,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秉承延安精神,弘扬主旋律,是时代的呼唤,是发展的需要。作为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关系千家万户米袋子的粮食人,我们更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为名利蛊惑,不为世俗所动,一粒粮食虽少但我们要珍惜,一个标点虽小但我们也不能马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管好每一笔账,存好每一粒粮,在建设新荆门的征程中争当一名不辱使命的中流砥柱。
4弘扬延安精神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延安精神。
古往今来,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个人,都需要有一种精神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而其中延安精神,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和奥运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和延安战斗、生活、工作了13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矗正是这波澜壮阔的13年,正是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我们今天的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不懈奋斗。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一生动教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走过的艰难历程,了解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在与时俱进的奋斗中,延安精神必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化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我们黄龙县总工会自成立以来,全体员工坚持“团结、高效、创新、求实”的工作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延安精神的引领下,我们认真按照党组织部署的工作任务和黄龙县总工会制定的工作计划,继续发扬开拓创新、求实进取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服务工作更上一层楼。
杨家岭的晚风,枣园的灯火;王家坪的笑语,南泥湾的歌声R22;R22;往日种种如今仍历历在目。延安精神是革命历史与现实精神的共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不竭动力。任何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传统,不能忘记革命时期我党的优良作风。再延安精神的指引下,让我们用胸中的热血和一身的浩然正气,谱写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凯歌!
谢谢大家!
5弘扬延安精神,铸就无悔青春演讲稿
从滚滚的延河水到巍巍的宝塔山,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到南泥湾大生产展览,杨家岭、凤凰山、王家坪、枣园……几天来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不停地在我脑海中旋转,汇聚成两个光辉的大字:延安!
在学习参观革命圣地的日子里,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慢慢积淀为对几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到延安来是为了什么?不错,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延安精神。那么,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学习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对我们这些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延安精神基本内涵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言简意赅而略显抽象的几句话,变得那么丰富而生动、充实而具体、博大而令人震撼。它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自己几天短暂的学习和粗浅的理解,我想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谈一点个人体会和认识。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当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做起,切实践行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在几天的参观学习和体验中,对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有着直观而深刻的印象:抗大学员们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露天上课,延河边洗漱,用马兰纸,点麻油灯刻苦学习,更不用提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了。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比起那时候何止天壤之别,再苦能苦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理由不继续艰苦奋斗而去大肆挥霍浪费呢?
关于理想与现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对于如何实现理想,如何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却时常拿不准,有时甚至感到迷茫。这其实是一个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问题。特别是在我们中间如何确立、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在延安考察的整个过程中,大家近距离地体会到当时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残酷现实之间的极大差距。红军进入延安是在长征中的被动局面下作出的战略选择,无论是延安的条件,还是革命力量自身,对于实现革命胜利的理想都到了最艰难、最困苦的境地。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大生产到整风,从党建到强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是立稳脚跟,然后发展壮大,最后解放全中国,13年弹指一挥间,党硬是把革命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包含了走向成功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细节,包含了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讲话、每一部文献。这一切真实地见证了党如何立足现实、改变现实,重视问题、克服困难,一步一步地反败为胜,扭转乾坤。这其中蕴含了无穷的智慧,成为后来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在延安学习的过程中,对照延安的革命斗争史,深刻反思了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觉得深受启发。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统一体,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现实才有被改变的希望。党在延安战斗的13年,已经用伟大的实践证明了一个党、一个国家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可以将符合历史规律、符合人民利益的理想变为现实。对党和国家来讲是大道理,对于一个人也同样如此。尤其是一个志在创业的青年人,这个道理非常重要。我们都有一个同感,观今鉴古,学史明理,借鉴历史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对于自己的理想,我们应有更清醒的认识,特别是一些近期的目标,要更客观一点、更实际一些;既要有人生的远大抱负,更要有实实在在的每一步所能达到的具体设想;不仅要从自己出发设计理想,更要从社会角度和发展条件考虑规划;对于理想的实现,不能骄傲自满,要多想领导与父母的教导、公司的培养和同事们的帮助;对于未实现的理想,应及时调整和完善,不在不现实的理想上消耗时间走弯路。而对于现实,则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让主观迷乱了眼睛,不让情绪模糊了视线;时常把问题和困难看得多些、重些,不忽视前进中随机的、难以预料的不利因素;凡事十分把握也做三分胜算,学习扎扎实实地进行,成绩一滴一滴地积累,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平平稳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天,但我们对延安精神的学习和实践不应该也不会结束。我们将带着这丰厚的收获,回到包头,回到公司,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向寄予我们殷切期望的公司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向自己内心那份崇高的延安精神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