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初二旅游作文

时间: 05-06 栏目:作文大全
作文一:美丽的西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六月的西湖美不胜收,七月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怀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我们一家踏上了前往西湖的旅程。

刚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美丽纯净的湖水。我兴奋地朝着爸妈大喊:“快看!西湖!”早晨的西湖,白茫茫的一片,就像一个沉睡的娃娃,显得格外宁静。游客们都不禁止步,大家都陶醉在这种静谧的景色中,有的赞不绝口;有的屏住呼吸,静静凝视;有的伸手遥指,眺望远方……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能不叫人流连忘返呢?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个沉睡的“小精灵”后,我们来到了小桥上。湖面上的荷叶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呀!它们就像在参加选美一样,个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谁也不服输。碧绿的荷叶间冒出一朵朵荷花。瞧,这朵荷花生机勃勃,向我们大方地展示着自己婀娜的身姿;那朵荷花展开那粉中带红的花瓣,像在倾诉它甜美的一生,快乐的一生;还有含苞待放的小荷花,更像是在向我们抒发它的情怀:它向往这个精彩美丽的世界,向往这个“人间仙境”!

游人多起来,小鸟飞起来,人与自然的“大联欢”唤醒了梦中的西湖。听着知了的声声鸣叫、人们的阵阵欢笑,望着湖面的悠闲的小船、岛上的参天大树,我豁然开朗,原来西湖是一幅蕴含生命的画卷:清澈的水里有鱼儿游,高,大的树上有松鼠爬,湛蓝的天空有鸟儿飞,弯曲的小路上有游人走……就是这些生命的存在,才让这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朝气蓬勃,才让这里成为“人间天堂”!

西湖,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杰作啊!


作文二:春游问天阁

在龙头渚,最吸引我的,是那掩映在花木丛中的问天阁。

我和同伴是在远离了“大部队”之后,误入一处僻静之所,意外地发现了这问天阁的,写着“问天阁”的匾牌上的字模糊残损,只能依稀辨认。在这儿,只觉得满地衰草,到处是亭台楼阁,水榭桥栏,俨然是纷闹红尘外的一片桃花源。虽不见桃花,但见绿叶;虽不见青草,但见春意。栏杆上沉积了一层灰尘,树叶倒映在小溪里。不远处,潺潺的流水从泉眼中冒出,轻唱着流向小溪。这真是“万籁此俱寂,但余流水音”。与此同时,我的心也似乎被水荡涤着一般,清澈、明净。

“快,快看那座小楼。”同伴欢呼着,奔向了一座小楼,我们也紧跟其后。楼梯较窄,我们只得小心翼翼地上去,终于,一个古典阁楼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一定是个藏书阁,晚上住在这儿肯定很惬意!”同伴说。我立即反驳:“嘿,这可不是一个藏书阁。宁波的天一阁可是防水防火的,那是正宗的藏书阁。这儿连个窗户都没有,若是晚上睡这儿,非冻死不可。”大家说着,辩着,笑着,随即下了楼,同伴又说:“这是现在修的吧,若是以前的,这边肯定会被保护起来的,进去还得买门票呐。今天我们可是赚大了!”大家又是一阵傻笑。笑声中,我却猛然想起了一段极为动人的古词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不知怎地,我对庭院总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怀。今日一游,问天阁不是“梨花满地不开门”,而是“寂寞空庭春欲晚”。此情此景此念,而我却犹似在镜花水月中。


作文三:如画的周庄

周庄是一串温婉的歌谣,是一张细雨朦胧的水彩画,是一只停歇在拱桥下的小木船,是油纸伞下翩翩的佳人……

刚进周庄,便像进入了明清字画的世界。木制小楼紧凑地排列,楼前挂着店家招揽生意的小旗和红灯笼。一条小河隔开两岸,翡翠色的河水漾起微波,轻轻怕打着岸边的石块。路也是石板铺成的,窄窄一条小路,却将周庄通了个遍。走着走着,前方总是会有一座连接道路的小桥。桥中最绝的当然是双桥,两座小桥的造型不同,相连之后却非常别致。游客们一面纷纷在岸边拍下双桥,或者与双桥合影留念,一面赞叹这对奇特的双桥,感慨古代工匠的智慧。还有横跨两岸的拱形太平桥,从桥洞中遥望远处的景色,隐约看到前方碧树垂阴,青瓦白墙的人家比比皆是,美极了。

漫步于如画的周庄,你就感受到浓浓的江南韵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在如此灵秀的小镇中,周庄人自然心灵手巧,勤劳智慧。小到一件丝织品、一把油纸伞、一幅刺绣,大到一件仿红木装饰品、一艘木船,或是一盒袜底酥、一块麦芽糖、一只万三蹄……每个上面都带着江南灵动的韵味,那是周庄特有的古典气息。

周庄的人更有韵味。从表演节目的阿公阿婆,到散步路上遇到的仪仗队,周庄人热情好客。还有那一边撑船一边唱着船歌的老船娘,那踩着纺车的织女,那埋头刺绣的绣娘,那抚琴浅唱的琴娘……“姑苏十二娘”的风韵真是倾国倾城。当然,还有路边摆着“阿婆茶”小摊的阿婆,泛着红光的脸上一直挂着亲切的笑容,和她聊天,像是遇到了家人一样。周庄的生意人随和亲切,融合在江南美景中,让游客也不觉得拘束,尽情享受美景就好。

离开了周庄,我还常常惦记那里的人和物,惦记着以后还要去那里,再一次细细体会江南古镇的风韵,再一次倾听那串歌谣、亲近那一只古船、凝视那油纸伞下的佳人……


作文四:北京天坛游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来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脸,我们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览天坛公园。

我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是象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门,我就急忙跑去看简介: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历经改造,扩建,至清乾年间(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我们经过一条长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来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它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最初称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奖大祈殿拆掉,改为大亨殿,1645年顺治帝改大亨为祈谷坛,1753乾隆皇帝改为祈年殿。啊!真是让人惊讶,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这些大殿真壮观呀!

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发现了一棵姿态怪异的老柏树。后来我才知道,它的确是一棵奇特的柏树,叫九龙柏。九龙柏有500多岁了,树干挺拔粗壮,形象奇特,象九条龙盘旋腾飞,这不得不让我称赞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奇花异木,今天,我也一饱眼福啦!

走过了不可思议的回音壁,我们来到了天坛的又一大景点——天心石。“天心石”又称“太极石”,据说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专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说话,站在天心石上面说话,声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试一试。我走上圜丘,发现天心石周围环砌着九块石板,每增加一环就依次增加九块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一只脚踩到“天心石”上,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听声音,连和妈妈对话都被嘈杂的人群淹没了,让我遗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丽的天坛公园圆我这个梦!


作文五:成都锦里印象

成都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这趟旅程我有幸一睹它的风采。

锦里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十分大气,周围的竹林青翠欲滴,小路旁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味道。

因为是节日,锦里人涌如潮,几乎没有空闲之地,妈妈打趣道:“在这里人不会摔倒,因为没有地方!”为了防止走失,我紧紧地拽着家人的衣角,就这样,也好几次险些被冲散。锦里街道两旁有很多现场制作的小吃摊,我吃了几种,基本上全都是辣的。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三种我认为最有特点的小吃:“龙须糖”,卖家把糖浆放到制好的香喷喷的炒粉里,像拽拉面一样不停地拉伸糖浆,直至细似龙须,把它们再挽成一个个规则的小圆柱,整齐地摆到盒子里。便可以吃了,感觉入口即化,满嘴留香,只是有点粘牙。“伤透心凉粉”,把豌豆做的凉粉切成一条条的,配上特制的香辣麻的调料,我在吃的时候感觉此凉粉的确名不虚传,伤透心得辣啊,眼泪都快出来了!“三大炮”,它的名字怪怪的,却是对制作方法的写实。把做好的糯米团“嗵嗵嗵”扔到前面—个盛满炒粉的大簸箕里,使它上面粘满了炒粉,像三个大元宵,再放到调制好的配料里,每碗里就三个团,三大炮由此得名。那配料里放了许多的红糖和芝麻花生等物,吃起来感觉爽而不腻。

锦里还有很多卖工艺品的店铺,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一家卖蚕丝被的小店,现场制作,有一位穿着蓝底白花衣服的阿姨在整理茧,只见她把煮熟的已经清空内心的茧从手中穿过,套在手上抽丝,动作优美利落。店内的人熙熙攘攘,她却专心工作,连头都不抬一下,确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了。

怪不得锦里吸引这么多的人来,它真是好吃好玩应有尽有!
为你推荐
2013-11-02
2016-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