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六年级作文
1剪纸
星期五的班队活动课是让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包饺子、剪纸、甲骨文等好多传统文化,可是我们到底学哪一种呢?真的好期待啊!
今天的班队课开始了,老师说是由高子麒妈妈和徐浩然妈妈来教我们剪纸,高子麒妈妈教了我们方法后,剪纸活动就开始了,高子麒妈妈说:“看谁剪的又快又好。”不一会就听见教室里“咔嚓、咔嚓”的剪纸声音。我按照高子麒妈妈的方法,先把纸剪成正方形,然后把纸对折成三角形,接着把一个角向另一边的角折40度,折出去的角再向另一边折过去,折好后我就开始剪了我左一刀,右一刀,上面剪一下,下面剪一下终于剪完了,我一打开,哇!好美啊!各种各样的图形出现了。
我喜欢剪纸,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的民间艺术。
2剪纸
星期五的早上,班主任周老师带我们去了通途路小学(行知实验小学)参加了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剪纸课。那是一堂别开生面又有趣好玩的手工艺术课,我很喜欢上这堂课。在这堂课里,我不仅了解了剪纸,学会了一点剪纸,而且喜欢上了剪纸。
课堂上,老师先讲述了剪纸的历史。剪纸不仅用途广泛,而且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象红色等暖色窗花可以用来体现春节,除夕等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蓝色紫色冷色窗花可以用在扫墓之类等非常冷清的节日里。陶瓷上的花纹也是利用剪纸来完成的,先把剪纸贴在上面,再经过锻烧才有了美丽的图案,花纹在上面呈现出来。剪纸还能反映出不同的人文特色,不同的感情色彩。比如南方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所以他们的剪纸就很温柔。
介绍了剪纸的知识后,我们就开始了剪纸。我先把彩纸的角和角对折了三次,再一条胡线一条胡线的画了起来,最后在上面画上花纹。一切准备妥当,就拿起剪刀认认真真一刀一个印地剪了起来,没过几分钟一个美丽的窗花就完成任务了。然后我又剪了一个亲嘴鱼,先把鱼的嘴巴——坚画好,再在彩纸上画上热带鱼的身形的美丽的条纹,用剪刀一剪。睢,一条漂亮的亲嘴鱼就活灵活现地在我眼前了。这二个都要是比较简单的图案,我都完成了。可是第三个图案是个比较复杂的窗花,我剪了两次还是没把它剪好。
最后,虽然我只得了一个B,但我心里却仍然是美滋滋的。回家我一定要让爸爸妈妈给我报上个剪纸的培训班。等到过春节时,剪几个美丽漂亮的窗花贴在我家的窗户上。
3剪纸
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只要一把剪刀和几张五彩缤纷的纸就可以剪出一些老虎、人、礼花、鞋花还有小孩子……种类的剪纸来。
我家邻居姐姐可是剪纸高手啊!有一天,我去她家让她露一手,她爽快地答应我的要求了,她拿出了几张卡纸和一把纸工的小剪刀,就精心地剪起来了!
没过多久,她剪出了十二生肖的小动物们:有凶猛的老虎;有调皮的又聪明的小猴子;还有胖胖的大牛呢!像这些可爱又栩栩如生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呢!
现在,剪纸更多是用于装饰的,剪纸可以用于在:墙壁、门上、窗户上、镜子、房柱上、床上……可以把许多的地方装饰的绚丽多彩!
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我们要更多的学习剪纸,要把它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4剪纸
瞧瞧我旁边的这幅图,如果你不仔细看,还以为这是工笔画呢!告诉你,这不是工笔画,这是用剪刀剪出来的。你看,他头上的那6朵花栩栩如生,眼睛黑白分明,炯炯有神,剑眉虎眼,两目如剑,双目犀利……惊叹了吧!这就是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的剪纸艺术。
中国剪纸艺术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剪纸艺术以剪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
你欣赏到这么美丽的剪纸一定也很想剪吧,别急,我们大家一起来,剪一个帽子吧!我先找来一张纸,对折好,再翻滚对折三次,就成了一个像酒杯一样的形状,接着,我便拿着剪刀左一刀,右一刀地剪起来了(注意:不要剪断)。然后打开,这可是一个难点,千万不要弄乱了。如果弄乱了,纸就会断。我小心翼翼地把纸打开,哇!真是一个美丽的帽子耶,另外,我的帽子还有两根“彩条”呢!我戴上帽子就像小仙女一样,我戴着帽子在客厅里跑来跑去,还边跑边说:“仙女下凡了,仙女下凡了!”
剪纸真神奇呀!
5剪纸
中国的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一大瑰宝。今天,我看到了这样一副剪纸:
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摆动着手臂,顶着三个瓷碗,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向观众们表演。看着这幅剪纸,我陷入了无限的想象。
“现在上场的是格桑梅朵,让我们欣赏她带来的顶碗舞,掌声有请!”主持人清脆的嗓音响彻整个大厅。这是2015年的春晚现场。这时,一个穿着民族服饰的清秀女孩缓缓走上了舞台。她身上的银饰随着走路的幅度晃动着,发出嘘枯吹生的响声,悦耳至极。她的右手上托着十几个青花瓷的碗,和她一起走上舞台。华丽的幕布早已换成大片大片的蒲公英做背景。随着轻快的音乐,格桑梅朵摆动着柔软的腰肢,伴着音乐跳起了曼妙的舞蹈。她那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眨呀眨的,流露出无限的自信。她不时转个圈,襟飘带舞,红色的裙在舞台上开出了一朵朵鲜艳的红花。突然,她把一个碗向上一抛,身体向这边一倾斜,头上就稳稳地顶了一个碗。两个、三个……格桑梅朵的碗像粘在她头上一样,眼看已经摇摇欲坠,可她身体轻轻一摆,碗又立在了她头上。这时,格桑梅朵又飞快地转了一个圈,轻快极了,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按常理,碗儿早已稀里花啦碎一地了,可是,格桑梅朵的碗就像感觉不到地心引力一样,粘在了她的头上。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观众们掌声雷动。
我沉浸在剪纸的想象中,不能自拔。
中国的剪纸形态各异,虽然材料简单,但浓缩了剪纸人的技术高超、中华人民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才有那么多精彩绝伦的剪纸作品哪!
6剪纸
薄如蝉翼,轻若发丝,这就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在中国,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总要在窗户上贴上窗花。在从前,都是在大年三十儿的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剪下一张张充满亲情的窗花。而现在这种手工艺术已经将近失传了。但我很庆幸,因为我有一张极具收藏价值的剪纸。记得十二岁生日那天爸爸从北京给我邮来一箱东西。里边有漆器雕刻的笔筒、琉璃的小项链,和一张生日贺卡……其中也包括我最喜欢的这幅剪纸了。这是一个用精美的红色礼品盒装的,盒盖上还写着“中国剪纸”四个大字。
第一眼看到,我就十分喜欢它。轻轻地打开,我面对眼前这一景象,我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像是画家画上去的一样,色彩斑斓的,谁会相信这是用剪刀剪出来的呢?再看看中间连接的线条,仿佛它轻轻一碰就会断掉,上边的鱼,剪的栩栩如生,大到身体的整个轮廓,都十分整齐,小到鱼身上的每一片鱼鳞,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一片都泛着金光,好像充满了生命的气息。鱼旁的莲花粉色与红色过渡的竟如此完美,鱼儿身下呢?只是简短的几个线条,却仿佛让人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溪水,河面上浮着几片荷叶。荷叶精美的纹理不禁让欣赏的人连连叫绝,整幅剪纸最好的要属那大红色的“福”字了,看到福字后我都怀疑这真的是剪出来的吗?每一笔的折角都是那么舒缓柔美。好像真是用蘸了红墨水的毛笔写上去的一样。这幅剪纸可谓是我最珍贵的宝贝了。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在梦里,我用剪子“嗖嗖,嗖嗖……”的剪出了一张张精美的剪纸图画,我把它贴在风筝上,让风筝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让剪纸艺术在历史的长河经久不衰,让世界上到处开满了剪纸之花,很美很美……
7剪纸女孩
美术课上,大家都在埋头绘画,唯有一个小女孩手握剪刀,拿着彩纸。身穿一套浅蓝校服,梳着马尾辫,正在剪纸。那女孩便是郑依琳。
一次美术课上,她用剪纸的方式完成一幅作品。
只见,她拿出一张红色的彩纸,估量了一会儿后,拿起笔,画了画轮廓。她端详了一番,甜甜地笑了笑,她这一笑,脸蛋上露出了两个小酒窝,嘴角向上翘起,活像一个洋娃娃。“嗯,不错。”她自言自语道。
她迅速拿起剪刀,不紧不慢地剪着。她剪起纸来的那份专注,让人怎么也想象不出。她的神情好像定格了,只有剪刀在纸上来回穿梭。一刀下去,一弯,小魔法师变出了金色的大圆眼;剪刀悠悠地划过纸面如流星划过天空一样,小魔法师变出了金鱼的饱满,流畅的腰身;“咔嚓,咔嚓……”金鱼的尾巴便渐渐地舒展开去……剪刀剪纸的“咔嚓”声,带着一种节奏,和着钟发出的“滴答”声。郑依琳顺着线条剪着,刀尖依着她的节奏上上下下,排成一片滚动的银浪,形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一条金鱼跃然纸上。剪纸中藏着灵秀,朴实中蕴含着新颖。鱼,灵巧可爱,姿态自然,活灵活现,莹莹一片喜气,非常的包容。
谈起剪纸,郑依琳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剪纸是一门民间艺术,张贴,印染,作刺绣底样都用得上。剪纸分为三大流派:南方派,北方派,江浙派……”
从她的话中,我感受到了,她喜欢上了这门艺术。剪纸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手也是愉悦的。
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便会翻飞出千万天地。的确,郑依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了解剪纸,热爱这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