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隐藏的奥秘作文
1大自然中的奥秘
我坐在外婆家门口的小板凳上,无聊的看着院子里屋檐上的雨水一滴一滴往下滴,听着雨水落到地上滴答滴答的声音。
因为外面在下雨,所以妈妈不让我出去玩。但天生好动的我怎能忍受这般”牢狱的折磨“。于是我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戴上帽子,直接溜进了雨里。
我在院子里转了大半天,也没找到什么好玩的。突然,我的眼睛一亮,目光锁定在了屋檐下的一盆长满绿叶的植物上,一滴雨水从屋檐上滴下来,正好落在那盆植物的一片叶子上。可神奇的是,雨水竟然像个小水球一样被完好无损的弾开了!我又摸了摸这片叶子,干的!我看了看这盆植物的其他叶子,叶子上的雨水像是一颗颗珍珠放在上面。我轻轻摇了摇叶子,叶子上的雨水似乎就是珍珠一样,竟然也随着摇晃滚来滚去!这是我甚至快开始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了,我让叶子上的雨水滴到地上,再伸去摸,天哪,居然也是干的!我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可偏偏就在这是,妈妈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我身后,当场把我抓了个正着,束手无策的我只好乖乖的跟着妈妈又回到外婆家。好在我偷偷摘了一小片叶子,我把这片叶子拿出来放在桌子上,仔细观察起来。
我轻轻用手摸了摸这片叶子,感觉和我以前摸的普通叶子感觉上不一样。普通的叶子表面摸起来滑滑的,而且非常容易被雨水打湿,可这叶子便面摸起来软绵绵的,像有许多细细的绒毛。我又拿来放大镜,看看用眼睛能发现什么,我不放过叶子上的每一个地方。终于,我发现叶子的表面上和我摸到的感觉一样,有数不清非常细的绒毛,如果不仔细,根本就看不出来。
我弄了大半天,也查了一些相关资料,才解开这个谜。原来,这种叶子上有数不清的绒毛。这些细细的绒毛非常小,但都紧紧的靠在一起,就相当于许多人紧紧的靠在一起深处双手一样,这样雨水落在叶子上,这些绒毛就会起到保护作用,叶子就不会被打湿了。人们还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防水衣呢!
其实在大自然中的奥秘可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待我们留心观察、去发现。
2大自然的奥秘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里面讲到:“……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课文学完了,但我们从小在城里长大,我和妹妹都还不认识苍耳呢,我们好想认识认识它。正好,今天我们要到农村小爷家,爸爸妈妈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带我们到田野里去认识苍耳。
田野里的植物可真多啊,我们找了半天,看到了绿绿的爬山虎、毛茸茸的毛毛狗、蓬蓬勃勃的蓖麻……还有很多我们都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可就是没有我们要认识的苍耳,我们只好悻悻地往小爷家走。
走在半路上,爸爸忽然招呼我们快来看一头老黄牛,原来老黄牛的身上挂着许多苍耳,老黄牛真的带着它们四处旅行。因为害怕老黄牛踢到我们,我们只能远远的看着牛毛中的苍耳。快到小爷家门口的时候,妈妈突然惊喜地叫起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快来看,这儿有一株苍耳!”我们连忙跑过去,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只见苍耳椭圆形的身体上真的有许多硬硬的小刺,真像穿了一件带刺的铠甲,我觉得它还像古代打仗用的一种武器。哈哈,我们认识苍耳啦!
今天我们认识了苍耳,明天我们要认识更多的东西,用自己的知识,解开大自然的奥秘。
3大自然的奥秘
我常常地痴想一些人与自然的奥秘。这些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大自然是怎么来的?
为了寻找其中的答案,我后来通过网络查询、询问大人、翻阅书籍,最终惊讶地发现:大自然是由宇宙大爆炸来的。这个宇宙大爆炸是从哪里来的?科学上无解释,这其中的问题我也想不通。星球运行的角度,秩序,速度,轨道一点儿也不乱。为什么星球会这么井然有序,它的速度就那么适合?怎么一点儿也不偏离轨道呢?如:卫星月球环绕地球旋转,而行星地球围绕恒星太阳旋转。它们都是按一定的轨道运行的。地球虽大,但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部分,地球带着月亮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绕着太阳旋转,每转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在引力与排斥的共同作用下,它们的运行轨道精确而有规律。你看看奇不奇妙?
(二)人的由来
同学们,大家知道了一些宇宙的知识,那么,人又是怎么来的呢?达尔文的进化论出世之后,人们原来认为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这种思想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根据进化论,森林古猿和其他所有陆上四足动物都是由某种总鳍鱼登陆后演变进化而成的。森林古猿在经过劳动、制造劳动工具之后进化成人的。可是针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有四个问题怎么也解释不通:(一)如果人真的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成的,可古生物学中找不到猿猴进化成人具体过程的证据来证明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二)人和猿猴的血型构造不同。如果人真的是由猿猴进化来的,为什么猿猴的血注射到人体内就会马上死亡?这也太荒唐了吧?(三)从生育原则来看,就是不同类的动物,虽然可以配合,却是不能生育的。(四)猿猴进化成人,这其中应该会有一种似人非人、似猴非猴的过渡动物动物存在,为何至今都找不到这种过渡存在的证据呢?以上的问题又如何解释呢?
(三)赞美人与大自然
人类,经历了猿猴进化成人的漫长过程,并从中学会了说话、思考、推理、走路、制造劳动工具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是的,世界上就有许多像这样的奇迹。我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以后,研究这美妙的世界,我希望我可以多多学习各种知识,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世界的美妙、神奇之处。
4大自然的奥秘
每到星期六、日,我一早起床都会先到阳台上,深深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欣赏妈妈栽培的太阳花,这种感觉是特别舒服的。
一天早上,当我在欣赏太阳花时,忽然发现了一只可爱的小蚂蚁,正在一片金黄色的花瓣儿上爬来爬去。我再仔细一看,呀!原来是花瓣上面有一只小蚜虫。我想:说不定蚂蚁是来吃蚜虫的呢。这时,只看见那只小蚂蚁不停地在蚜虫的屁股后面转呀转,蚜虫却一动不动地卧在“床”上睡觉。我心里非常着急,忍不住大喊:“快吃呀!快吃呀!”
可是,那只小蚂蚁一点儿都没理会我,还是在那儿转悠。突然,蚜虫排出了一堆粪便,那只小蚂蚁就很快地逃走了。我想:这家伙可真不争气,闻到一点臭味就受不了了。
我看了一会儿,觉得没劲。当我正想走的时候,突然发现花盆底下爬出一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向那片花瓣儿进发。一定是刚才那只蚂蚁叫了一大群伙伴来的,真是聪明的家伙。我不禁又仔细地观察起它们来。蚂蚁们很快来到蚜虫的身边,奇怪,它们并没碰那只蚜虫,而是吃蚜虫粪便,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我忍不住笑起来,真是一群蠢东西,放着美味不吃,却吃屎!
但是,它们为什么爱吃蚜虫的粪便呢?好奇心使我决心要把原因弄清楚。我查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知道了:原来蚜虫吃了花的嫩叶以后,排出来的粪便有甜味,蚂蚁很爱吃;另外它们还会把蚜虫的卵抱回自己的窝里,到了春天,蚂蚁又把小蚜虫放回叶子上让它汲取叶子的汁,让自己吃到蚜虫的甜粪便。
啊!大自然的奥秘真是无穷无尽呀!
5大自然中的奥秘
今天,我们南靖参观鹅仙洞和热带雨林。
车到鹅仙洞的山脚下,我们下了车,抬头仰望,啊!这山真高啊,我们只见山的下半截,上半截都被云雾笼罩了。导游说:“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爬山,大家跟我走,要注意安全。”同学们都想见识一下仙洞的样子,欣赏一下仙人居住的地方。大家沿着罗伦古道向上攀登,一路上,数不清的台阶,层层叠叠,曲曲折折,蜿蜒盘旋,路两边树木葱郁,遮天盖日。
夏日炎炎的七月,山脚下热浪滚滚,这里却是凉风阵阵。快到山顶,台阶的尽头,我们看到一座高大雄伟的寺庙,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红色的城墙古香古色。我想:古人真行啊!在这么高的山上建这么长的石阶,这么大的圣庙。那么重的石头,那么大的柱子,是怎样抬上来的呢?参观完庙宇,大家急忙寻找洞在那里,可怎么也找不着。我们疑惑了,导游说:“鹅仙洞虽然称说为洞,但是山上并没有洞,只是因为这座山很高,传说古人认为,只要山高,又有灵气,就可以称作洞了。这座山的形状就像鹅的头一样,所以命名为鹅仙洞。”
我想古人也真怪,没有洞,怎么名字中间有一个洞呢,害得我们到处寻找仙人居住的山洞,空欢喜一场。不,不对!古人没有错,是我的思路错了。古人不是说山高又有灵气才能称作洞吗?这灵气是什么呢?这灵气就是植被,就是这片原始森林!植被具有防止水土流失、保水吸水功能。正因为这原始森林才使得溪流川流不息,浇灌着山下的万亩良田。
啊!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植被的奥秘,知道植被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在这里建寺庙,取名鹅仙洞,把这里尊为圣地,目的就是要教育他们的子孙后代保护好这片森林,让大山的乳汁永不枯竭。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热带雨林,那里的树都是自生,自灭,再自生。热带雨林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繁复杂,树也有各自的历史,有一棵树已经有1500多年了,它不但靠根生长,而且靠皮来呼吸新鲜空气。有的树高达30米以上,我们只看到粗壮挺拔的树干,怎样也看不到它的顶部。
导游说:“热带雨林里有180多种藤,最长的有3800多米,可跨过三个山头。”天啊!一条长藤有3800多米,真是难以想象,它的生命力有多强呀!雨林里的水清凉解渴,与鹅仙洞那“一点灵”的水一样甘甜。
这次夏令营活动让我感到很快乐,也有很大的收获,我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要做个绿色卫士,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的绿色家园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