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奉献爱心作文1000字

时间: 10-08 栏目:话题作文

1义卖--奉献爱心

在5.12日那一天,四川省遭遇了8.0级大地震,这让四川人们失去多少亲人啊!这次地震,使国民经济损失上千亿人民币。看着电视中那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图片,我的心在流泪。于是我找了几个小伙伴共同商量做一件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到泉城广场去义卖将费用捐献灾区。

回到家,我把自己心爱的小玩具、小娃娃和一些文具拿出来,集中到一起。此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盼望着时间快快到来。

晚上7点,我们如约而到在泉城广场的泉标下集合,然后找了一个明亮而又人多的地方坐了下来,把要卖的东西一样一样整齐的排放在地上。把义卖的宣传牌高高的举起。

一切准备就绪。可是,谁也不敢喊,总觉得不好意思,互相推。最后我鼓足了勇气,第一个喊出了一句话:“叔叔、阿姨,请买我们的一件物品,向灾区献出您的一份爱心吧!”我说完后,她们也都跟着仿照着我喊了起来。就这样,引来了好多过路人,一位带小孩的阿姨看中了我的一对精美的少数民族的娃娃,经讨价还价10元成交,这是我们第一笔交易。我们都很高兴,终于开张了,要好好继续发挥,不一会儿,她们也都卖了好多东西。

天越来越晚了,但我们义卖的热情却越来越高,我负责收钱、找钱,忙的不亦乐乎。此时,我们都忘记了口渴,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惫,忘记了时间。突然,我们看到了天空闪了一道光,紧接着就听见“轰隆隆”的声音,原来是打雷了,快要下雨啦!可我们依然激情不减只要多等会儿,就会挣到更多的钱。这时来了一家人,她们看中了那只七仔娃娃,我们要18元。她们想了一会儿决定买下来,正在掏钱包时,天空又来了一阵雷声,她们吓了一跳,担心会下雨,就没顾得买,赶紧跑了。我们感到很失望,眼看就要卖出去了,真是天不作美。在各自家人的催促下,我们只好收摊。临走前,又清点了钱数,竟然挣了94.5元!我们激动地跳了起来。

第二天,我们再次相约在省红十字会,一起手拉手走进募捐办公室,那里的阿姨叔叔微笑的看着我们,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坐下后,把钱如数拿出来,阿姨好奇的询问我们这些钱的来历,我们如实的向他们讲述了义卖的过程。阿姨听了很高兴,清点钱数后,发给我们一人一个献爱心的荣誉证书,并夸我们从小献爱心,长大后必定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此时此刻,我们都感到无比激动,心里有一种荣耀感和成就感。出了门后,我们兴奋的心情再次油然而生。高兴的拿着荣誉证书拥抱在一起,妈妈用照相机抓拍下了这一激动的时刻。

这真是一次难忘而又有意义的活动啊!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次义卖。义卖使我懂得挣钱的辛苦,学会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使我变得成熟,是我们懂得在他人困难时去帮助他人。真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呀。

2为慈善事业献爱心

年初八晚上,小姨把我,卉卉姐姐和曦曦姐姐都叫齐了,说带我们去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原来,小姨在网上发现一则消息,说丽水的好心人自发地组织了一个爱心基金会,这几天在城东路准备开一家粥摊,穷苦贫困的人,过路的人都可以来免费品尝。因此,小姨希望我们也为这次活动献一份爱心,为举办这次活动的人员分担一些工作,哪怕是洗碗、扫地都可以。小姨的提议令我们都非常激动。

往常,我们献爱心的方式只是捐钱捐物。但这一次,是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爱心活动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或许,我们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的这份情谊是真诚浓厚的。我们走进一个小弄堂,爱心工作室就在这里。在门外,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水池旁的桌子上放着好几包还没拆封的配菜,地上放着两大箩筐的碗。只见有三四位阿姨正在切菜,她们的工作是把配菜都切碎,准备明天给人们品尝。看着她们卖力干活的样子,我激动的心情瞬间在心里膨胀,我被她们默默地努力工作却又不求任何回报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当我们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她们都很高兴。其中一位阿姨还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对,我们就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把爱心传递下去。”接下来,就由我们和小姨四人来接替她们的工作啦。我们要做的是把酱瓜,榨菜,萝卜干等配菜都切碎,分开放进一旁的大脸盆里。我急切地希望能把配菜又快有好地切好,但事实上并非想象得那么容易。刚拿起菜刀时,我的心里有些害怕,总担心切菜时会伤到左手。于是,我干脆两手握着菜刀,笨拙地对着一条萝卜干乱砍一气,萝卜干是被我切成一段一段的,但大小不均,并没有切碎。

“你在家里不常做家务吧?”一位阿姨笑着亲切地问。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想到自己都已经12岁了,却连简单的切菜都不会,真是惭愧啊!这时,她来为我做示范。只见她熟练地拿起菜刀,左手压在萝卜干上,听菜板发出了快速清脆的“笃笃笃”声,只一眨眼的工夫,菜就被均匀地切成块了。接着,她告诉我一些基本的小常识,如切菜时,左手手指的第二关节要抵着菜刀,这样就不会被割伤。

菜刀的前端比较锋利,切菜时就省力一些。再有萝卜干不需要一根一根地切,可以一大堆一起切,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效率就明显提高了。经过的“大师”指点,我心里总算是有了些底儿,切菜时渐渐地有了一些手感,不会像开头那样手忙脚乱了。渐渐地,我放菜的脸盆里堆成了一座“小山”,想着明天会有许多人品尝我辛苦切的萝卜干,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

后来,为了能多做一些事,我和曦曦姐姐还抢着切酱瓜呢!爱心活动的工作并不难,但量却很大。我希望,明天早上当人们喝着热腾腾的粥,吃着香甜的配菜时,能感受到我们传递的这份爱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爱心队伍中来。

3奉献与爱心

1992年5月19日和20日,福州市教委和《福建日报》先后表彰和报道了福清一中初三年级的吕秋云同学“舍己为人,五年如一日坚持照顾八旬老大娘”的感人事迹,并授予她“雷锋赖宁式青少年”光荣称号。当我采访她时,她面对接踵而来的赞誉只报以谦虚的一笑,诚恳地说:“我所做的一切与模范人物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作为一名中学生,为生活困难的老人家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心和力,这是应该的。”秋云同学只是这么淡淡地说了几句。果真如此简单吗?还是让我们回头看看秋云同学这五年来怎样用她的心和力编织了一首感人的诗篇。

秋云同学与王大娘结下不解之缘,是在她读五年级的时候。当时,秋云同学在实验小学读书,她不仅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而且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她常常领着伙伴们为烈士家属、残疾人搞卫生,做好事,因为她深深知道,那些缺乏劳力、缺乏亲人照料的人们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与关怀啊。那时候,年将八十的王大娘孤身一人住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常在实验小学门口摆小摊,挣点钱度日。

秋云同学每次走过校门口,望见大娘蜡黄的脸、黯淡的眼神时,总是为大娘晚年的境况感到心酸。于是,在她的提议下,伙伴们与她一起挑起了照顾大娘生活的担子。每逢星期日,秋云同学和伙伴们就一起聚到那间狭小的屋里,帮老人提水、扫地、洗衣,修修补补,发现大娘缺什么用,就赶去街上购置。到了节日,同学们买上糕点和水果到大娘家庆祝一番。家里有啥好吃的,大家总不会忘记为大娘也准备一份。那间很不起眼的小屋,顿时增添了温暖,开始有了活力,大娘的脸上渐渐地有了光彩,眼睛渐渐地有了生气。有一回,大娘瞅着秋云同学和伙伴们,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活了这大把年纪,会招来你们这些用钱买不到的孝顺的孙男孙女,邻居们都羡慕死了。”秋云同学的心最细。她看见大娘的小摊生意不好,就借故用自己的钱买大娘摊上的东西;她发现下雨时大娘的屋顶漏水了,就叫来个子高的男同学买来塑料布钉在天花板上;她看到大娘的墙上灰黑一片,就与大家动手上涂料,刹时“蓬华生辉”。年复一年,她和大娘的感情加深了,两人就像亲奶奶与亲孙女一样相处。有一次,秋云同学在街上看见一枚精工仿制的戒指代用品很适合老人的心意,便急忙回家去掏出积蓄的钱买下了送给大娘戴,大娘不知有多高兴,现在还戴着呢。

秋云同学和伙伴们助人为乐的行为受到了老师和家长们一致赞赏和支持。可是时间久了,也有一些难听的话传到他们耳里:“这些小孩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干。”“没啥了不起,他们不过图个表扬罢了!”“真是一群小傻瓜”秋云同学的伙伴,有的憋不住了,想不干,可是秋云同学却亮亮堂堂地对伙伴们说:“咱们做的是好事,怕什么,让那些爱嚼舌根的人去说吧,别理会他们!”1989年,秋云同学考进了福清一中,功课比小学多了,并担任班级工作,但她仍然坚持为大娘做家务活,还组织班上同学建立“学雷锋,学赖宁”小分队,利用课余与假日时间,轮流照顾大娘。

今年,秋云同学被保送直升高中一年级,她说功课再重,活动再多,也不会放弃给大娘带去人间的真情,要一如既往地把大娘当做亲奶奶一样照顾,让老人家在有限的晚年里愉快地生活。我听着秋云同学诚挚的话语,望着秋云同学明亮的眼睛,我知道在她那一颗水晶般的爱心上镌刻着两个字:“奉献”。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