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籍为话题的作文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可我认为书籍却好比一杯醇酒,令我沉迷,令我陶醉。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这种明智是让我陶醉。如果说历史是山那边的海,那么,只有不怕苦难者才能睹其容颜。如果说历史是一口深邃不见底的井,那么只有不懈者才能掘出清冽的泉水。如果说历史是一本淳厚的书,那么,只有懂得去思考才能得其甘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看那司马迁的《史记》弹指瞬间,纵横几万年来,为陈胜那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而陶醉。为刘邦那句“大丈夫当如此也”的豪迈而陶醉。看那《三国演义》我为那常山赵子龙单枪匹马七进七出的豪情万丈而陶醉,为那横刀立马征战沙场的红脸关公而陶醉,更为那正襟危坐,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卧龙诸葛陶醉,还有为那在苍劲中如琥珀般老而弥坚的曹操而陶醉。读史使我明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繁荣或衰败,战争或和平,繁衍或灭亡,才堆砌成这荡气回肠的历史。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这种空灵令我陶醉。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历代诗人那种诗词的情意意境总以其图特的魅力感染着我,使我们沉醉于其特有的魅力中,并深深的被渲染。看“纵酒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李白纵横天地的狂傲不羁;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毛泽东那睥睨天下的豪情。唐诗宋词让我向往,那真挚感情,豪情壮志让我陶醉。然而,读诗,读词,不仅是享受灵魂的洗礼,更是对人格的历炼。在诗词中我读到了李白那荡气回肠的诗篇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他酿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他酿出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秀美,我陶醉在他那豪放之中。在诗词中我读到了,李清照的悲痛。“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没有同道,没有知己,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我陶醉于她的那种忧愁。
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这种无与伦比的充实感使我深深的沉醉于其中。任凭思绪如骏马般奔腾,全身心投入于阅读之中,你可以品尝到哲学的睿智和超凡的感悟,让理性之光萦绕于你的脑海,鉴别异域的风情,揣摩人生的至理。如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到那时你会明白,命运的多变,人世的沧桑,引发出你的激情与感悟充实着你的心。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籍中沉醉,在书海中畅游,我愿在书的指引下幻化顾蝶。
满屋子的藏书都黯然无声了,为了主人的转身离去,为了赏识的失落,为不得志的忧愤,为同道者的孤寂的无奈。
谁还不会为一本书的命运挥一把热泪,谁还会为一本书的寻觅而走遍天涯海角,现在的人们早已抛弃了以印刷为主的书本,随着电脑的迅速普及,数字技术的摧成拔寨,赶走的不仅是读者,还有一大批呕心沥血的写手,笔耕似乎早已落伍,软盘与光碟有声有色何乐而不为呢?键盘与遥控器随手随心所欲,何不一用。
而假书籍被路人随手一仍,你不要太见怪了,因为它只是物质之一,就像美酒喝完,瓶子就可以仍了,这就是一次性消费的游戏规则,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就是读得快扔得下,别进得去出不来。
爱书的人,在这个时代变的越来越可悲,书籍所给予你的回报真的太少太少了,可怜兮兮地嚼着面包,正襟危坐地捧书夜读,不是一幅先锋画家的当代艺术作品,就是尘封的记忆中的惊鸿一梦。
幸福的呼唤偷偷老去,遗憾的感叹接二连三,书籍的沉默成了书本的良知,不鸣也罢,哀愁也代表了 一种正义的姿态,也许书本的寂寞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命定的寂寞,就像慧质兰心的少女独守空闺这种滋味不是门庭若市的人所能咀嚼的。
同样是印刷品,报纸的命运就好多了,即使消费,被当场热卖,那么潇洒的流布在大街小巷,风光被其抢尽,故事被其说透,书籍落寞了吗?假如这就是时代的进步,我看不出其中的美妙,毕竟报纸红颜易老,再美的女人在历史牌里也只有一天的寿命,你根本不可能渴望它会被珍藏被重复翻阅。
而回眸书籍,此时的自我感觉又好多了,它不奢求现在的繁华,也不梦寐短暂的虚荣,它只追求永恒的喝彩与长路尽头的温馨,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效果,一路冈尘一路歌之后,漫漫旅途终于蹦甩在后面,最后一面的风景告诉你坚持的魅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爱,它陪伴我们走过最美好的岁月。遨游在书的世界里,我能感受到无限趣味。书籍,我的最爱!
阅读过《骆驼祥子》之后,那残忍霸道的车子刘四,大胆泼辣但性格有些扭曲的虎妞,一步步走向会毁灭的小福子,还有那离死亡只一步之遥的老马小马爷孙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味的人物画和事态图!
最初的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仅仅是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在买车三起三落后,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看到这儿,我十分诧异:祥子—一个有理想的热血青年在老舍笔下这个黑暗的社会的威逼利诱下屈服了!除了诧异,更多的便是对这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的鄙弃了罢!
书籍也是一剂良药,它可以使你从消极颓废时振作起来,能愈合你心中的伤口,抚平你的创伤。《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让我在遇到挫折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持不懈。认定了就要走到最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在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坚持,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书籍是一生中必不可少的!
书籍教会我们许多事理!《伊索寓言》和《爱的教育》最值得一读。《伊索寓言》中的《农夫与蛇》告诉我们有时善良过头也不是件好事。《青蛙与象》告诉我们不能用鸡蛋碰石头,那么做只是徒劳,是毫无意义的。《爱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在别人贫困潦倒的时候应当施以援手,而不是落井下石,更不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去讥讽他们;一个人要有道德,不能何时何地都想着为自己谋私利!
没事的时候我总会捧着一本书,一个人静静地品味书带给我的乐趣!
书籍与我同行,使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人生路上风景好,你会与谁同行呢?也许有人一路与老师同行,与父母同行,与朋友同行,甚至与拼搏同行……。而我却与书籍同行,因为读一本好书等于多认识了一个朋友,就像寇第斯说的“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长明灯”。书籍是人的良师益友,它可以让你学到知识;它可以让你身临其境;它可以让你从小故事中懂得大智慧;它可以让你得到充分的享受……
书籍为什么能让你学到知识呢?因为当你在阅读一本书时,你的脑子里也在阅读,它会把一些有用的知识记住,不是有用的就删除。就像你在看语文书,过了一会书上的词汇和句子就记住了。但是你也要反复诵读,这样记得更牢!
书籍为什么能使你身临其境呢?因为一些书它的内容非常丰富、精彩、有趣。比如我就非常喜欢《鲁滨逊飘流记》这本书,每当我看这本书时我就被里面的故事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鲁滨逊的胆子很大,也很勇敢,当然也很细心,他的动手能力很强,脑子也很灵活,因为这些才能让他死里逃生,总能出其不意地战胜敌人。
书籍为什么能让你在小故事中得到大智慧呢?因为一些小短文可以让你有一些新的感悟和知识,比如我在读《意林》时,读到了一篇小故事让我感悟很深,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残忍的爱护》,主要讲的是作者在乡下当知青时,看见柱子上拴小马的绳子很紧,使小马无法卧下,把嘴勒得血淋淋的。作者想把绳子松一点,而饲养员说:“把绳子再拴紧点!”,作者很不理解,饲养员释道:“拴紧点是为了锻炼它,如果绳子不拴紧,它就会老是卧下,脚上没了力气,将来怎样拉车呢?”,作者恍然大悟,读到这,我也受益匪浅,我们这些小孩也应该“拴紧”一些,以后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为什么书籍可以让你得到充分的享受呢?因为当你学习很累时,你可以拿上一本《偷星九月天》看看,这时你不会再觉得无聊,取代它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世界里充满了冒险、幽默、科幻的色彩,让你的疲劳彻底消除,全身充满了兴奋、快乐,这就是最好的休息。
我不仅喜欢书籍,我也要感谢书籍,因为你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也让我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我愿与我的朋友——书籍一路同行。
书籍是广阔无边的知识海洋,书籍是湛蓝透亮的文学天空,书籍是一望无垠的科学草原。在书籍中,我可以获得很多的知识,它可以让我丰富视野,感受到它独有的魅力。
在很小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看童话故事,在一个个鲜活明亮的人物中,我找到了很多乐趣。晚上,在睡觉前,我总会让妈妈给我讲一篇童话故事,让小红帽、白雪公主入睡,在梦里,我总会梦见和他们在一起玩耍、嬉笑的场景。他们让我的梦变得很甜很甜……
上小学了,我开始放弃童话,改读一些正式的、有真实情节的小作文了。它带着我来到“现实”生活,让我感受到人间生活的美妙。不仅如此,它还为我的学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的语文成绩一直都不错,作文有时也会被老师当作范文,拿到讲台上来念。那时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在心里默念着:谢谢你,书籍!
现在我已经是个中学生了,小学时候看的书籍对我的吸引力也不算大了,于是我就开始向各大古代、现代名著进军。我读了好多的名著,什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它们的文学价值非常高,还非常的精彩,以至于我每天晚上都要看好长时间。还有老师现在让读的《海底两万里》,写的是那样的生动逼真,我每每看时,都会充分融入到其中,仿佛把我置身在海底,与鹦鹉螺号一起享受着海底的美丽景观。
有的人说:“看书有什么用?如果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还不是和天书一个样?”我的回答是:“不可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可能你连一个字都不认识吧?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我就是在这浩瀚的书的海洋中游过来的,我从这海洋中收获了大量的知识。
我畅游在这书的海洋,我是一条小小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