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聪明的作文
兔妈妈生下了三只小兔,老大叫依依,老二叫雪雪,老三叫晶晶。老大很聪明,什么事都难不倒它,但它很冷漠。
老二的耳朵很敏锐,有点聪明,只不过有点骄傲。
老三很关心别人,也有点点聪明,什么事情都无所谓。
一天,兔妈妈告诉三只小兔:“孩子们,你们帮妈妈出去采些蘑菇好吗?”“好!”小兔们异口同声回答。
它们三个都准备好了,带着小篮子开开心心的去采蘑菇。
半路上,一只饥饿的野狼看见三只小兔,流着口水:“哈哈,这么多天总找不到食物,现在终于找到了!”
“停,有东西好像在跟踪我们!”雪雪回答。
“哦?什么东西?”依依和晶晶问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好像有某些东西在跟踪!”
“哈哈,我就在你们的后面,小兔仔!”野狼说。
“不好,是野狼,我们快跑!!!”雪雪大声地说。
小兔们躲在了一个草丛里。
晶晶很害怕的说:“怎么办,我很害怕,我不想当野狼的食物!”
依依:“不要怕,别忘了我很聪明,让我想想办法吧!”
“好啊好啊!”
“我想到了,不过这个办法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否则我们真的会成了野狼的食物!”依依说。
“哎呀,什么办法啊,我们没多少时间了!”
“哈哈,那就要靠绳子来帮忙啦!”依依说,“只要我们把一根很长的绳子吊在树上,把一个小圈放在地下,我们就躲在草丛里不要动和出声,只要野狼的一只脚掉到圈子里,我们一拉,就把野狼也吊起来!”
我常想起六年级第一节课上,老师为我们解剖“聪明”这件事,那一次,我们真受启发。
那天,陈老师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两个醒目的大字:聪明。她说:“第一节课,我们先从‘聪明’这个词开始学习,找到是大家聪明起来的答案。”
大家莫名其妙,不知陈老师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这时,老师指着“聪”字说:“同学们看这个字,它的左半部分是‘耳’字,它告诉我们:要聪明就要用耳朵认真听。”她又指着右半部分“总”字说:“‘总’字上面这两点就像人的眼睛,它告诉我们:要聪明就要注意用眼睛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再看中间的‘口’字,它说明要聪明就要多读、多问、多讨论、多回答问题。那这个‘心’字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呢?”“多用心思考问题!”“上课专心听讲!”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看到大家心领神会了,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说:“要聪明,光这些还不够。你们看这个‘明’字,它又告诉我们:聪明非一日之功,学习要坚持日日学、月月学。”
同学们恍然大悟,教室里沸腾起来了。
陈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任务也来了。在我们这个班级里没有聪明和愚蠢之分,只有勤奋和懒惰之分。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勤奋向上,争当优秀。祝你们学习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仍然常常想起这件事,这件事使我受益匪浅。
一天,乌龟出来游玩,看见乌鸦在飞;于是上前问好。乌鸦便说:“你这个小不点也来跑步,你跑的这么慢。”乌龟说:“我小是小,可我跑的不慢。”“有本事咋们后天比比”乌鸦说。
后天到了。大象一说开始,乌龟和乌鸦立马就开始跑。跑了一段路程后,乌龟不跑了藏在树后。过了一会儿之后,乌鸦飞了回来,后面还飞这一只老鹰。乌龟乘机就跑,没有用多久就到了终点。
其实,乌龟对乌鸦那天骂它的话耿耿于怀,在早的一天,乌龟对老鹰说:“鹰大哥,明天你只要在跑步场的中间等着就会有美餐来。”老鹰说:“好吧,我答应你。”
就这样,乌鸦落了个被吃掉的下场。乌龟真聪明。
我听过一个故事,是这个样子的: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听完这个故事,我笑了,这个小男孩真聪明啊。
风和日丽的一天,一只公鸡悠闲地在草地上捉虫子。一只饥饿的狐狸出来觅食,发现了公鸡,馋得直流口水,便开始想办法如何不费力气地抓住它。狐狸看了看四周,正巧看到草地上有一根坚硬的短木棍。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拿根木棍打晕公鸡。于是它捡起那根木棍,蹑手蹑脚地向公鸡靠近。
突然,狐狸不小心踢到了一颗石子,石子落在公鸡的附近。公鸡这才发现了狐狸,吓得浑身发抖。不一会儿,它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知道自己跑不过狐狸,便冥思苦想,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装出一副很痛苦的样子,对狐狸说:“狐狸大哥,你想吃我吗?可我得了可恶的传染病,很快就要死了。如果你吃了我,你也很快就要死了。”狐狸心想:肚子饿是小事,性命更重要。它立马丢下木棒,落荒而逃了。这时,公鸡露出了胜利的笑容,大声地喊道:“狐狸大哥,你咋不吃我了呢?”狐狸毫不理会,反而逃得更快了。
就这样,公鸡用智慧吓跑了狐狸。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当遇到困难时,不能退缩,要绞尽脑汁地想出一切可行的办法,克服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小草冒芽了,树木也开始泛绿了。动物小学决定盖一座新房子。可是,木头要到远处的树林里去运,又没有车,怎么办呢?大象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大会一散,学生们都嚷开了:“我们去运!”校长答应了。
第二天,小猴、小熊、小猪都来到了堆木头的地方。“哇!这么粗的木头,怎么能搬得动呢?”心直口快的小猴子喊了起来。小熊拍拍自己的肩膀说:“我身体壮实,力气又大,用肩膀扛。”说着,将木头扛上了肩。小猪神秘的一笑,说:“看我的!”话音未落,他用那圆而粗的鼻子,拱着一根木头就走。小猴看着他们,站在一旁,抓着脑袋,眨巴着眼睛,想起办法来。“哗哗哗”流水声提醒了小猴。“有了!”小猴高兴地跳起来。他找来了根绳子,将木头的一头紧紧拴住,放进了河水里。
小猴拉住绳子的另一头,顺着河水往前走。你看他,翘着尾巴,轻松地迈着步子,那桃形的脸笑成了一朵花,一会儿工夫就赶上了小熊和小猪。小熊和小猪并排着往前走,头上的汗水不停的流。小猪连喘气都觉得困难了。小猴淘气地说:“熊大哥,猪老弟,这河水可比你们有劲啊!”“小猴头,还是你聪明!”
学校到了,大象校长竖起拇指说:“你们三个都有办法,但是小猴最聪明!这样运木头,既省时又省力!”小猴看看大家,不好意思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