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生哲理的作文
1品人生哲理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为主,记录了孔子平时的言行举止,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民族语言的精粹,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全部思想精华,体现了中国人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称得上是一本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借闻于父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论语》的作者是千千万万的人,其中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不是孔子的学生,但都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被世人视为至理。它以极具典范意义的语言,记叙了孔子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论语》中所记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可;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其中不少对话场景栩栩如生,生动传神。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成功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自贡的聪颖善变,颜回的温雅贤良,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论语》是国学经典,涉及到人们生活诸多方面,比如:如何从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与人交往,堪称中国传统智慧的源泉和宝库,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修身养性,治国安邦。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精论,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展现。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今说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才能望远,但如不从山脚开始举步,则山顶永无可到之时。
国学底蕴的培养,从诵读开始。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让我们翻开书的扉页,就此开始吧。
2古典诗词让我悟出了人生哲理
唐诗是甘美的清泉,宋词是飘香的落花,轻轻掬一捧清泉,拾几瓣落花,沏一杯香茗,于是芳香四溢……
喜欢吟诵着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去感受独特的僻静;喜欢吟诵着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去领会拿开怀的舒畅;喜欢吟诵着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去领悟那别样的闲情……徜徉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我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是你,陶渊明在羊肠小道上扛着锄头,哼着小曲,边走边欣赏着田园的风景。我知道,这样的田园生活是你心中的天堂,你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同官场同流合污,毅然选择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虽然没有了锦衣玉食,但你却有牛羊为伴;虽然摒弃了贵府华宅,但你却有农家小舍的恬静与清新。吟诵着你的诗词,我悟出了做人需要清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你李白。一壶酒,一把剑,一路征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大唐的剑胆才情,饮出一位震惊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这是你的洒脱!“天子门前尚容走狗,华阴县内不得骑驴”这是你的不羁!一曲《吓蛮书》吓走南蛮十几万精兵,这是你的气魄!你一生不为名利,纵情于山水间,成就了做人必要洒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你文天祥,指挥台上沉着镇静,从容调动十几万精兵,沙场上你奋勇杀敌,展现一刻忠心赤胆,虽然兵败,可你宁死不屈,为了国家你宁愿抛头颅洒热血,永载史册,因而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慨叹,你用行动诠释了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却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吟诵着你哪的诗词,我悟出了做人定要爱国!
这些古典诗词是故人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吟诵着古典诗词,我了解了古人的人生追求,悟出了我们的人生哲理,愿这些古典诗词化作一盏明灯永远照亮我前行的路!
3神秘东西蕴含人生哲理
“叮铃叮铃……”随着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陈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了教室。但是不同寻常的是:陈老师手里多了一个黑色的纸袋子,而且还没带语文书。顿时,一阵好奇心涌上我的心头: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古董吗?青花瓷吗?当然,这一切都皆有可能。陈老师告诉我们,这个东西是11月22日到下埠小学作文时在路边捡到的一个东西。
随后,陈老师分别从每个组叫了一个同学到上面掂一掂。他们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的说法,那就是一个字——“重”。只见同学们都纷纷议论起来了:有人说那是圆瓷球;还有人说那肯定是块砖头,还有的人的想法更是异想天开,竟然说那里面是雪球。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那是古董。
陈老师真是小气透顶了,还是不肯让我们知道那里面是什么东西。他叫我上去掂一掂,我非常兴奋,似一支离弦的的箭疾步冲了上去,拿起棍子在上面敲了又敲,发出“咚咚咚”的声音。我时而一敲,时而看下陈老师。这是,我知道了那肯定不是陶瓷、贵重类的东西。因为如果是贵重的东西的话,陈老师一定会叫我别敲那么重;如果这个东西是陶瓷类的东西的话,我那么用力的敲,那早就应该碎了。
三把钥匙挂胸膛——开心开心真开心,经过我们“死缠乱打”,陈老师终于答应给我们揭晓答案了。
陈老师撕开一层美丽的纸,我本以为马上就能见到这个神秘东西了,没想到陈老师留了一手,里面还有一层报纸。“嘶”纸破了,答案揭晓了。不过这个答案却令我们所有人既大失所望。不过,这个答案却被有些人猜中了,那就是——一块平平常常、随处可见的砖头。
虽然说,这块平平常常的砖头这个结果令我很失望。但是,令我惊奇的是,这个结果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一块砖头,要方方正正,做一个人,只有规规矩矩才能称得上是堂堂正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