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心灵的宁静作文
1追求心灵的宁静
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现代社会里,心灵的宁静不易得。为什么我们的心态总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呢?其主要原因还是内心不安静、心灵不宁静。为何呢?因为年轻的我们书生意气、血气方刚、年轻气盛,面临太多的机会和压力。机会呢,总是诱惑我们去勇敢尝试;压力呢,总是逼迫我们不断努力奋斗。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内心始终无法宁静。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外在的自我,一个内在的自我。外在的自我,过外部的生活;内在的自我,过内心生活。要追求心灵的宁静,首先得有个心灵。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过内心生活,算不得内在的自我,这种人只有一个外在的自我。
一个人唯有关心内心的生活,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追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但是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并不相互排斥,一个人也完全可能在这两方面都十分丰富。而且注重和重视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内心的财富。这个内在的自我就相当于我们的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的分享和倾听我们的一切心语。
我们要做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高度统一的人,生活在现实社会里,要学会过外部生活,学会融入外部生活,但是在过外部生活的背后,我们应该学会真实的了解自我,和内在的自我过活,只有这样我们才是一个完整的自我。
2追逐心灵的宁静
唯有追逐心灵的宁静,才能正确回忆过去;唯有追逐心灵的宁静,才能合理规划今天;唯有追逐心灵的宁静,才能勇敢憧憬明天。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把自己的人生美事、人生渴望列成一张明细表,其中包括健康、英俊、爱情、智慧、才能、权势、财富……他把这张明细表拿给一位老者看,通过老者谐趣的眼光,年轻人看到了这张表的合理性。老人没说什么,随后他拿起红笔将这些青春美梦一笔勾销,只留几个大字——心灵的宁静。
我们每天都在追逐梦想,这些梦想和故事中年轻人想要的大同小异。慢跑、加速、冲刺。我们一步一步向前进。但当我们放缓脚步或驻足休息一下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自己始终得不到想要的充实和快乐。年轻气盛的我们总拿年轻当资本,但我们应该知道,年轻并不是可以随便空想或用笔罗列着人生美事的……
“静”是一个动词。当我们的脉搏、心脏以高于正常速度跳动时,身体里的血液还是在静静地流淌。“静”就像小溪里的水,在狭窄处不拥不挤,放慢前行脚步,在开阔处一马平川,像青虫一样蠕动。“静”是征服夏天的法宝,因为心静自然凉;“静”是朱自清笔下荷塘上月光静谧地泻下的优美意境。“静”总是以独特的动作带来慢半拍享受。
“静”是名词。人生总是追求和谐、宁静的生活,追求安宁的社会。但是心灵的安宁也很重要,让静进驻于身体中的每一块肌肉,在每一个有血有肉的地方,都应该拥有淡定的驻扎地。学习上不骄不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成绩,看破分数这层网,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充实着我们的生活。
“静”是形容词。它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对立与官场尔虞我诈的超凡脱俗。但它并不意味着平淡无为的生活,它只是在喧闹中找一块栖息地休憩一下,然后给自己心灵一点徜徉生活的时间。
追逐心灵的宁静,享受生活,迎来未知的明天。
3寻找心灵的宁静
踏上泥泞的小路,去寻找一个宁静的世界。远方树影婆娑,细嫩的柳枝拍打着东风,几间低矮的草屋间有五棵柳树。一旁是葱绿的田地,落日时分,有人在耕种,期盼着来年的收成。
日升日落,年复一年。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心无杂念,便没有尘世的烦恼,惟有这一方宁静,让我的心灵如此纯净。
怀着正直而又真诚的心,可以毅然放弃官场的一切,可以一如既往地选择清贫。心无杂念,惟有对丰收的渴望,盼望着风调雨顺,盼望着更多的收成。选择了耕作,选择了劳苦,也选择了心灵的宁静。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举手投足之间追求着心灵的宁静。
渴望着人间的美丽和朴实,渴望着家人的平安和欢乐,渴望有夹岸桃花、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让人远离尘嚣,不愿再回到世俗。惟一的盼望就是田间的劳作,在青山绿水之间,让自己的灵魂不再枯萎,让自己摆脱空虚。
请你放开过多的事务,放下不必要的烦恼,有空去山花烂漫之处看看,试着享受心灵的宁静,让心放飞吧。
归去来兮。
4守住心灵的宁静
于群星背后的点点闪烁。没有物质的丰富,我们可以有隐于浮华背后的明媚阳光!
守住心灵的宁静,犹如品味深山间的一汪清泉,宁静而致远;守住心灵的宁静,犹如欣赏乡野里的一地野花,悠然而自在。
放眼世界,不禁想起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独立战争胜利后,他回到弗吉尼亚继续经营自己的种植园,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绿荫下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实现人生的跨越。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他的隐,使他成为美国的“无冕之王”。
守住心灵的宁静,追求女钢琴家的隐,是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守住心灵的宁静,是一种风度,一种境界,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美国作家梭罗曾孤身一人,远离尘嚣,跑到瓦尔登湖畔住了两年多。每日心领神会地欣赏平静的湖面,他的心绪也同样平静如水,澄澈透明。正是宁静的心境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使他写下了充满宁静、恬淡智慧的书——《瓦尔登湖》。
守住心灵的宁静,追求女钢琴家心灵的安宁,享受生活的乐趣!
放眼当今社会,人们或为养家糊口,高考满分作文往返于南国北疆,劳碌奔波在旅途中;或为追名逐利,热衷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在喧哗中;或为阿谀奉承,流连于闲言碎语,沉迷在飞短流长的传播里……总之,心灵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
隐是淡定超脱,是人生境界的极致。隐不但能为我们带来心灵的安宁,更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世事洞明皆学问,一壶浊酒在手,看世间荣华,阅人间沧桑。
守住心灵的宁静,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我们淡定从容,只要我们不求闻达于世,即使山高路远,潭深涧险,也能绘出“小桥流水”的美好画卷。
守住心灵的宁静,追寻“隐”背后的那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