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的位置作文
1认清自己的位置
一只在佛塔顶上安家的老鼠,每天享受着丰富的贡品、没人没有的特权和众人的膜拜。渐渐地,它以为自己真的是佛,以为连自己的天敌猫,也会因为它的尊贵而不敢吃它。最后,它被一只野猫掰成了两半。
许多人就像这只老鼠一样,没有佛的能力,只是偶然站上了佛的位置,便以为自己是佛了,忘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
当今社会,各种专家、学者层出不穷,但实际上,许多人却没有一个“家”该有的实力。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他们渴望被人敬重,于是把自己推上了“xx家”的位置。这时,许多崇拜接踵而至,他们迷失了自我,以为自己真的成“家”了。反观古代,能称其为“家”的,必定是在某方面有极高造诣的人。网络上曾流传过一句话:当你的实力和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时,请静下心来沉淀自己。自封“家”的人正是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自以为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就是赢家。
如果一株植物不按自己的本性生长,就会死亡。人也是一样。
清朝国富民强,但官员贪污十分严重,污吏遍布全国,官员们都已分不清自己的位置和自己本身。张伯行却是一个例外,他在任督抚期间,以为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他不但严词拒绝。还立即发布檄文,严禁下属馈送礼物。张伯行虽身处官位,却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性,记清了自己的位置。再看看今天纷纷落马的腐败官员,哪个不是在权力、金钱、美色中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忘记了自己的位置的?在其位,谋得应该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
加入老鼠可以认清自己的位置,记得自己只是老鼠,不是佛的话,它就不会目中无人到以为猫都不敢吃它,故事也不会以老鼠的死为结局。
认清自己的位置,是对自己真正能力的认可,是对自己本性的认识,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唯有认清自己,方能走好人生这条路。
2认清自己的位置
鹰可以搏击长空,但那不是燕子的目标,燕子的目标是盘旋在人们的头顶,给人们送来欢歌笑语。
——题记
当今社会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年轻人,对自己定位太高,对实力认识不足,不愿从最基本的事做起。这着实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他们总对自己抱着如此之高期望,总不免会眼高手低,根基不够扎实,最后难免是要栽跟头的。对自己的“才干”十分吝啬。总觉得“杀鸡焉用宰牛刀”,这是这类人的通病,而往往就是这类人,对自己过度的自信付出的代价也更大。孟子说“甚爱必大费”,送给这样的人,恐怕再贴切也没有了。
所以,我们要看清自己的位置,坚守自己的位置。
看清自己的位置,是一种迷茫中的睿智。社会的竞争扰乱了人们的心境,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材料中那只欲爬泰山,望长江但又不肯脚踏实地去做的蜗牛。只有脚踏实地,勇于认清现实,了解自己的实力,面对现实才能走向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
反观古人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古有叔牙,认清自己的能力,荐管仲为相。最终成一番霸业。现有马连良能认清自己嗓音沙哑的特点.创造低回婉转、回味悠长的马派唱腔。若它们没有看清自己的位置,那又是怎样的一番结果?那我们自然不得而知。认不清自己的位置的人,总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例如堂吉诃德认不清世界,盲目效仿中世纪骑士的做法,处处碰壁。相声《主角与配角》中的陈佩斯扮演的“配角”认不清自己的配角位置,争当主角.闹出笑话。我们不必像蜗牛那样好高骛远,材料中的蜗牛,若不经登山之苦。就不能欣赏的一览众山小的广阔的风光,只是固步自封望山而叹,而不是一步步前行,那他必然不会达到目地。面对如此,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就算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幽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他们都看清了自己的处境,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何况拥有高等智慧的我们呢?
正视自己,摆正自己。
如果你是一只蜗牛,别急别怕,忘切远方,找一条属于蜗牛自己的道路,那里总有一路灯光为你守候。
3认清自己的位置
当记者问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当初为什么选择数学时,他会得到:“别的都不会,只好做数学。”当记者问著名画家黄永玉,问他当初为什么学画,他的回答同样也是:别的什么也不会,只好作画。
两位大师的回答不谋而合,是什么让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使它们都能正确的估量自己,明白自身的能力,这也是他们能创造出巨大价值,他们成功的原因。
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否认清自己的位置,能否正确的估量自己,可以说非常的重要。因此,我们应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的估量自己。
认清自我,需要我们能正确地给自己定位,看清周围的环境,评价自身的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制定出符合自己的目标,才能决定自己的奋斗方向。
能否正确的评价自己,给自己定位,也是成功的关键。如果只懂得好高骛远,事情往往会适得其反,自己明明五音不全,却非要当歌唱家,明明体质很弱,却非要当运动员,明明跑得不快,却非要跑一百米。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这样永远也不可能成功。人们一定要认清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杨振宁,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成功,也是一个典型的能认清自我的例子。
动手能力并不强的杨振宁,决心要做一个成功的试验,他尝试过许多次,努力过许多次,但结果却是失败了许多次。美国人开玩笑的说:“只要有爆炸的地方,都会有杨振宁。”此时的杨振宁,也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做实验。他看清了自我,正确的评价了自己的能力,于是,他决定放弃做实验,投身于理论物理学。他结合自身的情况,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迈出了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最终,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想当初,杨振宁如果不能认清自己,依然去做实验,那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正是能够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杨振宁。
可见认清自我,正确的评价自己,是多么重要啊!让我们都能够这样做,这样,我们才能在成长途中少走许多弯路,我们才能更快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