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追求的作文800字
1不见杂念方能追求
波兰诗人米沃什说:“如果你要寻一株金色的花,你必得让其他的花儿失去颜色。”无疑,眼里有太多色彩的采花者,必将被乱花迷得失去目标。认真追逐目标的人,是看不见干扰的;正如追逐着鹿的猎人看不见山。
要追逐,就必须心无杂念。
心无杂念,是做事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没有全神贯注于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杂念就会如野草扎根于心田,使我们的目标失去养分而枯萎。
心无杂念地追求,是不计成败,以超脱之姿从容取胜。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若在追逐目标的途中就想着成败,就会分心,造成杂念影响发挥。吴清源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著名围棋棋手,他在赴日下棋前总会通读一遍《道德经》。于是他常常横扫日本棋坛。为何?因为《道德经》中“无为、无我、无欲”的思想助他完全抛除成败带来的杂念,给他以沉稳的气场。我们须培养这种沉稳,它能让我们忘却干扰心无杂念,能帮我们正常甚至超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心无杂念地追求,是锲而不舍,以恒久毅力铸就不凡。追逐目标是枯燥的,如果有了想要放弃的念头,往往就会退而求其次,达不到理想的高度。法国画家雷杜德深知这一点。他坚持用严谨的观察与多姿的画风相结合,几十年一日地画着同一种花——玫瑰。他用超凡的毅力与耐心将玫瑰画得炉火纯青无人能及,被尊称为“玫瑰大师”。用毅力去克服杂念,专心地不断追求既定的目标,心无杂念奔向坚持的方向,即使目标再高远,也有达到的一天。
追逐着鹿的猎人看不见山。因为他整个的眼睛、整个的思维、整个的心,全都锁定在了那左冲右撞的鹿上。如果有一秒的杂念,眼神出现一刻的游离,鹿,他的目标,就会消失在密林之中。自古以来,因为有杂念未能抛开而造成的悲剧何其多也。君不见,仲永沉溺于走亲访友的杂念中,消散了他的文才;玄宗迷失于寻欢作乐的杂念中,瓦解了他的盛世。而想那屈服于匈奴淫威的卫律,又怎能撼动心无杂念地追求气节的苏武的心!
一旦开始追逐,就必定要心无杂念。因为,看不见杂念之后,我们就能看到追寻已久的目标甚至梦想,在不远处闪着诱人的微光。
2有一种完美叫做追求
初更之时,天已逐渐黑下来,朦胧的夜空中,镶嵌着一轮明月。我与几位同仁,一起参加了令我盼望已久的比赛。
听老师说,今天会有一位高手来与我们一同比赛,他曾获得过全国各大书画比赛的金奖。提醒我们又多了一位强劲的对手。老师话音未落,老师所谓的那位师兄悄然而至。正如老师所说的那样,略显当代书法家的气质与风范。仅看外表,整个人堪称完美。
随后,一场高手之间的较量开始了。参赛的诸位同仁次第入场。此时,考场内一片寂静,都在临摹自己的参赛作品。不久之后,老师推门而入,给我们发宣纸准备创作。真是哪位师兄的一个举动让我颠覆了对他的印象。按照规定,一个人只能领三张宣纸,那位师兄趁老师不注意,多拿了两张。这样就会有人少纸。发完纸后老师便去了别的考场,那位师兄若无其事的把纸卷起来,逍遥自在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小声的向他说道:你貌似多拿了几张纸
多拿了不就多拿了呗,多拿几张能怎样?他孤傲的说道。
那你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了吗?你多拿纸就会有人少拿纸。我反驳道。
反正老师也看不见他理直气壮的答道。
我彻底无语了。
其他同学都在创作。心想,他这件事可定会露馅,等巡考老师来了再去举报他,我也没有再去理会他,而是马上进入了状态,全身贯注的在搞创作。
我想好布局后,叠好格子便开始创作。比在我的手中挥洒自如,墨在纸上交织纵横。不一会儿,我的第一幅作品诞生了。虽然是尽心机写的一幅作品,但是写的并不理想,有好几处败笔。例如在写嶽时,山中间的那道竖写得靠右了,是左右两边不够均衡,从而导致整个字都歪了。第二幅,第三幅作品虽然都有进步,但自我认为也不是特别理想。
创作完毕后,老师踱步进了教室,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没等我去举报那位师兄,老师已得知此事。按照规定,他被取消了比赛资格。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啊,他输在了做人的基本道德与行为习惯上。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谁敢保证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无败笔,只是《兰亭序》的声誉掩饰了它的瑕疵。多少例子不都如此吗?
我们做不到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完美。
3人,应该追求什么
外在美是绚丽夺目的,它会很快攫取众人关注的目光;内在美是含蓄内敛的,善于观察思考的人会发掘它的内涵。形质兼美是我们都想要的,但二者只能拥有其一的时候,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雄鹰舍弃了孔雀那艳美屏风般的尾巴,才能自由翱翔于万里苍穹,仙人掌舍弃了阔大鲜润的叶片,才能在茫茫大漠中屹立不倒。枯叶蝶刻意用枯萎的外表隐藏自己,反倒成为人们疯狂捕捉的对象,非洲象正因为突出难掩的魅力长牙,才处于濒临灭亡的命运。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凡事只看重表面,过于追求浮华的形式,而忽略它的实质,难免产生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不顾家境的好坏,穿着一味追求时尚的虚荣者,最终只能落得个外表光鲜却腹内空空、家徒四壁;选择伴侣时只看脸蛋家财而不注重心灵契合的婚姻,能有多少幸福可言?
巧言令色固然可以讨得他人一时欢心,但谁都知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花拳绣腿固然可以让外行眼花缭乱,但在内力深厚的行家里手面前,怎能不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朴素的形式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平凡的外表更容易让人发掘其深沉的底蕴。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外表粗朴厚重,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让它折射着历史的光华;原始歌诗是简单朴实的,但它闪耀着祖先生活劳动的精神和智慧,美不胜收,才使我们鉴赏咀嚼,把玩不够。
看到一个故事,说在国外,一些家长对客人夸奖孩子漂亮会不高兴,因为漂亮的外表是父母给的,而孩子后天努力所获取的种种进步才是父母真正的骄傲。我也曾听过这样的话,作为女人,三十岁之前的美丽在父母,那是先天的,外在的,会被岁月一点点地剥蚀掉。而三十岁之后的美丽在女人自己,那是知识、智慧、修养和才情的综合体现,那才是永恒的,是到八十岁依然还让人心动的魅力。
无论什么时代,完美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但人生本身不是完美的,只有正确的态度和抉择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美好:当我们没有艾丝美拉达的美貌,我们可以培养卡西莫多那样纯洁的心灵;当我们不能像比尔盖茨那样送给女儿钻石黄金装饰的衣物,我们可以给她温暖的怀抱和无微不至的呵护;当我们不能拥有明星大腕那样辉煌灿烂的人生,我们一样可以拥有普通人平凡而多彩的每一天。
4我一生的追求
从一开始的看图写话,到写日记、作文,再到自己展开想象写小说,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对于我,刚入门的启蒙——看图写话,无疑是最艰难的一段。
说出来我也不怕笑,二年级的我,看图写一句话时,都要在那愣上几分钟,才能像挤牙膏似的挤出那么一两句来,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三年级。三年级上册,写作文几乎成了我最大的痛处。每天都在苦恼、烦闷中度过。三年级下册,我转学了,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而在那时,以前最讨厌的日记,却也成了我倾诉的最好去处,每天观察到的一点一滴都被写进了日记中。
来到了新环境后,我发现班里的语文老师——郭老师,教起作文来很有一套,她告诉我们,运用平常语文课本和各种书籍上积累的好词好句,可以将文章写得更细腻。但这些都不是重点,对我真正有巨大帮助的是修改。一篇作文至少修改三次,不能只局限于改错词病句,而要学会在修改中不断创新,有自己的东西才能吸引读者。
之后的两年,她先后教给了我借鉴与联想。不会写、没题材时,可以去模仿、吸取他人的长处,但杜绝抄袭。想要把文章写活,则要有自己的创想、思维,以及对文中每一句话的仔细推敲。写文章,一定要细、独、美。
现在,我12岁。11岁时就已经尝试写小说了,那时,我想要写很长的大长篇,可又发现,以自己目前的水平不够。因为在小说当中,每一句话都至关重要,我没有那么周密的思维和富裕的精力、时间。于是,我便开始写一些充满温暖、快乐、励志的小短篇,下面就是我曾经写过的一个片段:
当我猛然醒悟时,却发现自己与欣然之间的友谊已经渐渐消失,为了挽回,我只能拼命地去寻找欣然的下落。我现在才知道,友谊是多么宝贵,原来从始至终,都只是我掉入了那嫉妒的夹缝中……
现在,写作文已不再是令我烦恼的问题,一提笔我就能行云流水般地写出来。而我也一直追求、坚守着一个理念:
让爱与写作同行,让快乐伴我成长!
5追求那份纯真
随着时光像沙漏一样慢慢流逝,我也一天天的长大,心智开始慢慢成熟,是否早已失去了那份纯真。
好怀念小时候的傻傻的笑,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任何的烦恼,可以和朋友们一起无所顾忌的大笑,毫无顾忌别人的感受和眼光,可是当我们慢慢的长大,我们关注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眼中的事再也没有那么纯粹,当我想要和他们一起疯一起闹的时候,他们却心有余悸的说要保持形象,是不是长大了,就再也没有纯粹的友谊了吗?
长大了,心思细密了,开始学会防着别人,可是学会处心积虑,开始学会怎么样不受欺负,可是慢慢的随大流,可是慢慢的变坏,心里的秘密再也不敢和别人说,因为不再相信别人,怀疑别人会公布自己的秘密。各自心里想的都藏在自己的肚子里,谁也不说出来。
长大了,再也不那么单纯了,喜怒哀乐都要控制着自己,因为不想让别人看笑话,学习上充满了勾心斗角,问问题藏着掖着,不想告诉别人,生怕别人超过了自己。
为什么,长大了,一切就变了,为什么小时候的单纯会随着慢慢长大而失去,为什么再也不能纯粹的笑,纯粹的哭,为什么会徒增那么多的烦恼,有什么会凭空出现那么多那么多的顾忌,我很无奈,也会很苦恼,有时我会觉得好做作,好假。可是现在的我们早也不会傻到把对别人的感觉说出来,因为那会让人讨厌,所以我有时也学会了圆滑,也学会了所谓的为人处事,可是我觉得好累,我觉得每天就像戴着面具在生活,我好想回到小时候。
追求那份原先的纯真,追求那原来的美好。青春的我们应怀有自己的理想,脱去那一些俗套,那些莫须有的烦恼,那些所谓的处心积虑,让我们手牵着手,一起去追寻我们向往的未来。
纯真也可以和梦想并存,有了那份纯真作伴,我们追寻梦想的道路会更加轻松,会更加快乐,我们才不会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迷了方向,心中清澈得像一汪泉水,我们更容易找到生命的方向。让我们保留那份纯真,人与人之间才会真诚相待,我们的人生才不会孤独,才不会像个小丑一样整天戴着面具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纯真与青春,陪伴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去寻找人生的真谛。那份纯真,希望每一个人都会长留心间,那样,生活才会幸福,才会轻松,人生才能充满阳光与笑容。快乐的对待每一天,纯真长存心间。
6一点一滴看“追求”
从前有一朵紫罗兰,总是祈祷自己能够变成一朵绚丽娇艳的玫瑰。终于有一日,上天对她说:“我可以实现你的愿望,不过你将以生命为代价,你将只有一天的时间去享受变成玫瑰的美好。”紫罗兰欣喜若狂。刹时间,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诞生了,她芳香四溢,美艳无比。世间任何花草都不及她。
鸟儿为她朝贺,蝴蝶为她舞蹈,蜜蜂为她唱歌……这一天真是美妙极了,她享受着,陶醉着,竟然不知灾难正悄悄靠近她!一缕阳光如火般照射在她身上,疼痛瞬间传遍全身,她的美貌消失了,曾经芬芳饱满的花瓣瞬间枯萎凋零了——玫瑰,哦,不,这株追求美丽的紫罗兰就这样消逝了! 这就是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笔下的《贪心的紫罗兰》。想必很多读者和我一样,乍一看这篇文章,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颗多么贪心的而又愚蠢的紫罗兰啊!”也许你会说她自讨苦吃,贪图虚荣,罪有应得。但是,难道就没有别的理解了吗? 有句话说:“知足者常乐。”大意就是做事要有分寸,不可以太过火,要乐于现状,懂得知足。
当有了一定的成就后就应当知难而退,不要过分寻求过高的利益。“飞蛾扑火”的故事大家也都清楚吧。飞蛾为了寻求光和热而自取灭亡,最终却被火活活烧死。也许有人会认为飞蛾自取灭亡的行为是十分可笑而且愚蠢的。可是我却认为飞蛾和紫罗兰一样是值得赞颂的。飞蛾虽化为灰烬,但他的生命得到了升华;紫罗兰虽然香消玉殒,但她绽放了美丽,得到了自己内心所想追求的东西,多么值得敬佩啊! 在社会中也有两种人,一种是随波逐流,平平凡凡度过一生,虽安安稳稳却中庸至极;另一种是敢于向命运发起挑战,永远与自己的命运拼搏下去的人,他会逆于常人,为自己的目标而全力奋斗,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我并不责备前一种人。但是后者才是生活中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化为利刃,划开风雨,刺破生活中的黑暗,在命运面前挥出一道道寒光,向整个世界展现自己的光辉。我们也该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要知道目标并不遥远,只看你能陪着你的目标坚持走多远!
7一粒沙的追求
把梦想种在心上,会开出一朵勇敢的花。每当失落的时侯,你会闻到一股沁人的芬芳。题记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题记
我没有漂亮的脸蛋、魔鬼般的身材,动人的歌喉、华丽的舞姿,有的只是平凡的外表和一颗不平凡的心。一一粒沙子跳进了河蚌,数年之后,它摇身一变,成了昂贵的珍珠;几粒沙子,溜进小溪,经过微生物的啃噬,成了美丽的宝石……
我也是一粒沙子,在纷繁的世界中追逐着我的河蚌、我的小溪。类比说理,总领全文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飞逝。世界在不停的奔跑,我的脚步从没停下,可是现实依旧把梦想冷冷拍下。我无法打开紧闭双唇的河蚌,更无法跃过石子跳进眼前的小溪,我迷惘了,失落了,更加痛苦了。所谓现实总是残酷的,痛苦到了极限就对它不屑一顾了。美丽的花开在暖心的春季;痛快的雨泻在炽热的夏季;枫叶的红染在枯燥的秋季。收拾了前日的一张张笑脸,带上最美好的部分前行才最为明智。因为坚持的人才会走得到远方。三有时也会流泪,但流泪也总是好的,重要是在流泪的时侯汇成日后珍贵的宝藏,而这种宝藏只能落在心上,每当拾起的时侯会发现多了一种悲伤的力量。
想做一只小鸟儿,但不要妄想似的霸占整片天空,因为那样,一不小心也许会很快被云揉碎翅膀,在天空跌落下来。想做一株小草儿,但不要逞能似的染绿整个世界,因为那样,你的身边便没有同伴,独自坚守世界是可怕的,不要在临死前才发现自己竟微不足道。语言深刻隽永,说理透彻精辟四就让我做平凡的一粒沙,当微风玩弄般将我卷起时,寻找一个最佳时机,跃进小溪,做我美丽的宝石,享受微生物对我寄与厚望般的啃噬;就让我做平凡的一粒沙,当河蚌呼吸的刹那间闯进它的心间,做我昂贵的珍珠。
把梦想种在心上,会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每当失落的时候,我会闻到沁人的芬芳,这是一种勇敢的力量,哪怕梦想一次又一次跌落悬崖。因为我坚信,坚持追逐的人才走的到远方。五拥有平凡的外表,但是却不代表心也一样平凡。平凡的沙子可以单调的躺上一万年,但追逐在路上的沙子却可以做昂贵的珍珠和美丽的宝石。谁说沙子一定做金子,踏上了路途不同,也许结果是不同的,但是,只要追求过了的沙子都会在太阳下闪着耀眼的光。
8不舍的追求
如果看见一个有缺口的圆,你是否会将其补充完整?我会。如果你的答案和我的一样,就说明,你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曾经喜欢看长长的都市剧,因为不论情节多么惨凄或是扑朔迷离,最后的结局总会令人皆大欢喜;历尽磨难的恋人重逢在路边的红霓下;失散多年的亲人重新团聚;悬机重重的迷案真相大白,芸芸众生各得其所。只有这样,我才会坚持看到最后,因为我知道,结局总会是好的。
不喜阳光柔媚的春,因为它煽情而又急促。酥酥的风撩得整个春心荡漾,欲拥其入怀,她却在瞬间,无影无踪。
不爱骄阳当空的夏,因为它酷热而又漫长。炎炎的日烤得全身酸软无力,想逃离其笼,他却在头顶,步步紧跟。
亦不恋天高气爽的秋。“人”字当空的北雁,频频回首曾眷恋的枝头,参天的树留不住盛夏朝夕的老友,只能无奈地流下残枯催败的叶泪。澄澄的果实在习风中轻歌曼舞,昭显着成熟的喜悦与生的骄傲。肃杀的景致揭露了生命的残缺:当新生尽情吮吸第一口甘露时,总有垂老无奈地死守最后的余咽。
不宠寒风冷凛的冬。荒无生迹的林间,静静地沉淀曾喧扰的山涧。无边的白雪掩埋了黑的一切。轻轻地折下昔日繁花锦簇的枝条,松松脆脆。握着断枝的手微微地颤抖,长长的叹息飘渺直上:皑皑长巾裹住了山香消玉损的容颜,却裸露出生命不甘一击的脆弱。
四季仍在周而复始的轮回,生命也在不息的衍变,小小的屏幕仍不倦地演绎着或悲或喜的结局。我依旧背负着倔强与坚强,在茫茫人海,苍苍大地上追寻我的完美。
就在我回首的一瞬间,窗外的桃花和风轻摆,那袅娜的身姿,羞红的脸庞,那粉红的生机——那唯美的生命?!拍案欲起,却猛地愣住,那花儿的美丽,不也是来自花心的破碎吗?
良久,无言。翻然醒悟:“月有阴晴圆缺,此事与难全。”追求完美不等于抛弃生活中残缺的美丽,社会的车轮在前进,人们追求完美的信念也更加坚定,在开拓的路上依然有美陪伴。上路吧!带上苏老的箴言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