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自己谈话高中作文
1同自己谈话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笔下丰满的灵魂,正是从这一句开始哈姆雷特同自己谈话,提出了对人性的思考:对自我的认知和质疑而我们人类,就是在这一次一次同自己的谈话中进化,提升了精神的境界。
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人的意识,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川,自我只占了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如何了解那剩余的八分之七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同自己谈话。
这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能力时常地自问“我是谁”、“我在哪里”以及“我将要做什么”,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我的优缺点、所处的环境、立场以及眼下的事务现代心理学、营销学等等,第一章往往都是同自己谈话,要求个体明确目标,从而谋定后动因而,同自己谈话是自我认知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手段。
听从自己的心,不需要随波逐流哥伦布的心说:我要航海,于是他向西班牙女王借得船队,最终发现了新大陆遵从心声,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偏信,不盲从,这些都要从自我谈话中得来。
布鲁诺被火焚过,耶稣被十字架绞过,但若没有这些追求心声的人,又哪来人类思想和信仰的提升?伟人与凡人很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懂得同自己谈话的艺术在自我的认知和反省中,他们看见了本我的真实,对于真理和信念的追求。
提及史铁生,很多人或惋惜或赞赏,可又有多少人真正拜读过他的著作呢?他在小说《务虚笔记》中刻画了一对青年男女,他们不谈风月,却谈论生死、人伦这些深刻复杂的哲思这对男女正是史铁生同自己谈话的产物他认真地听着自己的思考,如冷眼旁观者,又如深思慎行者在这一次次自我的思虑与锤炼之间,他参悟了人生的真谛,看淡了失去双腿的不幸,看轻了世人的同情或敬仰从神坛上走了下来,却又在一次次攀登着人性终极的顶峰。
我们都需要这般同自己谈话的勇气与能力或许人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在同自己的谈话中,我们能窥视本我的欲想、生活的准则、人生的至理,具有更高尚更纯粹的精神追求努力向隽永靠拢,比永恒更永恒。
2同自己谈话
有多久没有同自己谈话了呢?很久了吧!小时候,每次和妈妈吵完架,自己都会同自己谈一下话,可是这次我没做错什么,依旧要同自己谈话!
幼年时,你可以是个吃棒棒糖的小瓷娃娃,哭了吵了气了闹了有人哄你、袒护你;孩提时,你是个循规蹈矩的校园好学生,偶尔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发生一点小争执的真实的你;再大些,你是个胸有红领巾飘扬,臂有三道杠炫目的文明干部;少年,你是个偶尔叛逆偶尔乖张学习不错的中学生。
其实一直都很累,你年比一年重的书包和一张又一张的奖状,每上完一个学期下来,卖废品的钱一年就又比前年的多。眼睛近视了,手出茧子了,背有点弯了,脑袋有点痛了。
妈妈说:“你得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家!”这样唠叨的话,是每天都会重复不下三次的。
我说:“哦!”
爸爸说:“多看看书,少玩点电脑,都几点了,还不睡觉去!”这样教训的话,每天的内容一定都是不一样的。
我说:“哦!”
没人知道,你在真真切切的努力,就像鲤鱼为跳龙门那样做准备一样,没有人知道,你在接近十一点的时候才写完作业,刚刚玩了不过十分钟的电脑。茶,喝进的是悲伤,因为,它是苦的,吐出的热气是无奈,因为它是无形的。你的苦说不出,所以只能往肚子里咽,你的无奈,说不出,所以只能如烟般,让它消散。
你这样做牵线木偶有多久了呢?你不哭不闹又有多久了呢?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曾经,你可以与朋友谈天说地,现在,你只能与朋友说着客套话;曾经,你可以爽朗无顾忌的肆意大笑,现在,你只能把嘴巴用在吃饭与读课文的上面。
哦,亲爱的我自己,请你好好想想吧,大雁如此矫健的英姿,是因为他们会飞翔,那么你呢?如同笼中之鸟,没了婉转的鸟鸣,没了可以振翅高飞的空间,没了思想,没了抉择,哦!请你好好想想吧!
看外面蓝天白云、绿草红花,世界多么美好,何必为取悦别人而毁掉自己呢?我凝眸,谈话结束!
3同自己谈话
同自己谈话,看似无稽之谈,但这并不简单,亦不无谓,正如“人因思想而伟大”,人也因同自己谈话而高尚和纯粹。
纵观古今,伟大的思想家无不同自己谈话。庄周梦蝶是自己与自己精神的交流;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大道就在每个人的本心之中,须自己去挖掘;再到后来的瓦尔登湖畔的梭罗,皆因“同自己谈话”而到达极高尚和纯粹的境界,亦给后人以启示。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同样,“同自己谈话”,也不属于“言”的交流,而是精神层面上的。我们不是疯子,不会真的对着镜子同自己谈话,但我们内心的镜子,是否还明净如初呢?
反眼观今,物欲横流,人人汲汲营营,委委蛇蛇,高尚纯粹之士鲜矣!何哉?是由于极少有人懂得、有人想到要“同自己谈话”。
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对于今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许多人或因名、因利、因所溺而失去自我,就于流俗,他们可曾想过,问问自己,自己的本心希望这样吗?
“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主观所臆断的喜好,并不一定是对“另一个自己”有益,而这,只有通过同自己谈话才能得知了。
时常自省、尊重本心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目前常曝出的企业利益熏心欺害消费者,或是路人见死不救之类,皆出于不懂得“同自己谈话”。企业若晓此,便会合法经营,以口碑为上;路人若晓此,便不会违背内心的道德。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若是有智慧有胆识反省自己,直面本心,就能从中汲取力量,最终屹立于世界之林!
同自己谈话,需要学习,亦需要勇气和思辨,我愿籍此以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愿每个人因同自己谈话而高尚纯粹,求自我臻于至善。
同自己谈话,并非真的自言自语,而是以度诚笃定的心态,去省察自己的内心,去光大心中的仁慈恻隐,去辨别外物的纷扮,从而达到一个至高至善的境界。
4同自己谈话
放眼望于世界,有谁会比你更懂得你自己,又有谁更加懂得你内心的所想与所得?来同自己谈话吧,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让自己的意识形态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同自己谈话,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周围细致入微的变化,感悟人生的真谛,轻嗅下花朵的芬芳,细看柳树刚抽出的嫩芽,聆听那轻快的泉水叮咚。似乎觉得世间没有比这更加美好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平日里没有发现?原来是少了一颗静下善于去发现的心。用一颗心去发现,你会发现原本整日哆嗦的母亲是那样的爱你;你会发现课堂上老师递来的眼神是那么的充满鼓励;你会发现迎面而来同学的招呼声是这么的友好。整个世界似乎更加明亮起来了。问自己,用一颗心去发现开心吗?原来世界如此美好,而过去的我忽略了太多。
同自己谈话,自我反省,从而使自己更懂自己,便可以制定出属于自己的目标。人们总是在失败中成长,而成功的人总是善于在失败中寻找原因,善于自我反省。问自己,知道失败的原因之所在吗?吸取教训,为下次的努力夯实基础,成功是由失败得出的经验作为基石,只有坚固的基石,成功才会更强更大。就恰如古人所说:“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同自己谈话使我们更加善于总结与反省,同自己谈话,让我们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同自己谈话,自我鼓励,不妄自菲薄,正视自己的实力,不退缩勇敢的踏步前进。成功常常能触手可及,但我们却常常没有那一个伸手的勇气。总是觉得自己实力太强差人意,无论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大好的机会就会指缝间溜走,只留下一个自哀自怨的身影。同自己谈话,问自己难道这件事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完成吗?往往不是,是我们过于妄自菲薄,对自己没有信心,只要自己愿意去拼搏一下,成功也是可以属于你的,不要害怕,不要退缩,勇敢地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同自己谈话如同一根强有力的浆,让驾驶小船在失败沮丧的河流中奋勇向前,冲出失败与沮丧,奔向活力与成功的怀抱之中,迎来人生新的篇章。
5同自己谈话
燕子过去,有飞回的时候;桃花落了,有再开的时候。然而,时间就不同了,一旦流逝,我们就不能再把它追回。因此,我们必须珍惜时间。
古往今来,多少人曾立下大志,要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事业来。可是,为什么有些人能获得成功,而有些人却一事无成呢?其中不珍惜“今天”是某些人事业失败的原因之一。
对一个革命者来说,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但这三者之中,我认为更应该珍惜“今天”。鲁迅是中国文学巨匠,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用每天超量的工作,充实着一个个“今天”,所以,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留下了丰富的遗产。牛顿埋头工作,达到忘记吃饭的程度,所以他才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平均每星期就有一项发明,那是多少个不眠之夜的结晶啊!每一个清晨,每一个傍晚,他都视若珍宝,决不肯白白放过。他抓住了“今天”,抓住了一生的时间,终于在科学史上写出了光辉的一页。达芬奇、列夫托尔斯泰、达尔文等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画家都曾说过,要从“今天”抓起。正因为这些伟人十分珍惜时间,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应当说每位对人类历史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都是“今天”的主人,都是珍惜“今天”的人。
朱自清感叹“时光如水”,写下了《匆匆》,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谚语中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句。这些都告诫我们要珍惜“今天”,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可有的人觉得人生如梦,任意地挥霍时间。有的人希望成功,却又舍不得费力。只是羡慕成功者,时光就在羡慕中,幻想中消失了,到头来只落得“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还有一种人,他们也想为成功付出劳动,但总是说:“从明天开始”。这种人不懂得抓紧“今天”。于是,“万事成蹉跎”,时间在无声无息地,永不停止地流逝。
6同自己谈话
当命运的天空出现暗灰色,最好的回击就是同自己谈话,努力站在最高的位置,向自己倾诉灵魂的真谛,别让自己太苍白,也别让自己迷失了方向,自我谈话才能拨开云雾寻找太阳。
我的高中生活,在远离父母的一座小城里度过,每一天都在宿舍里、教室、食堂这三个地方之间奔走,每一个安静的夜晚都是在堆积如山的作业中度过。隔绝了浮华的灯红酒绿,离别了绚丽的姹紫嫣红,我恍若桃花园中人,不问世事,只把自己置身与一个幽静的天地。
有人说,没有独自远行,就没有那剪不断的乡恋,化不开的乡愁和百感交集《游子吟》。是啊,我们可曾真正体会到朝夕相处的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与幸福?
在家中的饭桌上,父母一个劲儿给我们夹菜,劝我们多吃点,你我可曾皱过眉头厌烦过?你我可曾知道父母宁愿喝汤看我们吃肉的幸福?下雨天,粗心的你又忘记带伞了,慈爱的爸爸妈妈拿着雨伞焦急地等待,你我是否感到理所当然呢,是否有一种温暖的感动?你我可曾因为父母抽不开身让自己淋了个落汤鸡而向自己父母大发脾气?
我们,还是孩子吗?不,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但长大却让我感到失去了好多好多。在家,我不再和爸爸谈天论地,不愿和妈妈说校园里发生的趣事,爸妈不再和我说笑了,他们的话语中总会有两个字——学习。烦闷的情绪渐渐让我的内心陷入阴影,和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顶嘴已让我在别人眼中成了不孝子。渐渐的,我的沉默躲过了和父母的欢笑;我的吼叫躲过了和父母的交流;我的摔门声多过了和父母的谈话。长大让我和父母之间多了层隔膜,但有时,我好想穿越这道鸿沟,再回到从前那快乐的时光。
回忆往事,记得在每一次过马路时,妈妈总是紧紧拽住我的那双小手;记得每次生病时,床边总有眼神急切的爸爸;记得每次玩耍时爸妈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这一切的一切我怎能忘记,突然觉得自己好笨,爸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为了我将来能快乐。突然觉得自己有过好多对不起他们的举动:每次沉默时父母的内心一定很无奈吧,每次吼叫时父母内心一定很痛苦吧,每次摔门后父母定很伤心吧。猛然之间,才发现自己如此无知。
这一切的一切,相信你我都有相似的经历,自己的确被爱所包围,被幸福所环绕,可是有多少个你我却视而不见,感而不知,正如天下每位父母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父母都知道我们喜欢什么,爱吃什么,我们却从来不知道父母喜欢什么,爱吃什么。
同自己谈话,谈出父母给予你我的幸福,谈出自己轻视家里的温馨,谈出自己与爱的隔合,追梦的你我,不要抛弃亲情,别让寂寞,失意留在智慧的心房。
懂得感恩,用行动擦燃火花,生活的感动,恩情的相遇,使得两代人之间的玻璃被消融,融为一体,没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