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感悟人生作文1200字

时间: 09-15 栏目:话题作文

1感悟人生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题记

上帝擦去他们所有的眼泪,死亡不再有,也不再有悲伤和生离死别,不再有痛苦,因往事已矣。而幸福却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惟一永恒的东西。

生命的可贵不在于它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在于它是厚度和广度。人生就像一盘棋局,由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叹。这就需要用心规划人生。每个人都有渴望童话故事里的幸福,可那样的幸福却让人有“只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的感觉。因为不曾拥有自己的人生过得浑浑噩噩,只能躲在角落里仰望幸福,在人流涌动中寻找失落的人生。一个人走在寂寞的街道,看陌生的风景,心中不禁泛起波澜,是时候该为人生添彩了。

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人生是需要用脚步去丈量的,没有起点就没有终点;人生是要用心去走的,随心所欲的结果就是自食其果。一不小心就会从高处跌入谷底,高处不胜寒的傲气就会变成“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怨气。人生一下子就黯然无光,哪里去寻找光明?人生一下子就被统统打乱,但我们不怕。心若在,梦就在。我们要建造属于自己的王国,做自己的英雄,创造自己的神话,不管怎样,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我的舞台,自己主宰,燃烧沸腾的血脉。我喜欢早上起来一切都是未知的,不知会遇见什么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人生也一样。盲目会让梦想越走越远,因为梦想是需要“聚焦”的。对于人生,从来就不该打无准备的战,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是“罪恶”的,早应该被踢出局。我不想赤裸裸的回去,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即使不是没华丽,也不应该黯然无光。成功者并不在乎占据了最好的开始,而在于有计划地坚持。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幅宏伟蓝图。若干年后的今天,自己或许是一个科学家、宇航员、老板、白领、教师等等,过着让别人羡慕的日子,在对应的岗位上体现着自己的价值。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做最真实的自己,长大后做一名医生,尽心为病人服务,让爸爸妈妈过上好的生活,让他们不再那么劳累,努力孝敬他们,让他们幸福。这是我最简单的想法,也是我最想做的事。规划好人生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就该付诸行动了。当你在艳羡别人幸福的时候,扪心自问,他们挥洒汗水的奋斗历程你有吗?成功从不眷顾弱者,生存的法则永远只有一个。“不经一番寒彻苦,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真理被千万次地证明着。生活就像冷面阎罗,不管你做了什么,它都会记着,就在你的人生银行里存着。它记录着努力的汗水,也收集着颓废的经历,以后的日子就看汗水与颓废的比值。通往成功的路永远只有一条,那就是坚持。坚持梦想,守住自己。人生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踏踏实实,平平凡凡。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人生的光彩在哪里?早上醒来,光彩在脸上,充满笑容的迎接未来;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挺直腰杆活在当下;到了晚上,光彩在脚下,无怨无悔地走过人生中的每一天!

2感悟人生,感悟生命

天空在哭泣,山川在暴怒,大地在残忍地冷笑,灾难,这不可抵挡的利箭,直插进我们的心里。这些天,我已经看惯了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与死神的残酷较量,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但又无时无刻不被顽强不息的生命所折服。不!更确切地说,是震撼!5.12的阴云尚未散去,仍然笼罩着中华大地,笼罩着每个人的心。可是,十三亿炎黄子孙从没惧怕过,在这次事件中,我感悟出了生命的真谛。

在地震中,一位被压在砸下来的石块下的伤者,被困180小时之后获救,在这期间,他靠喝自已的尿液来补充水分。在瓦砾里面断水断粮,与外界失去联系,还不能入睡,因为一旦睡着了,就再也不会醒来了。他在与死神打仗,疲劳战,比的是意志,他赢了,他获救了,是强大的生存信念支撑着他,意志力是他的矛,坚定的信念是他的盾,他靠着它们,驱赶了死神。

古今中外,是一个绿茵草原,绽放着无数凄切而壮美的生命之花。一个以“有生命就希望”为名言的世界顶尖科学家——霍金,因患严重的肌肉萎缩症而只能通过电脑系统和语言合成器表达自己的思想。但他凭着一个清醒的大脑和仅能活动的三根手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科研成果。但是,他虽然拥有了很多四肢健全的人所没有的东西,可他在掌声、鲜花背后,所受的煎熬,有谁体会得到?病魔摧残他的身体,但推不垮他的意志,是心底那个信念支撑着他,永不倒下。霍金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让我感触良多的话:“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听来像老生常谈,然而这却发自霍金的内心深处,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勉励,霍金的行动已证明一切。

另一朵花瓣上刻写着“顽强”,的生命之花——张海迪,五大著名残疾人、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五岁时,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高度截肢,下半辈子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要是我,我早觉得天都塌下来了,都不想活了。但她没有,她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接受了命运的不公平。张海迪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但她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奋发自学,以顽强的毅力,先后自学完成小学、中学、大学课程。她甚至以坚定的意志力,去攻读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她在与命运抗争!她在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人们:“我可以!”。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奠定了她在世界上的地位——她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张海迪的事迹又一次告诉我们:从容面对命运的不公,有着自已的信念和草根般的顽强生命力,一切都会好起来。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

贝多芬、爱迪生及中国最近的残运会游泳运动员李汉华,项项铁证都说明了生命因坚持而可敬,因顽强而变得五彩斑澜。身体残疾的人能做到的事令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感到汗颜。残疾人能做到的事,我们就不能做到?坚持心中的信念,每个人都能做到。生命的真谛,莫过于此。感悟生命,让生命之花开得轰轰烈烈!

3感悟人生

岁月随想-人生感悟岁月如梭,常常想起孔子的名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这句话含有太多的人生哲理,是中国人定位人生时间的坐标。

小时侯对于外部的世界,是好奇心强,什么都好奇,自已又找不到答案,万事都需要别人帮助,是一种外部依赖性心理。老师说的,电视、电影里的、书上写的,都是权威的,是知识的来源地。记得小时候,小朋友之间争论什么问题,常常是以“书上说的”为准,“书上说的”严然是尚方宝剑,是“金标准”。

到了“三十而立”,就可以确定自已的人生道路,可以立业了。好奇心已经大大地减弱,对世界有个大体的把握,实际上是不需要太多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依赖少了。但还没有到“不感”的地步,对世界的感知尚来透彻。

“四十而不惑”是真正到了对外部世界有了完全的了解,人生已经成形了,没有什么可以好奇不解的东西。不知道的东西是因为自已不干那一行,没必要了解。如果觉得“四十而不获”,是因为没机遇,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不过这个阶段的人,常常觉得心里着急,已到人生顶峰,再不作为就没机会了,年龄储蓄已将近用完了。

每想起光阴逝去,岁月不再,心里一半是惶恐,一半是不安,外带些着急上火。人生如果能到500岁,这些不安就会减少多了。

父母之心,赤子心明:赤子之心,父母亦明?——题记。

初三的我,现在的我,此时正在作文的我。很满足现在的生活,整天的忙碌,毫无碌碌无为的样子,因此而使我的生活充实无比。像一个巨大的气球,被吹得无法再吹进丝毫气体。但,依旧需要不时的换气更新。

起早贪黑,毫无松懈的努力着。这些努力,永远只存在自己那小小的心中,无法让大大的社会所发觉。但,我不沮丧,依然如此。

但今天,却让我的心倍感难受。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学习,我拖着疲劳的身体回到家。只想抛下沉重的书包,去玩会电脑,来释怀这一个星期的疲倦。因为今天妈妈和同事去春游了。家中只剩下父子二人。父亲不知所措的问我想吃什么,我附和着说方便面。晚饭过后,父亲在玩电脑,我悠闲的看着小说,突然喊了声一会我要用电脑,因为是星期六,妈妈也同意我完成作业后玩电脑。待到7:30我坐在电脑前,开着动听的歌曲,手指飞快的点击着鼠标,看着一篇篇的论坛帖子。汲取对文字的精华,升华自己对作文的热情。

但,好景不长。8:08的时候。父亲叫我不准玩了,说了一大堆什么现在学习紧张,哪有时间玩电脑,赶紧去学习,否则考不上高中就去种田之类的话。仿佛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毛孩,父亲一边说教,一边用厉声的语气毫无松懈的威胁着。我知道再怎么辩论,再怎么挣扎都是徒劳,就索性气愤的离开了电脑。

我闷气的关上房门,躺在床上思索着。父亲却在外面看着电视。我亦然特别的气愤,穿上衣服拿起mp3就出门了。出门时父亲还厉声吼道,你最好死在外面,不用再回来了。我气愤父亲对我的不解,所有恼怒聚集在心中,我毅然不理会他的吼声,轻声关上门。恼怒的走在人流极少的街道上。

坐巴士到超市,走在那还算得上比较繁荣的街道上,至少在我们这里是如此的。

走累了,坐在路旁的白色椅子上,耳里塞着mp3,响着动听的女声。脑海里顿时文思泉涌,思绪胡乱的交织着。

4感悟人生

空旷的天空下,看的见的是白云,看不见的是清风,一群大雁由南向北远迂,飞来飞去还是人字形,几声哀鸣偶尔划过天际,跌落心头,我仿佛听见一种回音:人在旅途。

一只白鸽以一种挑逗的姿态停在窗台,已有好多日子了,使我颇感兴趣,一种由衷的友好使我想去接近它,它好象意识到什么,还没等我靠近它,就飞得远远的,从此,这只鸽子再也没有飞邻我窗口。

我心中一阵茫然,于是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我没有任何居心,只想表达我的一份好感,而你却用一道怀疑的目光竖起一道墙,把一切封闭起来,甚至连以前的那份友谊也收了回去。从此,我不敢轻易示什么,只是怕失去那份已有的美好,只好把那份默默的情怀藏在心底。人与人之间往往拒绝多于接受。过多的戒备与冷漠,是这个世界枯燥而又沉闷,从此,真诚也成为卑鄙。

烈日下,一老翁坐在岸边,两眼一动也不动地盯着河面的浮标,从日出到日落,依然两手空空,老翁却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我很是纳闷。

老翁笑着说:

“我即鱼,鱼即我,我在钓鱼,鱼也在钓我,就像下棋,我和鱼的耐力旗鼓相当,这才过瘾。”一顽童向水中扔一块石头,一阵波纹飘荡过来,老翁曰:“起风了。”

人生就是一盘棋,美在投入。

园子的角落里有朵很美的野花,珍惜之心油然而生,于是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自己的房间,没想到,几天之后,它死了。

有些东西正因为想得到才会失去。万事随缘,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永远无法拥有。

很多日子以前,我们还是小孩,我和她同桌,上课时,她偷偷的塞给我一把桔子。下课后,我一尝,又酸又涩。

“还没有熟啊。”我皱着眉头对她说。

“熟了,爸爸就会把它藏起来并把它买掉,到那时,我就偷不着,你也就吃不着了。”

“没熟不能吃啊。”

“尝尝就行,跟我一样,不能吃就扔掉。”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双期待的眼睛。

晚饭后,一个人骑着车游荡在街头,在来去匆匆、疲于奔命的人群中,我感觉到自己的潇洒。假如有一天,你也抛开一切,不要想家里的饭做好了没有,孩子回家了没有,不要去想昨天还有什么事没有做,任思绪溶化在蓝天白云之下,瞒无目的的往前走。夜声即将来临,夕阳有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感觉,两边是吆喝的小贩和似曾相识的人群,你就会体会到周围的一切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音乐,显得和谐而又完美,你会在顿悟之中发现自己原来忽略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

母亲,不认识一个字,但我的每一封信她都要看几遍,甚至在半夜,母亲是用心去阅读儿子在外的日子。母亲会为我的一声咳嗽担心的三天三夜吃不下、睡不着,会为我的一次感冒担心整整一个冬季。随着我的日益长大,母亲的话越来越少,所有的日日夜夜都在拉长我和母亲之间的距离。我说话,她就在一旁默默地听;我换下衣服,她就默默地拿去洗;起风了,她就会摸着月色(不点灯)爬起来,小心翼翼的关好门窗,然后蹑手蹑脚的走出我的房间;天冷了,她就会拿一件衣服默默的放在我的床边。

而我却一度忽略了母亲的存在,直到有一天才知道,远方有我的母亲坐在门槛上,从风里雨里聆听我的消息。母亲,请你不要松开你的手,在你面前,我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远行的路上,我还有太多的迷惘与彷徨,需要你的双手牵引。从此,沉默的时候,我就想起我的母亲。

5回味历史,感悟人生

回首历史,一路走来的中华,历经沧桑,那五千年的艰难旅程里,中华是历经了人间的百味呀,又酸又辣,有苦有甜;有光芒四射的辉煌,也有任人宰割的辱日。在坎坷重重的日子里,中国毅然选择了坚强,让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继续谱写民族前进的乐章。

真理告诉我们,只要人生在世,你就必须经历坎坷,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都有着两面性,有艰难险阻的境界,也有平坦无崎的大道,“中华”这个圣国也不例外——1840年,英国侵略军以坚船利炮冲开了中华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华逐步的演变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季度屈辱的境地,人民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和封建社会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从此热血洒满了中华南北大地——然而,华夏人民用他的血肉筑成了中华今天的辉煌腾飞!中华民族所经历的一切,正如李大钊同志所说的那样:“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的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中华人民不正是凭借这股力量、凭借这坚忍不拔的毅志才取得: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展望未来,我们是否有点心灰意冷,认为自己的前途渺茫,不知方向,认为在这天地间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生活的路漫长、曲折。好奇心十足的我们总是想看看路的尽头是什么?

是什么样的“瑰宝”具有那么大的引力,使我们毫不犹豫又坚定地向他靠近,但这条路却似乎并不那么宽敞、平坦。途中散落的小石头,小地洼都会让不留神的你跌倒,帅的鼻青脸肿;有时走到悬崖边,脚一踩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跌入谷底,那么站得越高被摔得越惨。它会让你再也站不起来,会让你粉身碎骨,会让伤痕累累的你感到绝望。仿佛以前那沿路美丽景物所有的幸福都远离自己,而留下的只是无尽痛苦与黑暗……原来人生总要历经百折和千回才知情深意浓,总要走遍千山和万水,才知何去何从。人生的远航,不会人人都是娴熟的舵手。繁华如梦,苦乐参半的人生远比甜得发腻的人生来的深刻。

从来都认为玫瑰的花蕊吐出的芬芳,从来都认为是山川的河流在放声歌唱;从来都认为是红日馈赠了大地无限春光。人生在此,总有褪不去的回忆;花开花谢总有剪不断的哀愁。生命开始与结束,就是这短暂的一生,何必担心自己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想拥紧自己的诺言,却又总在无声无息焚去精心装点的日记。快乐和忧愁会点缀多雨时节,困惑的脚步,会踏碎一片片幻想,在背后拉长残阳人影。不必说,每一个眼神都是一个翠绿的追求;请相信,每轮红日是一次寻觅的扬帆!坚持追求,就像暗夜中一只偶然飞过的萤火虫带领着在生活中迷途的你,走过迷茫的黑暗之区。

用炽热的阳光温暖你在黑暗中早已来封的心,让你永远生活在充实撑起的一片迷人世界中……

6读书可以感悟人生

读书是一种清福,这种境界被吴延康说得直白:“读书身健即是福,种树开花亦是缘。”好一个读书人,好一片读书的心境。我们不是哲学家,能从一滴水中看世界,从一朵花中参悟人生,但我们可以像吴延康这样,静静地做个读书人,在一片芸芸众生里感悟人生收获快乐。

读书可以感悟人生,这个人生可以是自己的人生,可以是历史的沧桑。可以是天地的沉浮,可以是……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而读书是一个可以很好地认识自己的途径,当我们内心浮躁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让她那玲珑剔透的文字来熨帖你那泛有波澜的内心,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原来文字可以如此美丽。当我们内心失落彷徨时,可以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让他那激情澎湃的句子来震撼你的心灵,此时此刻,整个人都属于正义,整个人的内心都充满坚定。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感悟到了作者的悲悯之心,也感悟到了人生的坎坷与精彩。

读书是一种德性,在理性的引导下,读书人在灿烂的星空与神圣的道德之间,获得了灵性和自由,以及诗意生存。

赵怀玉曾说过:“相期在千载事,要须读五车书”,可谓大有沉郁,堪称壮哉。一本《红楼梦》我们看到了清朝前期的缩影,一本《人间喜剧》我们看到了法国社会的面貌,而无论是曹雪芹还是巴尔扎克,他们带给我们的是艺术,而我们则需在文字的浸透里感悟沧桑感悟生命,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犹如一叶扁舟,在一次次摇撸地前进中,我们感叹于浩淼震撼于广阔,在这条长河中,没有港口,没有边际,每一次的停歇只是因为我们感动于这一处的精彩,每一次的扬帆远航只是因为我们期待于下一处的更精彩,就在这不断地前进中,我们感悟到了人生,是风浪与收获同在,而我们就像《老人与海》里的那位老人,划进一片未知海域,不畏风险不惧大浪。

读书是一种放达,在历史与现实的冲击下,读书人漠然于时间也漠然于空间,即使是惊鸿一瞥,也执掌起漫天光芒。

我们曾在《沁园春·长沙》里读到过“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位后来开辟中国革命胜利大道的伟人从青年起就有如此豪气如此壮志,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读书人。记得看过一张毛主席在中南海卧室的照片,很大的一张床,有二分之一的位置堆着书,想来这位伟人每天是与书共眠与书同在,而这一本本书垒起的不仅仅是毛泽东的一生也是中国革命不倒的城墙。我们在书中,看到了天地沉浮看到了风云变幻,也感悟到了人生,是大雨中的泥泞是风雨中的攀登。

读书是一种驰骋,在风云变幻改朝换代的轮回中,读书人的思想与八百里秦川厚土与贯穿数千年的历险情节一起,驰骋与一片朔风疆场,找到了一具粗犷而强悍的生命原形,上面刻着“人生真谛”。

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就像向阳花总是追寻太阳,不为名利,听从的是心的召唤,正是这份爱让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能嗅出书的馨香,都能在孤独中以温情的手指在书的页面上摩挲不止。在主动碰撞的激情中,书中的人与事,作者的理念智慧与我们的经历体会、思想情感互动沟通,相鸣相和。日子长了,我们便获得了对生命对人生最深切地认知与感悟。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