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唠叨作文600字
1妈妈的唠叨
我的妈妈其它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坏毛病:总爱唠叨,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听见她的唠叨声。可是,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在一个天气寒冷的秋天的早晨,我正打算背着书包上学去,刚走到楼梯口,就被妈妈给喊住了,我来了个90度大转弯,又回到了家门口,妈妈见我来了,就又唠叨开了:“衣服有没有多穿一点儿,外面很冷的……”还没有等妈妈说完,我就跑了下去,来到楼梯口,还能听见妈妈在对我说:“还有,别忘了,上课认真听讲,不会做的题目去问老师。”“知道了……”我在楼下喊。在12年里,天天都是如此,我的耳朵都快要听出“老茧”来了。所以,我每天在听妈妈讲话的时候,总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妈妈对我说的话,我全上没有听进去。
晚上,我放学回来,到奶奶家去吃饭,吃好饭之后,我坐着爷爷的三轮车回到家去。一路上,西北风呼呼地吹着,我的两只小手都快要冻僵了,小脚也不听使唤了。这时,我才想起早上妈妈叮嘱过我的话,可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什么用呢?假如,我早点听了妈妈的话,现在的结果也不会那么惨了。我心里默默地后悔。回到家里以后,妈妈急匆匆地把大衣往我的身上一披,对我说:“你看你,早晨我不是嘱咐过你,叫你多穿一点衣服,你就是不听,现在可好了,等会儿你感冒了怎么办呢?又要让我担心了。”我听了妈妈的这番话,红着脸低下了头,没有出声,但心里却还时时地想起刚才妈妈嘱咐我的那情景……
从小到大,我的看法总是认为妈妈的唠叨是批评我,可是我错了,其实妈妈对我们的唠叨就是她对我们的一种关爱,假如一个妈妈对我们没有了唠叨,就等于她对我们已经没有了关爱。
2妈妈的唠叨
每天清晨,闹钟的“丁零”声还没住,妈妈就开始唠叨了:“宝儿,快起床,再不起就迟到了,快!快!快!”着急得好像要上战场。妈妈的唠叨是我每天都能听到的最有魔力的声音。
每天每时她都不厌其烦地唠叨个不停。
在这唠叨声中,我就像被上满了发条的小玩具,闭着眼睛开始穿衣、洗漱、吃早饭,还要强打精神回答妈妈一声声的唠叨。这时妈妈的唠叨不但烦人,而且我觉得它也是世界上最难听的声音。可每当我走出家门,走进我喜爱的校园时,我会想到如果没有了妈妈一声声的唠叨我又如何能准时到校呢?
中午一进家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快,换鞋、洗手、吃饭,书包挂在椅背上。”刚吃完饭坐在沙发上,妈妈又喊:“来刷牙、午睡,别躺下看书,会把眼睛看坏的。”这时我真恨妈妈的唠叨,可还没等听完下句话的内容,就已进入甜蜜的梦乡。午睡后,我精神抖擞地上下午课时,就会觉得妈妈的唠叨是我奔向目标不可缺少的航标。因为妈妈的唠叨就像一道道数学题,总是那么严谨,让我马虎不得。做每件事不得不按妈妈的唠叨去办。就这样,妈妈的唠叨使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晚上回到家是妈妈“唠叨广播电台”的黄金时刻。向她汇报学校的一切是见面后的第一件事,也已成为很自然的一件事了。她总是忘不了叮嘱我:“要尊敬老师,要和同学们友好相处,要注意听讲,要有集体主义观念,有不会的要及时问老师……”我只要有一点进步,妈妈立即打预防针———不要骄傲。考试失败了,妈妈总是帮着找原因,又是总结教训,又是给我打气。妈妈真是为我操碎了心。
我在妈妈的唠叨声中成长,妈妈的唠叨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这声音含着浓浓的母爱。
3妈妈的唠叨
从我记事起,妈妈每天都回从早到晚对我叮咛不止,每天早上,她把饭菜做好叫我起床后,就开始不断地唠叨。先是一遍遍地叮嘱我多吃点,多喝点,临到出,她又不停地告诫我要带好书本、笔墨。夏天她嘱咐我别忘了多喝水,小心中暑;冬天又嘱咐我要多穿衣服,小心着凉。放学回家,她也决不会放过我,一定会问我在学校心情如何,学了什么东西,学校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中午吃什么。如此反复,直到晚饭后,又要催我写作业。当我千辛万苦写好作业,她又要我早点休息,别影响明天的学习,直到我躺下睡着了,她才闭上嘴巴。就是因为这些,我特别不愿意呆在家里。即使是上课,老师说得再多,也是四十五分钟换一个,不会像妈妈那样一年四季“监守岗位”,让我心烦。
现在,我终于离开了家,住校了。然而,远离了妈妈的唠叨,我反而有些不适应了。早上,没有母亲唤我起床了,我得被同学的吵闹声惊醒;洗漱时,没有了,妈妈倒好的温水,我得与同学们挤着抢水龙头。然后是奔跑着赶往食堂站队买饭。这时我才想起,妈妈每天要早早起来为我做好可口的饭菜,每晚还要在我身边陪我读书学习,其实她远比我辛苦。此时再想起妈妈那些唠叨的话语,瞬间竟变成了细腻的爱意流入心底。原来那些让我“烦”的日子,却是我生活在爱的包裹里的时光。此时,我真切地明白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其实,天下所有母亲对子女的唠叨都是因为爱,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这份爱。我愿天下和我一样的孩子,都能集住母亲对子女这份点滴的爱,并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健康、快乐,直到永远!
4妈妈的唠叨
妈妈,是慈祥的,和蔼的。为了能够使我们懂得更多的事情,妈妈常常在我出去玩或者是去学校时,反复地叮嘱我们,不是让我们不要把刚换的衣服弄脏了,就是让我们好好听课,听学校老师的话,我想,大家都一定“逃”不过这一关吧!用我们小孩子的话说吧,也就是“妈妈的唠叨”。
在我上二、三年级的时候,每次出门时,妈妈总要边帮我整理好衣着,一边又开始了,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下课不要在地上玩,不要把衣服弄脏了,看着妈妈这副一点儿刀不耐用烦的脸,我在心里头笑了。“难道妈妈不累逃避“妈妈的唠叨,而骗妈妈。我快要上学去了,一想到妈妈又要为我而又开始了她从不厌烦唠叨,想到这,看见妈妈去我房间整理东西我就趁着妈妈不在,忙着把早餐往嘴里塞,尽管我的嘴小,塞不进去几个,但是我还是”拼命“地塞呀塞,看见妈妈准备出来了,我就马上背起书包,道了一声”“妈妈,我走了。”就往外跑,妈妈也跟着出来,看见我离她很远,就在门口大声说:“不要把衣服弄脏了,原老师的话,”虽然我离妈妈很远,但我还是能模模糊地听到。不要把衣服……像这样事,还发生过很多次。
我渐进地长大了,也慢慢地懂得一些照顾自己等一些事了。随我渐进长大,妈妈也随着我长大,而慢慢地把她“厌烦”的唠叨减少了,慢慢地,甚至到没有!
如今我长大了,懂事了,才明白以前母亲对我的关怀,是那样的深,那样的深。每一句都是对儿女的期待。希望我们能够早点长大成人,懂得更多的是非。母亲没有了唠叨,但我还能够听到自己的母亲在远方为自己的儿远在他方的女祈祷着。“一定要好好学习,保重好自己的身体,要为妈妈争口气。”
妈妈,你永远是慈祥的,和蔼的。
5妈妈的唠叨
“邹佳彤,你能不能快一点”。“Ok,马上”。哎,谈起我妈妈,就想起了她那说不完的唠叨。整天我和爸爸就被她那一大堆的唠叨围住了,就说前几天,我就累了个上气不接下气。
今天,我和爸爸在家里看电视,也许是没看到妈妈在打扫卫生,我俩又喊又叫,被妈妈逮了个正着,妈妈发火了,“你们两个不知道我订的‘家庭法规’吗?”,“邹佳彤,罚你打扫卫生三周”。爸爸在那里偷偷笑,一副毫不相干的样子,妈妈又说“别得意,邹佳彤,罚你爸爸一个月不许动电脑”。“什么,我罚得可比爸爸重呀”妈妈又来了“你知不知道,你的叫声连楼上的阿姨都听见了,难道你就不知道‘家庭法规’吗?”哎,我说不过妈妈,只好甘拜下风。
第二天了,我去上学了,妈妈便出门前对我说:“邹佳彤,吃饱了吗?如果没吃饱,上课就会不集中,不集中就会被老师发现,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请家长,如果请家长,我和你爸爸就会不好好工作,不好好工作就会被领导开除,一开除就会……”我害怕妈妈又说个没完没了,便像逃跑似的边跑边说:“妈妈再见”。
妈妈这几天出差了,我们家冷冷清清的,在也听不到妈妈那说不完的唠叨,顿时,我和爸爸觉得很不自在,说实话,妈妈说了那么多的唠叨,到底也是为我们好,妈妈现在虽然出差了,但她那永远也说不完的唠叨,永远也会在我们的耳边回荡。
我爱我的妈妈,我和爸爸希望她的那些唠叨永远也不要停下来,因为那是我们全家最温暖的“唠叨泉”!
6妈妈的唠叨
我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球,爱和快乐时刻滋润着我的心,但我也有烦恼,因为我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
每天早晨当闹钟响起,妈妈也用女高音唱着“唠叨曲”:芸秋,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我只好揉着眼睛,放下做了半截的美梦,急忙一骨碌,从被窝里爬了起来。
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向门外跑去,只听屋里传出妈妈的唠叨声:“在路上要小心,过马路要注意……”隐隐约约听见了妈妈的唠叨还在继续。
吃完晚饭,我刚看了一会儿电视,妈妈又开始唱起唠叨曲:关电视去写作业,把作业写完后再看电视。当我把作业做完后,津津有味地看看电视时,妈妈又开始唠叨:快去洗澡睡觉,明天还要上课。
每次星期五,在学校劳动回家,妈妈总是递上一条拧干的热毛巾说:“擦擦”,问我伤着没有,总爱往我身上打问号?
好不容易到了星期六,我正在被窝里做着美梦呢,妈妈又用“唠叨曲”叫我起床,我哼了一声,又把被子往上一蒙,又继续做我的美梦。“喂,小懒虫,快起床,上午你得把作业做完,下午我们去外婆家。”我一听来了兴趣,一骨碌地爬了起来。
哎,我的妈妈就是喜欢唠叨个没完,只有在我睡觉时才听不到妈妈的“唠叨曲”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妈妈在看电视,可不知怎么的,听不见妈妈的唠叨,我却睡不着了,我又回忆起:生病时,妈妈总是心疼地说:“芸秋休息……”
现在,我明白了,妈妈的唠叨是一份爱是一份温馨,是一份亲情,是一份体贴……
7妈妈的唠叨
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如烟如雾,如沙如尘,童年的那片湛蓝如洗的高空,回荡着妈妈的唠叨时留下的灿烂的云彩。踏着欢快的脚步从青草丛中一路走来,我却没有发现脚下绵绵的细草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爱,母亲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与无微不至的关怀。绵绵细雨中,妈妈说:“出门别忘了带雨伞,身体可是用钱买不回来的!”寂静的黑夜中,妈妈说:“要盖好被子,小心受凉。”凛冽的寒风中,妈妈说:“多穿些衣服,小心感冒。”
妈妈的唠叨,像春雨,像山泉,使我欢乐,让我厌倦,让我愤怒;如一首深奥难解的诗:似一杯醇香而浓烈的咖啡,可口而耐人寻味。伴随着成长的音符,妈妈唠叨,像一条小河,在儿童时的记忆中流淌。幼儿时的我,又何曾知晓:自以为烦琐之至的唠叨,便是妈妈储存关爱的密码。
时间的帆船,载着我划向成熟的港湾。打上沉重的背包,满载着父母的期盼与嘱咐,我开始了新学期没有唠叨的生活。不知是风吹走了还是雨淹没了唠叨,也不知是思念让我忆起了拥有妈妈的唠叨时的美好。对夜沉思,募然回首才顿悟:失去妈妈的唠叨,日子才难过。思念在寂寞中燃烧,自责让我想哭,懊悔让我默言无笑。这时我多想回到童年,听妈妈的唠叨,这样有多好!
曾经厌恶过,惮惧过、躲避过妈妈的唠叨;曾经反对过、指责过、憎恨过妈妈的罗嗦。经过风的摧残,雨的洗礼后,一切都只能在回忆中相聚。如今才知道,生活中的美,经时间的折射,再细细的咀嚼后,才能品尝出香甜的味道。
多想登上世界之巅,寻找遗失的昨天,可惜,山之险,路之遥,无法实现。只有在这月明风清之夜,倾听大自然的心声,感触大地的心跳。用心去聆听妈妈的唠叨,感受伟大的母爱。原来,母爱起源于平凡。唠叨是我们生活的必然,成长的需要。
我希望有一天重回聆听妈妈的唠叨!
8妈妈的唠叨
妈妈爱唠叨,妈妈那张嘴总是唠叨个没完没了。按理说,唠叨话应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谁都不愿听,可妈妈的唠叨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既幽默,又有趣。
我和哥哥从小就不注意爱护眼睛,平时写作业,总是趴在桌子上,甚至与书本零距离地亲密接触。这时妈妈的幽默开始了:“离得怎么这么远啊,再近点啊!鼻子还没有碰到书本呢!变成个四只眼的大熊猫,我们家还多了个国宝,多可爱啊!”我们“扑哧”一声笑了,随即坐得端端正正。妈妈还不罢休:“别动,别动”,眼睛不坏,眼镜店不爱,幽默照常进行,而我们只知道幽幽品味它的笑料,距离它的默默告诫却依旧遥远。如今,正应了妈妈的反话,我和哥哥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宝”了。
妈妈对我的唠叨在家中可是出了名的。
小学时我的闹钟定在六点半,那天早晨闹钟已经响过,我还在甜蜜的梦里漫游。妈妈的唠叨又开始了:“光和床做朋友是提高不了成绩的。”我睁开蒙眬的眼睛,可一会儿又迷迷糊糊睡着了。妈妈的第二遍唠叨:“六点五十分了,太阳晒屁股了,等会儿老师误会以为你病了,和同学一起捧鲜花和水果来看望你的!”我立刻一骨碌爬起来。正洗脸,唠叨再一次出现:“别忘了刷牙,你看牙都烂掉了,再过一段时间可就变成无牙小老太婆了,那时到班级里读书,就真是牙牙学语了。”“哈哈”,笑声从房间中传来。早晨的阳光更加温暖明亮。
伴随着我的狼吞虎咽,这声音又响了:“看看书本带齐没,三天两头回来取东西,我看得给你配辆专用汽车来回跑,这样才能快速进入学习现代化。”我摔门而出。一阵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像妈妈的唠叨一样醒脑提神,我一阵风儿似地跑出了门。
妈妈的唠叨像清清的小溪,带着暖暖的爱意流进我的心房,又像幅幅幽默画卷,蘸着阵阵笑声成为我长大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