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树作文的议论文
1人生如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天涯,为了那深埋藏心中无限的希望,一棵橄榄树。——三毛《橄榄树》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习惯了陶醉于雪月风雅的酌酒偎香,文人快意。于是访梅问松,托物言志。树的傲骨,被千百年的文人骚客吟诵,却很少有人鼓足勇气去追逐它的足迹。三毛,是个例外。
没有江南的妙曲瑰姿,没有水乡的风烟散落,没有北国的秀敷玉藻,千里雪封,万里雪飘;没皇城的阶墀玉砌,栏槛瑶雕,尽态极妍,三毛却固执地走进一片荒凉的撒哈拉大沙漠寻找心中的橄榄树。的确算得上壮举。三毛,用她毕生的光阴,凭她含蓄隽永的笔调在一片贫脊的土地里树一帧独特的风景。
树不分桦梨枳檀尽琼枝玉叶,人不分三六九等概皓鹤白鹇。
峻林高耸的原始森林,那里的树群映苍穹,那里是雨的天堂,那里机遇重重,那里危机四伏;那里充满了尔虞我诈,那里充满了勾心斗角;那里的每一朵艳丽的花,或许正是残血杀手;那里每一张可爱的笑脸,背后都隐藏冷艳的锐气。
那里花妍果实,那里有为生存针锋相对;那里有为利益众叛亲离。那里生活着威慑四方的青蛇毒蟒,也有唯唯诺诺的草蝇昆蝶。那里用得着保护与伪装,那里是向往者的天堂,身处者的地狱,那里是人类的城市。
如果说高大的原始森林是复杂的家,那小桥流水就是自己的温馨小筑,这里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里的空气翻滚着泥土的清香。这里少了几分明争暗斗,这里少了世俗的奸诈与诡秘。
或许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地诏示这里的沧桑,这里有“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有夕阳衬落日,三月阳春与白雪,这里以鸟为伴,与蝶为舞。这里是真正的人间天堂,隐逸者的故乡。
森林教会人们生存;教会人们不择手段。孤树教会人们恬静、幽远。树用生命诠释了世间的点点滴滴。
无论怎样优逸的种子,最终有一天会离开枝干单飞,或在平原,或在峭壁,如同背着故乡远离,带着单纯的初衷,纵然命运不会是理想中绘好的蓝图,颤迫、流离、碰壁……正如一粒种子落到悬崖上的无可奈何,闭上眼睛,偶尔想起过去,点点滴滴如春风化作雨,润湿眼底,伤心命运没有预警就降临,但又能怎样报怨成了无稽之谈,除了接受又能怎样?
于是,想通了,明白了,躺在寂寞怀抱里,慢慢蜷曲着身体,默默负担物竞天择的使命,它让我们无力抗拒。又或许这段无人爱怜的悲剧兴是一阵没有规律的呼吸,一场搏斗之后,你还是你,却拥有无限的荣光和整个春季。
人生如棋,却存有太多的心机;人生如帆,却裹着太多的风雨;人生如竹,也藏住太多的空虚;人生如树,才是人生最纷呈的记忆?
2人生如树
一日,我的课代表来告诉我,她组织班里的同学写命题作文,出的题目是“品淡”,问我如何。我一时之间,竟想不出什么话来应答――望着她光洁的额头,我在想,你们也要体味绚烂之后的平淡吗?
读梁实秋散文,最喜爱那句“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淡也不是淡而无味的淡,这个平淡乃是没有斧凿痕迹的艺术韵味。”
却又有些疑惑。
以梁实秋那样的经历,或许可以说是“绚烂之极”而后归于平淡,自然可以玩味出许多人生的、艺术的韵味,就仿佛“五岳归来不看山”一样,那种居高临下的心境,终非常人所有。
翻阅学生的作文,其中竟有不少人在那里老气横秋地论说着“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学会于淡茶水中品出人生的真谛。不禁有些讶然,有些黯然。
且不说终日讲的古代先贤那种建功立业的渴望,也不说世界之主人、未来之栋梁之类的陈词滥调,让我们先打个比喻吧。
一株树,什么时候算得上是平淡呢?大约是冬天吧。疏枝横斜,寒树如烟。没有了春的萌动,夏的繁茂,秋的凋零,树的姿态里呈现出一种超然,一种宁静,使人望之肃然起敬。这种脱尽繁华后的清减,的确是“淡”出一种韵味来了。可如果一株小树只追求这样的韵味,它还要繁荣长育吗?一株树如果终年以枯瘠示人,岂不成了死树?那这株树除了烧火,又有何用!
于是我讲评他们的作文,讲到梁实秋的那句话,讲到了树,还讲了一些别的什么。那天我说了很多话,大意不外是真正的“淡”当是在尝尽百味之后才能品得出来的,对于我们年轻的同学们来说,还是要先追求绚烂。
课后有学生问,老师你追求怎样的绚烂和平淡?如说人生似树,那老师又是那一种树?
一时语塞,不觉自问,我可曾追求过绚烂?如有,我追求的绚烂是什么呢?如无,我又在追求什么呢?或者,我并不曾追求什么?那么,这种不追求便是平淡吗?是平淡还是平庸呢?如果连我自己都做不到有所追求,我这样去教导学生,又有何说服力?
由此深究下去,不觉大为苦恼――问题层出不穷了:什么是绚烂?什么又是平淡?我追求绚烂就会得到绚烂吗?或者我渴求平淡人生,就真的四季平安、淡淡如温水?会不会追求绚烂而最终平淡无奇?敢不敢打赌自己在追求平淡时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绚烂?
我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去想这些问题,又用了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的时间去想它们,我仔细观察嫩芽初上时的树,又认真地端详新绿层层的景象,比较它的变化,体味树的成长。在观察中我忘却了问题,却明白了一个道理:树并不追求什么“绚烂”或“平淡”,它只是在当荣时繁茂,当枯时清减,风来时摇晃,风止时静默。对于一棵树来说,任何的强调都是矫柔造作。
我想,我大概找到了答案,可以用来回答我那些刁钻的学生:人生如树,不错的。一切的绚烂和平淡都应来自自然。大树有大树的荣枯,小树也决不会因自己的平常而停止成长。在四季里,我愿是任意的一棵树。
――哦,聪明的学生们,不要太快发现老师话语中的漏洞,也不要急于指出这些话语中的矛盾。让我们都静下心来再想一想,看看窗外那些树,看它们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让我们都去捕捉那些幽微的信息,不断修剪我们的思想,如果我们真是一棵树,我想,在这样的不断修剪中,我们会长成一棵好树的。
对此,我深信不疑。
3人生如树
婴儿在娘胎中,正如树种埋入地下;婴儿呱呱坠地,正如种子破土而出;孩子一天天长大,正如小树一天天长高……其实人生何尝不像是一棵树呢,每一棵树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
每一种人都是不同种类的树,每一个人也都是生长得不同的树。人生如树,人人如树。社会好像是一片大树林,树林中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树。
幼小时代被父母呵护着,好像园丁天天给小树苗浇水,悉心照料着它。
童年时代,父母仍然百般疼爱,但也开始管束;园丁也仍天天悉心照料树苗,而且开始为它修枝剪叶,并将小树苗扶正。
少年时代,树苗已长成了小树,有了几分粗壮。园丁不再每天浇水,而是不定期地隔一段时间浇一次水,但仍然常看看小树是否长歪了。
青年时代,树也不能再称为小树了,园丁已经很少浇水了,让树自己去拼搏,独立求生。
中年时代,树已是一棵非常粗壮的大树了,它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雨。
人到了老年,树也成了一棵参天古树。老树静静地立在那里,静静地回首往事……
美丽的人如同垂柳,给人舒适的感觉,给人美的享受。
不畏艰难的人如同松柏,四季常青,不怕严寒酷暑。
淡泊名利的清高之人如同梅树,不与白花争春,只在寒冬绽放出清香纯洁的花。
质朴的人如同桂树,看似普通平凡,但它淡雅的香气却能使人心旷神怡。
公正的人如同铁树,无论什么人都不对它开花,公正无私,不循私情。
4人生如树
生似烟,飘逸虚渺;人生如火,赤辣刚强;人生是水,柔弱无比……有的人生是美好的,有的就像是虚幻的,就似一场空。坚定自己的人生就好比为自己种下一棵生命树。
大树,它坚定不移地为人撑起一片蓝天,洒下一片绿荫。使人欣欣向荣。我们要像树一样活着,帮人们筑起一座人生墙。
人生如根。大树的根不仅吸收养料还坚忍不拔深深插在土里。人的一生要树立坚定的品质,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奋斗。以汗水做营养品,滋长着知识。在学习上,我们要树立一个坚定的目标,努力地汲取知识。我的一位大哥,小学时,成绩是一塌糊涂,自从他树立一个坚定地目标后,成绩是成直线上升。今年他考上了中南大学。
人生如树干。它承担着所有的重力,却从不叫苦。它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精神,不正是跟人一样吗?武汉长江大学的学子们,为了救一个小孩而牺牲了三条活生生的生命。这不是人生的升华吗?
人生如树枝。树枝虽不强大,但它总是不断地分枝,为大树承受着更多的压力。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在别人掉进陷坑里,伸出自己的双手去拉别人一把。爸妈回来后,递上一杯热茶。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你要时刻想着,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抬头望着天空,你会看见彩霞织成一个大大的“帮助”。
人生如花朵。花朵芬芳而又迷人,它以自己的美展现出来。让世人观看却从不害羞。我们人也是一样,不要害羞,积极和别人交谈。时传祥勤奋的做着自己的掏粪工作,却从不感到害羞。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同总理一样,虽然总理的工作体面,自己的工作有失脸面。在他心里,不管是什么工作都是神圣的,不分尊卑贫贱。
人生如叶。叶子自然而朴素,它茂盛的叶子不停的进行光合作用,使大树得到更多的营养。人们在工作时,总是把自己的好的一面分享给世人,尽量的为人服务。
人生如果。果是收获的象征。它总是把自己的全部都集中起来,奉献给别人。根、枝、叶、花、果组成了参天大树。奉献、乐于助人……造就了五彩缤纷的人生。
5人生如树
舒婷说她要做一颗木棉树,与所爱的人并肩分担风雨;陆游说他要做一株梅,一株筋骨遒劲、历经沧桑的老梅,纵使瘦骨嶙峋,也要在雪中飘出香气来;徐志摩的梦在康河,他愿做康河的水草;安妮宝贝的心里有水的波光,她便愿做一株莲花。
每一个夜幕即将来临的时候,我都会踏着夕阳的余晖漫步在林阴小道上。独自一个人行走的时候,偶尔仰望灰蒙蒙的天空,抑或看着两旁的树,总会感慨良多。那些依然青翠的松,还有许多不知名字的树,都安然地静默在四季里,成了一道道风景线。树总无言,人却有感,我感悟到“人生如树,树如人生”。
我总觉得,世上有多少种树,就会有多少种人生。
有的人说自己像松,越是严寒,生命便越是苍翠。这样的人,执著而不屈,百炼成钢,骨子里有历经世事而沉淀下来的挺拔与坚守。他可能是在白雪茫茫的贝加尔湖畔悠然牧羊的苏武,可能是在汨罗江边低低吟唱的屈子,也可能是在牛棚里安然喂牛的季羡林,也可能是在欧洲放飞心灵、只愿流浪的索尔仁尼琴。寒雪融入他们的身躯,成就了这般铮铮傲骨;烈火烧灼他们的灵魂,炼成了这般赤子丹心,这是松独有的气魄和精神。松的精神与人生在此得以诠释。
有的人说自己像枫,选择在悲凉的秋天里,燃尽自己满腔的热血,即便做不成耀眼的太阳,也要做强大的火炬,温暖每一个可以看到它的人。当鲁迅在每一个昏暗的油灯陪伴下依然挥洒如椽之笔,号召人们起来反抗这封建吃人的世界时,他活出了枫的斗志;当圣女贞德被困在宗教法庭的铁笼里,依旧不忘指责教会的黑暗时,她活出了枫的悲壮;当王安石励精图治,想尽一切办法挽救国之颓势之时,他走出了枫的道路。
有的人说自己像杉,他们恍若生来就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远,看似坚不可摧,可真的有狂风吃起的时候,浮于地表的根却无法让他们站得笔直。这样的人,就像是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就像是《巴黎圣母院》中自私而虚伪的神父,就像是高老头那自私的女儿。他们外表光鲜,寒风一起,便不堪一击。
有的人说自己像梅,这样的人生,或许是最值得欣赏的吧。春天的时候它抽出新芽,一抹浅绿映衬初春的无限风景;在最是繁盛的夏日里,它心如止水;在那最寒冷的日子里,它却突然绽放光芒,“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那是向命运抗争的最美的笑脸,那是百炼成钢的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是失聪后的贝多芬,那是轮椅上的霍金,那是残疾后的罗斯福。斯人如梅,不亦美哉!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要做什么样的树。
舒婷说她要做一颗木棉树,与所爱的人并肩分担风雨;陆游说他要做一株梅,一株筋骨遒劲、历经沧桑的老梅,纵使瘦骨嶙峋,也要在雪中飘出香气来;徐志摩的梦在康河,他愿做康河的水草;安妮宝贝的心里有水的波光,她便愿做一株莲花。
那么我,我要做什么呢?
我愿是庭中的一颗梧桐,看李煜的悲愁,叹易安的离思;我愿是风中的一株海棠,绽放在母亲走过的路旁,送她一抹亮丽的色彩;我更愿是大漠里的一处荆棘,执拗着书写生命决不服输、任凭绝地也要对抗命运的铿锵乐章。
6人生如树
一棵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沐阳光,经风雨,历严寒;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勤奋刻苦,不畏困难,勇敢直前。所以,从生命的过程和价值来看,人生如树。
人生如树。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对一切。从哇哇啼哭,到学话走路,再到长大成人,其经历就像树木一样,只要长出幼苗,就要面对风雨,而且这些风风雨雨根本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人和树一样,除了自身的条件外,还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茁壮成长。树要不断地施肥、修剪,人生也要不断地历练方能有所成就。
人生如树。诚然,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充实,有价值,成就一番事业,正像树苗一样,无论你把它栽在哪里,哪怕是在高高的山崖上,它都会努力地向上生长,总希望成为栋梁之材。然而不是每棵树苗都能成材。所以,人生有的时候可能并不完美,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失意在所难免。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不需要继续前行,相反更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
人生如树。每当我看到那些挺拔的大树时,总会想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的诗句。这些挺拔的大树,曾经是一棵棵的小树苗,默默无闻,却经受着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最终才成为参天大树。人生亦如树一样,任何平凡的人生都会有风雨,关键就看你如何去面对。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总是勇敢地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决不逃避现实。而那些事业的成功者,无不有过一番“苦寒”经历。因此,谁如果想坐享其成,等着天上掉陷饼,倒头来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生如树。白杨树是“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是茅盾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里对白杨树的讴歌。他用挺拔的白杨树象征西北广大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其实不仅是白杨树,其他一切的树种又何尝不是普通而又不平凡呢。人生如树,就因为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普通的,而人生之路又总是充满坎坷和荆棘,所以,每个的人生道路又都是不平凡的。
人生如树。愿我们从树身上更多地观照自身,汲取力量和勇气,让我们的人生之树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