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味道高中作文
1春节的味道
年三十一大早,妈妈突然提议要给我们这一单元所有的邻居在初一早上送饺子。我诧异地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妈妈面带幸福地说:“我小时候六、七户人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每到春节的时候,你的姥姥就会带着我挨家挨户送热气腾腾的素饺子,意在一年都过得平平安安。而邻居们也会给我很多好吃的。大家有说有笑,好东西一起吃,这年也似一起过,多幸福啊!可现在……”我忍不住说:“我们搬来这里都一年多了,邻居家姓什么我都不知道,见了面也最多打声招呼,犹如陌生人一样。可是这一单元一共有十几户,得包多少饺子呀?”妈妈说:“有志者事竟成。”“妈妈,还有我呢。”我拍拍胸脯说道。
说干就干,我和妈妈来到菜市,买来了包饺子的材料。来到家里,妈妈利索地调好了香喷喷的韭菜鸡蛋馅。幸亏我平时跟妈妈练习过擀饺子皮,这次可派上大用场了。我擀饺子皮,妈妈包饺子。将近下午五点,我们终于包好了预计的饺子数。
为了让大家一起床就能吃到饺子,我和妈妈一大早就起来煮饺子,并把饺子盛在碗里。我们来到第一位邻居家,我负责敲门。当邻居开门后,我首先礼貌地说:“叔叔,新年好!我们是楼上的邻居,特意给你们拜年。祝你们新年快乐!”妈妈接着说:“这是我们包的饺子,请尝尝。”邻居叔叔先是一愣,然后像是回过了神,连忙接下饺子,连声说谢谢。虽然邻居叔叔有些意外,但明显看出他很惊喜。就这样,用了两个小时,终于挨家挨户送完了饺子。
当送完了最后一碗饺子,我和妈妈对视一笑同时坐在了沙发上。妈妈有些担心地说:“不知道我们包的饺子大家喜不喜欢吃?”我说:“饺子的味道并不是很重要,关键这饺子里代表我们的心意。”
就在我和妈妈讨论的时候,我听到敲门的声音。我赶快开门,原来是邻居。一开门邻居就说:“你们的饺子真好吃,我们也做了麦芽糖,你们也尝尝。”妈妈请邻居进来坐。一会又来了好几位邻居,他们都带着亲手做的麻叶子、丸子、年糕、春卷等春节传统美食。不大一会儿,客厅里就坐满了人。“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大人们此时犹如多年不见的朋友,谈论着小时候过节的故事。虽然我不太能听明白他们的谈话,但从他们脸上分明看到了不同寻常的幸福。这是我记忆中妈妈过得最快乐的一个春节,让我也感到比往年更浓的年味。
2过年的味道
每年的阴历年底,爸爸妈妈都会带我们回邵阳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
今年也不例外,爸爸决定二十八日回去过年。二十八日清早我实在太兴奋,刚一天亮,我就从床上蹦起来,火急火燎地穿上新衣、戴上新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小帅哥,可瞧瞧爸爸妈妈,他们还在暖烘烘的被窝躺着,没起来呢!我只好先去刷牙漱口了。也许是听到我的动静,爸爸就起来了,穿好新衣忙着煮早餐,煮好早餐后,妈妈和妹妹起来了,她们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吃完早餐后爸爸开着车出发回老家了。路上,阴云密布,寒风萧萧,好像要下雪了,但我无比开心,丝毫没有感觉到天气的寒冷,在高速公路上我问爸爸:“回到老家后我们怎么安排呀?”爸爸说:“回老家我们玩一个星期再回长沙吧。”我高兴的差点撞上车顶了。经过四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了老家,爷爷奶奶看见我们回来,非常高兴,脸上笑开了花,又是倒茶、又是煮饭,一个劲喊我们烤火,生怕我们冻着了。
吃了午饭后,我就跟哥哥出去玩了,只见院子里各家各户都挂着大红的灯笼,贴着喜庆的春联,大人们忙着准备年事,我们小孩聚成一团玩游戏喊呀跳呀的,忙得满头大汗。挨近傍晚,伙伴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我也就跟着哥哥回家。老家习俗兴过两个年,到了晚上八点钟,各家各户就关上门,准备煮年夜饭。到了十点,断断续续的响起了鞭炮声,稍后,就此起彼伏,整个村子就沉浸在鞭炮的喧闹中。爷爷奶奶也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年夜饭,菜可丰盛了,鸡鸭鱼全有,还有一个旺旺的火锅,青菜呀、蘑菇呀、粉丝呀都摆在桌上,等着我们放进火锅。”开饭啦!”爷爷一喊,我们全都飞快地坐在桌前,等着饱食一顿。奶奶先把我们四个小孩一一夹了一只大鸡腿,爷爷、爸爸、叔叔三人都倒上酒,我们其余的都倒上饮料,爸爸带着我们首先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时,外面正下着雪,只听见外面北风凄厉地吹过村落,但我们家里却其乐融融。饭后,爷爷奶奶照例又为我们小孩发发红包,发到我手上时我对奶奶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奶奶表扬了我,说:“愿谦谦成绩越来越好,争取考第一。”我说:“谢谢奶奶!”然后我躲在一边赶紧看有多少钱,“哇,两张红票子!我又可以去买鞭炮喽!”接着,我又去瞅妹妹的红包,看她有多少,妹妹却小气地藏在身后,不肯给我看,我就追呀追的缠着她,非要看个明白。直到妹妹嘟着嘴巴不高兴了,我才罢休。然后,我们就睡觉了。
凌晨的时候,我被一阵阵的鞭炮声吵醒了,一看爸爸妈妈都已起床了,爷爷奶奶有喊我们吃早饭了。由于昨晚吃得太饱,我看见一桌子的菜,只是动了下筷子就不吃了,只想着和哥哥去外面放鞭炮。吃完饭,我们家就开始放鞭炮了,家里有各种各样的鞭炮如冲天炮,擦炮,还有烟花,琳琅满目。放鞭炮时,我小心翼翼地走到鞭炮面前,用一根很长的香去点燃冲天炮随后听见了“吱”的一声直向云天冲去,“啪”的一声,在天上开了花,我高兴极了,然后爸爸亲自点燃一个大花炮,烟花“嘟嘟的”直冲云霄,在空中炸开了,夜空瞬间亮如白昼,红的绿的炮光向四处溅放,我们都高兴得拍着手跳起来,爷爷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看着大家都这么开心,心中乐开了花。
今年的大年初一的确不寻常,你说多新奇就有多新奇,过年的味道真是太美了,下一次我还想过这样的年!真是好玩又惊奇呀。
3过年的味道
父亲用哥才买的新手机给我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哥也买手机了,父亲说这玩意儿还真怪,他在那边轻轻一按,我在这边就有了反应,父子俩就像面对面在说话了;接着又问我何时回家过年,到时要不要他去车站接我。父亲的电话将我从繁忙的“年终总结”中拉回到了现实,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该回家过年了。记得去年回家过年时,村里已经出现几部手机,看来,哥今年干的不错,过年也用上手机了。
故乡小山村的上空炊烟缕缕,肉香四溢,过年的味道于刹那间变得出奇地浓郁了,只是,我还在这浓浓的味道中闻出了一丝淡淡的乡愁,我的心早已飞回故乡那个遥远的小山村了。故乡的父老乡亲,大概已经在忙着杀猪宰羊、磨豆腐、打糍粑了;无论男女老少,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对方的年货办的如何,不等对方回答,自己却先笑出声来;家有出门在外打工的人员,也开始陆续返乡,他们背着大包小包,逢人就派烟发糖,讲讲自己在外面精彩世界里的新鲜见闻,令沉闷了一年的村庄又热闹起来;我那顽皮侄儿,已将一个很大的爆竹点燃烧,只听得“轰”的一声,铁皮碗飞出二十几米,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将孩子们过年的欢乐捎向广阔的天空。
有时,人们三五一群、七八一伙围坐在八仙桌旁,打“斗地主”或者下象棋,赢的拿来纸,让输的一方撕下一块儿贴在脸上,每当这时,围观者不是哈哈大笑就是大声起哄,十分热闹。牌打完了,棋下好了,主人家便端出瓜子与糖果来招待。
大年三十早晨与正月初一早晨的两顿饭称为年夜饭,必须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吃,饭前一般要敬祖宗和燃放鞭炮。因此,天气阴冷一点,炉火生大一点,鞭炮放多一点,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喝酒吃饭,传统过年的气氛与味道从浓浓的酒香菜香中飘溢出来了。换句话说,所谓过年的味道,在这里其实就是指的一家团聚与亲情的味道,正是有了这种味道,才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乡愁。
大年初一,天一亮,鞭炮轰鸣,所有人互至问候,祝福新的一年。随着村里手机等现代通讯手段的慢慢普及,手机短信与电话问候,大概将为故乡传统新年带来新的气象;那些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回家与父母团聚的儿女,可以通过手机与电话,给父母捎去新年的祝福,给儿女送来欢乐!稍稍弥补心中的遗憾,缓解醉人的乡愁……
4新年的味道
新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会感到陌生。对于新年的故事也都能例数一、二。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谈谈,新年的味道。
上小学的时候,新年总是在盼星星,盼月亮地无限的期待中,珊珊来迟的。那个时候,新年的味道特别的浓厚,特别的耐人寻味。有连串的炮声;有红艳新奇的对联;有新年特色的年糕、花糕,是希望能过得一年比一年高吧!有手持大刀的门神、有天爷爷、地奶奶、财神、灶神、有供神用的香炉;有各式各样的年画;有纸糊的灯笼;有手工制作的小玩意,星星点点地装扮着一个个热闹非凡的年集;还有为新年的第一天精心准备的新衣裳;当然最为关注的还是那一个个并不厚实的红包。有了这些才会体会到新年的味道。
除夕那天晚上,真可以说是咱们中国的狂欢节。那天晚上,一般都是要敖个通宵的。因为当时还几乎没有电视,也就是左邻右舍地聚在一起,畅谈过往的坎坷与平淡,畅想未来一年的心愿,共同在一起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共同鸣炮庆贺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初一这天,天还刚刚亮就开始相互拜年,盛上一碗过年的饺子送给长辈们尝尝。
上初中的时候,随着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各家各户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了,因此,除夕这天晚上窜门的少了,人们更注重的是一家人的团圆。这时候因为点炮而引起的事故逐渐增多,政府决定禁止放炮,取而代之的是家家门口挂起的红灯笼。
上高中以后,我们家就搬进了楼房,真到现在,我对周围的邻居们都还不太了解,也很少有机会交流与往来。新年,是忙碌着买东西,忙碌着工作、学习,忙碌着送礼品。过年的时候大多都是初一或是前一天赶回老家,回来以后就算是过年了。过新年,就是又长了一岁而已。
不知道是如今我们的口味变重了,还是新年的味道变淡了呢?
5新年的味道
鞭炮响亮的“歌声”吵醒了沉醉于美梦的人们,他们慢慢地睁开了眼,看着那刺眼的太阳“新的一年又来临了”脸上挂满了笑容。
过年对于人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一天既是人们的活动日,也是人们的团圆日。
活动日,人们可以暂时放下肩上沉重的担子,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忧无虑;小孩子们更是开心,新的一年对他们来说是很愉快的,他们可以吃好多好吃的东西,玩好多好玩的游戏,还可以拿压岁钱。瞧!他们满面笑容,多可爱!
团圆日是远方打工的人们最盼望的,他们长期在外地打工赚钱,很辛苦!一年里也只有这一天可以回家看看父母,他们匆匆赶回老家与父母团圆。父母看见儿女回来,都高兴地流泪了。全家围着一张大圆桌,一边吃一边谈着孙子和生活怎么样……,有说有笑的,吃完饭后,便拿着写东西去亲戚家拜访,还包了些压岁钱给亲戚的儿女或孙子,两家也坐下聊了一会话,又匆匆地去另一家拜访……,家家户户都充满了欢笑。
最热闹的当然是晚上了,人们打折方桌或圆桌,摆上拜祭的东西,小孩子们则和朋友嘻戏,扯着爸爸的衣服说:“爸爸,给我买小烟花棒吧!”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在春节过得开开心心的,自然会给孩子买。小孩子一般都是买那种较小的烟花,叫父母点一下火,这烟花点起来后很漂亮,小孩子就喜欢在街上走来走去,所以街上不时出现小烟花棒的影子。比较大的孩子就玩那种大烟花棒,他们小心翼翼地点起火,烟花猛冲上天,给黑色的天空点缀了色彩。看着这写漂亮的烟花,人们的心情更加好了。这样的气氛,当然少不了一场好戏。大家都和亲人、朋友结伴到看戏的地方,哪里更加地热闹,看戏前的观众真不少,那里没有座位,站着久了,脚也酸了。他们从自家搬来了椅子或凳子,看到老人站着,也很热心地让座;小孩子不够高,也会搬只小椅子给小孩子垫脚,戏一出接着一出,越来越精彩!这是免费,那些戏是祝贺大家新年快乐的,安排了很多出。那里还有很多的小卖部,卖一些冰糖葫芦,还卷着些白色的糖,很好吃!,还有很多好吃的……。小玩意也很多,那些闪闪发光的球,很漂亮,还有很多很多……。人们沉浸在欢笑中,笑声笼罩着两英镇。
这是潮州的新年,过年为的就是喜庆、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