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花的写人作文
1雪花漫天
天变得凉凉的,我往身上添了好几件衣服,老师对我们说:“秋天来了。”我长长地“噢”了一声。我不爱冬天,却爱雪。爱得一往情深,刻骨铭心。那年的雪花如飞扬的般若,絮絮如丝,如鹅毛,一朵一朵从天上飘下来,像贪玩的小孩会在天空逗留很长的时间,迟迟不下来,又像天上在下棉花糖,让人忍不住想伸出舌头去接住,含在嘴里化掉,丝丝凉意深入骨髓,进入灵魂,埋在心中最深处,久久难忘。雪是美丽的,它们圣洁得无法形容,它们白得让我睁不开眼睛,它们降落,吸走世界的尘杂,吸走喧嚣。它们落地的刹那,带来了世界的欢乐。
那年,我上初三了,成绩下滑,课业加重,心情糟得不行,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就如没有方向的旅程。
学期末也就是冬天的时候,竟下起了雪。是不是老天有眼,降落雪花来冰释心情?
那天早晨正睡得香,室友们突然一惊一咋地说:“下雪了。”我是个很少见下雪的人,不信她们的鬼话,准备钻入被窝继续做梦。却被哪个好事的给拖了出来,我极不情愿的跟着她出来,哇!我呆了!真的下雪了耶!我飞一般刷牙洗脸,赶出来看雪,那白色让我晕眩,目所能及的地方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层一层荡漾开去。
我们惊叹老天厉害的同时,也不忘享受老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呼朋引伴,开始了与雪发生故事。
树叶上积了好厚的雪,一夜之间,世界变成这样,大自然厉害得让我忘了语言。我当时还是个初中生,见雪哪有不玩之理。于是翻出厚厚的手套,抓起白白的雪花,见人就洒,当然,谁也没放过我,几分钟下来,就变成了一雪人,头发上,背上,帽子里都装满了雪花。可我却觉得温暖,没有什么时候比那时开心。因为那时的我们忘掉了一切,只知道这世界那么美,要尽情享受。我们那么年少轻狂,以为真的拥有了全世界。
班主任被我们的快乐传染了,因为快乐本是会传染的,就在停雪的那天上第四节课,他挎上相机,领着我们全班的同学,向学校后面的山上浩浩荡荡进军了。一路上充斥着我们张扬的笑声,压抑太久的笑声全部爆发,一路上留下了我们热情洋溢的脸,我们的欢快我们的热血沸腾。
我飞一般奔到雪地里,就差没躺在雪地上,任雪融入我的身体里去。
班主任拿着照相机为我们拍啊,拍啊,不知疲倦,我们冲着镜头做鬼脸,大笑,甚至有同学还朝镜头扔雪球,雪花都落到班主任头上了,雪花弄得满天飞,就跟真的下雪一样。班主任笑了,像孩子一样天真的笑了。班主任很关心我,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子过日子了。那一笑印在我脑海了,忘也忘不掉。
照片没能阻止雪的融化,却让我们记住了那一段欢乐和美丽。
我们在那一刻放飞了心灵,我们的感情像火花爆炸,升空,然后刹那如耀眼星辰,高挂在天,定格在那一瞬间。
两年已过,任时间如何辗过我记忆的田埂,却怎么也挥散不去。我明白了什么是时间带不走的东西。
2微笑的雪花
呀!那个粉嫩透亮的脸;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那个高挺的鼻子;那张樱桃红般的小嘴。她是谁啊?她就是我的妹妹:梁蕴涵。
梁蕴涵的小名叫妞妞,出生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她可是非常乐于助人的哦!
那天我和妞妞在小花园里玩游戏。在不远处的石椅上,坐着一个小男孩儿,他双手托着下巴,眉头皱得很高,两眼平视前方,鼻子还不停地抽动,嘴巴向上翘着,时不时还打个喷嚏。
妞妞看见了,跑到小弟弟身旁,一手搭在小弟弟的肩上,亲切地说:“小弟弟,你冷不冷啊?为什么不回家啊?”
“我在这等妈妈。”他闷闷不乐地说,“妈妈出去了,让我在这等她。”
妞妞站起身,看看我,又看看坐在冰凉石椅上的小弟弟,沉思了一会儿,又蹲下身,轻轻拉拉小弟弟的胳膊,甜甜地说:“小弟弟,这里太凉了……你家有人吗?我送你回家吧!”
“我奶奶在家……可是……不行不行!我要在这等妈妈!不然妈妈过来找不到我会担心的!”小弟弟甩着胳膊,努力从妞妞手中挣脱。“我在这等你妈妈,看她来了告诉她。”妞妞说。
“嗯……那好吧!”于是,我和妞妞领着小弟弟,把他送回家了。
……
当我们回到小花园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突然,天公不作晴--下起雪来,雪花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我用手遮着头,说:“妞妞,咱们到对面屋檐下躲躲吧!”妞妞皱起眉头,说:“这怎么行!这样阿姨来了就看不到他了,答应小弟弟要告诉他妈妈的,不能说话不算话!”就这样,我只好和妞妞坐在雪中等那位阿姨了。
不知过了好一会儿,一位骑电动车的阿姨在小花园这停了下来,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妞妞看到了,站起身,拍拍头上的雪,“飞”向阿姨那边,我看到后,也急忙跑过去。妞妞微笑着向阿姨说了刚才的那件事。阿姨听后,连声感谢我们,骑上车回家了。这时,一片晶莹的雪花跳着舞落在妞妞的脸上,它没有立刻化去,而是同样也在微笑。
这就是我的妹妹,一个乐于助人的妹妹。
3好一朵小雪花
早就听说河南上蔡高中有个才华横溢的女学生程冰雪,当我在全国青少年作家笔会上采访她时,才发现她竟是“一朵玲珑奇巧的小雪花,一首漂亮浪漫的抒情诗”。很快,我们开始像老朋友一样地亲密侃谈起来。
她说,她从16年前的一朵小雪花里跳出来,当她那浅浅脚丫被香泥收藏,当她那朗朗童语被枯叶珍藏,她总爱把无数稚真的梦境虚构,去重温那一段粉红色的记忆。她留恋那欢欢笑笑蹦蹦跳跳的日子,把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意念高筑在热潮冷讽流言蜚语之上,凭着春之柔、夏之烈、秋之情、冬之洁的独特性格。迷恋于书山题海之中。当她领取了三好学生、优秀班委、模范团员的奖状时,滚烫的泪珠在那本“英语小博士”的证书上,溅飞了一个个欢悦的笑。她说她不会哭,哭亦是为了幸福呀!
她难忘那开始文学苦情的14岁,先从她那十几本日记里点燃了一个个或笑或哭或生或死的灵感,释射出灿烂的文字。每位热心读者检阅她发表在全国各级报刊上的百余首作品,都不难发现小说里有冰心的练达和乐平的幽趣,散文里有亦舒的浪漫和望舒的愁怨,诗歌里有琼瑶的柔美和北岛的哲理……难怪她能从驻马店地区首届中学生作文大奖赛一等奖奖台,走向中华青少年散文大奖赛一等奖、中国中学生文学创作大奖赛一等奖等十余个省级以上的获奖荣誉奖台。从而成为中国瑞典诺贝尔诗人协会会员、中国中学生诗人协会河南分会会长、河南省中学生文联理事长、中原中学生记者团公关部部长和十余家报刊社小记者。在她完成了第一本散丈集《冰之梦》出版使命之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她的散文诗集《燃烧的向日葵》又在整理之中。
让我潇洒地走吧,她说。她要在17岁的轨迹上写出一幅幅飘然于文学宫殿前的特写镜头,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叩响高等学府那绿色的门扉,去完善自己,深化自己,重塑自己,在共和国的旗帜上增添自己青春的风采。
“祝你成功!”听了我真诚的祝福,她扑闪着蓄满两汪灿烂诗情的黑眼睛,甜甜地笑了。
呵,好一朵小雪花!
4阳光下绽放的雪花
遇光则影,遇暖则瞬,如此脆弱的雪花,却是在融化之前,静静地绽放,没人知道它是如何的绽放如何的消失,它仅仅留给我们刹那间爱的感动。
记得是开学一个多月,我在班里撞见的竟然是一位骨瘦如柴的朱老师。她脸上的腮帮深深的陷了下去,原本是六岁龄童的俏皮样子,变成了只由骨架勉强支撑的临终老太。如果不是她依然留着黑褐色的披肩长发,我真会以为是别的老师呢。
她讲课声音很低,似乎要竖起两只兔子耳朵才能听清。上课时都不敢让耳朵休息一会儿,生怕我的笨耳漏听了十七分之二的重要知识。她的声音是十分完美的,想让她大声一点,再大声一点。但从她的声带里传出的微弱的振动声,又矛盾地想让她小声一点,再小声一点。她重病未愈,多希望她能好好地在家养病,直到康复,她笑着,坚定地说,“不。”她的声音虽然缓慢而又低沉,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凄楚,反而是传达出一种幸福的感情。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她把教育事业当成一件幸福的事,她讲爱注入我们的心房。像雪花一样,把最美的一面绽放开来。
她没有孩子般纯净的面孔,却又孩子般纯真的心灵。“啦啦……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走过来,请你们歇歇脚呀停下来……”小小的巴车上荡漾着我们清脆的歌声,她纤细的手指在风中静静摇曳,静静盒上她的窗,似乎她已经被置于梦幻。淡粉色的嘴唇一张一合,音符就要从她口里跳出来一样,却又听不见一丝一毫的声音。我们轻轻过去问:“朱老师,一起唱么。”她脸上透着惊讶,却又像演京剧般迅速换了一张脸孔,她笑了,几缕发丝垂在嘴角上,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好啊,不过你们要带着我唱噢!”此时此刻,我们之间没有隔阂,没有师生间的拘礼,只剩下了一群孩子,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如雪花般冰灵与圣洁。
茫茫雪海,无边无迹。我不愿用太多华丽的笔调来赞扬我的老师,因为朱老师是不需要那些绚丽的语言,她是质朴的。
冰面上滑过的一朵朵冰花,你可曾尝试去了解它,看到它最美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