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一种爱作文
1宽容是一种爱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最起码也成了你来我往的AA制的记账方式。但是,我还要说:宽容是一种爱。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对关于定比这一定律的争论长达9年,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深入研究定比定律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光云色、落花流水,便都蔚为文章。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16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科普勒尚未出名时,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天体的小册子,被当时久负盛名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现。当时,第谷正在布拉格进行天文学的研究,繁忙当中,他向素不相识的科普勒发出邀请,请他和自己共同研究天文学。科普勒得此消息当然非常高兴,立刻携妻带女星夜兼程前往布拉格,谁想好事多磨,刚走到半路便病倒了,当时已身无分文,第谷得知后给他寄了钱才使他一家来到布拉格。但由于妻子的缘故,科普勒和第谷产生了误会,又因为自己没有马上受到国王的接见,便怪罪于第谷,认为是第谷使的坏,便很不冷静地给第谷写了一封信,毫无缘由地谩骂了第谷一通,不辞而别。第谷是个脾气极其不好的人,容易激动恼怒,但对于科普勒,他出奇地平静,他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富有才华是极有发展前途的,便对秘书说:“请立刻代我写信给科普勒,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他,说我和国王都是欢迎他的。”第谷的胸怀感动了科普勒,他惭愧地第二次来到布拉格,和第谷合作不久,第谷就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临终前,第谷将自己所有的资料和观察星辰的科学底稿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科普勒,科普勒后来根据这些资料和底稿整理出来著名的《路德福天文表》。
这就是宽容。误解、谩骂、忘恩负义,都不去计较,并在临终之前将一份最珍贵的信任托付给他。这种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便也化解了一切,裹挟着你跟随着他一起浩浩荡荡向前奔涌。这种宽容让人钦佩。
宽容就是一种爱。爱的最高境界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和给予,宽容,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一种付出和给予。
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凡·高涂抹的一片灿烂的金黄色,脚下的大地也不尽是水泥方砖铺就的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平坦坦。不尽如人意、不顺心、烦恼、忧愁,甚至能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天天会接踵而来,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抽刀断水水更流。我所说的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去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的内心是爱。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物化的粗糙世界变得湿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勾心斗角。难道我们的面前还会出现比普鲁斯特和第谷还多的责难、反对、误解、谩骂乃至忘恩负义那样严重的烦扰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份宽容给予对方,多一份爱给予这个世界。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更难以做到像第谷一样成为一片宽广的海,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多一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不也多一些宽慰吗?
宽容是一种爱,爱你的对手,爱这个世界,我们面前的道路才会无限宽广,我们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烦恼就会随之减少,我们的笑容就会随之增多。斤斤计较的人、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心狠手辣的人……可能一时会占得许多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或春光占尽,或独占鳌头……但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来自时间的检验。
学会宽容,也学会爱——这真是一句好诗。去努力学会它吧,在人生中,有许多美德正在无情、无端又无奈地流失,其实许多美德是人类精髓的冶炼和结晶,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珍惜的,宽容是其中一种。宽容确实是非常美好的。宽容是吹开花朵的温柔的清风,是吹落阴云的湿润的雨花,是容纳大树也容纳小草的田野,是接受百鸟飞翔、欢迎风筝飞舞、允许阳光普照、暴雨倾盆的天空……
宽容,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2宽容是一种爱
宽容是一种爱,我们只有学会了宽容,才会感恩。
《宽容是一种爱》这篇课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用18世纪法国两位科学家的典型事例简述了宽容的内涵,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对论敌,他们为一定律争论了9年,最后普鲁斯特获胜。但他却向公众宣告,发现这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这难道不是宽容吗?允许别人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中的营养。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色云影,落花流水。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第二部分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纷繁复杂需要宽容来肯定宽容的前提和核心价值。我们的生活不是尽如人意的,烦恼、忧愁,让我们恼怒的事情,可能天天接踵而来。这是我们应该学会宽容,用我们的心对心地去包容,去化解。我们很难做到普鲁斯特那样的宽容,我们最起码可以做到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世界多一份爱。
第三部分启示人们相信宽容的力量。宽容是一种爱。万万计较,工于心计,心胸狭窄,心狠手辣的人,他们没有一颗宽容的心,所以他们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人们的同情。
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总会有回报。宽容是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宽容吧,宽容会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会让我们学会感恩,还会让我们的灵魂更加纯净。
3宽容是一种爱
这学期,我经历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教育过程,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了“宽容是一种爱”这句话所承载的博大而高尚的意义。
当家长几乎是破门而入闯进办公室的时候,我没有自己预想的那样紧张,反倒觉得一切都像电影一样。只不过,是从电影银幕搬到了现实生活中而已。事情的经过是很简单的,他们的孩子在教室里抓伤了其他孩子的手臂。当那个腼腆的孩子伸出血淋淋的胳膊的时候,我看到了流血的新伤和已经结痂的旧伤。孩子的眼泪滴滴答答地落在我身上,我觉得像被灼伤一样的痛,甚至下意识地躲了躲。我不敢相信,在我的班级里那个貌似文静的小姑娘竟然做出这样让人触目惊心的事情。而我却没有及时发现,让事情发展到了今天这个糟糕的地步。身为一名班主任,我为我的失职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责。
在对事情进行调查之后,我电话通知了双方的家长来处理问题。被抓伤的男孩子的妈妈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告诉我这个小姑娘经常欺负他羞涩胆小的儿子。作为班主任我连忙道歉,对自己工作的失察进行了自我批评。这位妈妈非常通情达理,在了解了事情之后就带着孩子去医院了。而当抓伤别人的女孩子的家长来到学校之后,就发生了之前那戏剧性的一幕。 通过后来的调查,女孩的家长之所以如此蛮横,是因为孩子妈妈很忙,让哥哥代接的电话。这个淘气蛮横的哥哥也曾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大概是由于心情不好,将老师的话添油加醋地告诉了自己的父母。家长误以为老师逼迫学生承认抓伤了别人,父母一时情绪失控才来学校大闹。而事实的真相是,当我发现男孩子被抓伤,迅速将两个孩子带到了办公室,女孩子自己承认自己没事经常欺负这个小男孩,多次把人家抓伤。我在班上进行了调查,其他孩子也反映说这个女孩子确实有欺负他人的情况。
家长大闹学校恶劣到什么程度我实在不想复述。在事情调查清楚之后,尽管家长来给我道歉、给学校道歉,但是这段经历使我对我的教育工作瞬间兴味索然,之前付出的种种努力仿佛都在那段冲击之后显得没有分量。教师在那个时刻的无助、被动、在一次次回忆中被放大。 回到家里,我将之前对这个孩子付出的点滴收集整理,越发觉得委屈伤心。无意间,看到一篇原来我发表的题为《如何解决“家校矛盾”》的文章。曾经为自己的文章能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而骄傲,这时却觉得那些文字那样浮于表面,毫无时效。在将杂志扔到一旁的时候,我看见它的卷首赫然有“宽容是一种爱”一篇文章。
这是肖复兴老师写的一篇文章,文中举了一个例子: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之间争论了九年之久,结果以一方的胜利结束。可是成功的普鲁斯特并
没有得意忘形,他真诚地对曾经反对过他的贝索勒说:“要不是你的一次次质疑,我很难把定律深入地研究下去。”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定比定律的发现,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却能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从中看到自己的成长。这种宽容是一种大爱,像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水。
叩问自己,我对自己的学生不乏宽容。面对孩子,无论他们曾经犯过怎样的错误,我都能给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给家长一份宽容呢?
家校矛盾的产生:一是因为家长对学校工作不理解,同时教师也有责任。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肩负着教育学生的责任,对家长的教育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一项社会责任。如果斤斤计较,最后受伤害的只能是无辜的孩子。
身为教师,要相信虽然家长可能一时对我们有所误会,但是请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时间会证明一切。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一天总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同事,也许来自你的学生,也许来自你的上司。
宽容,是一剂最好的药。它能消弭矛盾,能促生和谐,能使我们的心灵健康舒畅。多一点宽容,给我们的学生,给我们的家长。我相信,一切都会更加美好!
4宽容也是一种爱
我是个爱看书的女孩,只要一捧到书就能忘记一切,就会沉浸在故事里,似乎与文中的主人公在一起欢笑忧愁。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窗边的小豆豆》。因为书中的小豆豆,这个天真活泼,不懂规矩的小女孩,深深把我吸引住了。每次合书时我都要闭眼享受般地做深呼吸,品味着书的墨香,回忆着自己的故事,仿佛自己也经历过一场童话般的童年,温馨而愉悦。同时回味着书里一个个难忘又好笑的镜头……
小豆豆是个幸运女孩,我羡慕她,是因为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位很棒的校长,一位能耐心地听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讲四个小时的话,却不打呵欠的人,这是多不简单的事啊。在我的生活中,要是妈妈能耐心地听我说十分钟的烦恼,我就已经很满足了,但就是在这十分钟里,家长还可能会说:“你快点说,说完快去做作业,一点点小的孩子怎么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我很欣赏小林先生的教育方法。他把大自然给孩子们当天然的“教室”让孩子人去观察与探索。小林先生用爱心与信任给小豆豆贴上了永远撕不坏的好孩子的标签,让她有了今天的成就!小林校长的巴学园是丰富多彩的,他与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某些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记得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孔子游春》讲的就是孔子用他独特的“生活教育”方式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小林校长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于是巴学园成了一个快乐、自由的学校,在这里,你可以自己选课上,可以自己选同桌同学,外出郊游孩子自己生火野炊,夜里组织孩子做一场捉鬼的游戏,老师弹着钢琴孩子可以随着韵律随意舞蹈……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快乐。
巴学园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快乐园,正是因为小林校长的独特创意,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博大的人文情怀;当小豆豆把便池的东西舀出来找钱包时,被小林校长看见了,他竟像朋友似的说:“弄完以后,记得要放回去啊!”家长要是看到我们在做这样的事,可能会说“你怎么不知道脏啊。”或者也有态度截然不同的大人说:“我来帮你吧!”可小林只说了一句话:“弄完以后,记得要放回去啊!”除了小林校长,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这么说了,通过这件事,我由衷地赞叹小林校长:“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因此我觉得老师家长也应该读读这本书,来理解一下我们的内心深处的想法,并学习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独特的教育方法,从而选一种适合我们的方法来教育我们,和我们做朋友,让我们自由自在,轻松快乐地学习!
我们的家长总觉得爱就是教育、管理,而不能是宽容、顺从。我们的父母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做完一切,恨不能把自己思维套用我们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真的对我们管用吗?我们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吗?我们要学会逐渐的适应社会,但适应就意味着个性的泯灭吗?
每个爸爸妈妈都有过童年,也做过小孩子,也知道做小孩儿的快乐、烦恼。但他们为什么不让我们的童年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让我们的童年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快乐的记忆呢?
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多和我们沟通,因为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就会刺伤我们柔嫩的心灵。我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这种理解和尊重是来自同伴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来自大人们的尊重。宽容和理解也是给与我们另一种深厚的爱,这样我们才能逐步树立自信,热爱学校,热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