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家风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时间: 09-27 栏目:话题作文

1家风伴我成长

一进我的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孝”字。妈妈说:百事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话,更不用说爱别人了。

我的奶奶是标准的农村妇女,没有一分钱经济收入。我妈妈爸爸从不让奶奶在钱上发愁,生活上的所有开支都是妈妈花。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年的取暖期前,妈妈都给奶奶买好煤,怕奶奶冻着。曾经有人找爸爸去外地做生意,都被爸爸拒绝了,他说奶奶岁数大了,他不能远行。

爸爸总是对我和姐姐说:“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只有子女们健健康康的,父母的心情才会好,心情好了,身体也会好了”。

我的妈妈每天五点就起床,先是给姐姐做饭,再送她去一中上学,以后就去商店看一天的门市,从来没休过一天假,收拾房间、洗衣服都是晚上干,但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虽然挣钱很不容易,她从来没有在给奶奶钱上生气。姐姐放学回家说:“妈妈有下岗证,可以领取困难补助”。爸爸说:“爸爸妈妈挣钱是为了给奶奶养老,供你们姐弟上学,有比咱们困难的呢,把钱发给更需要的家庭吧”。

爸爸妈妈不但对奶奶这么好,对别人也是这样,有一次,一位老奶奶下雨没带伞,妈妈就把自己的伞给她用,还有一位老奶奶买了很多菜,在车子的后座上老是往下掉,妈妈赶紧送给她一个大袋子,还帮她拴好。每当他们感谢的时候,妈妈都会说我家里也有老人。虽然这些都是小事,可这些我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中。

我问妈妈:“咱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妈妈说了两个字“孝、礼”。我点点头,心想一定要照妈妈说的那样做,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2家风伴我成长

家是我们成长的第一空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身上无一不是家风烙下的印记。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家风是一个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不可缺的部分,而我们家的家风就是乐于助人,宽以待人。

记得,小时候,爸爸告诉我,做人,在看到他人需要帮助时,应要做到义不容辞地乐于助人。“遇到有困难的人,尽量伸手帮一把”。

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妈妈去超市,在超市门口有个乞丐讨钱,妈妈说“把一些零钱给他”我对妈妈说:“妈妈,不要理那些乞丐,现在很多乞丐都是这样骗钱的”。“如果人家是真的需要钱呢?如果换做你是那个乞丐,也给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吧!”。妈妈反驳道。我拗不过妈妈,只好把零钱给了乞丐。“谢谢”那个乞丐灰白的头发下,乌黑的眼睛充满感激,他伸出双手,激动的接过钱。这时我觉得自己错了,妈妈是对的,我想我知道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了。

宽以待人,爸爸在生活中交际广泛,人缘很好,我爸爸一直在用行动告诉我,什么叫宽容。有一次,邻居的孩子把我家鱼缸里的鱼玩死了,我本以为爸爸会大发雷霆,要知道爸爸十分喜欢那些金鱼,每天定时喂养它们,每周定时给鱼缸换水,这些金鱼在爸爸的精心照料下,在我家生活多年,没想到他却和颜悦色地对那小孩说话,教育他,让邻居对他的为人十分钦佩。

我家的家风,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它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家风就是道德的力量和成长过程中的信仰,是一个成长的指南针,家风是一个家幸福美满的见证,家风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家风是一个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家风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信仰。

3家风伴我成长

要说我家的家风,“百善孝为先”、“礼貌待人,乐于助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认真”,这几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茧的“圣旨”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吧。

“百善孝为先”,我外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听妈妈讲,外公的妈妈摔伤卧床那会儿,外公每天坚持给他妈妈烫脚、翻身、擦洗身子,夜晚只有陪她睡在同一张床上方可安心。好的家风会一代代延续,我也会像外公一样孝顺老人、孝行天下。

“礼貌待人,乐于助人”是我从奶奶那儿学来的。每次上学前,奶奶总是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不要和同学打架。奶奶还是个热心肠的人,每次做了可口的饭菜都要给对门的老奶奶送去,每次邻居家的小孩没人照顾,她总是主动邀请到我们家,和我一起读书,一起玩。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也是快乐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我学过的第一句格言,也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记得刚开始学小提琴那会儿,我是快乐的,可是随着技巧的增加,最初的兴趣变成了一种负担,那时的我真有点吃不消了。就在那紧要关头,是妈妈使我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说来容易,做起来却真的需要毅力。暑假的这次游泳学习中,我不怕苦不怕累,勤学苦练,得到了教练的一致好评:“这孩子,能吃苦,有毅力。”

我就是在这样朴实的家风熏陶下成长的,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你们家的呢?

4家风伴我成长

校有校风,家有家风。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主要的风气。一个家庭的风气决定着这个孩子的思想品德。家风,就像一盏灯,照亮我们前方的路;家风,就像一阵风,吹来我们良好的习惯……每个人家里都有家风,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勤俭节约。

在我们家,爸爸就是勤俭节约的模范。每次刷牙,牙膏快没了,爸爸总是把牙膏挤呀挤,挤呀挤,一挤再挤,挤得是一点儿也不剩,使出吃奶的劲儿都挤不出来了,才扔进垃圾桶;还有我妈妈这个“节约标兵”,每当家里有不用的电器还开着,妈妈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及时将电器关掉,然后骂我和爸爸一通:“不用还开着,这不浪费电吗?”

在爸爸妈妈的耳濡目染下,我也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从小陪伴着我。农民伯伯含辛茹苦地种粮食多不容易呀!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一粒米虽不值钱,但却包含了农民伯伯的心血。所以,我一直坚持吃多少,盛多少,吃得一粒米都不剩,“光盘行动”。还有,每一张纸都是树木做成的,浪费纸就相当于砍树,破坏环境。所以一张纸,我都是用完正面,再用反面,节约用纸。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勤俭节约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家风,也成为我平时的一个习惯。爸爸妈妈经常告诫我:生活一定要勤俭节约,不能大手大脚!是啊,世界上的资源一点一点地在减少,如果我们再肆无忌惮,世界上的资源没有了,那该怎么办?所以我为我们家的家风点赞!

让勤俭伴我成长,让家风伴我成长!

5家风伴我成长

校有校风,班有班风,即家当然有家风啰!

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创造美好环境。说起来是很容易,但是实际做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啦!

不要看一粒米不值钱,但从种子到收获,农民付出多少汗水,再从稻子变成米饭其中又经过多少过程,最终成为盘中餐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不要看一张纸不值钱,但从树到纸又需要多少道工序。

在我家里,吃多少就盛多少饭,不准浪费,要吃干净碗里的每一粒米。老太太就是这么做的,哪怕米饭掉在地上,也会捡起来放进嘴里。我的外公更是“节约标兵”,每次剩菜剩饭都会进他的肚子里,我们家可是每天做到“光盘”哦!

假日里,我们一家总喜欢种一些绿色植物,美化一下环境。妈妈为我在网上买来花种,我便每天看一看种子的生长情况,当我看见它们探出脑袋时,心里快活极了,盼着它们快快长大,好让大家欣赏到我种的花儿。

我家还流行一句话:不求为下一代创造什么,总要为下一代留点什么。现代人只顾眼前的利益,无度的砍伐、开采,地球已经用雾霾来警告,。哎,我们只能尽一家之力,每到春天,妈妈总带着全家植树、护树,虽微不足道,毕竟添一份绿都是好的。全家出行能以步代行的绝不坐车,能做公交的,绝不开私家车,尽量低碳生活,让空气多一份清新!

“勤俭之风”伴我成长,“节约之风”养我好习惯。

6家风伴我成长

有一则故事:一个孩子,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翻出家门,到人家家门口拿了一把稻谷回家。早上醒来母亲发现了,不但没责骂,而且夸他有本事。第二天夜里,他又偷了一把锄头,母亲又夸他……久而久之,他偷的东西越来越多。成年后,一次,在大白天翻进了一户富贵人家,偷走了一袋子的金器和珠宝,但被发现了。最终,他因偷窃被关入了大牢。

通过这个故事,你们应该明白了一个道理吧: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也正是我们家的家风。

有一次,我们一家乘车出去玩,公交车上发生的一幕也验证了“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

我们一家三口在拥挤的车厢里站着,一个老太太在上车的涌流中努力前行,那时正值人流高峰,车上挤满了人。有一个人离了座位准备下车,那老太太刚准备坐下去,可不知道哪儿来的一个人,抢先一步一屁股坐了上去,看也不看站着的老太太。老太太一脸疲惫,艰难地站立着,而那个坐在座位上的人却一脸的心安理得。那样子,把我们都看得火冒三丈,大家都用谴责的目光看着他。最后,还是一个小伙子站了起来准备让座。但是,还是有几个缺心眼儿的一拥而上,想抢走座位。幸亏那小伙子把他们挡住了,那位老太太才“安安稳稳”地有了座。这才让我们松了一口气,宽慰了许多。

回家后,爸爸对我说:“刘奕铭,你说今天车上那个人的行为对不对?‘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件事虽小,却暴露出了一个人的品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