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关于宽容与理解的作文

时间: 09-27 栏目:话题作文

1文明之宽容与理解

文明是美好的象征。文明是一个人美好品德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形象的体现。有的人认为,文明离我们很远。其实,文明距离我们很近,它与我们相隔也许只有一张纸的厚度。它也许就是你一个弯腰的动作,也许就是你一个会心的微笑。我认为一个人美好的品德表现在宽容与理解上,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肚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只有人们互相宽容和理解,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宽容是一种美德和境界。宽容能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会关注他人内心世界,诚心帮助他人。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体验到宽容带来的欢乐。一个不善宽容的人,会整天陷于烦恼之中,喜怒无常,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唯胸宽可以容人,唯德厚可以载物”。只要我们多一份宽容,就能少一次纠纷。但是现实生活中,不懂得宽容的事例却随处可见。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年轻人踩了另一个年轻人一脚。“混蛋,你为什么踩我?”“我又不是故意的,你吼什么?”“踩了人你还到有理了?你什么态度嘛?”……结果俩人扭打成一团,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最终只有进派出所去解决。如果俩年轻人能有一点宽容之心,踩的人对被踩的人说声“对不起”,被踩的人能对对方说声“没关系”,那结果将会完全不一样了。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雨果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些都说明,只要每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待人之心,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理解是双向的感情交流,是将心比心的心理换位,是为人排忧解难的壮举。理解使我们透过别人的眼光和内心看到另外的世界。理解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对方的心情,明白对方的需要,坦诚地交流、细心地领会。当你手里握着一张废纸,想要把它随手扔掉的时候,你看到干干净净的地面,想到清洁工们每天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地工作,这时你就不忍心把纸扔下去,这就是一种理解,理解对方的劳动;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能伸出援助之手,这也是一种理解,理解对方的难处;当看到地上有一片纸屑,我们能弯下腰把它捡走,这更是一种理解,理解卫生的重要。其实,理解就是一种善良的举动,理解是互相的,在理解别人的同时,我们也能体会到理解和被理解所给予的快乐。

为了营造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用宽容和理解来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共同创建一个和平、和谐、安宁的社会吧!

2理解与宽容的力量

“铃,铃……”上课了。同学们都端端正正地坐好了,王老师也走进了教室。此时,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在下面认认真真、专心致志地写字。 这时,小雨写错了一个字,正当他向小欣借橡皮时,这一幕正巧被王老师看到了。王老师以为他们俩在搞小动作,就把他们全都叫了起来,生气地说: “你们刚才在干什么?这是课堂,不是市场,你们为什么要在下面交头结耳,搞小动作?你们刚才的行为已经干扰了课堂纪律,如果你们还要这么做的话,就请你们出去!”

王老师的话,字字如针,穿透了小雨的心。小雨感到十分委屈,他刚想站起来分辩,但他想到了一句名言:争执的双方,没有一个是胜利者。小雨心想:王老师是在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下才错怪了我,如果现在我和王老师争执起来,那么王老师就永远不会知道真实的情况,永远会认为我是一个干扰课堂纪律的学生,况且如果和王老师争执起来,这节课恐怕就会上不好,时间就会白白浪费。如果把宝贵的时间白白虚度,那就等于浪费生命。

小雨毅然决然地选择理解王老师,对王老师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他一声没吱,坐下来,开始听课。下课后,小雨向王老师的办公室走去。

小雨心想:“我得让王老师理解我,让王老师知道事情的真相,让自己得到清白。”

小雨走到王老师的办公室门口,轻轻地敲了一下门,走进了办公室。小雨看见了王老师,心平气和地对王老师说:“王老师,今天的事您错怪我们了,我和小欣其实没搞小动作,我只是向小欣借一下橡皮,您不应该那样说我们。但我们也有错,我应该经过您的同意,再借东西。我在这里,向您说一声‘对不起’,也希望您能还我们一个清白。”

王老师听完了这句话,沉思了一会儿,温和地对小欣说:“你先回去吧!” “铃R22;R22;铃,铃”,又上课了。王老师走进了教室,对大家说:“方才上课时,我错怪了两名同学,我不应该说那样狠的话,在这里我向他们说一声‘对不起’,也希望他们能原谅。”

霎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地掌声,小雨和小欣笑了,王老师也开心地笑了。 看啊,这就是理解的力量。

理解别人,宽容别人,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朋友,能使别人与你“化敌为友”。

宽容与理解还能使你心胸开阔,能够以宽容的心包容一切,以理解的心感动他人。时刻铭记他人、宽容他人,幸福就常在你身边。

3校园里的宽容与理解

在这美丽的校园里,除了关爱,友好,还少不了宽容和理解,有了它们校园才会美好,才会充满友情。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同学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了起来,吵完过后,谁都不理谁了,等回到家后,我又想起今天的一言一行,十分后悔。我想,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和同学吵架,太不值了。第二天,我又找到那位同学,并真诚地向她道歉,告诉她昨天是我不对,请她原谅,这位同学当然原谅了我,也向我道歉,我们彼此友好地笑了一笑,便和好如初了。

还有一次,我到操场上去玩,我又跑又跳,一不小心,和一位高年级的大哥哥撞了个满怀,我想:哎呀!我死定了!可大哥哥说:“小妹妹,你有没有事?受伤了吗?”我为这位哥哥的宽容而感动,急忙说:“谢谢大哥哥,我没事。”多好的大哥哥啊!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许多。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是老师教会了我知识,也教会了我对老师要尊敬,对同学要宽容理解,对长辈要有礼貌。如果说校园里没有友爱、尊敬、宽容和理解,那么也就等于花园里没有树木花草一样,整个世界就没有了光彩,所以,我们一定要团结友爱,宽容理解!

4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作为教师,当孩子犯错误、淘气、闯祸时,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教师往往从成人的角度,如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已有的经验和对幼儿的看法和态度去解决所谓的问题。随着对《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的深入理解和观念的转变,我认为,教师要克服自身言行的随意性,改变以往从成人的角度处理问题的做法,对孩子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一次我给中班小朋友讲“爱护玩具”时告诉他们:“每人有一个抽屉,是专门放学习用具的。大家要爱护它,保持整洁。”正说着,只见段月静小朋友打开抽屉,把里面的纸屑全倒在了地上。当时我心里想,我话还没说完,没让整理抽屉呢,她就自己行动,真不守纪律,所以立刻批评了她。只见她用两手捂住耳朵,眼睛不看我,脑袋扭向一边,表示出非常反感的样子。我一看她的表现,知道她对批评一时还接受不了。平日她好胜心强,各方面能力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都强于其他孩子,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评她,伤了她的自尊心。于是,我立刻改为鼓励的口气:“段月静是懂事的好孩子,想把抽屉整理干净,只是忘记把纸屑放在什么地方。快来!老师和你一起捡干净纸屑。要不然,别的小朋友该给提意见了,怎么只顾自己干净,忘了班集体呢?”她虽然没有完全转过弯来,但捂着耳朵的双手放下来并开始慢慢捡纸屑。在我不断地鼓励下,她把地上的纸屑全捡干净了。

事后我与段月静小朋友谈心,知道是教师鼓励的语气及肯定的态度才使她心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是从她的角度看问题,让她感到老师理解她,和她有共同语言,这样,在她心情愉快的时候,抓住这个教育时机,让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并愿意改正。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幽默活泼的话语、敏锐信任的眼神,都会使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这宽容、谅解的氛围里,才会消除抵触心理,获得尊重、理解,从而接受教师的正面教育。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