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六年级作文400字
1春节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龙潭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挂灯笼,人们穿新衣服,戴新帽,回老家杀鸡宰鸭,拜老祖宗。然后,小孩子们放鞭炮,大人门做年夜饭,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美味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鱼,因为“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吃蒜的,表示新年和算。
当午夜交十二点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灯火通明,门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一时间,龙潭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2春节
我翻开《我们的节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春节的介绍。春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我的家乡是从哪里流露出春节的气氛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我在春节前,从电视上看到,酒店里的年夜饭都订完了。说明大家都和家人团聚。我在春节10天前就注意到火车的人流量越来越大,后来连票都买不上了,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外地人民都想回家庆祝春节。所以,回家的人流量才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大。
春节前,我发现,街上有很多卖爆竹烟花的人,可不是吗?春节时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呀!春节的夜晚,在雷鸣般的爆竹声中,烟花冲天而上,在夜空中放射出千姿百态闪亮的光环。有的象菊花,有的象瀑布,有的象大树金光四射,有的象挂满天空的小灯笼,真是色彩绚丽;成千上万的观众频频报以阵阵热烈的欢呼。
我国人民过春节,要有一个红红火火、欢乐热闹的气氛。你瞧,春联红,小爆竹红,剪纸红,老人给小孩的红包红,小孩的新衣服红,贴的“福”字红,小红灯笼红,中国结也是红红的……整个国家一片红彤彤。
春节是举国欢庆的节日,更是千家万户团聚的好日子,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人民在幸福与和平之中共祝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国家一年比一年强。
3春节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这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太阳刚落山,那炮竹声接二连三的响起。一接一家的放,过年的喜庆也越来越浓了,给过年拉开了帷幕。
腊月二十四,家家都去买过年需要用的物品,街上人山人海,卖什么的都有,有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有男孩子们喜欢的炮竹,这天街上分外热闹。还有,这天比须都要大扫除一次,不论什么都要弄干净。
腊月二十四一过,一眨眼便到了最热闹的除夕。除夕这天,家家都要贴对联,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年夜饭是最丰盛的一餐,其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鱼和各种圆子,鱼象征着“年年有鱼”不愁吃不愁穿,圆子象征着“团团圆圆”。吃过年夜饭后,大人们还要给小孩们红包呢!除夕!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鞭炮烟花声没停过。大人们一起打麻将,小孩子们一起坐在沙发上看春节年节联欢晚会,到了十二点钟,要放鞭炮和烟花,是为了迎新年。
正月初一,家家都要互相拜年,这是小孩们最喜欢的,知说一句吉利话,就能得到一个红包。
转眼间,春节就结束了,我多么盼望明年的春节来临啊!
4春节
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春节应该算最热闹,最有意义的了。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香味,就使年味溢了出来。腊八粥的配制特别丰富:红枣、栗子、苡仁、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杂豆瓣,再辅以五颜六色的各样果脯。有的腊八粥还做得很别致,在粥面上用核桃,松子堆起个小狮子,不仅图案精美,还色味俱全。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白天,我们要在水果店里买一些新鲜的水果,到了夜晚,再把水果供奉给灶神婆婆,保佑大家这一年都过得平平安安。
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每年的大年初一。
在中午的时候,我和弟弟他们在客厅里玩,可尽兴了。大人们在厨房里忙地不可开交。我们在客厅里都能听到他们说笑的声音。大家在饭桌上开心地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特别幸福。估计楼下的邻居都能听到我们的欢笑声。天快黑时,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把头伸出窗外。看五光十色的烟花点亮夜空;听,轰隆隆如炸雷。“爆竹声中一岁除”,烟花爆竹无疑给春节增添了喜气。
这就是春节,既热闹,又值得怀念。
5春节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和观看精彩的联欢晚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热闹。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老朋友欢聚一堂,小朋友穿着新衣服,高高兴兴地跳着唱着,妈妈忙着做年饭,爸爸忙着做水饺,我也在旁边帮忙做了一个水饺,像个大元宝。我祝全家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很高兴,也祝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还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呢,爷爷奶奶很开心。大家都忙着贴春联、放烟火。
为什么要贴春联、放烟火呢?原来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每当过年时都要出来伤害人畜。后来有一位仙人告诉人们,年怕红色和响声,这样就有了放烟火、贴春联的习俗。
大年初一的饭菜真丰富,有遍体金黄的鸡,有香味十足的发菜,还有许许多多有美味佳肴呢。而烹制出一盘盘的佳期肴的功劳者属于大厨师――爷爷。他为了大家能够开开心心地吃这顿饭,特意为我们准备的。
到了晚上,夜幕渐渐地降临了。当我抬头仰望夜空时,许多烟花陆续射入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结成彩,天空被装点得五光十色。我上了屋顶,鸟瞰下方,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仿佛全世界都被光明笼罩着。
“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又过去了。我爱放烟花,更爱美好的春节。
6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啊,在春节的夜晚,人们总是会放绚丽多姿的烟花。在家、大酒店吃着美味可口的团圆饭。
中国本是以农业立国的。人们把一岁的时间称为“年”,因此,把庄稼的收成称“年成”,五谷丰登叫做“丰年”、“有年”、“好年成”。
过春节,名间俗称“过年”。关于过年,名间流行着不少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古时候,有一种名字叫“年”的凶猛的怪物,体大如牛,独角长尾。每到腊月,这个叫“年”的怪物便出来伤害人畜。后来,人们就把食物放早门外,好让“年”吃饱了离去,不再伤人。有一次,“年”来到一个村庄,它被一家门口晒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年”到另一处,又被灯光吓跑了。人们终于发现,原来“年”是怕红色、火光和响声的。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在大门上红对联,挂红灯,燃放爆竹。
每到一年的腊月十五后,人们就忙碌起来:打扫屋内外卫生,写春联、贴窗花、挂年画、买鞭炮、做新衣、制年糕、包饺子等等。节日期间,还要举行各种文化娱乐节目。这些风俗体现出了中国人勤劳、重传统的美德。
春节正好是在农历立春前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们满怀希望和信心进入下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