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春节习俗作文
1东莞的春节习俗
腊月十六开始大扫除
“旧时东莞,一般从农历腊月十六开始,就可以打扫卫生准备过年了。”张铁文告诉记者,腊月十六这天要吃尾牙,尾牙是指拜神用的祭祀品,如牛肉羊肉等,吃尾牙之后,大户人家就给长工放假,这样大家才有时间打扫家里的卫生。
据悉,东莞人年前打扫卫生一般从打扫天花开始,然后是墙壁,打扫工具一般用青竹枝叶捆成的大扫帚,主要是清扫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蛛网等脏物。还要清洗家具、衣被、打扫庭院卫生等,一般要忙到小年,即腊月廿三。
“腊月廿三就开始要祭灶了。”张铁文表示,祭灶其实也是搞清洁,按照民间传统,文官一般在腊月廿三祭灶,武官和百姓在腊月廿四,疍家在腊月廿五。祭灶必须有男人完成,祭灶就是祭灶君(灶王爷)的像,像贴在灶口上方,男人要在灶君像的嘴上涂上麦芽糖,用麻骨做天梯,用甘蔗拜,好让灶君“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张铁文表示,之所以说祭灶也是搞卫生,是因为祭完灶后要换上一张新的灶君像,灶君像可以在街上买到,是木刻版印刷在纸上的。据说有些人怕灶君走时勾走自己的老婆,在换灶君像时还要在旁边杜撰上一张灶君婆的画像。
而一些比较难洗的零碎物品一般在腊月廿八这一天清洗。张铁文表示,东莞有句俗语,叫“年廿八,洗邋遢”,在东莞话里,烂塔是指一些小的零碎的东西,这些东西一般不经常清洗,比较脏。
女人洗头,男人剃头
打扫完屋内的卫生,就该搞个人卫生了。据介绍,在腊月十六之后,女人就可以洗头了。
“女人洗头很麻烦,也相当讲究。”张铁文表示,在他的记忆里,女人洗头一般要放在屋子都打扫完之后,否则,打扫屋子又会把头发弄脏。
据称,由于以前没有洗发水之类的东西,女人洗头一般都用茶夫粉,茶夫是做茶油剩下的渣,是有毒的,可以毒昏塘虱,像豆腐渣一样,洗涤效果很好。洗完头发后,没有结婚的少女就梳成两个羊角辫,结了婚的女子要把发髻编好,发髻有蝴蝶结、飞天、蟠龙、螺等造型,编起来比较繁琐。
相对于女人,男人则要简单很多。张铁文告诉记者,男人一般在腊月廿八之前一定要剃头,因为正月里是不能剃头的,否则,是会死舅舅的。
对于死舅这个说法,张铁文表示是有典故的。据悉,清政府要求汉人剃头,为了反抗满族的统治,汉人就编造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而舅舅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是公正的象征,一般家庭分家都是由舅舅主持公道。
张铁文称,大人洗澡一般在年廿八,而小孩洗澡则在卖懒之前。卖懒是让小孩拿着一个鸭蛋(广州一般用鸡蛋),插上线香到村外跑三圈,小孩嘴里还要唱卖懒歌:“卖懒仔、卖懒儿,卖俾广西王大姨。今日齐齐来卖懒,醒(明)朝清早过新年。”据说只要小孩子能把这个鸭蛋卖了就表示卖掉了一身懒惰,但是很多小孩都偷偷自己把鸭蛋吃了,回来告诉大人说已经卖掉了。
2东莞的春节
扫尘:“年廿八,洗邋遢”。东莞习俗,腊月十六后,即可扫尘。“尘”与“陈”谐音,扫尘是除陈去旧,迎接新年的意思,扫尘是要把一切晦气、困境、衰事统统清除,过一个干干净净的新年,祈盼新的一年有盼新的一年有新气象。打扫卫生一般从打扫天花开始,然后是墙壁,打扫工具一般用青竹枝叶捆成的大扫帚,主要是清扫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蛛网等脏物。还要清洗家具、衣被、打扫庭院卫生等。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年三十:卖懒。年三十是旧历一年最后的一天,是除日,东莞风俗,儿童卖懒。(民国)(东莞县志》 曰:“卖懒,卖冷”。意为新春将到,寒冷的冬天一去不返。目前,东莞儿童卖懒,意为卖去懒惰之意。在东莞水乡,卖懒的儿歌,现在还有一些地方唱:卖懒仔,卖懒儿,卖得早,卖给广西王大嫂;卖得迟,卖给广西王大姨。今日齐来卖懒,听(明)朝早过勤年。
吃团年饭:团年饭又叫“团圆饭”,人们一年勤肯地劳动,到除夕这一天,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欢聚一堂。在除夕这晚,人们吃的是汤圆,东莞有谚语:“隔夜慈菇,卖田也要食。”。其三是鸡,团年饭必有鸡,家家杀鸡,故广东歇后语:年尾鸡公唔敢啼(提)。
年初一:据(民国)《 东莞县志》 载:“元日昧爽,谒家祠。姻族邻里相贺,曰拜年。”“莞俗多食素,禁洒扫。出嫁女备年具馈母家,曰拜年或探索年。”正月初一是鸡日,是日不杀鸡,家家食斋。大年初一只用斋菜和清茶。以茶祭祖在年初一,是必不可少的。表示一家清廉对得住祖宗。上贡的水果有寓意平安的苹果,有寓意招财的香蕉,有寓意大吉大利的桔,有寓意和睦的禾碌(柚子)
年初二:新的一年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新年饭,新年饭又叫“开年饭”,吃新年饭是 从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互相邀请,有延至年初八、年初九的。传统的菜式有八个:白切鸡、蚝油生菜、鲤鱼、发菜蚝豉、虾米粉丝、芋头扣肉等。菜式各家有变化,但都追求“好意头”。
3东莞的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中迎来新年的味道,人们喜气洋洋的,欢声笑语的迎接春节。
年二十六、二十七,街上人来人往,店铺里风风火火,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买年货,鸡、鸭、鹅等,应有尽有。年二十八,正所谓“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人们手忙脚乱地在家进行大扫除,就连一丝灰尘、一只蚊子都不放过,扫的一尘不染。年二十九,人们就开始去买那些家禽了,街上车水马龙,一不注意,菜就有可能一扫而光。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早上,家家户户都在家贴对联,而我家就贴着“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穿起新衣,在街上炫耀一番。之后就开始吃团圆饭,人人欢天喜地的。然后小孩子们就开始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响彻云霄,使人体现到了新年的无暇的乐趣。正月初一,男女老少都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有些勤劳聪明的劳动人们还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窗花,真是精美绝伦,叫人目不暇接,千奇百怪。
正月初二,千家万户都要拜年,因为很久都没见到老爸老妈了,所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见到了亲戚就说声:“新年好,或者新年快乐。”东莞的春年真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那么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