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作文
1我的第一本书
记得,那是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小时候,我在朋友家玩,无意间看到一本名叫《西游记》的一本书,我的好奇心就在那一瞬间跳了出来,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书,看了起来,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本书!
回到家后,我和妈妈说我想要这本书,妈妈看到我喜欢看书,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帮我买来了这本书,买来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一页,二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
故事讲的是一只猴子。他是从一颗石头里蹦出来的,大家称他为石猴,他出身后,误打误撞的当上了花果山大王。他任性、顽皮,满是乐观精神。他向菩提老祖学习法术,刚开始,他只是一个谁都瞧不起的小猴子,自从他学了九九八十一大变化,胆子也变大了,抢了龙宫的宝物--定海神针不说,竟还闹起了天宫,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受菩萨教悔,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经他保护下,唐僧取得真经。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好成绩,只要努力向前,什么问题都拦不住你。
2我的第一本书
我爱科学、爱幻想、爱看书,也爱写写画画。最近学校要组织一次作文评选,我亲爱的老爸经过两个星期的辛勤努力,终于把我一年级的所有作品印制成了一本书。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里面有精美的插图和我自己的照片。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一、童话连载,二、童行童语,三、诗歌精选,四、看图写话。
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分童话连载《小原角龙历险记》,因为我当时正迷恋于《三国演义》,所以我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根据《三国演义》的形式写的。
我高兴地把这本书交给了阮老师,心想:等这本书发下来的时候,一定会有许多小朋友抢着看的。果然不出我所料,书一发下来,许多小朋友都被书中的精美图片所吸引,有的同学还要收藏呢!
我很喜欢我的书,里面的文章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它会和我一起成长的。一起期待吧!
3我的第一本书
妈妈忙活了两天,终于把书编完了,昨天晚上打印时,我好激动啊!我就等在打印机旁一张张地接过来,那时候已经半夜12点多了,可是我高兴得忘了睡觉。
这是封面,妈妈起的,爸爸建议叫“韬普的天空”,我同意爸爸的,因为我觉得“小脚印”是不是有点臭臭的啊?后来妈妈给我讲了小脚印就是我写的这些博客,以后我还会留下很多小脚印,我就觉得这个名字还行,不臭了。
4我的第一本书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那记忆的深处,曾流传着一句歌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在外公的抽屉里,有一本书皮已经花黄,但却保养得很好的书,那是王羲之笔迹的小楷《乐毅论》。年幼的我不知这是外公的宝贝,拿起来用放大镜逐个字逐笔认真的研究起来。别人要是看见这些文字,肯定会看也不看就丢到别处去了,但我不同,我就喜欢在文字堆里乱转。我坐在书桌前拿起外公桌前那支最珍贵的毛笔在废纸上也有模有样的写起来。其实,那也只不过是照图画葫芦罢了,可那时,看到纸上像模像样的书法字,我乐呵呵的笑个不停。我会写字了,我会写字了,哈哈!外公出现在门口,我都不知道,只见外公走过来捉起我的小手同时握紧了毛笔,刚健而有力地在纸上写起了字,不到5分钟,一个刚健而朴素的字诞生了,面对外公这不可挑剔的毛笔字,再看看自己的毛笔字,我忽然间自卑起来,我的字要笔锋没笔锋,要特色没特色,就根本不是个字。
我本以为外公会责骂我动了他的宝贝,可外公却问我是否喜欢书法,年幼的我点了点头。从那以后,外公就教我练习书法,还时不时跟我讲几句《乐毅论》的解说。外公告诉我《乐毅论》是出自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之手,他被称为“书圣”。这本只是他小楷中的一部分,他还着有《圣教序》、《行书》等,其中《兰亭集序》最着名,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外公说他没有得到此书是一个遗憾。外公是个文人,可儿女们都没有遗传到他,只对理科感兴趣,致使他老人家无法把《乐毅论》传下来。经过外公的教导我的书法不再是照图画葫芦了,而是真的像书法字了。在我临走时的前一天晚上,外公把我叫到书房,拿出《乐毅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婷,外公看得出来你的书法以后一定有所造诣,这本书就留给你吧,它对外公也没什么用了。明天你就要去佛山了,你自己慢慢研究吧!”我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却始终没有流下来。外公把《乐毅论》交到我手中后离开了房间。外公走后,我想了许多,晚上我在书房睡着了,第二天我还是把它放回了原来的位置,我始终还是没有把它带走,没能完成外公的心愿。
我的第一本书,不像别人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或者是《一千零一夜》,而是一本没有图画、没有拼音的《乐毅论》,虽然没有在身边,但起码我曾经拥有过它,它永远是我的第一本书。
5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这个第一本书,说是我的第一本书,也不是我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是我的第一本书,而是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这本书是我哥推荐我看的一部网络小说名叫《斗罗大陆》一共有300多章,这本书,不知道对我哪里来的魔力,记得有一次:
我在长治,#从下午两点,玩到了晚上的11点,我回到家,洗漱完,又吃了点宵夜已经12点了。但,我竟然越晚越要看从晚上12点看到了凌晨1点,越是晚,就越要看,准备睡呀,看到了精彩的情节就又看了半个小时,就这样来回,折腾到了3点多才肯停下,中间,姥姥还一直在旁边催我说:“阳阳,不早了,赶紧睡吧。”而我的答复一直是:“哦,知道了。”但每次都是钻进被窝,把手机屏幕亮度调到最低,再继续偷偷地看。然后到早上不起床,一直睡到12点才起。或许,这也是我近视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以后,我便开始看更长的小说:400章的、500章的、600章的,不在话下。
而且,我还仔细的回忆了一下,以前在长治白天呼吸新鲜空气在外边和朋友玩耍,晚上拿着手机看小说是挺舒服的一件事,起码比现在呼吸着雾霾,闻着汽车尾气强。嘿,真想念以前在长治的生活啊!
6我的第一本书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我还在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班上有一位小朋友带来一本《咕咚来了》的故事书。它方方的,封面纸张都是硬纸板,这就不容易被撕坏。虽然书中的字我们并不认得,可是,书中根据故事内容都有精美的图片,有老虎、狐狸、小白兔、狮子……这真的非常非常吸引人。
回到家,我哭着闹着就是要买这样的故事书。爷爷让我闹得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骑着电瓶车带着我去书店买。因为是冬天,天暗得比较早,我们出发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一路上,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我坐在电瓶车上,寒风从我的衣袖、裤脚里直钻到心里,冻得我直打寒颤。爷爷怕我冻着,就把大衣脱下来给我穿,我紧紧得抱着爷爷,感觉到爷爷那暖暖的体温。
到了书店,书店里冷冷清清的,只有老板自己在那里看书。我们开始在书架上找我要的书,书架上的书可真多,都装得满满的,可就是没有我要的书。老板看着我哭的样子,也帮着找起来。后来,在儿童读物那里找到了一本差不多的书——《龟兔赛跑》,这也是最后一本了,老板说我很幸运。
第二天,我把书拿到幼儿园,小朋友们都喊着:“周军也有故事书啦!周军也有故事书啦……”听着他们的喊声,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我觉得自己好神气。就这样,我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后来我又陆续买了很多,但我总忘不了第一次爷爷带我买书的情景。
7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现在已找不到它了,回忆起来印象也不是很深,就像深海中的夜明珠,虽说珍贵,但光芒却不过是模糊的一点点,不很起眼,但它却曾真正地、一点都不掺假的存在过,于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回忆它的时候感觉有些累,时间久远我几乎将它忘记了。极力想起来的一丝丝线索、一幅幅画面也如同被细沙铺了一层一样,不很清晰,隐隐记着上面画着猫、狗、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剩下的实在是想不起来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经常给躺在床上的我读里面的故事,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坐在床头边,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读着,我也是使劲地睁着眼睛,生怕睡着了,错过了哪个精彩环节。
那时,年幼的我对母亲读的故事一知半解,但却由衷地对书感到好奇,特别想知道这薄薄的书中怎么会藏着那么多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里都会有淘气可爱的小朋友和那些顽皮机灵的小动物们。
8我的第一本书
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我看过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刘备三顾茅庐》,里面的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刘备聪明机灵,而张飞非常鲁莽。关羽没有张飞霸道,比较温和。
一开始刘备被曹操打的节节败退,刘备非常想自己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间奇才。然后,一天他坐在茶馆喝茶,他听人说:“山上隐居一位聪明绝顶,预知上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人。”刘备马上走过去问:“那位奇人隐居在哪。”人们说:“我们也不知道他隐居在哪。”刘备并不放弃,继续打听那位人的下落。一天他听说以为农夫说:“山上隐居着一个人,叫诸葛亮。他算命十分准确。”刘备立刻叫关云长、张翼德和他一起去拜访这位旷世奇才。他们走在路上,看着那些小路曲折蜿蜒,那些草儿、花儿散发着阵阵芳香,刘备骑在马上说:“这里鸟语花香,如世外桃源。怪不得连人间奇才也愿意隐居在这么幽静的地方。”距诸葛亮的茅屋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诸葛亮的草屋外,刘备就上前敲门,从里面走出一个小童说:“我家师父不在家,出门采药去了。”刘备忙问:“他几时回来”小童说:“有时一两天,有时三四天,有时十多天,反正说不准。”刘备说:“请你转告他说刘玄德找过他。”小童说:“好。”刘备说:“不要忘记一定要转告他”到了第二天刘备说:“二弟、三弟,我们今天再去拜访他吧”张飞说:“大哥咱们都去了两次了,他都不肯来,干脆让我拿一条大绳把他抬来不就省事了吗?何必让您来回的走呢?”刘备说:“三弟,你又太鲁莽了。你就算把他抬回来又有什么用呢?他还不是不会听从于我,那又有什么用呢?”张飞说:“大哥你说的太对了”下次我一定会听你的话,然后他们又骑在马向诸葛亮的草屋走去了。来到屋外,刘备又来敲门,然后小童又从里面走出来说:“师父正在草堂睡午觉,我去把他叫醒来接待你们。”刘备赶忙拉住小童说:“不要打扰他了”小童说:“那好吧。”过两个时辰,刘备准备离去的时候,诸葛亮从草堂走出来说:“找我有什么事?”刘备立刻走过去说:“诸葛先生,我找你想你帮我统一天下”诸葛亮说:“好吧,我看你找了我三次都不放弃,我就帮你出谋划策……”
我觉得刘备不想让才白白浪费掉。我长大后也一定向刘备学习不会轻易失掉信心,在学习的道路中我会向刘备学习,知难而进,当我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我就想起了这个故事,让我充满了信心,而这一切都是书赐与我的。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智商高尚的人谈话。”书中的人物,做事就是激励我们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