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家书屋的作文
1我心中的家——农家书屋
泪流时,有“家”的关心、安慰,让你走出不愉快的时光;些许疲倦时,有“家”的温馨、欢快,让你走出疲惫的内心。——题记
我有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冰心奶奶的清新小诗,有杨红樱、伍美珍的校园小说,有曹文轩的纯美小说……
窗外,雨水声噼噼啪啪,好像在倾诉着自己心中的伤心难过。一路上,哭泣的你,手揉着流着泪的瞳,在小路上奔跑。那一盏盏的路灯,投下微不足道的光,照耀在你弱小的身躯上。路边停放的汽车,淋着那倾盆大雨,显得格外孤寂。
哭了,去“家”里,去找冰心奶奶诉说心中的委屈,去让冰心奶奶帮你走出阴影,走出悲伤。
冰心奶奶的文章——清爽。
她会以新颖优美的字句,让你心中安静,再以她的文章把你带到一个世外桃源:
那里,有绿水青山,有蓝天白云,当你站在高处眺望,下面是碧绿的草地,身边是扶过的轻风,你仰起头,闭上双眼,想像那如丝绸般的天,抚在你的脸庞,真是美妙极了!
哭了,离了;寂了,散了。悲伤,消失在冰心奶奶那一望无际清新脱俗的文章之中……
累了,去了;倦了,散了。
哭了,有“家”的关心安慰,有冰心奶奶的帮助,让你走出内心的暗影;累了,有“家”的温馨,有红樱姐姐的引领,让你走出疲倦,让你从苦恼的心情中走出来,重新擦干眼泪,打起精神,面对大家。
你们猜猜这个“家”是什么?
——对,正是我们的农家小书房,这里有许多作家的名作,而我的梦正是做一名作家,为我的梦想加油吧!
2感悟农家书屋
偶然听到村里面开办了农家书屋,以后看书就不用跑那么远到图书馆了。好奇心促使我一探究竟。宽敞明亮的阅览室,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书架上的书籍、报刊五颜六色,令人目不暇接。农家书屋少了那些艰深难懂的哲学真理,多了些接地气、实用的书籍,大多数是农业方面的书籍。一排排的寻找,一本本的翻阅,看到了本心灵鸡汤类的书─《水知道答案》,它还有个副标题《每一滴水都有一颗心》。我认为水是没有生命的,而它又可以知道什么答案呢?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就开始了探索〝水的秘密〞的旅程。水,生命之源。远古时代的生命发源点。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繁荣的地球文明的诞生。朝霞。绿叶。沿着树叶脉络慢慢滴落的露珠。这时是水最清澈、最美的时刻。当水看到〝谢谢〞、〝真可爱〞、〝真漂亮〞、〝爱〞、〝感谢〞这样的词语时,水的结晶会变成非常美丽的形状。当水出现晶体时,它的小小变化让我们体会到了感恩的力量。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的心灵会给予万物非常大的影响,会创造出不一样的世界。人的心灵具有非凡的力量。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大家都从内心深处希望地球得以毁灭,同样也是可以实现的。水的结晶展示给我们的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灵魂。水是流动的,它正因为不断地流动,经常被清洁,才有了生机。水带来了万物所需的养分,洗刷掉了污垢,给万物带来了生命。
万物和水一起流动。我们的人生同样与水一起发展。构成自然万物遵循的守则,在井然有序地流动、发展,从开始到结束,〝循环〞才是大自然的守则。唯一去违背这一守则的是人类。紧紧抱着一些无聊的欲望、自尊、主张不放手,根本不想流动,到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以前、现在,乃至将来摆在我们眼前的许多问题根源于此。贪婪产生了战争,憎恨引起了哀怨,漠不关心导致了污染……这些问题难道都不是欲望想逆转流动而导致的问题吗?解决问题需要〝循环〞。要生活幸福,传播爱,维护和平,而且要保护唯一的地球……万物都是循环中产生的。所有的答案水知道。让我们学会聆听,聆听水的声音。另外,请用心去看水结晶的世界。不知不觉,你会回到水中,水的流动中。没必要对流动感到恐惧。不要对前进感到恐惧。为什么?因为你是水。
3农家书屋,让心沉静的地方
“姐,别忘记晚上一起去农家书屋看书去啊!”每天傍晚吃完晚饭,弟弟就像一个闹钟会在固定的时间叫着表弟和我一起去村里的农家书屋去看书。我其实偷懒且烦躁,不想走动,但耐不住弟弟的热情和心里的好奇心,我开始走进村里的农家书屋。
第一次去,我带着一脸好奇,瞅着小小书屋抱怨着:“这么热的天,怎么看书啊?”爸爸带着憨笑说了句:“静下心来看。”我不好意思,嘟囔着走到书架前,开始找寻有没有想看的书,也顺便观察了下这个“农家书屋”。书屋很简单,一个房间,两排凳子,三张书桌,四个书架,仅此而已。但在书屋中看书的大人小孩却无比认真。而爸爸和弟弟则是书屋的“常客”,因为爸爸是负责管理的,弟弟帮着爸爸的忙,一起建设着这小小书屋,从登记书本,分类,到摆架,弟弟忙得不亦乐乎。或许是即将踏上教师岗位了,对于书也有更深的情感了。从建成开始到现在,书屋已经扩大了不少规模了,书架也越来越满了。
我一边浏览着书架,一边感叹:这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啊!这么小小几排书架可以看的书是应有尽有,有我喜欢的历史类书籍和小说,像《中国名相正传》、《史记故事》等,还有《老子》、《孟子》,也有《射雕英雄传》等金庸的武侠小说集,更有时下热极一时的《后宫。甄嬛传》等等;也有农业科技类像《优质土鸡养殖技术》、少儿文学类如《格林童话》、常用医学类等书籍。爸爸说,“现在政策好啊,这么多书,好几万元钱呢,都上面拨款买书下来给村里的。我们小时候自己买个书都不容易……”
我随手抽出一本王晓书的《我看见声音》,坐下,开始翻看。才翻前两页,我就被作者的“正能量”所感染,浮躁的心也在此时沉静了下来,于是我迫不及待钻进了书本。王晓书,这位被上帝夺走听觉的坚强女孩,用自己的自强,自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成为了国际名模。她说:“如果我们都能够让负面的情绪远离我们的心灵,那么被筑起的就不是围墙,而是让我们勇往直前的自信心与活力。”是啊,生活中,我们时常被不如意所击倒,总是会埋怨,殊不知,我们在抱怨生活的时候其实生活也在抱怨着我们的缺少勇气。晓书虽然听不见,但是她比能听见的我们要更勇敢。她从小不服输,虽说是残疾人,却努力拼搏,让自己成为班长,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不知不觉,我在书屋中静静地看完了一整本书,一抬头,原本满座的书桌已然空了下来,只有爸爸还在陪伴我,我一看表,都已经十点多了。我朝爸爸笑了笑:“爸,以后我有空的话也都和你一起来看看书啊!村里的书屋还真是不错!”爸爸开心地笑着。
走出书屋,村里已经没有其他灯光和声音了,除了几声动物的鸣叫和一直等待我们的大黄狗。村里人都已经进入梦乡了。我走着,心里没有了先前的烦躁,反生出了一片宁静。
一个村庄,需要有让文化生根发芽的地方,而农家书屋,给了农民一个接触文化,充实自己的一个舞台。现在村里的人都喜欢在晚饭后先在综合楼下先跳会“佳木斯”健身操或者广场舞,随后走进书屋静静地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书,不管是农技的还是科普的还是历史小说等,村里人都喜欢在一天的劳碌之后享受这段清静安逸的时光。我知道,他们如我一般爱上了这片小小地方。
暑期的夏夜,田里的青蛙自顾自地鸣叫着,村里莹白的路灯和热闹的综合楼营造出一片格外祥和的气氛。我爱农家书屋。
4农家书屋,农耕文明的摇篮
简洁的装扮,是你;厚重的内涵,是你;纯朴的外形,是你;热情的本质,是你!
走进你,就走进了农耕文化;拥抱你,就拥抱了农耕文明。——题记
近期,“农家书屋”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叔叔的话语里,伴着叔叔的事业蒸蒸日上。我对“书屋”好奇极了,得了空闲,赶紧去看看。
漫步在父亲当年劳作过的土地上,看着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蓦地,心里涌出浓浓的自豪虽然离开老家进城念书已有多年,但那份嵌入骨髓的乡情是割舍不掉了。
记得儿时的家乡,土墙青瓦、炊烟缭绕、笑语飘扬,是质朴是无华是真实,是我的童年我的家。忽而,有淳朴的声音亲近了我的耳朵:
“老哥啊,我照书上说的去配肥料,今年的苗比去年长得好多了。”“这算啥?我今年的收成全靠那些书呢!”
“爷爷爷爷,我刚刚背了一首诗,书屋的阿姨说是写给像爷爷一样的人的!”“囡囡都会背诗了?真厉害!”
“你家的新房真漂亮,怎么办到的?”“书屋里都有呢!除了建筑设计的,还有穿衣打扮的,烧菜烧饭的,啥都有!”“真的?我也要去看看。”
……
显然,这些是和叔叔一样,从书屋里汲取了“财富”的人。
随着这些声音的到来,我在巷道里遇见了黝黑脸庞上闪着光的眸子,生动的眉毛上、眼角的皱纹里,仿佛都盛满了喜悦。这样的脸庞是我陌生的,又是我所期盼的。还记得爷爷嘟囔着“下点雨吧,庄稼渴死了”之时,眼里满满的担忧;和爷爷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群可爱的叔伯们紧皱的眉眼里,盛满了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现在,改变得太多了,我加快了步伐,去拜访他们嘴里的书屋!
这是一间四四方方的小屋子,靠墙放了四架子各色各样的书刊,有时政新闻、文学名著、少儿故事等,更多的是各种科技致富类的,几乎涵盖了农林、养殖、加工等所有领域。角落的凳子上有三两人手捧新书,看到我进来,微笑着抬头与我打招呼。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正安静地整理着架子上的书,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这便是书屋的阿姨了,她朝我点点头,示意我随意。当中稍空的地方挤着七八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席地而坐,抢着一本小人书。你翻一页,他翻一页,这个捏着嗓子学两句对白,那个直接表演起了动作,毫不在意裤子是否沾惹了灰尘、手脚是否侵犯了同伴。
这样干净整洁、安详宁静而又朝气蓬勃、红红火火的场景,让我的热情也激荡起来,鬼使神差的抽出一本书,开始招呼起小朋友们大姐姐讲故事喽!
正要开工呢,一个小女孩突然急了:“姐姐,能不能等一下,我去把妹妹带来,她可爱听故事了。”说完,转身跑出了书屋,脑袋上一颤一颤的两根小麻花,似是不断催促着她快一点,再快一点。我收回了视线,不期然又撞进了一群的渴盼。耐不住他们的软磨硬泡,一则小小的伊索寓言很快接近了尾声。但是,我被打断了
小女孩带着妹妹气喘吁吁地站定。
我想,我再难忘记这个小妹妹了。
她不说话,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手中的书。是错觉吗?我竟从那个仅够到我大腿的小小身影上看到了失落。没有过多的埋怨,没有任性的吵闹,是真的如大人一般的失落。是因为错过了一则故事吗?我不知道。
只是,在那双盛满了渴望、被泪光洗得晶亮的眸子面前,我讲故事的声音里多了一些别样的东西。
我安安静静地给孩子们讲故事,此时的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姐姐,我的心回家了。
恍惚间,一位伯伯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本书,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眼里有撞不开的欣喜。
终于,缕缕炊烟召唤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他们暂时回家了。
踏着夕阳的余晖,我也暂时离开了。
回过头,贪恋地看着这家书屋,感慨万千!叔伯们眉眼间的笑意、婶姨们闲适的家居、弟妹们与文字最初的拥抱,都有你,在推波助澜!
你,是农耕文明的摇篮!
小小的书屋,小小的你,静静地立在暖暖的阳光中。
不,是整个村子都静立在暖暖的阳光中,被幸福环绕着。
5去“农家书屋”看书
今天,和小伙伴们去“农家书屋”看书。
书屋里一片寂静,仿佛世界都静止了。书屋一共有八个书柜,都装着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书籍,远远看去像一道道彩虹。角落摆放着几个书橱和几个报纸架。这里的书可真多呀!有世界名族,有小学生作文,有科学类书籍,还有历史名著……进入到其中仿佛尽到了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好神奇。
我拿起了一本孙幼军叔叔的《小猪唏哩呼噜》,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可恶的大狼先生,勤劳的小猪唏哩呼噜,脾气很坏的鸭太太,善良的八哥小姐,乐于助人的驴先生,不守信用的狐狸掌柜……多么有趣呀!作家描写得栩栩如生。
我一定要多读书,多写作,向孙幼军叔叔一样,写出许多的有趣的作品。让小伙伴们在其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乐趣。
6我的农家书屋我的梦
暑假里,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春风化雨般在我们村传开了——禹谟镇大龙村农家书屋正式建成使用,并向全村老百姓开放。我怀着好奇又激动的心情来到农家书屋。
哇!书屋里挤满了人,有年过半百的老人,他们手捧崭新的书籍,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的翻阅着书页,好像在弥补他们儿时读书未尽的遗憾;有正值壮年的庄稼汉,他们在迫不及待的寻找着有关农事的书籍,也许他们准备用知识去武装自己,来年好在庄稼地里大干一番哩!也有背着奶娃的少妇,她们一边耸动肩背,哄着襁褓中的娃娃,一边翻阅《育儿心经》,似乎要做一个更称职的妈妈;还有戴着金边眼镜的文化人,指尖在书背上流转、跳跃,定是想搜寻一本心仪的书,好美美的饱览一番;更有我们这些孩子,在人群里穿梭嬉戏,那朗朗的笑声如琴键上飘来的音符,给小小的书屋平添了几多情趣。
我从小就爱读书,浅略的领教过《三国》中的阴谋算计;感怀于《水浒》里的行侠仗义;欣赏《西游》中孙悟空斩妖除魔的勇敢与智慧。而今,看着眼前玲琅满目的书籍,竟手足无措,扑通跳动的小心脏难以平静。我深吸一口气,捋捋激动的心情,一头扎进书海里去了。
首先,我要为爷爷奶奶寻一本《老年人保养手册》,他们的老寒腿、风湿关节炎又犯了,我真想从此书中学得保养之法,为爷爷奶奶带去福音;其次,我想为妈妈觅一套《美容心得》,她为整个家操碎了心,手粗了,脸黄了,我要习得美容妙方,希望妈妈青春永驻; 然后给爸爸求一本《戒烟啦》让他懂得吸烟的危害,早日脱离烟海之苦;
最后,我要为自己选一本《少儿百科》,去领略自然之趣,品味山河之美,感受民族风情,探寻未知世界。
啊,我不是做梦吧!我们真的有了自己的书屋,一个为农家人提供精神食粮的宝库。
晚上,我真的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插上知识的翅膀,翱翔在辽阔的蓝天,去追逐梦的远方。
7“农家书屋”,我的好伙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就像甘霖,哺育着我们这些幼苗;书就像大海,让我们尽情地遨游;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灿烂的明天。我很喜欢读书,今年暑假,我一有空闲的时间,就会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看我喜欢的书。
天长日久,“农家书屋”成了我的知心好友,是我的充电房。她就是我的老师,教我明理,让我明智,助我成才!无论有事没事,无论心中有多少苦,我都会来到“农家书屋”,找她倾诉,找她作伴。
记得一个周末,我没事做就来到了“农家书屋”,我随手拿起《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名著就读了起来。我越读越着迷,心都被这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所牵动。我为鲁宾逊不幸的遭遇而感到同情,又对鲁宾逊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产生了敬佩的感情。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要努力去克服困难,在做数学难题时也是如此。从那以后,每一次做《暑假作业》做到数学难题想退缩时,我都会想起鲁滨逊坚持不懈的精神。之后,我一定会直到把难题攻克,我才肯罢休。就这样,一道道数学难题成了我的手下败将,我的数学解题能力也由此蒸蒸日上。
“农家书屋”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还是我伤心时逗我开心的好伙伴。
一次,我考试考得特别差,回来又被妈妈训了一顿,心中十分难过,眼泪就像一条瀑布,从眼眶中流了出来。这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农家书屋”,我冲进“农家书屋”,趴在桌上号啕大哭。在不经意间,我发现了手边竟有一本《漫画partg》。我顺手拿起书看了起来。没看几页,我就由大哭变为大笑。“农家书屋”就是这样一位朋友,能在我伤心的时候把我逗得乐不可支。
啊!“农家书屋”促我成长,“农家书屋”教会了我一个又一个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真谛。
8农家书屋——一盏文化的明灯
学校没有图书室,以前我认为这没什么不好,课本都读不完,根本不会借书。
去年年末了,村里竟然挂了“农家书屋”的牌子,我觉得好奇, 便想尝尝新。放学后,我和几位同伴到那儿一看,虽然只有几个书柜,但是仔细一瞧,什么书都有:学生喜爱的童话、 脑筋急转弯,学习方面的有学习方法指导、 作文选,文学方面的有小说、中外名著,实际应用的电工、机械工、电脑操作,农村方面的种养、栽培技术等等,令人爱不释手。
进到农家书屋里,我简直被我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屋子很大,书本排列得非常整齐,井然有序,中间有一张大桌子,还有很多把椅子。屋子里人虽然不多,但是并不喧闹,每个人都安安静静的,自己看自己的,谁也不去打扰别人,偶尔还会听到有人问别人几个问题。我看到这个情景,也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轻声慢步地走到了一个书架前,认真地看了起来。不知不觉,天快黑了,我们从“农家书屋”出来后,我径直去了奶奶家。一进门,我就滔滔不绝地和奶奶说起“农家书屋”的事。奶奶听了,感慨万分,激动地说:“是啊,这些年咱们农村好了,人们富裕了,我们这些老农民呀,现在不但不用踩泥踩水了,都走上水泥路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皇粮国税也不用交了,而且还给粮补、油补,还能不出村就能看上书,这事,在二十几年前的中国,想都不敢想。还是共产党好呀!以前,咱们庄户人就知道种地、养鸡、养猪,根本不懂方法。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村里的人啊,也都有了知识,长心眼了。‘农家书屋’真是好啊!这不,你爷爷也迷上书了,刚刚又去‘农家书屋‘了!”
回家之后,我一直在想:“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可真大啊!农民也有文化了,现在饲养、种植,农民们样样精通,多亏了“农家书屋”。是啊,书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了,“农家书屋”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今后,“农家书屋”一定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成为一盏文化的明灯,照亮我们求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