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友善作文
1诚信与友善
当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坑蒙拐骗的时候;当人们在路上见到老人摔倒都不敢去扶起来的时候;当人们为了公交车上的一个座位都可以大打出手的时候;当人们都用强烈的警惕心来对待陌生人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毫无疑问是不完善的。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有人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诚信与友善。
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老子曾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这句话即使是放在当代也依然适用,因为诚信是文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根基,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基本社会属性,或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其立足点都是诚信。以国家层面为例,诚信在现代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中起着基石作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以诚信为基础;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本身就是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和基本手段;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诚信的缺失,将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世情冷漠、腐败横行、犯罪高发。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而诚信处于基础地位。
友善,即人们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并且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是人的修身之本,是国家的治世之基,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源。友善的待人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它给我们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我们构建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碰到的人是友善的,也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友善的国家: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在与陌生人交流的时候能感受到善意而不是强烈的防备与警惕,不用担心人与人间的算计。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由于社会高速发展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越来越严重,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冷漠,于是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许多有关人与人间冲突的新闻,身边也常有人叹息这个社会太不友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友善”也提炼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就是指引人们人格的完善和公民道德的培育,并引领社会关系和秩序的优化。
“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中国从来不缺少有着“以信立身、以诚处世”诚信品格的人,有着“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友善态度的人。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诚信友善的优良品格,需要今天的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2诚信与友善
诚信与友善,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它覆盖公民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行为规范的基本价值标准。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文明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建设的重点,它强调诚实做事、信守诺言、诚恳待人。友善,强调的是公民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帮助,和睦友好,共同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诚信”与“友善”,是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在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规范,这充分说明了诚信与友善的重要性。培养诚信与友善的品质,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古人曾经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古人这种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当今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不严格,所以才导致了我们的社会恶的泛滥和善的缺失。有了诚信和友善,我们才能感受到人间和社会的美好。
诚信是一个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才可能是一个讲文明的人。只有讲诚信的人,才能处处受欢迎,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份子;而不讲诚信的人,人们就会忽视他的存在,最终使其孤立无援;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基本的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根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所以一个人若是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不会有立足之地,最终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就如同众人皆知的“狼来了”的故事中,骗人的孩子在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没有人去帮助。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珍惜他人对我们的信任,若我们辜负了他人的信任,我们就会渐渐地变成狼来了中的那个孩子,失去众人的信任,孤独、无助,甚至自取灭亡。
友善,是指朋友之间的亲近、和睦。“友”,即友好,表现友好的意思,这是行为层面的要求,是表面的现象;而“善”,即善良,心怀善意的意思,这是心理层面的要求,是内心的态度。只强调表层的友好,不顾内心的真情实感,就会沦为伪善;而如果只强调内部的善心而不知道如何外化于行,就容易产生隔阂和误解。所以,“善意的友好”,这才是“友善”这个词对人际关系真正的、完整的诠释。友善待人,他人才回友善待我。所以,生活中我们也要践行友善的准则,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践行诚信友善的原则,即使在这个看起来还没有那么完全地贯彻诚信与友善的社会,做一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青莲,杜绝当今流行的功利思想的影响,提升自我修养,做一个诚信友善的好公民。
3文明、诚信和友善
文明,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划过了华夏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流传至今。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古有三纲五常,今有五讲四美。
见到一张废纸弯腰捡起,日常生活中将垃圾分类丢弃,不乱踏草坪,真正把居民区乃至城区当作家来呵护,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更加美好。遵守法律法规,知法、守法、护法,自觉弘扬文明道德之风,对违法乱纪行为坚决抵制,把自己融入家庭、集体、社会,那么祖国便会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诚信,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要求。诚信是金,它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给众生点亮了一盏永不眠灭的心灯。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列宁按时归还图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我发现一切美之中皆有善,有温暖的人情美,也有和谐社会人们彼此之间的友善。我觉得,温和待人、友善相处,才能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才能使祖国变得更好。友善是和谐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心与心沟通的纽带,国与国友好往来的桥梁也是一种爱的储蓄。
每个人跨出一小步,那整个社会就会跨出一大步。当行为规范支撑起中华13亿儿女的脊梁,那么中国这条巨龙必将腾飞而起,闪耀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