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做实验得出启示的作文

时间: 11-27 栏目:话题作文

1做实验的启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攻到自然成。”每当听到这句名言,我都会想起那次难忘的实验。

那天放学后,我早早地完成了作业,立刻捧起一本刚买的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其中有一个叫《鸡蛋浮起来了》的小实验吸引了我的眼球,抓住了我的身心,我决定亲手去做一座,看看是否能成功。

我按照书里说的准备了做实验的工具:一只透明的杯子,一碗水,一个鸡蛋,一勺食用盐,一把勺子,一根筷子。

实验开始了,我把水和鸡蛋放进杯子了,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勺盐,放进杯子了,仔细观察,可是鸡蛋丝毫没有动静,我想:难道盐放少了?于是,我又放了一勺盐,鸡蛋仍然无动于衷,我又想:鸡蛋怎么还不浮起来呀?难道我又什么地方做错了?

我眉头紧锁,冥思苦想。啊?被我拿出的筷子竟然还躺在桌上。我用筷子搅拌起来,我死死地盯着鸡蛋,我好像看见了一丝希望,鸡蛋因为我的搅拌而向上“游”了!我喜出望外,大喊:“我要成功了!”可是当我把目光重新转向鸡蛋时,鸡蛋还是“沉睡”在杯底。我基本上已经不抱希望了,开始自暴自弃,自己骗自己:“哎呀!是这是什么嘛!根本就是骗人的,不用理会!”我刚说完,脑海里突然闪过老师的教诲: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攻到自然成。我又想:我要不要再来一次,突破这个难关呢?

我又重新拾起了信心,索性加了4勺盐,又吃奶的力气搅拌,我屏息凝视,细心地留意鸡蛋的一举一动,啊!奇迹发生了,鸡蛋的周围冒起了气泡,鸡蛋终于升起来了!“我成功了!”我欢呼着,心里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难忘的实验,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滴水能吧石穿透,万事攻到自然成”这句名言,这句话使我坚持了,这句话使我成功了,这句话告诉我太多太多,在我记忆中挥之不去。

2做实验的启示

四年级开学的时候,我们班新转来一个班主任——王老师。

开学第一天的晨会课,王老师向我们宣布:“今天,我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耶!”话音刚落,同学们一阵欢呼。

实验开始了,王老师问:“我们班哪位同学最细心呀?”“田梦妮!”没想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出我的名字!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王老师对我点头,示意我走到讲台前,交给我一瓶水。她让我往一个空杯子里倒满水,一直到不能再倒为止。眼看水已经倒满,我尽量小心翼翼,同学们也屏吸凝视,生怕我手一抖就前功尽弃了!眼看着水快溢出来了,我赶紧停下来。王老师对我竖起大拇指:“太棒了!果然是个细心的女孩!”被王老师这么一夸,我的脸都红了。

接着,王老师拿出一盒回形针,叫我们猜:“同学们,向杯子里放回形针,在水溢出来之前最多能放多少枚?”“两枚!”“五枚!”“十枚!”同学们争相回答。“大胆猜!”王老师鼓励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五十枚!”不知谁做出了如此大胆的猜测,我们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向满满的水杯中投回形针了,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紧紧盯着水杯,惟恐错过了哪个细小的环节。“一个、两个、三个……”一枚枚回形针相继“跳”入了水杯,水面也在升高。到五十枚的时候,老师突然停住了,问:“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水会溢出来呗!”同学们异口同声。“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老师又继续小心翼翼地把回形针一个个放入水中,到最后第一百枚的时候,回形针跳下水后,像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在水中旋转了360度后,才安安稳稳地落入杯底。

此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水面竟然超过了杯口,而且足足有半厘米!可是,水还是没有溢出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询问这是什么原因,王老师却卖了个关子,反问我们:“你们说呢?”我们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同学们的再三询问下,王老师终于开了“金口”,神秘地说:“这是水面的张力,是这股无形的力量支撑住水面超过杯口,而不溢出来的。”原来是这样!

王老师还告诉我们:“其实,大自然也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的哲理!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收获吗?”看同学们眉头紧锁,王老师说,这是留给同学们的家庭作业。

我想,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要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揭开谜底。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不断去探索,我们就能解开很多的谜团。另外,人的潜力和水的张力一样,是无穷的!我们要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已过去了一年多,但这个实验带给我的启示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

3做实验得到的启示

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了用镜子反光得到亮度和热度的试验。也让我从中得到一个道理。

老师先把一张白纸贴到有阳光的墙上,让几个同学把用镜子反射的光点射到纸上,分别用了一面、两面和三面镜子做实验。第一个人的镜子反光时,纸上只有一个微弱的小亮点,当两面镜子的两点重合时,纸上的亮点越来越强,强得刺眼。温度也是一样,把一个温度计贴在墙上,三面镜子同时反射亮光时,温度比一面和两面镜子时高的多。

从这次实验中,我收获了知识,还获得一个启示: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与多人团结在一起,就会有无穷大的力量。

弱+弱+弱=强!

4一次试验带来的启示

我从小就对燃烧的火焰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做一些实验。自从前几天,邻家小朋友告诉我用特殊的方法可以使火将盘子里的水一滴不剩的吸入杯子里,我就一直做着实验。虽然,我一直未能找到答案,但火到底能不能吸水呢?这个问题依然是时时刻刻吸引着我的注意。

今天又是一堂作文课,只见老师面带笑容的走进教室,手里还提着一袋东西。我就纳闷了:老师不是要上作文课吗?怎么带来一大袋家伙,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呀?他望了望四周,神秘兮兮地说:“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个有关火的实验,这里面还深藏着科学奥秘呢!”“纳尼?有关火?!”我听到“有关火”这几个字,便来了兴趣,端端正正地坐着,仔细地看。

老师从袋里取出一截矮矮胖胖的蜡烛,一个皎洁的盘子,一个半透明的玻璃杯,还有一枚硬币,一一陈列在讲台上,这似乎是表演魔术之前给观众检查道具,他将蜡烛固定在盘子上,点燃蜡烛,将硬币放在蜡烛旁接着把水倒入盘里,问大家:“谁能不把手弄湿将硬币取出来?”大家都是一头雾水,不把手弄湿根本不可能啊!只见老师学者着名魔术师刘谦的口吻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老师依旧笑容满面,神态轻松,好像根本不怕失败,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大家一眼不眨的注视着,大家都想见证奇迹。大家注视着辈子,死死的看,不放过任何细节。火依旧燃烧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火光越来越柔和,火苗越来越弱,直到熄灭为止。再看看杯子。啊!奇迹!真的是奇迹!杯中水位开始上账,很快,杯子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用尽所有的力量去吸取北外的水分,是自己变得充实,而硬币一下就取出来了。正如邻家小孩所说,水一滴都不剩。

我目瞪口呆,百事不得其解:“科学实验居然如此神奇,难道真的有神仙降临,致使这么普通的杯子水位涨涨吗?难道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梦境吗?”“还是我来告诉你们吧,”老师神秘的说“这是因为空气主要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而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被杯子罩住的蜡烛之所以会熄灭,是因为火把杯子中的氧气烧掉了,的缘故。由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杯子中的气体减少了,外面受大气压的挤压进入压力小的杯子中。也就在这时,盘子里的水不见了,全都被吸进了被子了,硬币一下就那里出来!这就是火吸水的现象,也是巧取硬币的办法。我们好象拨开云雾见到了蓝天一样,恍然大悟。今天的誓言实在是太神奇了,他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大自然无奇不有。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去探索它的奥秘,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5一次实验的启示

今天上午第四节课是语文课,老师神秘的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个装热水的杯子。

我们都怀疑,老师到底要干什么啊!老师把杯子放在讲台上,随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包。我们都问“包里到底装的神秘啊?”老实说:“想知道吗?”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想”。老师打开包,我们只看见白色的粉末。老师让我们猜里面到底装的什么。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白糖,有的说是粉笔灰,还有的说是味精。老师说“喝了可以变聪明。”我在想“老师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

老师把粉末放进水中,用勺子搅拌了一下,说“你们谁敢上来尝一下,只有3个名额哦!”大家争先恐后的想上去尝一下。老师选了3个同学去尝,尝之前老师说“你们不能把水的味道说出来。”他们尝了,面容看起来很痛苦。

老师有说“你们谁敢把这杯水喝下去?”有个同学去喝了一口,就喝不下了。老师说“这是盐水,我刚才放的是盐。”有的同学说“老师怎么没事啊?”老师又把吧动作重做了一遍,原来老师是用食指沾水,用中指尝的。

从此我总结出“做事要细心观察,否则就会上当受骗。”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