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民族团结作文1000字

时间: 11-28 栏目:话题作文

1民族团结一家亲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2民族团结一家亲

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族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共同成长,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发展。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些事例虽然来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代,但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不光在古代,在今天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吾买尔, 23岁的王燕娜姐姐,把自己的一颗肾,无偿捐赠给了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弟弟”。

人们不会忘记,在天山深处偏僻的库车县栏杆村,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用40年时间写下了1000多篇日记,记载了解放军与当地村民之间拥军爱民的故事。这位老人说,我的眼睛不行了,但要把写日记的任务交给儿子,这日记不会停,一定会一代代写下去。

人们不会忘记,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的“十二木卡姆”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于灭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种,组织力量收集、整理和保护;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等一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汇成江河,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共同筑起一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可能我们的生活习惯不怎么相同,可能我们衣着不怎么相同,可能我们的语言不怎么相同,但是我们是团结一心的,当我们团结一心,不管多么大的敌人我们都不会畏惧。

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期待这一天能一直延续下去!

3难忘的民族团结盛宴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开在阳光下,党把雨露洒下来,万紫千红放光华……”每当我唱起这首热情洋溢的歌时,一股暖流就涌遍了全身。我为自己能生活在北京民族学院附小这个集休里感到自豪。这里有不尽的欢歌笑语,更有各族儿童的团结友爱。每逢某一民族过节,其他兄弟民族的儿童都会给以节日的祝贺a 今年元旦前夕,我们中队为庆祝元旦举行了主题中队会 —民族宴。那天,同学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做起自己民族的拿手好菜。布置一新的教室就是宴会厅,很快三十七名同学八十二道菜全做齐啦,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菜肴摆满了宴会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简直像个大花坛。

同学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种菜:彝族的“饪饪肉”、朝鲜族的“烧吉梗”、{可族的“发芽汤”、白族的“生皮”…… 真是应有尽有啊!今天我不仅大饱眼福,还可以大饱口福。这福份,别说我的祖辈没享受过,怕是参加过国宴的父亲也未必尝到过这么多种各民族的名菜。难怪爸爸常说我是托社会主义的福,生在蜜罐里了。 宴会开始,同学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笑容满面地入了席,就像缤纷的彩蝶,飞入花丛中。虽然正值隆冬,但 “宴会厅”内,灯光明充、色彩斑斓、喜气洋洋、春意盎然。 既是宴会,当然少不了“酒”,用苹果精心雕刻成的酒怀里,斟满的奶茶、1油茶,便是我们相互祝愿的“美酒,中队长庄重地行过祝洒词后,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离席欢跳,“厅”内卷起了欢乐的漩涡。

维琳的艾克、苗族的李杉,端坦自己做的菜,大声吹喝着:“快来尝我们民族的名菜啊,_曰立国宴,驰名中外,誉满全球!”“宴会厅”里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我J[乎把所有的谈都尝了一遍,蒙古族的宝音1赫哲族的龙江同学,见我爱吃奶豆腐和毛鱼,就使劲往我碗里夹,丹得我连腰都弯不下去了。 当师生推杯换盏、你夹我让,吃得兴致正浓时,中队长拿Ii、一封信,高声喊道:“}司学们,静一静,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肖月梅同学从泰国来信了。”“噢—”我们齐声欢呼起来,中队长站在椅子上高声朗读:气··…这里尽管有迷人的风景,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有父母的百般疼爱,但仍减轻不了我对咱们班—一个由十三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的思念。

咱们相处在一起时,我不懂得珍惜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一旦失去了它,才深知它的可贵……”望着宴会桌上丰富的珍谧佳肴,倾听着肖月梅同学感人肺腑的衷言,我不禁热泪盈眶。是啊!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才能出现“万方乐奏有于闻,诗人兴会更无前”的团结盛况。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花开迎朝霞。”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也齐声合唱:“党把幸福来播种,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