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我的家乡汉中作文

时间: 01-07 栏目:话题作文

1我的家乡——汉中

有这么一座城市:北依秦岭,南临汉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素有“小江南”之美誉。历来是陕、甘、川、鄂四省毗邻地区的重镇和我国历史上的名域,同时又是一个年轻的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她还荣获了首届中国魅力城市的称号。她,就是我的家乡——汉水上游的明珠,陕西省汉中市。

汉中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就是商朝的一个方国。公元前325年秦国设置汉中郡。公元前206年,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北出散关,击败项羽,建立了世界史上著名的西汉王朝。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也以汉中为基地。从西汉直至清代,无数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诗人、学者都曾在汉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世界古代交通史和文化史上被誉为“奇迹”与“瑰宝”的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址古汉台和拜将坛,汉相萧何倡修的古山河堰水利工程遗迹以及西汉三国时期的许多历史遗存都荟萃于汉中,使这座古城闪耀着历史文化的光辉,成为国内外万千游人向往的胜地。

汉中市物产丰富。农作物以稻、麦、油菜为主,数十种名贵中药材,百余种稀有的野生植物和储量丰富的非金属矿藏正在开发加工。汉中市的工业已形成以建材、机械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和以食品、纺织、服装、皮革、鞋帽为主的轻工业体系。改革、开放给汉中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已先后同国内20多个省、市和港、澳地区以及美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的企业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古汉台,古时刘邦的驻地;拜将坛,古代招贤纳士的象征;武侯墓,蜀丞相安葬之地。南湖碧波荡漾,天台山和午子山巍峨屹立,……,汉中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汉中的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南湖,是家乡一大美景。一到风景区,首先给人以心旷神怡的快感。再看那湖水,晴天,湖水碧波荡漾,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好似撒了一湖的金子;雨天,雨水打在湖面上,近看犹如一湖银鱼在跃动,放眼望去,蒙蒙胧胧,好似隔了一层层轻纱。层层青山抱绿水,幽幽绿水绕青山的南湖公园,只是汉中美景中的一角。

汉中,以她迷人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我的家乡,汉中,欢迎您的到来。

2我的家乡

汉中在陕西的南部,北倚秦岭,传说因位于汉江的中游而得名,一年四季如春,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历史悠久,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这就是我的家乡汉中。

自古以来,汉中就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三国时期的古汉台、拜将坛、古栈道、张良庙、武侯祠,是出使西域的西汉张骞的故乡、留有东汉蔡伦发明造纸的遗迹……,还有天台山森林公园、小南海风景区、大佛洞等自然风景区,汉中也是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园”特有的旱莲、汉桂,还有被称为“东方宝石”的朱?和可爱的国宝大熊猫等,汉中因他们而著名、而美丽。

改革开放三十年,汉中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由于汉中处于山区盆地,交通落后,出行不便,经济不发达,思想不解放,所以人们过着艰苦的生活。现在,我的家乡被评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农村也有了新的面貌,有的盖起了小洋楼,有的还买上了小汽车;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街道也越来越宽,建起了高楼大厦,还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开发了旅游景点。

我的家乡还有很多特产:香菇、木耳、橘子、茶叶、中药材等等,近年来也都远近闻名。特色小吃菜豆腐、面皮、粉皮、罐罐茶、麻辣鸡、核桃馍、腊肉等等也颇有名气。这些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来汉中参观旅游。如果你来到汉中游玩,热情好客的汉中人一定会让你玩得开心,吃的高兴。

3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位于汉中盆地的一个小城镇里。这里风景宜人,春天田野里到处都是金黄的油菜花,秋天丰收的稻香飘荡在汉江两岸。

奶奶家的农舍离汉江河很近,记得在河上有一座长长的木板桥,踩在上面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站在桥上向水面望去,波光粼粼,水底那乳白色的石子清晰可见,不时还可以看见鱼儿在游动,汉江的水可真好,竟能把鱼儿养得又大又肥。走过木桥,河对岸是一片宽阔的草地,岸上坐落着一间别具一格的草房子。向远处望去,有一群牛自在哈尔滨妇科地吃着草,不时还甩几下尾巴。每当我回到家乡时,便会拉上哥哥和姐姐来到汉江河边。坐在草地上,倾听着河水流动的声音,望着那些牛儿,这是何等惬意呀!

我不知道所有的陕西人是不是都吃辣椒,大家都说四川、重庆、湖南人都吃辣椒,但是我们一大家人都很能吃辣椒。最令我回味无穷的就是奶奶做的凉皮。由于我在北京上学,每两三年才能跟爸爸妈妈回一次老家,所以吃这种美味的机会很难得。每次吃凉皮时,我都要吃好几大碗,细细地品尝,并且吃的时候总要往里放很多很多辣椒。由于爸爸把吃辣椒的爱好遗传给我了,在老家的时候我就顿顿离不开辣椒了,我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辣不怕,不怕辣”。要说起过年,家乡最香最好吃的就数腊肉了。一进入腊月,家家都会杀猪宰鸡,把肉经过淹制,然后挂成一串一串,等到数天后,经过风干,腊肉就自然做成了。到了过年时,人们把腊肉取下来做成菜肴,不一会,房子里就会飘出一阵阵香气。

啊!这就是我的家乡,它虽然并没有名山大川般的秀丽,却带给了我们一份质朴的美感。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滋养家乡的汉江河!

4我的家乡

美丽的汉中是我的家乡,它位于陕西省南部,是陕西的一个大城市。那里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气候怡人。

汉中盛产黑木耳、黑米、茶叶、瓜果等,其中黑米因稀少珍贵,营养价值非常高,被人们称之为“黑珍珠”,据说是上贡皇宫的御品。

那里还有很多历史古迹,有著名的古汉台、拜将台、石门、张骞墓、蔡伦墓、褒斜古栈道、张良墓、汉魏摩崖石刻等。其中古汉台是汉高帝刘邦的行宫,建筑风格十分别致,庭院高贵典雅,至今里面还陈列了许多历史文物,颇受游客青睐。

汉中因为居汉水的中游,故名汉中。汉江河的河水清澈见底,河两岸有大片的竹林和桑果园,竹影婆娑,硕果累累,是人们春游的好去处。

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朱鹮,就诞生在汉中,还有南湖水库的美景、石门水库的古栈道,都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汉中与四川盆地颇为相像,北倚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其间,一年四季冬暖夏凉,被人们誉为“小江南”和避暑胜地。

我喜欢汉中,我爱我的家乡。

5我的家乡

或许你可能不知道汉中这个地方,但你不可能不知道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秦岭正好把西安与汉中分隔开。从西安坐车,翻越秦岭主脊,便进入了汉中盆地的边沿,于是就能看见险峻的山崖,幽深的涧谷,滴翠的山林与鸣溅着的溪水,还有漫坡的野花、野草与拖着长尾的美丽的锦鸡。绿云般的树丛中有炊烟飘起,隐匿着一个个村落或一户户人家。再往前,溪水汇成河流,山坡上出现修长的翠竹与浓绿的棕榈,大山尽皆退去,无限的绿野涌向天边,发亮的汉水如玉带般蜿蜒,两岸水渠纵横,田禾竞长,橘林火红,白鹭翻飞,一派祥和悦目之景,这就是我的家乡--汉中。

我的家乡汉中处于秦岭巴山之间,是由汉江滋润的一块带状盆地,它虽被划入大西北的范围,却在秦岭以南,归属长江领域,气候、植被、物产、居民、风俗、人情都很独特,素有“小江南”的美誉。

汉中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西汉王朝的发祥地,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略,逐鹿中原,一统天下,“汉族”、“汉人”、“汉语”、“汉文化”等称谓由此传承至今;三国时,这里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八年,六出岐山,北伐曹魏,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这里还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刘邦、韩信、曹操、诸葛亮等帝王将相都曾在此建功立业,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伟大诗人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雄壮瑰丽的诗章……

优越的地理历史条件,使汉中成为了一座有名的旅游城市。如今,淳朴的汉中人民又提出了“绿色汉中”的口号,接连推出50余条旅游线路,如“汉中书法游”、“三国遗址游”、“天汉访古游”等,同时,又举办了“武侯墓文化旅游节”、“陕南民歌节”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庆祝活动,更是吸引了四面八方来客!

在吃的方面,汉中人特别讲究。汉中小吃以花样多、制作细闻名于世,水里生的,土里长的,家养的,野生的,荤素俱全,种类丰富。泡菜、腌菜、浆水菜、热米皮、菜豆腐……让你听到就垂涎三尺,吃过更是齿颊留香。

各位朋友,著名学者余秋雨到汉中曾说:“汉中是汉人的老家,到汉中就相当于回了老家。”我的老家汉中,欢迎您去旅游!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