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高中牡丹花的作文

时间: 01-10 栏目:话题作文

1牡丹花

牡丹花是中国的名花之一,被人们称为“百花之王”,它温文典雅,又不失雍容华贵之貌,是中国的国宝。

俗话说“洛阳牡丹甲天下”,它的盛产地——洛阳,也因它而更有名气。你可知道,关于“洛阳牡丹甲天下”,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传说在武则天统治的时期,她把天下的名花都收藏在百花园中。在一个严冬的夜晚,天上正在下着大雪,武则天突然心血老潮:她想看看严冬雪夜百花盛开的奇景。于是,她便随群臣来到百花园里,对所有的花都下了一道圣旨:要它们马上开放。许多花都害怕武则天的威严,立刻开放了,惟有牡丹遵守时刻,坚决不开,武则天看后龙颜大怒,便把牡丹花贬到洛阳,让她在那儿生长。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也让我们了解到牡丹不献媚俗气,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质。当然,洛阳的气候、土质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为牡丹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

牡丹原生于我国西北部,久经栽培,成为著名的观赏花卉。牡丹是毛茛科落叶小灌木,植株高约1—1。5米。叶子二回三出复叶,小叶有3—5裂。初夏时开花,花期大约半个月左右,但是,现在,由于人工的控制,可以在不同的时期都能够开花。

牡丹花形硕大,最大直径约20多厘米,牡丹花的颜色以白、红、紫为主,还有淡绿、浅黄等颜色,姚黄、魏紫誉为牡丹的极品。正因为它的色彩艳丽,种类繁多,花型漂亮,被誉为“百花之王”。

牡丹之所以名贵,还因为它不仅可以观赏,它的根皮还被称为“牡丹皮”可供药用,含有牡丹酚原苷,经水解后产生的牡丹皮酚,有解热、镇痛、抑菌、降压等作用。能够凉血清淤、主治血热发斑、吐血、疮痈肿痛等症。

牡丹的高雅、华贵,一半靠优良的品种,一半靠精心培育。牡丹花开,不仅折服了我国各地的游客,还吸引不少外国游客。每当4—5月牡丹花会时,许多中外游客都会赶到会场,不时拍照,不时赞叹,外国游客还会来上一句:“verygood!”

牡丹花作为高雅、尊贵的花卉载如入史册,我为中国人有这样名贵的国花而自豪。

2牡丹花

转眼间,春天到了,接受了春风的吹拂,春雨的滋润后,那牡丹仿佛一夜间清醒过来,没过一个月,那芽已胀了一倍有余,接着便抽枝长叶,以后它的生长速度更是惊人,叶子一片片长了出来,到三月份,满树绿油油的,而花苞也悄然挺立枝头,鼓鼓的,傲傲的。我仔细数了起来,可数了几遍,结果都不相同。这时,公公走了过来:“不要这么数,牡丹的一个叶芽长出一个枝杈,一个枝杈只有一个花苞。”是吗我半欣半疑,又数起来,果真如此!

又过了一个月,牡丹开放了,那粉色的花朵有小碗般大小,一朵花的直径达到了十几厘米,层层叠叠的花瓣簇拥在一起,让人讶异它怎么就积蓄了那么多的热情。谁能说它不是呢它积蓄了一秋,一冬的精气,经历了一春的努力,如今,它要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看哪,花朵纵情怒放,如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么恣意,宏伟,那么壮丽,浩荡。它不开则已,一开便倾其所有,开个倾国倾城,让人面对牡丹,除了赞叹,膜拜,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不过十天,牡丹便褪尽全身的美丽,绿叶依旧,光鲜不再。哦,花开有期,花谢有期呀!面对默默离去的牡丹,我不由感慨万千,我更想起了那隆冬季节桀骜不训的叶芽。哦,明白了,我明白了:牡丹从来不曾期待得到赞许,所以当年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放,以待她明日游玩观赏,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唯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牡丹只是年复一年做它想做的,积蓄力量,等待春的到来,绽放生命。人们注意到了牡丹的不畏严寒,了解了它的高贵灵性,所以赞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惊世骇俗。哦,这就是牡丹,积蓄全身力量绽放辉煌灿烂的牡丹,它的那么多美称都是名至实归。面对这样的牡丹,我不由为我小时的肤浅汗颜,它的努力,它的美丽应该被世人期待,仰慕,赞誉……

3牡丹花

那时,天上有两个仙女,是姐妹俩,一个叫牡牡,一个叫丹丹。丹丹名字高贵,人也爱高贵。虽是姐妹俩,性格各不同,姐姐牡牡则爱朴素。

一次,不知因为什么事,牡牡和丹丹触犯天条,被天帝贬下凡间,本来让她俩做普通小草,任动物践踏;但由王母娘娘求情,才能改让她们做奇花异草。

王母娘娘对牡牡和丹丹说:“你们在天庭是姐妹,为了有个照应,我让你们下凡后也生活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不过,有两种志愿让你们选:一是花,美丽高贵,但寿命不长;二是做叶,朴实无华,但寿命较长。你们各自选一条路走吧,”牡牡说:“丹丹,我年纪比你大,修炼期比你长,内功比你深,让我来做花吧,我经受得住,你年纪比较小,你就做叶吧,叶的寿命长。”“不,姐姐,你一向知道我的性格--爱美,你就让我做花吧,好吗?我的好姐姐。”丹丹哀求道。看着妹妹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牡牡只好依了她。

于是,她俩下了凡,合体变成一株美丽的鲜花。丹丹变成了引人注目的“花”,傲立枝头,向四处张望,炫耀自己的美,果然招来不少的无名花草的赞叹。牡牡变成了绿色的“叶”,衬托着“花”,朴朴实实,不求华丽。

好花不常开。第二天,丹丹好像生了病一样低着头。牡牡问:“妹妹,你怎了?”丹丹说:“我不舒服呀,姐姐,救救我吧。”太阳公公看到了这一切,赶忙去告诉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可着急了,连忙请来了大夫--风婆婆、雨娘娘为丹丹治病。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当她们来到时,大地又掀起一阵风暴,把长再枝头的丹丹刮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丹丹临死之前才醒悟过来:自己不应因贪美而轻悟一生。牡牡呢,还是踏踏实实地养育着丹丹的后代--新的花儿。

人们就把这种花叫做牡丹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分爱美,变成了唯美,从此炫耀,就会走向反面,付出很大的代价。

4牡丹花

春天,百花争艳,繁花怒放,万紫千红红烂漫。每年4月,牡丹那丰富的花容,绚丽的色彩,在百花丛中争艳斗丽。牡丹,姿态优美;牡丹,玉笑珠香,冠绝群芳。中国人一向把牡丹看作是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

牡丹是毛茛科落叶小灌木,高1-2米,根肉质,肥大。叶互生,三回三出复叶。花单生在枝顶,直径10-20厘米,有单瓣,也有重瓣。牡丹又叫鹿韭、鼠姑、百两金、富贵花、木芍药,原产中国,分布于陕西、四川、河南、山东、江苏等省,至今在秦岭和陕北山区还有野生种牡丹。

牡丹花,色香都绝。五彩缤纷的色泽,有红、黄、蓝、白、粉墨、绿、紫,超越百花。即使花色同为红花,有的如似丹,有的像火,有的却似红玛瑙那样晶莹;同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银,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

汉代,牡丹的根皮叫丹皮,是名贵的药材,有清热凉血、散瘀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就说到过丹皮。因为,知道牡丹可药用,要有一个过程,由此可推想出,人们认识牡丹,一定在秦汉以前。从南北朝起,牡丹已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海记》中说,隋炀帝辟地100千米为西苑,要全国各地进贡奇花异卉,各地送去的花卉中就有牡丹。

唐代,牡丹成为皇宫珍贵的花卉,在骊山专门开辟了牡丹园。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曾在牡丹花下欢宴,李白奉诏进宫,挥笔写下了名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中书舍人咏牡丹诗,其中“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当时唐明皇听了,大加赞赏,并叫贵妃在妆镜台前喝一紫金盏酒,表现诗中描写的意境,牡丹从此赢得了“国色天香”的美誉。

当年首都长安,每到暮春,观看牡丹的人“车马若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白居易曾有诗描述了当年的盛况:“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诗人刘禹锡也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北宋时的洛阳,种牡丹,赏牡丹,蔚然成风,真是“洛阳牡丹甲天下”,“春城无处不飞花”。洛阳家家户户都种牡丹,它与扬州芍药齐名,并称“天下第一”。“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诗人欧阳修不仅写下了这种盛况,还着有《洛阳牡丹记)等,曾游遍城中10多个花园,对姚家的千叶黄牡丹和魏家的千叶肉红色牡丹特别推崇。姚黄被誉为花王,魏紫被誉为花后,“姚魏从来洛下奇,千金不惜买繁华”,说的就是它俩轰动当年京华的事。南宋时,四川彭州牡丹曾一度取代洛阳,甲于天下。

明代,亳州(今安徽亳县)的牡丹风行一时,以后曹州(今山东菏泽)的牡丹崛起,被称为“牡丹之乡”。

现在,牡丹品种中着名的有淡鹅黄、锦袍红、万中紫、凤尾白等,更为罕见的是双色花。

5观赏牡丹花

春天到了,百花盛开,有金灿灿的迎春花,红艳艳的杜鹃花,粉嘟嘟的桃花,雪白雪白的梨花--但我最喜欢的是那千姿百态,富贵妖娆的牡丹了。

去年4月的一天,爸爸带我到洛阳国花园去看牡丹花。一走进牡丹园,我立即就被千枝吐蕊的牡丹花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从高处俯视,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远远望去,那一畦畦牡丹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红的像火。走进花丛,只见它们有的迎风怒放、有的刚刚绽开、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像含羞的小姑娘躲在叶子背后,露出半张笑脸。我走到一株白色牡丹花旁,只见那层次分明的花瓣儿,缓缓张开,如精雕细刻,玲珑剔透,恍若白衣仙女下凡。我又来到一株红色的牡丹花旁,只见它盛开得像五月的石榴花喷红吐焰,红光耀眼。爸爸告诉我,古代就有很多赞美牡丹的诗句,如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均千古流传。

关于牡丹,还有一个传说呢:一年冬天,皇帝武则天在至上苑饮酒赏雪,酒后写了一首五言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诏令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第二天,除了牡丹外,其余花都开了。武则天见牡丹未开,大怒之下,一把火将众牡丹花烧为焦灰。并将别处牡丹连根拔出,贬出长安。武则天将牡丹扔到洛阳邙山,欲将牡丹绝种。谁知牡丹在洛阳邙山长势良好,年年盛开,人们纷纷来此观赏。

我爱牡丹花,爱她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更爱她蔑视权贵勇于抗争的精神!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