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家教小故事作文

时间: 06-05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我的家教故事

最近,学校组织了评选优秀家长的活动,所有的学生家长都可以参加这一次的活动。值得高兴的是,妈妈获得了“优秀家长”的称号,我替妈妈感到很高兴。

或许你会觉得妈妈是怎么拿到这个奖的呢?我就来说一说妈妈是怎样教育我的,相信听完这个小故事你就知道了。

我以前出去玩时老爱打架。有一次,在我家楼下,两个大小孩欺负我的朋友,我很生气,我想保护他,所以他没有动手我却先动手了,老惹一身事。最后妈妈说:“以后出去玩时跟别人发生争执,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不要打架,请大人帮忙。打伤了自己或别人谁都不好受。和朋友玩时要多体谅对方,互相忍让。”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妈妈是这样教育我的,我要感谢亲爱的妈妈。

这就是我的家教小故事,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教育你们的呢?一起来分享吧!

篇二:家教小故事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现在的家庭对孩子都是相当的宠溺。有个好的家规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较大的帮助。我们最注重的是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样做一个真善美之人。如果一个孩子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也做不到,那她再好的成绩也成不了一个有用之才。

家规就是我家的一面镜子,照着孩子也照着我。在做人做事方面首先的严于律己,诚实不说谎,发现错误及时的纠正,自己做错事也要勇于接受孩子的批评。孩子做错事你要给他耐心的开导和教育。自己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不管什么事不要半途而废。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给孩子的榜样。我时常教育孩子在学习上要像我们大人做事一样,勤恳、努力、自觉。在孩子学习空余时间安排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各方的兴趣和爱好。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念在嘴上,就是考的不好,也给孩子多多的鼓励,指出孩子不足的地方,更应该提提孩子优秀的一面,给他信心,让他觉得家长是他最大的后盾。我们是中国人,中国的传统美德是百善孝为先,更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准。孝心是一个人具有爱心的前提条件,没有孝心的人,就没有爱心。孝敬长辈方面我也总是给孩子树榜样,我努力处理好一家人的关系,平时教育他怎么样孝敬长辈,尊重别人。

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去逛街,上了车,挑了个位子坐好了,到了下一站,一位老人慢慢地走了上来,此时已没有位子了,老人走到孩子旁边,我给孩子使了个眼色,表示让他让座,他很不情愿的看住我,那眼神好像在说:为什么别人不让,偏偏让我让座呢?于是我马上站起来对那位老人说:“老爷爷,你坐吧”老人微笑着看着我。下了车之后我便开始教育他要给老人让座。所以,每当他乘公交车时都是站着的。

家规并不只管小孩,更是管父母的。几年下来,回头一看,凡是我们父母做得好的家规,往往孩子也表现不错;那些父母带头违反、或者言不由衷的家规,常常流为空文。好的家规是营造一个和谐家庭且能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重要途径,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孩子肯付出,我们一定会成功。

篇三:家教小故事

“字写得不好,不能怪纸笔;孩子没有教育好,不能怪孩子”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一生的学校,而父母是这所学校永久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什么新鲜事物都感兴趣。因此,我们要正确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要把我们的意愿强加到孩子们头上。我们班的庞雅婷同学,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字却写得很糟糕。恰好,我们学校这学期开始开设了“韵和社团”,其中就有书法班。但是对于高段的孩子,只开设毛笔。于是,庞雅婷家长就毫不犹豫的给她报了书法班。作为班主任,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弱项这样重视,我也是挺开心的。

但是,当学期过了大半,发现庞雅婷的字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差,对于书写的态度也大不如前了。我找来庞雅婷询问原因。原来,他爸爸觉得学校一周一次的书法并不能加强孩子的书写,于是,还给她报了其他的书法班,额外周二晚上一次和周末两次。这样,一周算下来就有4次。庞雅婷说:“老师,我现在看到写字就想吐。每次去学习书法就是2个小时。特别累。”

关于这个问题,我拨通了庞雅婷家长的电话。首先肯定了庞雅婷爸爸的作法,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希望能快点进步。但是,过高的强化训练只会适得其反。孩子在学校的练习就不少了,现在六年级,课业压力也是挺大的,再加上一周4次的练习,孩子却是吃不消。在不违反儿童能力的范围之内是可以的。过高的强度,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况且,练字,不一定在书法老师那就是练字,每天的作业就是很好的练字的机会。这样既能很好的完成学校的任务,又能达到练字的效果,这样不是很好嘛。而且我向庞雅婷爸爸提议,把每周4次的练习减少到2次。

庞雅婷爸爸也欣然的接受我的建议。后来,发现,庞雅婷的心情更轻松了,学习也进步了,字当然也在慢慢地进步。

总之,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在孩子的行为教育。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配合学校,正确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四:我们家的豆芽是苦的

最近,我们家里买了个自动发豆芽机,一家人都感到新鲜极了。于是,我们一家人七手八脚,按要求完成了所有的操作步骤,开始发豆芽。三天时间很快过去,我们的豆芽终于可以上碟了。当我将豆芽夹进嘴里试的时候,儿子嚷着问:“爸,这豆芽不好吃!苦的,我们家的豆芽是苦的!”我一试,豆芽果然是苦的。豆芽变苦是因为发芽时见了光。但我在发豆芽的时候已用黑布蒙上了豆芽机,按道理豆芽不可能是苦的呀。于是,我问:“谁在白天偷偷看过豆芽?”儿子不好意思地说:“我……我看了6次。”妻说:“我看了3次。”母亲说:“我看了2次。”嘿!怪不得了!对豆芽成长的过分关注,反而让它们变苦了。

这事让我想到了一个家庭教育问题,过分地关注孩子的成长,甚至是包办孩子的成长,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历史上就有个著名的例证:明万历帝,一代昏君。其实万历帝自幼就是个聪明之人,其母为李太后,“教帝颇严”。每次万历小皇帝不读书,李太后就命令皇帝跪在地上。要上朝的一天,五更时分太后就到皇帝睡觉的地方,叫他起来,命太监们把小皇帝扶起来,为他洗脸,催他起驾。其师是一代名臣张居正,上到国家的治理,下到万历的学习和生活可谓如父亲一样关怀备至。对万历的教导更是苦口婆心,甚至到了啰嗦的地步。然而,全国最好的老师,加上最有权势、管教最严,最能配合老师的母亲,却管教出了历史上以荒唐和庸懒著称的皇帝,确实是家教的悲剧。

家教问题确实需要我们家长去摸索,去学习,去研究,再不行的时候要请教专家,不能凭以往经验,不能以罚代管,更不能耍脾气、闹情绪。当然我上面所说的对孩子的成长不要过度关注,但不是说不关注,更不能说不闻不问。我的意思是对孩子的关注要科学,要适度。一是要给孩子一个洁净的成长环境,很多家长为了孩子选学校,选住房,在家中从不做如讲粗口、打麻将等无益的事情。这样做是对的,但我要补充一条,留心(不是监视)孩子的交友情况比留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二是要给予孩子自由的空气。就如发豆芽一样,很多人怕豆芽见光,用黑布把豆芽捂得严严实实,结果因豆芽不能正常呼吸而烂掉。教育孩子也一样,我们不能常以家长自居,想孩子怎样就怎样。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起码要给予孩子朋友般的尊重和适度的选择自由。

篇五:宽容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篇六:一句话改变学生命运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就这么一句普通的话,却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又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那句话,并给予他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住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

在此后的40多年间,罗尔斯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为了纽约州的州长。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