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家乡的味道作文

时间: 02-23 栏目:话题作文

1家乡的味道

奶奶托姑姑带来一袋家乡的地瓜,地瓜还裹着一层泥土,带着来自乡间的朴素的味道。

蒸熟了,洗净手轻轻拈一个,怕手劲大捏坏了地瓜憨头憨脑的可爱造型。田野的气息迎面而来,甜甜的、香香的。一下子,我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长汀的一个小村庄,碧波荡漾的河水,重重叠叠的高山,青山绿水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家乡人。

国庆回家,只见原来朴素的矮房已经改头换面。商店多了,道路宽了,生活也更好了。大家都模仿流行的城建风格,拆了许多旧房子,立起了新楼,全都铺上了红红绿绿的砖,显得有些土气。

家乡在变,变得让人不认识了,空气中充满了新经济时代的因子。家乡的人事已非昨日,景与物悄悄地变模糊,可是,家乡的味道却越来越浓郁地包围着我。

我轻轻地合上双眼,深深地吸一口气,空气中飘来家乡的味道。原来,家乡的味道是这样的美,早已沁入我的心腑。

最美的是童年的味道,混合着淘气的气息。

记得我四岁的时候,家里的院子都种上了花花草草:兰花、君子兰、铁树、宝珠茶花、夜来香,后院还有一株葡萄和李树……因为爷爷很喜欢种花,特别是兰花,所以兰花便种得最多。

后院那颗很大很大的树,要好几个小孩才能环抱住它。现在我还不确定那是什么树,但是我一昧地认为它就是李树。大概是秋天吧,它就会结一树的李子,然后落个满地,小孩都争先恐后地捡个不停。

最喜欢夏夜,那时,夜来香就会悄悄绽放,散发出奇特的花香,淡淡的,轻轻的缭绕在你身边,那是夏夜的气息。香味在空气中似有似无,暗香浮动,当你再走进一步时才感觉得更真切。夜来香总是引来一些萤火虫,我们便关了灯,看那些萤火虫带着淡绿的微弱的光芒飞来飞去,那是夏夜的点点星光。吃饭时,晚风吹来夜来香的馥郁芬芳,萤火虫在脚边飞舞。于是,吃饭也便成了一种享受

回乡下老家时,坐在车上,大片大片嫩黄的油菜花闪过,而空气里布满了泥土那略带着土腥味的芳香。而我最爱乡下的黄昏,披着夕阳去找野茶花、栀子花。

现在才知道,原来小小的心灵里,就已经渴望着美的滋润了。

刚刚开春,兰花就来报信了。受不了花香的诱惑,淘气的我常常把花采下来玩。表姐就把已绽放的花瓣一片片地夹在书页之中。不知几时,书页里的香气就跑出来,令我羡慕不已。

夏天六月,是看荷花的季节。我家不远处就有一个种满了荷花的池塘,我和小伙伴就偷偷地去采荷花。我还为此掉进了池塘,但种种不愉快都被手擎着大把的荷花招摇过市的得意冲洗的无影无踪了。

八月桂花香。在爷爷教书的学校就栽了几棵桂树。每逢中午午休时,我就借着去找爷爷的理由进去。看着一簇簇鹅黄的桂花,闪过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就拼命地摇,桂花落了一身也落了一地。当然,免不了一顿爷爷的臭骂。

过年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放鞭炮的呛人味道,这时也是我最讨厌出门的时候,不定那个坏小子会往你身上扔一个响。而现在,耳边空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那股炮竹的气息也变得好闻了。

家乡的味道,就这样一丝丝,一缕缕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不敢忘!

而记忆就这样融化在家乡的味道里,任由一点点的思念,也会牵引出无尽的思绪,够我在异乡一个人,静静地,独自品尝……

2家乡的味道

今年的清明节,我是在异乡度过的。

“表妹,你在外面还好吗?你外婆做黄姜饭了,刚才她还唠叨你今年怎么没回家呢……”表姐的一个电话,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家乡……

黄姜饭是家乡清明节必备的主食之一,听说是祖先们流传下来的风俗。黄姜饭那金灿灿的颜色,是这个世上最具有魅力的色彩;黄姜饭那清香的气味,是这个世上最具有诱惑的气味;黄姜饭那美妙可口的味道,醇香缠绵,令人回味无穷,不可言喻……

记得有一年清明节下起了雨,而那时候,黄姜还在菜地里。“下雨了,怎么去挖黄姜?”“要不今年就不做黄姜饭了?太费功夫……”我和堂哥堂姐们在一旁听了大人们的对话,都害怕吃不上黄姜饭,急忙说:“我们去挖吧!”“下雨了,路很远……”为了吃上一顿黄姜饭,我挺了挺胸膛,说道:“没关系!包在我们身上好了。”

来到菜地,我们先是找到种植黄姜的地带。然后认真地挖了起来。我还记得,那是我第一次挖黄姜,因为下着大雨,黄姜在地下好像喝饱了水,想出来见见新世界,我用手轻轻一拔,它就乖乖地出来了……

我们回来后,妈妈就开始忙碌地准备黄姜饭。做黄姜饭的程序有点繁琐。先用菜刀把姜压扁成块状,把姜用水煮到沸腾,最后再把姜压一次,除去黄姜,只取煮好的黄姜水,还需要放上一个夜晚,第二天再用黄姜水来煮饭。而且每一个程序里面还有很多细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必定会影响口感。

尽管黄姜饭做起来程序繁琐,家人也仍然每年都做黄姜饭,为的就是把祖先们的风俗传承下来,为的就是把家乡的味道永存心中,那熟悉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啊……

三年前,我们一家都离开了家乡。后来,每逢清明节回家乡后,外婆总是打来电话,非要我们回去吃一顿黄姜饭。尽管与外婆家相隔甚远,但是,爸爸也总会开着车载着弟弟、妈妈和我一起前往外婆家,去品咂那熟悉的家乡的味道……

而今年,清明节我却身在他乡。表姐的一个打电话,使我马上想吃到黄姜饭。于是,我便立即到繁华的街面去寻找,问过若干个本地人,哪里有黄姜?回答我的只有失望——他们连黄姜的名字也没听过,更不要说是见过了。

黄姜饭清香缠绵的味道,是我最熟悉的味道,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那种熟悉的味道无法淡忘的!

遥望家乡的方向,我仿佛闻到了黄姜饭的味道,仿佛感受到了家乡的气息,那种气息以其独特的芳香抚摸着我的身躯,温暖我体内的每个幸福细胞……

3家乡的味道

家乡有一种甜蜜的味道,这种味道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应该就是家乡独特的味道吧!

瞧!又是一年春光好,处处冒出新生的嫩芽,屋前的桃花也相继开放,粉红色的花蕾,金黄色的花粉,绿色的小花萼,晶莹剔透的小花瓣看上去纯洁美丽,给边上的小草增添了生机,小草给桃花装扮,桃花给小草添美感,真是一副惬意舒适的景象。我们这儿也是竹的故乡,走进竹林,你会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那高大而碧绿的竹子,让整个山林变得森绿森绿的,让人有一种沉浸在画中的感觉。瞧,有几棵树苗也不甘示弱,树苗冒出小嫩芽儿,努力生长,自力更生。我常常爱深深吸一口气,体会山林的味道,当低头看到这些野花野草时,人似乎会变得更加愉快。夕阳西落,我们几个小伙伴时常会聚在一起说笑,嬉戏,在这儿,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十分和谐,总是很甜蜜。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种味道如此甜蜜,这种甜蜜的味道,我会永远记在心头!

4家乡的味道

家乡是一壶酒;家乡是一杯茶;家乡是一股清泉。我的家乡在吉林通化,那里有肃慎,东胡,秽貊族等先民的足迹;有风景宜人的松花江;有人民英雄--杨靖宇的烈士陵园。在我的家乡有早在四五万年到七万年前的远古人类。据文献记载,吉林省在历史上,除汉族外,主要有三大族系:肃慎,东胡,秽貊族。这些远古人类在吉林大地上繁衍,生息,书写了吉林的辉煌历史。

美丽的松花江位于吉林,它风景秀丽,是个值得观赏的好去处。松花江是黑龙江水系在我国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流域面积五十四点五六万平方公里,有南北两源,北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长达一千零八十九公里,南源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长八百余公里,南北两源于三叉河汇合后称松花江,干流长约八百六十七公里,由右岸注入黑龙江。东晋至南北朝时,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代,全河上下游均称混同江、鸭子河。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

元代,上、下游统称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它的存在为早期生活在吉林的先民提供了有利条件。1939年2月18日我们的民族杨靖宇在蒙江县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牺牲,年仅35岁,杨靖宇死后,日军剖开了他的遗体,想知道,在冰天雪地的林子中,是什么支撑着他一直战斗。后来,发现里面没有一粒粮食,只有野草和树皮。我们可以这样说;人民英雄杨靖宇永垂不朽。因为杨靖宇爱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有爱国的崇高精神,我们应向他致敬。家乡是你永远也品不完的。我爱我的家乡--通化。因为它给予了我无限的爱,是它滋养我,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让我成为一个有才华,有知识的人。家乡是一壶酒,它会让你去细细品味。

家乡是一壶茶,它是你闲暇时休闲品。家乡是一股清泉,它会在你心头上源上一丝清甜。家乡使你受益无穷!家乡使你有了一颗朴实而善良的心!它给予了我关怀的力量!我爱家乡吉林通化!

5家乡的味道

——真正拥有的时候,反而还会觉得没什么,可一旦失去——要知道,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卖啊。

家乡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呢?载我度过十二年春秋的它,却突然不辞而别,只剩下脑海中还保留着清晰而又明澈的记忆,散发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虽说现在睡的床比原来好太多,可永远没有安心的理由。比起现在这个宽敞而又明亮“家”,我更喜欢原来那小小的、拥挤的、热闹的家。大人们没事儿就到一块儿坐坐:看看电视、聊聊天,打打麻将、散散心。而我们小孩子就玩耍嬉戏,不亦乐乎。那时候,好像老有干不完的事儿、看不完的电视、谈不完的话、玩儿不玩的游戏。那时候,被子上总有一股浓浓的阳光味儿,暖暖的,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

虽说现在的学习环境比原来的好太多,可永远没有专注的理由。比起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学习,我更喜欢大家互相监督、促进。咬着笔头,思绪便飘向远方:金龙怎样了?小陈不会还是个小胖子吧?哲住的地方好点了吗?怡晨仍旧是个淑女,轩轩还爱哭鼻子吧!赵依然在玩大鱼吃小鱼?伟伟的球技退步了没?那时候,即使是在学习,快乐也是我们的专属!我们写字的桌子上总有一股浓浓的咸菜味儿,刺鼻的,但却又是舒适的,让我从小时的一无所知成长到现在。

味道还有很多很多:春天时鞭炮的味道、旺旺大礼包的味道;夏天时冰淇淋的味道、房间里充斥着的杀虫剂的味道;秋天时红薯的味道、疯玩儿完了的汗水的味道;冬天时堆雪人的味道,房间里的炉子的温暖的味道。

——它们伴我度过十二年春夏秋冬,如今缠绕在脑海的记忆中的家乡上,散发着一股说不尽、道不完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

6家乡的味道

我的老家在陕西省宝鸡市,可我从小生活在石家庄,我们只能每年过年回老家一次。

又是一年春来到,我又得跟着爸爸妈妈回老家,想起以前的那种像赶场似的奔波,我打心底里不愿意回去。可是,没有办法,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只能跟着父母回去了。

我们的车子行走在京昆高速公路上,十个小时的奔波后,我们顺利地到了爷爷家。一进村就看到了在村头迎接我的爷爷,还没下车就看到爷爷咧开嘴不停地笑着,从爷爷溢满笑容的脸庞我能感受到他的兴奋,感觉到他对我们的想念。车刚停稳,爷爷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想抱我,爷爷粗糙的手让我立刻感觉到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我不由自主地扑向他的怀里,爷爷使着劲想抱起我,可我又长高了,而爷爷又老了,抱了半天都没有抱起来。爷爷爽朗地笑着说:“我的小孙孙又长高了,爷爷今年抱不动了呢!”说完,呵呵呵地笑起来。

刚进家门,一桌美味的晚饭就摆上了桌。一路的颠簸让我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没等大家都坐好,我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边吃边说:“今天的饭菜真好吃。”就连一向吃饭很少的妈妈也变得胃口大开,嘴里还不停地说:“嗯,就是这个味,终于吃到我想念已久的那种菜味了。”我知道,这么多年以来,一吃饭,妈妈就会提起家乡的饭菜味。也不知道是水土的原因,还是心情的缘故,她总是说怎么做都做不出家乡饭菜的那种味。以前我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今天我终于感受到了。这是一种带着浓浓乡情的味道,是一种带着款款亲情的味道。

第二天早晨,爸爸带我出去玩,没想到眼前的一幕让我耳目一新:爷爷家的门前竟冒出了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还有很多健身器材;门前原来的那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一条宽阔干净的水泥路,原来路边凌乱的柴火堆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排整齐的风景树,它们俨然就像站岗的士兵守卫着这里的安宁。这哪里还像过去我印象中的那个农村哪,简直就是一个城镇。新农村的变化真大呀!家乡的变化让我感受到新农村新风尚的味道。我喜欢家乡的味道!

7家乡的味道

提起我的故乡,最难忘的是家乡过年的味道。

除夕夜,宁静的小村庄顿时沸腾了起来,因为家家户户都忙着杀鸡宰羊,我奶奶家也不例外。爷爷奶奶正忙着杀鸡杀鸭。突然,我三叔急急忙忙跑进来,急促的说:山上发现了一头野羊,快!帮忙去抓!我二话不说,拉起奶奶家的黑狼狗往山上奔去,三叔拿起一根绳子,往山上跑。

一场激烈的围剿山羊的行动就此展开了。狗看见了山羊,便兴奋的狂吠起来。山羊吓得惊慌失措,嘴里还不住的发出咩咩的恐惧的叫声。想往树林里钻,爸爸连忙捡起身边的一根木棍,把山羊驱赶回去。三叔也没闲着,绕到惊慌失措的山羊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山羊的两条后腿捆在一起,山羊扑通一声倒在了倒在地上,大伯拿着一把菜刀,一刀挥向山羊的脖子

祭拜祖宗的供品台上郑重的在正中央多了一个山羊头,左右两别分别摆了一只鸡和鸭,并点上了香和蜡烛。一阵鞭炮过后,我们毕恭毕敬的祭拜着祖宗。

我的故乡过年的味道,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真叫我难忘啊!

8家乡的“味道”

再过不久便要离开家乡了,在此之前,怎能不品尝一下家乡的特色小吃!

在贵阳,出名的小吃并不多,“豆腐果”就是其中之一,好吃的东西并不一定在大饭店内,传统工艺才是最深得人心的。而街边的小吃摊正是传统的体现,往摊上的小凳子一坐,喊一声:“三个豆腐果”。摊主婆婆便会端上一盘盛着三个外表金黄、滋滋冒油的“黄金果”。这仅仅是炸豆腐吗?自然不是,奇妙的往往藏在最深处,咬开外脆内软的豆腐,里面流出了辣椒酱与折耳根。再咬一口,外表的香脆,豆腐的柔嫩,辣椒的香辣,折耳根的新鲜全部在口中融于一体,让我的每个味蕾都在跳动,令人留连忘返。

第二号就要数“丝娃娃”了,见到菜名,一般人会联想到荤菜的一种,更有甚者会想到是娃娃鱼做法的一种,其实不然。桌上放有大小不一的碗,碗内装着各式各样的配菜,面前的小碟中则是装着薄薄的面皮。吃“丝娃娃”很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亲手搭配。夹起两三样喜爱的配菜放于面皮上,再把面皮卷成像包裹的娃娃一样,用勺子把佐料舀进“丝娃娃”里,你会问这与春卷有什么不同?其不同在于所搭配的种类。丝娃娃有几十种搭配,每一种都别具风味,酸甜的泡萝卜丝与清爽的海蜇皮乃是一味;清甜的黄瓜丝与香脆的花生米又是一味……真是奇味无穷,变化无穷。

第三号乃是大众食品——砂锅饭。每当夜幕降临,一些老食客便会在刚摆出桌椅的大排当里坐下,不点别的,就点一碗砂锅饭。打开锅盖,热气腾腾的水蒸汽迷糊了双眼。待蒸汽散去,一张覆盖一切的炒鸡蛋呈现在眼前;揭开鸡蛋,见得庐山真面目——几块腊肉有规则地排列在饭上,绿豆芽在其下作为衬托;很适合配饭的香菜与咸菜撒在饭四周。更妙的是饭靠近砂锅的地方全部变成了锅巴,金灿灿的很能勾起人的食欲。几样味道一齐入口,让人唇留齿香,绝不会拒绝第二口。

这些让人心动不已,垂涎三尺的风味美食,正是现在的人们提炼了祖辈们的精华不断改进而成。这些包含了先人经验与现代技术的美食,见证了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它们才是家乡真正的“味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