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家乡的色彩作文

时间: 04-04 栏目:话题作文

1家乡的色彩

我喜欢在家乡的各处走走。

春天到了,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地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着这蓝的、红的、黄的、白的……气势磅礴的色彩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家乡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当秋天接过了夏的接力棒,果实们便纷纷成熟,碧绿的叶子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不再炎热的太阳温和的照在叶子上,便使那金色更加耀眼、灿烂。

当冬穿着白色风衣呼呼飞过来时,美丽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不久,世界便是银装素裹一般。这时候,村庄一片和平、宁静,偶尔还会从雪地上传来小朋友们打雪仗的声音。家乡这时的色彩是纯洁无瑕的白。

家乡的色彩,是多么的美丽啊!

2家乡的色彩

我爱我的家乡,爱她那柔美恬静,爱她那温暖和谐,爱她那素淡雅致,爱她那清爽成熟。四季牵引着时光的指针,为树根添上了一环年轮,不知何时山上的树叶儿凋零。漫山遍野,又不知何时绿遍江南。亘古的轴轮仍不停地转啊转,青,绿,橙红,素白……家乡的色彩令人难以捉摸。

真是伤了脑筋呀,望去,只有一幅清闲: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许这便是家乡神秘的色彩吧。

曾记否?嬉戏的幼孩度过那快乐得时光。至今还依稀记得,夏水满塘鱼儿欢跃的情景。塘面铺满一层绿萍,那是一种给人清爽的绿。拨开那一层绿,澄清的水便露了出来。每当清晨露水未干时,我总喜欢在池塘边玩耍,偶尔一阵清风袭来,仿佛是卧在凉席上,开着空调,享受别样的凉爽,似卧非卧地。清新的空气,清新的绿。夜晚却又是不同,四周黑洞洞的,只有远处的人家泛着昏黄的灯光。月亮却又不知从何处钻了出来,幽幽的蓝光下,我仿佛听到了每一条鱼儿冒泡的声音,见到了绿色的塘面。这近乎画卷中的过渡色,季节的颜色也是在不断地过渡的。

春季便不用说了,和煦的春风拂去一切寒意,拂去了大地浓浓的睡意,垂柳舒展出身躯,探出半个身子,在清澈的塘面上映出自己的婀娜的影儿来,她终于满意了,兴奋地把头发不停地甩着。这一甩不要紧,那些桃树,便不服气了,奋力地抽开自己的发髻把自己打扮的十分艳丽。瞬间万物都来争春,大地一片浅绿,有的地方绿色大衣厚点,有的地方还露着大地的肌肤,一道儿浅黄,一道儿青绿,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让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忘不了春暖花开之前的寒意,万物封存、万籁俱寂的季节,大家都懒得动。那水塘也被冷落,结了一层薄冰,偶一远眺,便可望见远处平静的大河上泊的船儿,不禁令我想起“白发渔礁江渚上”的意境。

最妙的是秋水泛起的几圈涟漪呀!扔几块石子儿,震落几片枯叶,抬头看那些冷清的树丫,四周枯黄的小草,干燥的空气。望了许久,不觉已至黄昏。残阳留下一抹余晖,这个万古不衰的大生命潜下了地平线。遥远的地方,仿佛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昏昏沉沉,枯黄的植物被映照得血红,凄凉无比,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诗人杨慎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3家乡的色彩

我是一片云,从家乡的春天飘到家乡的秋天。

在这之前,有人告诉我,家乡是绿色的,从龙泉湖到灯台架,全是幽绿幽绿的。

我带着一双疑惑的眼睛,步入了舞钢我的家乡,然而,深秋时节的舞钢,很快以他那亮丽的色彩,驱除了他们说给我的印象。

首先把我征服的,是舞钢的树。从郊区到市内,夹道是柳树,郁郁葱葱的香樟树,就在这绿色中间,呈现出家乡一种我叫不上名的树,像是开着花一串串,浅红,浅黄,随风摇曳,哗啦啦的乱响。各种树木色彩纷繁,且有和谐地一览无遗在我的面前。使我又惊又喜。我漫游垭口道路两旁,路两边的银杏树,满身都停满了黄蝴蝶,秋风一吹,蝴蝶飘飘洒洒飞落地上。又似一把把精致小巧的蒲扇,只是有的还留着未曾褪尽的绿,好似金黄的扇面被镶着一丝绿边,煞是好看。

我登上刘山,拜访那秋日满山的树木,我发现,那残留在枝头和铺满地上的树叶,就有我意料不到层次,金黄,浅黄,深红,浅红,青黄……几乎没有两片树的叶子是同色的,就是同一片叶子,也往往是金黄中渗透着青绿。深红中凝结着金黄……

家乡这色彩的秋林呀,终于使我明白了,大自然绝非只有一种绿,一种黄,一种红……

我登上二郎山,漫游灯台架,山是赭石色,凝重中透着一种冷峻。二郎神的雕塑则是青灰色,深沉中显出一种威严。他们毕竟是景物,相比来说,我更喜欢拔地而起的楼宇,和绿草鲜花铺满的大道,它们色彩热烈明快,让人感到亲切,我喜欢坐在公交车上,把脸贴在玻璃窗上,看两旁飞驰的楼宇,树木,花草,寻找春的绚丽,夏的葱绿,秋的金黄,冬的雪白……

我是一片云,从彩色的家乡飘过。

如果有人问:家乡的色彩如何?

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大自然有的,家乡都有!

这是我们课文第一课,听从小城老师的话,我要多多练习仿写。

4家乡的色彩

在我眼里,家乡的色彩是俏丽的红色。

闽南古建筑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第一眼美女”。第一眼看到,你会发现满眼的红,就像俏丽的南方女子,热烈而不失雅致,那便是红砖赤瓦的闽南民居。

在那红砖赤瓦、雕梁画栋之间,或浓或淡的门里门外,更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兴衰,直观着贫富贵贱。镶着镏金大钉的紫檀木大门,于金黄熠熠间说不尽的王者尊严;金玉为饰,朱红映照的官宦门里,道不完官宦之家的富贵荣华,对比着平常民间且淡且旧的朱红大门,却掩盖不了家的温馨与甜蜜。夕阳的余晖尽情泼洒,宛如为她穿上了一件透金的薄纱红衫,微风吹过,衣袂飘飘。门前那挺拔的榕树,更为她增添了一份活力,更加映衬了她那赤红的色彩。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所有的历史都化作树叶间的呜咽,诉说着一段段传奇。

在我的心里,家乡的色彩是热烈的红色。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要在门上贴红春联,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这叫“跳火群”。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眼里、心中,到处洋溢着热烈的红,浓烈的红,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5家乡的色彩

坐在考场中,手执着笔,窸窸窣窣的写字之声萦绕在耳际,看到了这个题目,那三个画面又不知不觉地浮现在眼前。

枯藤老树昏鸦·黑

行走在家乡的小道。那枯腐的藤条映入我的眼帘。我停下脚步,不禁大口叹气,藤条已奄奄一息,失去了活力,散落在墙根与地上。一旁陪伴着枯藤的老树,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桩,斑驳的树皮早已剥落,一只乌鸦掠过,带来一阵寒风……

我的视线凝固了,往昔的那般蓬勃景象不复存在。唉,伐木工们,请还老树一片翠绿吧!

小桥流水人家·白

泛舟于家乡的湖上。感受着迎面扑来的暖风,好不惬意!忽然,眼前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泡沫,从那桥洞中飘来,抬头眺向远处,不由得打了个寒战,湖畔的商家将废水,塑料餐盒统统抛入水中,给湖面嵌上了一层“白边”。

我的视线凝固了,曾几何时,春暖花开的景致已无踪影。唉,商家们,请还小湖一抹蔚蓝吧!

古道西风瘦马·黄

伫立在家乡临城的郊野。望着那幽长的小径;王者两旁苍劲的树木;望着铺满白云的天空。霎时,一阵风袭来,只觉得眼睛一酸,伸手揉了几下。睁开眼后,我惊呆了——大风夹着泥沙与尘土,漫天卷地地来了,眼前顷刻变成了黄沙弥漫飘扬的世界。

我的视线凝固了,过去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村子已褪去了光彩。唉,开发商们,请还这家乡的小镇一缕黛青吧!

不,家乡的色彩不能是这样的,不能是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想到这里,我竟冒出了冷汗……

朋友们,请携起手来,执着各自的画笔,绘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家乡吧!

6家乡的色彩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色彩是五彩斑斓的。红的,绿的,蓝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家乡的春天是嫩绿的,芽黄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的依依多情。小草从湿润的泥土里探出头来,我刚想踏上这片柔软的地毯,却又收回了我的脚因为我怕伤了它们的筋骨。

家乡的夏天是墨绿的。走进密密的树林,抬头望去,阳光从深绿色的云朵里射了进来。偶然间,一只翠鸟飞过幽静的湖面叼走了一条小鱼,留下了一圈圈碧绿的涟漪。一不在意你一定会误认为那是荷叶的倒影。

家乡的秋色是“火热的”。近处的麦田里翻滚着金黄色的波浪,远处的高粱地里燃起了无数根火把,高高的柿子树上挂起了一个个灯笼。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激动和喜悦。此时,远方的来客一定不会错过乡亲们的热情款待。

家乡的冬天是“洁白的”。大雪纷飞,银妆素裹,一眼望去,到处是洁白无瑕的。白色的房子,白色的树木,每家每户的烟囱正冒着白色的炊烟,一笼接一笼,白乎乎的馒头正散发着香喷喷的热气。

家乡的色彩不仅四季如此,恐怕随时随地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当大雾弥漫的时候,家乡是朦胧的乳白色。当朝霞诞生的时候,家乡是耀眼的金色。当华灯初上的时候,家乡是炫丽的五颜六色。

家乡的色彩,你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纯朴。如今我虽然身处异乡,但我却一直深深的迷恋着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