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毛泽东作文
我相信你们都认识毛泽东,但在你们的心里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梯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在他小的时候毛泽东八岁才在家乡的私塾启蒙读书。但他对私塾先生教的《四书》、《五经》兴趣不大,却喜欢读那些古典小说和当时比较进步的书籍。《盛世危言》是一本宣传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书,毛泽东当时想尽办法借到了这本书,并留下了这张还书的便条。这里还保存有毛泽东当年带午饭用的小竹篮子。
这盏小桐油灯,记载了毛泽东十三岁停学期间,白天劳动,晚上自学的经历读了这些你是不是已经对毛泽东有所了解,毛泽东的这种爱读书的精神很直的我们学习,他从十三岁就开始自学真是很了不起,而且他写的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红军长征不怕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错,这就是毛泽东主席的《长征》。
毛泽东是我国一代伟人。曾经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帝国主义的黑暗,带动八路军打倒国民党军队,还驱逐了东南亚地区的侵略者。毛泽东在军事方面的知识有很高的才华,这与他小时候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小学时,毛泽东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上中学时,他几次跟不上。为此,他每天早起,利用早晨的记忆高潮高声朗读课文;夜里他挑灯夜读。就是这样他通宵达旦地学习,是它不仅赶上了落下的功课,还有了一定的看书时间看课外书。
上大学后,毛泽东还利用早起的的时间看了许多军事方面的书,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正是这种精神,使毛泽东成为中国第一任主席。在开国大典上,他庄严的宣告,他雄伟的声音,使全国人民一齐欢呼起来。
正是毛泽东的这种精神,让他深受全国人民的尊重,被后人喻为“取不尽的金太阳”。
19世纪末,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在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下,古老的中国已经从盛大一时的帝国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它需要一段新鲜的血液注入,来唤醒这头东方的雄狮重振威严。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而他就是这个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
你是否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个人;你是否还记得领导红军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的那个人;你是否还记得领导共产党乘风破浪,将日本赶出中国的那个人,他就是毛泽东。他为中国付出的太多太多,他当之无愧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任主席,而他之前所做的每个中国人都记得。例如;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来到重庆和蒋介石进行了43天的生死谈判,并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而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毛主席为了中国人民冒死前去谈判,随时可能、被杀害,而在全国利益当前他决定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爱戴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主席《长征》中的一句诗,而它又使我们想起了长征。
毛主席曾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在危难之中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冲破敌军的围追堵截、层层封锁,抢夺乌江,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在两年的时间里徒步长驱两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造就了震惊中外的奇迹。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完成的,这充分说明他又是一名伟大的军事家。建国以来,中国虽然解放,但是各方面不完善,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使全国人民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达,成功发射了卫星、制造出原子弹并爆炸成功。他使弱小的中国逐渐强大起来,使东方雄狮再次雄起。他所做的一切我不会忘记,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也不会忘记,没有他我们可能还在受压迫,没有他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永远记住他,记住这个神圣的名字-毛泽东。
走进毛泽东在这一单元,又认识了一位我们中国的伟人,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
通过了解,我把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排了出来。《长征》这首诗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的革命;《开国大典》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首都,举行了开国大典,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青山处处埋忠骨》又写了毛泽东的爱子在抗美援朝时光荣牺牲,得知消息后,毛泽东强忍巨大的悲痛,做出了将毛岸英留在朝鲜的决定;而《毛泽东在花山》讲了毛主席在花山时的三件事,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在一起的革命情怀……
其中,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毛主席在花山》这篇文章。他讲述浪费毛泽东在花山叫警卫员和他一起做了三件事:请群众碾米,让乡亲们喝茶,帮大家碾米。我从课文中的许多语句中,体会到了毛主席对群众的关爱,和对群众的爱戴。比如第3段的第3句“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我可以从“不能……就……”中体会到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和关爱,感受到他处处为人民着想。我还可以从最后一段看出,主席并不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而是把他自己看做是一个普通人,坚持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的思想品质。这么一个为人们着想,而不求回报的人,难道不是伟人吗?
学完所有课文,使我更加了解了毛主席,更进一步认识了毛主席的博大胸襟,和他为了祖国人民日夜操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