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智能简史读后感

时间: 07-10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智能简史读后感

作者是世界人工大脑之父雨果・德・加里斯博士,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他离开美国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大学从事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三方的教学科研工作。他被比作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斯蒂芬・霍金。世界上仅有的四个制作人脑的机器均源自他之手。

我相信,人工智能机器在21世纪将成为主导问题――具体指人类是否应该制造比人类智能高出万亿个万亿倍的人工智能机器,也就是说,拥有神一样智慧的机器。在书中,作者把人类分成了两大阵营:

支持制造人工智能机器的集团,为宇宙主义者(Cosmist),是基于cosmos(宇宙)一词。对于宇宙主义者,制造人工智能机器就像宗教中人类的使命;是真正伟大和值得崇拜的;是值得人们用尽一生的精力来实现的。对于宇宙主义者,不去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不去创造更高的进化形式,而停留在人类这样微不足道的形式上,是宇宙大悲剧。宇宙主义者会强烈反对任何试图阻碍21世纪人工智能机器产生的行为。

强烈反对制造人工智能机器的集团,为地球主义者(Terran),是基于terra(地球)一词,反映了他们内在的非宇宙主义的看法。地球主义者会争论说,允许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以非常高级的形式)意味着接受一个冒险――那就是某一天,人工智能机器会认为,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说,人类都是一种瘟疫或有害物。而人工智能机器的智能已远远超过人类,那么对人工智能机器来说,如果它们决定把人类灭绝将是很容易的。就像我们现在对待蚊子和苍蝇一样,不会存在任何的同情与怜悯。

对于作者的这两个集团,我觉得我更倾向于Cosmist。我向往那浩瀚的星空,和我们的先人一样一直注视着,期待着。我更坚信,人工智能不仅仅存在于科幻小书和电影里。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生活在我们中间。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那时候。

篇二:智能简史读后感

昨天和今天通读完了智能简史,这本书给我展现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让我知道,人类的进化的终结。

加里斯描述的未来情况,从现在的科学技术角度来看是必然会发生的。毕竟,人脑的智慧程度是有限的,受限于体积和化学传递的速度。人脑在结构上也许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这种优秀可以在将来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可以模仿及重构。基于文中提到的纳米技术和费米技术,以及无功耗的计算方式,确实可以把人工智能做得像小行星一样大。在那之前,人类的总体智慧,就远远不人工智能了。不过,我有些个人观点,就是感情。花草树木尚有感情,动物包括人类,更是感情丰富,人工智能如能全盘了解历史,理应继承人类的情感。一个有情感的生物(机器),将不会主动抹去自己的历史,因此,我认为宇宙派和地球派也无需太紧张,这毕竟是人类进化的另一种高级方式。

在学术上,基于演化硬件产生的人工智能,确实是比自上而下系统设计的人工知能要有前途,毕竟统一设计过于依靠人类的智慧,在复杂程度超过人类的想像的时候,委托于机器实现将有更好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不知道想法是否过于天真,不过确实是我读后的个人感受。

篇三:读智能简史有感

现代人的生活已离不开手机,阅读的方式也在慢慢从纸张阅读转向了电子阅读,就在给手机安装百度阅读后,app自带一本本地电子图书吸引了我的注意。

科技的进步让每一个使用者都感叹,甚至幸喜,但同时另一种力量却也随之快速孕育,也许只要50年,世界会变得怎么样?――《智能简史》提出了可畏的设想。

本书的作者雨果・德・加里斯是一名世界顶尖级科学家,被誉为“人工大脑之父”,他开创了“可进化硬件和量子计算的研究领域,被称为EH领域之父,进化硬件和进化工程学之父”。也被比作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斯蒂芬・霍金。世界上仅有的四个制作人脑的机器均源自他之手。

你知道吗?――智能机器已具备自行进化能力

雨果教授在书中一再证明:“现在的人工智能机器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人类给予它们某种功能,它们才具备,否则就没有。它们已经开始在神经和智能上产生初级的自行进化,并且是指数速度的进化。它们将会在某天突然达到一种称作“奇点”的状态。这个理念是,当人工智能机器达到一定的智能水平(奇点)之后,它们将会“失去控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自行进化,以至于会远远地并且非常迅速地把我们抛在后面。那时候人类会怎样?我们该怎么办?现在考虑是不是已经太晚了?”

你能想象吗?――智能机器就可能是未来人类所面临的致命威胁

美国ABC影片“LastDaysonEarth”(《地球最后的岁月》),就邀请了包括雨果・德・加里斯和霍金在内的全球最著名的七位科学家预测地球的终结,其中雨果的智能机器与霍金的黑洞等被并称为人类所面临的七大致命威胁。正由于雨果所预测的智能机器将在未来50年左右发生,因此也最为急切!

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机器的智能将是人类的万亿个万亿倍,它们面对我们,并不像我们面对狗,而是如同我们面对蚊子、跳蚤甚至岩石,当它们消灭我们的时候,如同我们将蚊子拍死,将臭虫冲进下水道,谁会在消灭跳蚤的时候觉得这样太残忍了呢?!

我们的责任

加里斯教授因为认定有责任写出这样一本书来警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对这个关乎人类存亡的问题知情。也不乏有人直指要害的提出――机器人再聪明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带来的欲望的缺点!

那我的责任呢?作为一个科技教师,在教导我的学生认识了解学习科的同时,是否也注意到了教育学生认识和善用科技的双刃剑。科技类学科的学习,往往让人们容易专注于他的是否有傲人而成功结果而轻视了对人性的孕育,隐恶扬善,我们的目标是造福人类而非科学怪人。

阅读也好,学习也罢,书中所描写的比所有科幻电影更刺激、可怕的事情,发生也好,不发生也罢,绝不只是像加里斯教授这样个别人为之思考着急就可以的。我们需要进步,但更需要的是有责任心的进步。希望这一切都还来得及……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