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陪伴作文
自从我们降临这个世界上,爱就无时无刻陪伴我,爱是无处不在的。爱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开心,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
活泼可爱的我,贪玩的我叫叔叔带我和妈妈出去兜风。我与妈妈坐上了车,双手举起,风从手中。脸边拂过,我特想叫出来,这感觉太爽了。
路途中,每一盏灯闪闪发光,无时无刻的刺着我的眼睛,像每盏灯中有一颗金光闪闪,珍贵的宝石。
“哇……”好香啊。原来我们已经到了烧烤店,怪不得那么香。
“想不想吃烧烤?”叔叔亲切地问我
“好哇噢”我高兴地说。我想,每个人闻到这个味道都会停下脚步,进入这个店中,坐下来,喝一杯水(饮料或茶),点了烧烤,等着服务员上菜。
“菜来哦!”服务员说。
菜来了,我就立刻马上拿了一串先吃了起来,因为我很爱吃烧烤。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走出了烧烤店,坐上了车,继续兜风。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走出了烧烤店,坐上了车,继续兜风。没几分钟,我们来到一个小公园,叔叔心想,不如进去逛逛。这是天已黑,叔叔不知前面是楼梯,骑着电瓶车冲了下去。没想到,下面偏偏是楼梯。又因为我坐在最前面,伤的也是最重的。我的右脚的骨头上受了伤。妈妈看到了,立马把我扶了起来,可我的脚被压在电瓶车下,妈妈立刻凶巴巴地对叔叔说,快把车子弄起来,快点!当时,妈妈看到我脚上有血,哭了。这是,我很伤心,眼泪从我的眼眶中流出来了,不是因为伤口痛,是因为我被感动了。
妈妈小心翼翼地扶着我,坐上了车,送去了医院。
送往的过程中,风吹着我的伤口,妈妈一直抬着我的脚,生怕那里磕着我的伤口,让我再次承受痛苦。到了医院,我流出来的血已经干了,伤口暂时不疼了。进入了医院,医生检查了我的伤口,说,“还好,没伤到骨头,一个星期内,不能落地。”扎实妈妈心中的大石头才放下来。
生死一线之间,才知道爱陪你一生。
夜晚,静静的,只有窗外的树枝正在幽暗的路灯下迎着狂风不停地“沙沙”作响。屋内,我正在书桌上紧握着笔与数学题僵持着,妈妈也在一旁与《文化苦旅》对视着。
那天晚自修结束,我还有一张数学提高卷没做。到家,妈妈早已在书桌边“恭候多时”了。还没来得及问我作业情况,我早已拿出那张只字未写的数学卷在她面前晃了一下,妈妈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我正在题海里遨游,“咚咚咚”,楼上邻居家的钟按时有节奏地敲了十下,打破了沉寂,把我从数学世界里拉回到现实中,我抬起头看见妈妈也从文学世界回到了现实。我伸了个懒腰,又低头看了眼还有大片空白的试卷,叹了口气。想到妈妈正同我一起克服着疲倦,我又坚定了信心,再次低头解题。此时,我放下了手中的笔,放弃了用纸笔计算的想法,毅然从书包中掏出计算器。我对着计算器便是一阵几乎连键盘都不看的乱按,卷子上的算式便飞也似的到了计算器上,按下“等于”键,得到了那期盼已久的答案。妈妈虽看着我用计算器,知道这是坏事,但心里也担心耽误了我休息的时间,又一次欲言又止。
计算器不可能是万能的,最终还剩下一堆超过计算器量程的题目。我无奈地抬起头,给自己的眼睛寻求一点儿休息的空间,却发现妈妈仍捧着《文化苦旅》坐在我的对面,而房间里已传来了爸爸那有节奏的鼾声。“眼睛要多望远处”这是妈妈常说的话,我把头扭向窗外,对面那幢楼里的灯光越来越少,夜已经很深了。
望了会儿,我回过神来,不得不重新在草稿纸上探索解题方法。不知又过了多久,妈妈给我端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菊花茶。
好像才一会儿,十一点的钟声又敲响了,妈妈问我还有多少题目,我只答还多着呢,继续在寻找题目的突破口,却已听到我和妈妈的哈欠声在冷寂的深夜此起彼伏。终于我已“无心恋战”,将笔、草稿和卷子一同递给了妈妈,让她来攻克最后的两道题,我则拿起茶杯就向嘴里倒。
终于,我们两人在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前完成了任务。那晚,我睡得特别沉……
第二天醒来,却听到妈妈已在厨房忙碌,我刹那间有所感悟:这就是爱吧!
其实,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在爱的山中,在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总是别人幸福的风景,而没有悉心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天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大概就是爱的真谛吧!
用心地去感受爱吧,别让它成为永远的遗憾!
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经常陪在我身旁,教我唱儿歌,给我讲故事,陪我玩玩具。
小小的我意识到父母就是我的玩伴。上了幼儿园,伙伴们坐着摩托,一路“滴滴”地开到校门口,而爸爸妈妈是牵着我的小手一路慢慢地走,边走边跟我讲怎样过马路,怎样做个好孩子。要是遇到雨天或大热天,他们就撑开那把大大的伞,总把风雨与烈日挡在我身外,自己却常常被雨淋、被日晒。上了小学二年级,我要求自己走。好多次,在上学路上或者在放学途中,人群中总闪现父母的身影,原来他们还是不放心,就暗中跟踪保护着。
每到晚上,我坐在桌前做作业。妈妈做好家务后就坐在我身旁,有时看看书、翻翻杂志,有时就那样静静地望着我。我说:“妈,我都长大了,自己知道怎么做了,你就放心去看电视,或睡觉去吧。”妈总是一脸甜蜜地笑着说:“宝贝,妈喜欢这样和你在一起,如果你觉得这样会干扰你做作业的话,我就走开。”我不再说什么。
其实,我挺喜欢妈妈这样坐着。我会特别专心地做作业,心里有一种特别的安全感。元旦时,我得了急性胃肠炎,医生嘱咐只能吃点稀饭,就连青菜也要少吃,不用说吃鸡鸭鱼肉了。哎呀,这下可够我受的了。我是出了名的“食肉动物”,没鱼没肉吃饭都不香。我还经常和老爸比赛吃红烧肉呢。那天中午,看着爸爸津津有味地吃着肉,我一次又一次忍着口水,好几次想伸过筷子都被妈妈拦住了。可到了晚上,我一瞧,怎么了?全家都吃斋念经了,桌子上只剩下几碗青菜。我一下子明白了,是父母怕我“见肉眼红”,所以他们干脆也不吃了。
父母给我们的爱就是这么无微不至。这份爱无时无刻陪伴着我,像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像春风般轻轻地抚摸着,静静地,默默地……
爱是什么?这是个生命永恒的话题,我不敢妄下断言。哲人们说,爱是宽容,爱是奉献;诗人们讲,爱是太阳,爱是火焰。我不是哲人,嘴里说不出经典;我更不是诗人,笔下绘不出浪漫,我只会用自己沉甸甸的人生,书写生命的感言:爱是陪伴!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种陪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也是一种陪伴,陪伴是一种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一种最浪漫的奉献。
或许你说,距离产生美,相见不如思念。有时,距离是可以产生美,可当这距离使双方已经背对背,再没有了交集,各自欣赏自己的风景,曾经的美也就变成了心底一道模糊的视线。有时,相见是不如思念,可思念又何尝不是一种陪伴?它是两颗心的相依相伴,它是两个灵魂的缠绕依恋。
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李白说,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这一切说的都是相思之苦,可为什么会苦?定是因为相伴的甜。长相伴是会有审美疲劳,可长相思更会有思念之累。疲劳了,我们可以暂停休息,累极了,我们却只能选择放弃,不管爱有多甜。
故而,陪伴不一定是朝朝暮暮,适度的距离是会让爱更绚烂,可朝朝暮暮却一定是最好的陪伴。共尝甘苦,共度风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什么能比这更浪漫?
爱Ta,就与Ta相伴一生吧!无需过多言语,不用绝世浪漫,只要不离不弃,只需有你在身边!
我们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你从黑暗中苏醒,等待你久违的笑容,等待你接收那一份泪眼朦胧的陪伴。
——题记
电话不停地响着,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显得突兀又刺耳,我知道那又是从医院打过来的,母亲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一动不动的,不知是冷静还是担心,但那凝固般的空气却使我不安。
母亲挂了电话,径直走进了厨房,留给我一个背影。今天是阿姨动手术的日子,医生原本说是一个小手术,不用太担心,但情况有变,手术变为了二级,我的心有些忐忑,一想起那天小姨在病床上的眼泪,窗外的阳光便显得格外刺眼,让人焦躁。
母亲说,小姨是在下午两点被推进手术室的,过后不久,外公、外婆、姨妈都赶到了医院,他们在门口等待,一切都很静,静得只听得到外婆急促的呼吸声,外公时而的一丝叹息,这个平时稳重如山的老人,家里的脊柱,一时间,却也如此不安。叔叔的烟圈在空气中不安分地跳跃着,正如大家的心一样,七上八下,没有着落。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时间真像一首没有完结的歌,绵长却又扣人心弦。可是大家都没有改变,大家都相信,一家人的陪伴,一定能唤醒沉睡中的灵魂,所以大家都在等待着,等待小姨从黑暗中苏醒,等待她久违的笑容,只要她醒来,所有的祝福都会在她身边萦绕,在她心口荡漾。
四个小时,五个小时,六个小时,也许等待已经成为证明时间沉淀的唯一方式,也许外婆早已不堪疲惫,无数次擦拭她起皱的眼角,可是这又能改变什么?彼此间的陪伴总会穿过那一扇厚厚的门,去看一看,去唤一唤,给予在那儿与病魔抗争的人些许力量,也许很少,但却是那样一份沉甸甸的陪伴。
母亲在厨房里洗菜,准备做好饭菜等外公外婆回来,时间已经是九点了,我打开了琴盖,弹起了那熟悉的旋律,希望这旋律可以通过那堵白白的高墙,告诉在那里沉睡的人,告诉她我也在她身边,我也有一份等待着她接收的沉甸甸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