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写郑板桥的作文

时间: 06-13 栏目:话题作文

1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堪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别的美,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郑板桥体”。至今还有不少人模仿他的书法呢!他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家乡以卖画为生。他卖书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听说,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2我最敬佩的人——郑板桥

说起郑板桥,那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

你呢?你对他了解多少呢?反正我呀,对他真是知之甚少!话虽如此,我还是了解他的两三个事迹的哦!其中,令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郑板桥巧讽林盐商。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件事的大概经过吧:

扬州城有一姓林的盐商,虽已有万贯家财,却总梦想做官。一年,逢其花甲寿辰,他大设筵席,遍请官绅名士,一代名流郑板桥更在必请之列。郑板桥对那胸无点墨、为富不仁的盐商看不入眼,原想一口回绝,但由于对方以大红金帖恭敬相请,他只好前去逢场作戏。

酒席间行酒令,郑板桥便说:“今日是林府寿筵,行酒令何不以“林”字为头?”众人称赞妙极。郑板桥举杯说:“林字拆开成两木,西边木升官,东边木发才(财)。”林盐商听了正中下怀,喜形于色地连说:“依金口,依金口!”过后,他才弄清楚郑板桥说的这个字谜的谜底是“棺材”二字,当即气得昏了过去!

说了这么多,我相信你对他肯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好了,由于时间关系,就说到这里吧!

3郑板桥故居游记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兴化,并且还参观了清朝的书画家———郑板桥。他的故居。

先来介绍一下郑板桥,他是江苏兴化人。是“扬州八怪”之一。是一个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进了故居,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客厅,里面的桌椅摆放的整齐,中间的墙上有一幅画竹子的画,听爸爸说是郑板桥很擅长画竹子,所以他的亭子外,路旁边都有很多竹子,再走进左边的房间,一看,原来是书房,桌子上放了个本子,书架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本子,可见郑板桥多爱书法的呀,出了房子走进了他的后花园,路旁全都是竹子,走到了一个屋子里,一看,哦!原来是郑板桥休息的地方,里面有台古筝,右边有个桌子,上面有个棋盘。墙上有介绍,说郑板桥喜欢在这里弹琴,下棋,要走出来了,但突然看见墙上有许多郑板桥写的字,虽然我看不懂,但我知道这一定写得很好。

离开了郑板桥的故居,我才知道原来郑板桥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

4竹友-郑板桥

喜欢郑板桥的诗,是因他的诗中透出一个“幽”字。便细细品位,却不难发现郑板桥在简单的写意诗中透着一番为人处事的大道理。喜欢郑板桥的画,是因为他把墨竹画绝,“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但诗画皆以人重。我想,郑板桥的诗画之所以一字千金,并不单单因他贵为“扬州八怪”之一那特有的怪,也不单单因他隐居山林,不被世俗所累,闲云野鹤般的诗作中蕴含着的特有的清幽,更因为他那高尚的情操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

郑板桥的画山灵水秀,但郑板桥的诗却和他的人一样百折不挠。他看透了官场黑暗,于是,毅然辞官隐居山林,以竹为友,但他却仍不气馁,依然忧国忧民,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写下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如此不屈不挠,令人荡气回肠。没错,郑板桥失败了,他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隐姓埋名,一辈子壮志未酬忧愤而终。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最不愿意面对的莫过于此。但是,在我看来,他能有这样的远大抱负,并为此奋斗一生,也可以死而无憾了。况且他在诗坛上建下了丰功伟绩,他那壮志凌云的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奋斗去追求,

郑板桥老来得子,真可谓是“老寿星手上的玻璃球——掌上明珠”。但郑板桥却从不溺爱孩子。临终前,硬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儿子不会做,就让他请教厨师。当儿子千辛万苦做好馒头端上来时,郑板桥已断了气。他为儿子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吃自己的饭,淌自己的汗,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此言让儿子终身受益。

郑板桥,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他的诗画价值连城,流传千古。但比诗画更贵的是他的品质——坚持不懈,自立自强。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