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桥作文800字
1独木桥
从前,有一座美丽的森林和一片广阔的田野。
在这座森林和这片田野之间有一条河,和上有一座桥,是一座独木桥。这座独木桥的作用可大了,住在森林里的动物们和住在田野里的动物们要到河对面的森林或田野,就得从独木桥上走过去。
有了这座独木桥,动物们来来往往都很方便。
可是有一天,这座桥却给大家带来了不幸。这天早晨,小熊贝贝要到森林里去采蘑菇。他兴高采烈地、蹦蹦跳跳地走上独木桥,可当他走到桥中间的时候,独木桥断了。小熊贝贝连同独木桥一起掉进了波涛汹涌的河流里。
小熊贝贝的妈妈贝拉太太见小熊这么久都还没回家,都快急死了,她围着桌子团团转。当贝拉太太转到第十五圈的时候,她下定决心亲自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贝拉太太起先是快步的走着,后来就开始小跑起来。当她走到了河边的时候,发现独木桥不见了;她看见远处河里有一个小黑点,于是,就在河边向那个小黑点跑去。跑着跑着,她所看见的小黑点变得越来越大,贝拉太太自言自语道:“真奇怪,那黑点到底是什么呢?”最后,贝拉太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一切。原来,贝拉太太所看到的小黑点竟然是自己可爱的儿子小熊贝贝。贝拉太太的眼泪禁不住流下了她的脸颊,她大声喊道:“贝贝!贝贝!”
这时,小熊贝贝仿佛听到了,扭过头,寻找声音的来源。当小熊贝贝看到是妈妈的时候,大声喊道:“妈妈!是我,贝贝!”贝拉太太做到河边,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把小熊贝贝就上来。过了好一会儿,贝拉太太的眼睛一亮,仿佛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她一定是想到了什么动物可以帮忙。紧接着,贝拉太太飞快的像花园跑去。过了一会儿,只见贝拉太太把长颈鹿请来了。长颈鹿弯下脖子,让小熊贝贝爬上他的脖子。小熊贝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长颈鹿的脖子,他得救了!
小熊贝贝被救上来以后,贝拉太太不管三七二十一,三下五除二干脆利落,给小熊贝贝洗了一个干干净净的澡。她总算松了口气。
事后,贝拉太太送给长颈鹿一大包鲜嫩的树叶作为感谢。森林里的动物和田野里的动物一起齐心协力重新建了一座结实的独木桥,大家也都很愿意帮忙。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因为独木桥而发生的事故了。
2独木桥
在两座峭壁间有一座独木桥。
多少年来,人们都是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但也只有少部分从那头又走回了这头。听说桥的那头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听说那头是一座人吃人的城市;听说那头城市的人多得任何先进的交通工具都使用不了,只有走路。其实,有时走路也能踩死一个人。这时人们不断感叹:“真是人太多了!”
“那我们多踩死几个吧!”
“好啊,反正人已经爆满了。”
桥的这头有个自称是诸葛再世。他说:“之所以那头会人吃人,是因为人太多,这很正常;之所以那头繁荣,是因为踩死一个人会有100元的奖励。”
人说:“你怎么知道?”
“我是再世诸葛啊,不信你可以去看看。”
于是,很多奈不住好奇心的人踏上了这座桥。和以前一样,许多人去,几个人回,而那几个人回来后已经傻了。
有人说:“难道这是真的?那些人都被踩死了,而那些回来的都是侥幸没被踩死,但是已经傻了,傻了啊!”
从此,再每人踏上那座独木桥。
独木桥上长满苔藓。
人们说:“不是我怕那头的那座城市,而是苔藓太多,易滑倒。想想看,桥下可是望丈深渊,掉下去了跟去那座城市有什么区别啊!”
其实还是对那座城市有畏惧感,又何必拐个弯来说呢?
这时,哪个再世诸葛又说了:“人啊,这就是人之本性。”
人们对再世诸葛的话崇拜之至,他的话被视为真理,就像当初欧洲人盲目崇拜亚里士多德一样。
很多年过去了外,那座桥很少有人走过。
突然有一天,村里有位孩子生病了。这是极为罕见的病,没有人见过。有人提议:“过桥头看看。”“但是……”
孩子病得已经没法了,让人可怜。他爸爸决定试一试。第二天,他背着孩子过了独木桥,来到桥那头的城市。半年后,他与孩子从桥那头走到了桥这头。
孩子的病好了。
他说:“那真是一座好城市,我们真应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是精彩!”
于是人们又踏上了这座独木桥。
两年后,人们拆了这座独木桥,架起了一座水泥桥。桥面平坦宽阔。
两年后,村里建起楼房。村里富裕了。外面的人也不断涌进村子,村里修起了公路。
水泥桥上,人来人往。
3山羊过独木桥
传说中,有过这么一场运动会,里面有过这么一个项目,叫“山羊过独木桥”: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无疑,这是一场莫名其妙的运动会。
没有人知道这场运动会是竞技运动会还是趣味运动会;也没有人知道“山羊过独木桥”这个项目比拼的是选手的过桥速度还是选手的平衡能力;更没有人知道此项目比拼的是选手的团队意识还是选手的共赢精神……
当这一切在起点就变得扑朔迷离之时,所谓的终点也就呈现不出任何意义。
于是,这场莫名其妙的运动会催生了“不明觉厉”的项目,而“不明觉厉”的项目,造就了“人艰不拆”的拥抱:独木桥上迎面走来的两个选手,心怀忐忑,惴惴不安之中,他们选择了相互拥抱。这既可以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拥抱,也可以是笑里藏刀的拥抱;既可以是意在双赢的拥抱,也可以是作奸犯科的拥抱,一句话,这是“暧昧”的拥抱,也是“人艰不拆”的拥抱--人生已经如此艰难,还是不要拆穿为好。
有项目而无规则,无规则而有裁判。因无规则,裁判就成了规则本身。当两个选手在独木桥上一个挤下去另外一个时,裁判会说,这个项目检验的是共赢精神,因此,在独木桥上挤来挤去的你们是双败;当两个选手拥抱着跨过独木桥时,裁判又会说,这个项目考察的是“亮剑精神”,“两强相遇勇者胜”,选手的“拥抱”恰恰证明了你们缺乏求胜的勇气……最后,无论选手怎么做,裁判都可以宣布选手失败。贤愚对错,悉在裁判一念之间。
法国作家博马舍曾说过一句平淡而深刻的话:“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是啊,若游戏无规则,则裁判无意义。
所以,这场莫名其妙的运动会,缺少的不是选手,也不是裁判,而是灵魂;这个“不明觉厉”的项目缺少的不是“激情”,也不是“基情”,而是规则。
然而,缺少规则的何止是“山羊过独木桥”项目?缺少灵魂和规则而又独揽权柄的,又何止是裁判?
在灵魂缺失,规则缺乏的时代,我们只好选择拥抱--尽管“暧昧”。